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经济日报:比特币行情动荡,矿机市场一机难求, “币圈”火爆背后暗流涌动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李华林

进入2021年,比特币一路猛涨,接连突破3万美元、4万美元、5万美元大关。矿机市场也由此掀起一波高潮,新老矿机价格翻番。然而,看似火热的市场,实则暗流涌动,暴涨暴跌愈发频繁。截至3月1日上午,一枚比特币报价4.5万美元左右,相较2月22日最高点5.8万美元,一周内已跌去逾1万美元。

矿机价格飙涨

随着比特币价格不断创新高,矿机市场热度随之不断攀升,出现一机难求的局面。

比特币是被“挖”出来的。矿主通过矿机投入算力,获得比特币区块的打包权,在完成打包后获得系统产生的比特币作为奖励,这个过程俗称“挖矿”。“挖矿”的硬件设备叫矿机,本质是一个计算设备。

经济日报: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建立城乡发展要素共享系统:7月24日,经济日报刊文称,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以城乡融合有效引领脱贫攻坚。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城乡发展要素便捷使用、共享系统。[2020/7/24]

一直以来,矿机的价格与币值紧密相关。过去半年中,比特币价格走高推动矿机需求激增,投资者纷纷加购高算力矿机,希望能趁币价处于高位之际,通过提高算力来获得更稳定的收益,这带动了矿机价格水涨船高。

记者发现,当前市面上不论是新矿机还是二手矿机,价格都翻了几倍。“去年10月份一台蚂蚁矿机S19售价约1.4万元,如今现货价格已涨到5.5万元左右。”币信矿业CEO刘飞说。

记者发现,目前不少矿机厂商官网均显示新机已售罄,比特大陆官网显示,在售的蚂蚁矿机S1995T、S19Pro110T等均已卖完,发货时间要等到8月份。

声音 | 经济日报:在各地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布局中可以看到区块链等前沿领域:1月23日,经济日报刊文《各地争相布局数字经济》。文章表示,不只是数字经济强省浙江,无论是广东、福建、北京、河北等东部地区,还是安徽、湖北、重庆等中西部地区,发展数字经济正成为众多省份的共同行动。在各地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布局中,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并进,既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区块链、5G、共享经济等前沿领域,也对数字化改造、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等提出了要求。比如,河北提出促进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加快布局5G基站、物联网、IPv6等新型基础设施;广东提出支持广州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作用,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2020/1/23]

除了新矿机售罄外,二手矿机一出现也被秒抢。一位矿场持有者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断有客户要加单,但矿机厂商产量不足,市面上新矿机基本已绝迹,“只能去二手矿机市场碰运气,而且价格一天一变”。

动态 | 经济日报:我国区块链在制造业有“四大方面”和“六个瓶颈”:经济日报今日刊文《区块链赋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文章指出我国部分企业当前已开始探索区块链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落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区块链+智能制造”快速崛起;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方兴未艾;3、“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潜力巨大;4、“区块链+产品溯源”前景可期。此外,文章强调我国区块链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区块链在工业领域落地还面临瓶颈,包括:1、缺乏可规模化推广的区块链典型创新应用;2、节点规模、性能、容错性三者之间难以平衡;3、跨链系统互联仍存在障碍;4、链上数据与链下信息一致性难以保障;5、缺少统一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标准;6、网络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2019/11/22]

在火爆行情的带动下,“挖矿”收益随之攀升。“按照目前的行情,投资矿机‘挖矿’10个月就能回本。”刘飞说,他去年购买了50台蚂蚁矿机S19,托管在四川矿场,10月份开始正式挖矿,“当时比特币价格约1.3万美元,一台矿机‘挖矿’一天产生的利润约40元。随着比特币涨到5万美元,一台矿机‘挖矿’一天的利润涨到190元左右。”

经济日报:发展区块链先要弄清“是”与“不是”:“目前,多数人并非真正懂得区块链,而是企图利用概念赚钱。因此,清晰定义区块链非常重要。只有定义清楚后,大家才知道什么是,什么不是,才能进一步去规范。”在日前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高西庆谈道。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陈康介绍,“区块链技术并不神秘,只是由于它将密码学、分布式系统和博弈论这三个反直观的理论结合于一身,才成为人们难以理解的事物”。[2018/4/18]

收益高、回本快,疯涨的比特币让币圈人情绪高涨,越来越多人想方设法四处搜罗矿机,寄希望于赶上这波“牛市”。

云算力成新宠

实际上,买矿机和买币一样,带有“”意味,进入的时机很重要。刘飞告诉记者,“挖矿”的成本不菲,既包括购买矿机的费用,又包括矿工工资、矿场电费、托管费等。在币价高涨时,“挖矿”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可一旦币价急剧下跌,“挖矿”所产生的收益不能覆盖成本,开机则意味着亏钱。

不少币圈人对2018年“矿机论斤卖”的情形记忆犹新。当年比特币从近2万美元的高峰一路下跌,一度快跌破3000美元,矿机市场也一夜入冬。刘飞还记得,当时原本每台售价高达两三万元的蚂蚁矿机S9,一度跌到600元左右。多个比特币矿场入不敷出,只能选择转卖清盘。

从比特币的市场波动来看,暴涨暴跌并不罕见。“挖矿”成本高、变数大,一些新入场的投资者选择了更加省事的“托管服务”——买云算力。

云算力是将矿机总算力拆分成独立单位,矿场提供矿机算力租赁服务,投资者不用购买实物矿机,只需购买算力合约,进行“云挖矿”而获得相应的虚拟货币。记者在多个云算力平台发现,各个平台宣称的收益率确实不低,年化收益率在30%至120%不等,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礼包进行购买,购买之后锁定180天或365天,平台则从其中抽取10%至20%的服务费。

但购买云算力同样面临巨大风险。投资者见不到实物矿机,无法确定平台是否真的保有矿机“挖矿”。即便真有矿机支撑,在缺乏第三方保障与监管的背景下,“不能登录”“无法提现”“老板跑路”等风险时有发生。仅自去年以来,就相继出现云算力平台吉比特矿池、Miningzoo等跑路的情况,导致一些投资者损失惨重。

风险不容忽视

回顾近期比特币价格走势,“疯狂”之下,市场弥漫着浓浓的投机意味,形成了巨大的泡沫。

有专家表示,比特币既无足够的实用场景,也没有实际责任主体,市场预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价格的升降,并且由于没有调节机制、去中心化,导致比特币上涨时几乎没有天花板,下跌时也不会出现所谓的托底效应。

“自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经济低迷,主要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推高了市场的通胀预期,全球避险情绪上升,资金涌入比特币。”欧易OKEx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威廉认为,从中长期看,在疫情得到逐渐缓解、经济逐步复苏后,全球货币政策也将由宽松转为适度紧缩。届时,机构投资者很可能会抛售比特币,比特币市场将陷入萧条。

更重要的是,目前比特币合法性并未被广泛承认,在大部分国家游离于法律和监管的灰色地带。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比特币能否取得合法地位、会否被有国家主权背书的数字货币替代,将直接影响其长期价格表现。

不具备合法性,游离于灰色地带,“币圈”也因此成为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记者注意到,随着“牛市”的到来,各种投资群、山寨币或币又开始活跃,一些违法活动比如变相、非法集资等有所抬头,这或许将促使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币圈”的监管,打击非法活动。

对此,李威廉认为,投资者应正确认识比特币的投资定位,“比特币是高风险类资产,不要试图通过投资比特币来追求所谓的财富自由,并且投资比特币要做好亏损的准备,对于采用举债、高杠杆炒币的投资者来说,可能需要做好破产甚至负债的准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2:73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