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模因、神话和NFT是如何建立文化认同的?

人类一直都是讲故事的人,最早的知识就是口头流传下来的,但历史的种种迹象表明在发明书面语言之前,视觉叙事对人们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从来自不同的文化、时间和地点的岩石上看到了这一点,石头上的一些图像实际上可以追溯到50,000到100,000年前。

图像之中的许多图案是我们可以轻松辨别的,它描绘了洞穴周围地区常见的植物和动物,这些照片中有许多人被描绘成猎人、母亲、战士和萨满巫师。

正是这些萨满教的照片暗示着人类一直对超自然现象着迷,或者换句话来说,人们往往对自己本身之外的故事十分感兴趣。

千百年来,这些故事被编纂成典,神话故事代代相传,有助于在一个严肃庄重的世界中传递信仰、传统、神话、肖像和认同感。

DeFi 2.0可持续质押产品Crucible现已上线Arbitrum:3月8日消息,Ferrum Network的DeFi 2.0可持续质押产品Crucible现已上线Arbitrum。[2023/3/8 12:50:06]

即使在今天,来自古希腊等社会的故事和神话仍然存在只不过是以我们现代的理解方式。

人们常说,从古代历史中构思的故事中仍然可以找到智慧,而我们回顾的故事实际上是根据那个时代的传统和文化编织而成。

模因和NFT映射社会文化

那么这一切与当前社会、模因和NFT有什么关系呢?

模因:国外的用户将某一产生共情的内容,制作成图文、gif、视频,得以广泛传播。它的存在类似国内的表情包、图片段子、玩梗、鬼畜。

一方面,我们可以从表面上理解神话——它们是真实事件的描述,或者我们只当它是有趣的故事,用于教育活动,但在社会方面,神话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Blockworks:Arbitrum将重新启动Odyssey:金色财经报道,据 Blockworks 消息,随着成功完成 Nitro 迁移,Arbitrum 将重新启动 Odyssey,Arbitrum 预计,随着系统重新校准,定序器会在数天到数周内降低 gas 费用,而此前 Odyssey 暂停就是因为交易费用的飙升。据悉,Arbitrum 还暗示正在开发一个去中心化测序仪(sequencer)并推出一些验证器。[2022/9/2 13:03:18]

在神话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反映——我们是谁,我们想成为谁;神话也生动地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包裹在这些故事和道德之中的是一个社会的自我意识,正因为如此,它们被刻在石头上,足以流传千古。

大多数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神话故事很容易被提炼成一个易于识别和分享的主要形象。最好的例子是思考希腊特洛伊战争是如何浓缩成一个形象的——特洛伊木马。

加密货币总市值为1.172万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据CoinGecko数据显示,当前加密货币市值为1.172万亿美元,24小时交易量为975.48亿美元,当前比特币市值占比为38.4%,以太坊市值占比为18.5%。[2022/8/11 12:17:12]

这个特洛伊木马的形象和故事很容易被参透并被用于与当代文化、或社会进行类比。这是一个不可能成功的模因的典型例子。

PFP成为身份象征

PFP中使用的NFT代表重新强调了视觉叙事的转变,同时也强调了身份。一个成功的NFT项目本身可以模因化的。

如果您愿意,可以考虑一下BAYC在文化想象中的起飞方式,它们非常有名。

事实上,最近每当我问一个人:“你为什么不喜欢NFT?”,他们会回答说:“我不喜欢猴子的照片。”大多数深入NFT领域的人都抵触这种广泛的特征,但与这种流行模因作斗争通常以失败告终。

Ava Labs发布用于Avalanche的一体化Web3操作系统Core:官方消息,Ava Labs发布了Core,这是一个非托管浏览器扩展,旨在让用户无缝、安全地使用由Avalanche提供支持的Web3。Core由Avalanche提供支持,是一种一体化操作系统,将Avalanche应用程序、子网、网桥和 NFT 整合到一个无缝的高性能浏览器体验中。[2022/6/22 1:24:59]

当然,对于NFT领域的人来说,不仅仅象征着NFT,能够将拥有的BAYC显示为个人资料图片(PFP)也是一种身份象征。

社交媒体巨头Twitter最近更新了他们的平台以与MetaMask钱包链接,使Twitter用户可以使用他们拥有的NFT作为TwitterPFP。如果Twitter没有意识到到个人身份与NFT的交织,他们便不会采取这一行动。

现在,并不是所有的NFT项目都能进入大众的视野中,许多较小的NFT项目也许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但这些较小的NFT项目仍然围绕叙事建立身份。

许多NFT项目已经涌现,它们可以访问专有的Discord服务器,这些项目的收藏家可以相互交谈——如果项目背后的艺术风格或哲学与某些人产生共鸣,一个共同信仰的社区将会被组建。

创建身份的方式正在改变

如果不对过去几年音乐身份的演变方式有所认同,就无法完成关于模因、神话、NFT和身份的对话。

对于许多在1970年代到2000年代初期长大的人来说,向同龄人推荐酷炫的音乐便可以在朋友圈内获得影响力。而现在,音乐虽已普及,但这种定律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但寻找乐队或艺术家的行为却不像以前那样具有颠覆性。

事实上,我认为寻找NFT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正在接管这个所谓的定律。寻找能够引起共鸣的风格的NFT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具备艺术的精神或哲学的NFT项目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上犹如凤毛麟角。但一旦找寻到这个对象,它们能够收获归属感并在其中找到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从NFT项目中看到一些品牌的原因。NFT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面前,比如NBA比赛中的BAYC连帽衫。

Curate.style等NFT市场已经看到了可穿戴设备的重要性,并将很快为艺术家提供在商品上打印NFT的能力。这样一来,收藏家可以同时拥有数字副本和物理副本。

Codyfied的“SkaterGurl”和“SkaterBoi”系列是PFP,它们作为图形T恤和TwitterPFP有着同样的归属感。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

只要有记录的存在,身份对人们都很重要。可以说,归属的需要与食物和水一样,是人类的根本。

我们还看到,身份是围绕共同欣赏和讲故事而形成的。神话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故事引人入胜,还包括一个民族或社会能够看到故事中的价值观和梦想在他们身上的映射。

在21世纪的今天,音乐有助于身份创建,尽管音乐仍然扮演着许多人的角色,但我们看到,由于过去20年技术的变化,视觉艺术和PFP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表示社区成员身份的方式。如今,身份是通过将故事与图像相结合来创造的——就像古老的神话故事一样。

最终,社会演化出新的技术,改变了交流方式,但我们讲述故事和建立身份的方式似乎在数万年里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NFT也只是人们表达的最新方式。

参考来源|?NFTPlaza

编译|liurui@iNFTnews.com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3:6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