[IMF官员:加密市场的抛售并未蔓延至“实体经济”]金色财经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球市场分析部副主任Antonio Garcia Pascual在做客Coindesk TV时表示,加密市场的抛售并没有真正蔓延到“实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留在了加密生态系统内”,未对更广泛的金融体系造成影响,Pascual 说:你看到的是风险较高的 [资产] 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包括去中心化金融 ( DeFi ) 中的某些稳定币和代币。
Pascual表示,加密货币在新兴市场的扩张速度特别快,这些新兴市场首当其冲地受到全球经济恶化的冲击,尤其是在债务高企、通胀上升和货币波动的国家,虽然采用加密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可能代表技术进步并促进金融包容性,但当这些国家遭到与宏观和金融稳定相关的冲击时,加密的采用会招致更多风险。(Coindesk)
其它快讯:
动态 | IMF总裁将数字货币列为该组织2020年首要任务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经济学家Kristalina Georgieva今日在推特上列出了该组织新的一年的首要任务。为了推进全球189个成员国的经济健康发展,Georgieva表示,各国领导人必须“跟上金融科技的实际发展,包括数字货币”。(The Daily Hodl)[2020/1/17]
现场 | IMF货币与资本部主任:稳定币应该对个人和商户匿名 对政府不匿名:金色财经现场报道,2019年第一财经金融科技峰会12月1日在北京举行。IMF货币与资本部主任Tobias Adrian在“区块链与数字货币”高峰对话环节表示,稳定币分为三种,分别是算法稳定币、风险资产储备的稳定币和央行存款储备的稳定币,第三种是最安全的储备。像中国的支付宝、微信支付都是100%的央行存款储备的,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稳定币,都需要遵循AML/CFT要求,应该对政府不匿名,对个人和商户匿名。中国在金融科技上是领头羊,因此中国央行很自然会成为第一批推出CBDC的央行。至于推出CBDC的时机,他认为,央行作为信用和稳定的守护者,需要时间让金融系统足够安全。[2019/12/1]
声音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网络效应可能引发数字货币的快速普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15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IMF认为网络效应可能引发数字货币快速普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希望创建一个概念框架,用于对Facebook加密货币Libra和其他稳定币等新兴数字货币进行分类,并思考它们出现之后对央行政策的影响。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了可能推动其支付快速增长的六个因素:便利性,普遍性,互补性,低交易成本,信任和网络效应。[2019/7/16]
郑重声明: IMF官员:加密市场的抛售并未蔓延至“实体经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