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肖风:元宇宙最后究竟会长成什么样?

不要错过区块链,不要旁观元宇宙

肖风|万向区块链董事长

从最基础的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确实是不断向着去中心化去演变的。也就是说,随着网络从WEB1发展到WEB2再到WEB3,是一个越来越去中心化的过程。

在WEB1时代,网络是用用户名加密码登录的,一个只读的网络上面,只有资讯和信息;WEB2时代,网络是用App账号登录的,而App账号就已经经过了一定程度的KYC,网络上可以读写、互动,于是信息变成为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是属于互联网平台的。

到了WEB3阶段,登录网络的方式发展成使用DID数字身份。有了自己的数字身份,那么网络的功能就增加了一项:拥有权。WEB2上的数据也就有可能转化成用户的资产了。

元宇宙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网络世界。元宇宙的网络基础是WEB3,而WEB3要如何才能让用户的数据成为自己的资产呢?这就需要作为分布式账本的区块链技术了。区块链就是用来登记互联网用户的数据资产的。在WEB3这个去中心化网络之上,区块链则是一个相配套的去中心化的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

肖风:Web3应用层三代币模型有NFT、功能型Token和证券型Token:4月15日消息,在2023 香港 Web3 嘉年华主会场《代币化的未来》主题活动中,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及 HashKey Group 董事长肖风发表闭幕主旨演讲《Web3 应用的三代币模式》时表示,Web3 的应用必然是方方面面的需求,Web3 应用层面的代币模型和基础协议的代币模型是不同的,基础协议是单代币模型,全球应该统一,应用协议是三代币模型,应用场景各有特色。三代币模型中,第一个是 NFT(数据、产品与服务价值),第二个是功能型 Token(使用权价值),第三个是证券型 Token(所有权价值,也就是股权价值)。[2023/4/16 14:06:08]

如何看待“去中心化”

基于去中心化的WEB3和去中心化的经济体系,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元宇宙。如何看待“去中心化”,决定了我们能否建设一个真正的元宇宙,甚至决定了我们能否建设一个真正的数字经济体系。

从基础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因为需要面对越来越海量的数据、越来越海量的需求、越来越重要的网络的安全性、健壮性要求,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消除单点故障,网络是越来越去中心化的,这一点无可厚非。

肖风: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心化发币 不需要用区块链技术来做征信: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创始人肖风在线上直播节目中表示,世纪疫情是人类数字化迁徙的第三级的助推剂。数字化迁徙的工具包括: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雾计算 / 边缘计算)、AI,这些工具在过去五年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使得数据由量变发生质变,成为新的经济能源。

而针对区块链以及央行数字货币相关主题,肖风表示,央行发出的数字货币,不需要用区块链技术来做征信,它是中心化的发币。合规的数字货币,除了央行的数字货币,另一种就是 Facebook Libra的数字货币,与美元挂钩,有储备的。Libra 的特点是非中心化的发币。未来二者会有竞争,而且非常精彩。他同时表示,现在的区块链不是原教旨主义的去中心化,不为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只有为了能增加人类的福利才去用去中心化。肖风称,科学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理性。不带立场、不带偏见看问题,就是科学。如果不用科学的态度就无法理解区块链、比特币。[2020/4/27]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体现的其实是公平与效率之争。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的永恒的课题,中心化强调的是效率,去中心化强调的是公平。?追求效率,必然是中心化的;而追求公平,又得一定程度地去中心化。?比如双11,每秒可能有50万笔交易需要确认,这时候不可能用去中心化的方式,通过1万个人的参与去共同记录每一笔交易。这不现实。最快的方法是由一个人/机构来统一记账。?但在经济领域,并不是所有东西都需要这么高的效率,如果希望更多的去体现公平,就可以往去中心化靠。区块链也就应运而生,让更多人参与,每一笔交易经过全网所有节点共同来确认。?

声音 | 肖风:应当尽快出台区块链技术规范和行为标准:金色财经报道,万向控股副董事长、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兼CEO肖风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区块链的确可以在供应链金融、小微企业贷款、国际支付清算中发挥充当信任机制的作用,但面对资本热炒和滥用概念,“大家还是要冷静”。作为金融业人士,肖风对区块链在金融方面的应用比较敏感,而金融行业首先试水的就是供应链金融。除了供应链金融之外,肖风举例称,跨境汇款也是区块链应用的一个天然金融场景。肖风认为,应当尽快出台区块链技术规范和行为标准,明确“红线”和“底线”,同时呼吁市场理性,“区块链不是万能的,只是适用于某些特殊的地方,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别把它当做‘神乎其技’的事物。”近期区块链成为热点,肖风预计接下来会有一段时间的爆发式成长,“说服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时间短了很多,以前可能需要6个月,现在6天。”[2019/11/6]

极端的去中心化、极端的中心化强调的是极端的公平或者极端的效率。不过,任何事情都不能极端,极端的公平和极端的效率肯定也不好。而且这两者没有所谓的好和坏,只有特定场景、特定需求下的适用与不那么适用,如此而已。它们之间也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是彼此互补。?

声音 | 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稳定币技术将在未来一年迅猛发展: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兼总经理肖风在上海第四届全球区块链峰会上表示,稳定币技术在未来一年将会迅猛发展。纽约州金融管理部批准了纽约州的两家企业发行美元做抵押的稳定数字货币。

他还指出,如果未来哪个国家的央行准许了发行法币抵押的稳定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价值存储、支付工具等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反之如果区块链应用没有好的支付工具,就无法大规模推广,也无法被很多人接受。[2018/9/13]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涌现论就和去中心化是非常匹配的,涌现论面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复杂系统,强调系统的复杂性、随机性和自组织性,而发源于古希腊的还原论,则强调世界的整体性、结构化,强调条分缕析的方法。对于元宇宙的认知来说,既有中心化的逻辑也有去中心化的逻辑,没有说只有谁对或者只有谁错。

从治理机制角度来看,中心化讲的是自上而下的层级制和顶层设计;而去中心化讲的是自下而上的分布式和基层决策。就科技创新来说,圣塔菲研究院前院长布莱恩·阿瑟说过,技术进化的本质也是“自创生”和“自组织”的。技术创新的路径从来都是从边缘到核心的。

万向肖风:从可编程货币到可编程金融,再到可编程经济才是区块链最有价值的部分:4月17日,全球普惠区块链峰会在新跃社科大学开幕,万向区块链肖风博士发表了《区块链与账户革命》主题的演讲。他表示,一切从可编程货币,就变成了可编程的金融,从可编程的金融就进化到了可编程的经济。这个前景才是区块链带给我们最有价值的东西,否则它和其他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就没有区别了。[2018/4/18]

就商业创新来说,在工业革命早期,公司的组织形式是一种U型组织,即自上而下的高度控制,部门没有任何决策权,这就是高度的中心化。全球化和多元化成为趋势以后,就有了区域和产品线的划分。这时,总部不可能不让各地区的分公司和各条产品线有独立的决策权,那么去中心化也就有了价值。于是就出现了M型组织。

数字世界是比特结构的世界,其特点就是复杂、混沌、失序、随机、非均衡,本身就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在元宇宙世界里面做事情,必须要面对去中心化的特点,这是我们无法抗拒的现实。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去中心化”是直接把人与人相互通联,“中心化”是经由特定中介将人与人联系起来。?从互联网1.0迭代到2.0、3.0,实际上就是去中心化的递进加深,提升每个人的互联程度及自由度。现在的互联网平台也曝露了它不够去中心化的地方,比如出现了一些垄断行为,霸占、私用各种数据;有些人戏称:互联网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但即使如此,有了互联网,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度、可见度总归是比没有的时候要高很多。?不管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或反之,它是不同地区、不同历史节点下的人类社会的一个自然演化,而现在各种的发展路径都指向着去中心化。

区块链、WEB3.0、元宇宙,本质都是讲人类社会在数字时代里的一个去中心化趋势。只不过WEB3.0讲的是新网络,区块链说的更多是新金融,而元宇宙描绘的是一个新世界。

上世纪PC互联网时代,我们连接到数字虚拟世界,靠的是打开浏览器,点击进入一个www网址,就是所谓的“上网”;一旦把电脑合上,再想上网还得重复一遍。但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我们不再是以这种形式上网,而是通过各种APP比如微信、微博“在线”。

未来,结合VR头盔、AR眼镜或者说MR这种混合现实的设备,我们将走进一个3D仿真环境里,也就是元宇宙,这时候就变成了“在场”。当然,现在的应用场景大部分还很糙,等到带宽、存储、算力增强到一定程度,“在场”的体验感、沉浸感会足以以假乱真。

元宇宙最后究竟会长成什么样子?

当下,许多商家纷纷推出酷炫的元宇宙概念,在这些方案中,仿佛戴上VR眼镜进入的虚拟世界就是元宇宙。元宇宙的底层逻辑是能够确权的数字资产,AR、VR构建的世界可以成为数字人的载体,但不能说它们就是元宇宙。

只有当数据变为资产时,元宇宙才成立。元宇宙如何发展,建立在区块链的数据确权是元宇宙的底座。元宇宙不会走流量模式,区块链可以用“每个用户都是真爱”来形容,商业转化率极高,一家月活只有某些APP几十分之一的区块链企业,其估值可与后者接近。

元宇宙,如果用最直观的角度去理解,其实是一个3D的虚拟空间。那么怎么样的空间,你会愿意把自己白天一大半的时间都投入到里面??

如果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我们所体验的世界能做到90%逼真,而时间快慢可以调控的话——换句话说,我可以在里面用两小时展现出五个小时的效能,不仅打破空间边界,还能突破时间限制——那我会非常愿意。

宝马在英伟达的Omniverse虚拟计算平台上设计了新的汽车。其中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先在虚拟世界数字化,然后用一套算法,3D建模、3D仿真、3D测试,在元宇宙里模拟好了,再拿到线下生产。往后的迭代,也都在元宇宙里做。这个过程涉及极其复杂的模型,因为它真的对任何一个零部件的细节,以及零部件之间的关系,做到百分百的还原。这件事的巨大意义在哪里呢?这代表着,制造业也开始用数字化的方法生产了,也就是工业元宇宙。以前的制造业,都是瀑布式开发,手工开模,然后让别人在真正的物理空间里测试,完了以后实际上还是不精确,一台车从概念到批量生产需要数年以上,现在可能两个月。

耐克也花了2.5亿,专门收购了一家公司生产数字运动鞋。奢侈品品牌也开始进入到了元宇宙,而且在这方面,奢侈品品牌往往是最积极的。我问过他们的想法,答案很简单,因为奢侈品品牌本质就是引领潮流。所以只要嗅到一些趋势,就必须迅速跟进,不然就丢了奢侈品的根。元宇宙一定会有新的玩法、新的模式出来。

我们能怎么参与元宇宙?我总结了4个方面:工具开发;平台建设;应用提供;内容创作。

元宇宙最后究竟会长成什么样,其实有一个分歧:有人说,它是一个更辽阔、更虚拟的下一代互联网,而它本质依然中心化——但我们作为区块链从业员,相信它必然会是在区块链技术下,成长为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世界。

试想,区块链发展到今天,每年有高达十几二十万亿美元的交易发生,它到底是谁创办的,甚至TA今天是生是死都没有人知道,没有董事会、没有员工、没有专属服务器,但它平平稳稳、安安全全地运行了10年时间,没有出过一笔错账。没有任何人在管理它,但同时所有人又在运维它。

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能像它这样有生命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2:85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