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微粒贷通过朋友圈推广被叫停:涉嫌诱导分享,易引发集体欺诈风险

腾讯近期加大了微粒贷推广力度,被业内认为是走出了全面开放的第一步。可这一次,却走得不够稳妥。

4月27日晚间,一则微粒贷分享链接刷爆了朋友圈。

点开链接后,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微粒贷借款额度;同时还可引导好友开通微粒贷、查看专属额度。

微粒贷规定,每邀请一位好友,首次成功查看微粒贷借钱额度,即可获得20元红包奖励,红包直接下发至当前微信账号下。

有用户表示,“一晚上入账上千元”。

MetisDAO:2023年战略重点为“Web3经济多层解决方案堆栈”和“生态节点”:1月13日消息,MetisDAO基金会发布2023年战略规划,MetisDAO表示两个关键概念为基金战略重点:一是“Web3经济的多层解决方案堆栈”,以太坊主网是安全性、去中心化和最终性的基石。MetisSmartL2是EVM等价的执行层,交易速度快,成本低。但是,基础设施层和应用层之间仍然存在差距。

目前,在支持所有应用程序和整个Web3经济方面,SmartL2尚未充分发挥其潜力,与所有当前的L2解决方案相同,需要更多的功能和扩展来扩大和加强整个Web3经济的必要基础设施。二是“生态节点”,生态节点是整个Metis生态系统的贡献者,并将成为基金会发展壮大的基础设施。在过去的一年里,基金会积极与部分生态贡献者进行孵化合作,支持他们试运行生态节点。

第一批即将启动的生态节点是:SmartL2、Matrix Reputation Power、DAC Framework、P1X。[2023/1/13 11:10:06]

相比C端用户的小额收益,微粒贷通过此次裂变式分享,收获更为丰厚。从业者预计,一晚上收获用户上千万。

德国在2022年第一季度对加密货币最友好的国家指南中位居榜首:金色财经报道,德国在2022年第一季度对加密货币最友好的国家指南中位居榜首。在其零长期资本利得税政策的支持下,这个欧洲国家允许其国内长期储蓄行业使用加密货币投资。其比特币和以太坊节点数量仅次于美国。报告显示,到 2021 年底,大约 2.6% 的德国人使用过加密货币。根据 KuCoin 最近的一份报告,44% 的德国人有投资加密货币的动机。

此外,根据德国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的一项调查,德国消费者在销售点交易中的现金支付比例已从 2017 年的 74% 到 2020 年的下降到 60%。因此,德国央行正在努力分布式账本技术。资产结算。与此同时,欧洲中央银行计划创建一个被称为数字欧元的 CBDC。欧洲央行最近委托进行的研究,基于与欧盟公民小组的讨论,强调安全和普遍接受是关键问题。[2022/4/25 14:46:16]

结合之前迹象,微信确实在加大针对于微粒贷的推广力度。

最高法:2021年司法区块链上链存证17.1亿条:金色财经报道,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3月8日,在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提到,2021年最高法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司法区块链上链存证17.1亿条,形成经济社会运行大数据报告220份,“数助决策”服务社会治理。[2022/3/8 13:44:13]

然而,微信此次在朋友圈公然通过利益引诱用户分享微粒贷链接,和之前禁止“通过利益诱惑,诱导用户分享以及传播外链内容的”明文规定严重不符。

更有从业者认为,这种推广模式会带来集体性欺诈事件。

4月28日上午,该则推广模式因为诱导分享,已遭官方喊停。

数据:2021年全球加密ATM机安装量增加逾70%:7月26日消息,根据Coin ATM Radar的最新数据,2021年,全球安装了超过10,000台新的加密自动取款机,约增长71.73%,其中美国居于领先地位。

根据过去7天获得的数据,美国每天安装近48台ATM机。目前,加密货币ATM机可在75个国家使用,由42个生产商提供。根据Coin ATM Radar关于制造商的数据表明,Genesis Coin以40.9%的市场份额主导这一领域,而General Bytes拥有约24%的市场。

剩余35%由其他制造商占据,包括BitAccess、Coinsource和Bitstop。(Cointelegraph)[2021/7/26 1:16:46]

自己人打自己人脸

腾讯这种在朋友圈推广微粒贷的逻辑是,急需资金周转的人群,往往会聚集在一起。利用微信强社交属性,通过朋友圈社交裂变,将这群人变成微粒贷用户。

微粒贷当然不是该模式首位玩家。

京东也在自家APP上,通过“全民经纪人”模式,吸引用户申卡。每邀请一人申卡成功,即可获得70元奖励。

“但是和腾讯相比,京东并没有这么广泛的社交影响力。所以裂变效果会差很多。”一位接近京东人士说道。

举个例子,因为信用程度不同,每个人扫二维码后可获额度不同,额度大的用户可在朋友圈炫耀;额度小的,发个朋友圈,也能达到抱怨目的。

通过微信庞大的C端流量,上述行为无形中为微粒贷达到了“裂变传播”目的。

但据渠道商陈凯表示,微粒贷的推广模式,极有可能造成集体欺诈风险。

“这群急需资金周转、急需用钱的人,会变成高风险人群,很容易出现集体欺诈,会出现相互造假流水、假证明的情况。”陈凯说道。

有些类似于恒昌,小牛之前做过的线下3C分期项目,最赚钱都是这些代理商,名义上是虚假3C分期类消费,实质上只是做了一个套现。另一位从业者表示。

微粒贷的这种推广模式,有可能将这种线下配合欺诈行为上升到线上,给风控带来了很大挑战。

另外一个令从业者关注的原因,本次微粒贷推广模式,正是之前腾讯明文禁止的“诱导分享”。

2019年10月18日,微信修正了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并明确规定,通过利益诱惑,诱导用户分享以及传播外链内容的,包括但不限于以金钱奖励等方式,诱导用户分享以及传播外链内容的,将采取停止链接内容在微信继续传播、停止对相关域名或IP地址进行访问、阻止相关链接直接打开、在朋友圈对相关内容做不可见处理等处理措施。

以上内容被腾讯官方列为违规

然而腾讯自己却采用诱导分享为微粒贷吸引流量,难怪从业者普遍认为,该模式颇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

监管利好

从外部及内部两方面,不难看出腾讯宁愿违规,也要推广微粒贷的原因。

首先是腾讯自己的金融科技业务实在有些“增收不增利”。

从腾讯2019财报看出,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营收增长最快,全年增幅39%至人民币1014亿元,与游戏业务的1147亿元收入已经基本持平。

但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2019年的收入成本,同比增长35%至人民币738.31亿元,主要是随着金融业务的扩大,而导致支付相关及云服务的成本增长。

在金融科技营收主力云服务和支付业务“盘子越大、亏得越多”情况下,将微信内部庞大的C端流量,尽快导流给以微粒贷为首的信贷产品,实现变现,成了微粒贷的首要刚需。

特别是从2019年初开始,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全部上缴,导致腾讯失去了一大块利息收入以后,这种需求更为迫切。

另外一大动力,则来自于外部利好。

2020年初,在监管最新下发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5条第1款明确规定,单户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不得超过人民币30万元。

“这对阿里腾讯都是利好的,30万以下的个人授信额度,极大程度上打击了商业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的优势。”陈凯说道。

像阿里、腾讯的个人授信产品,目前针对于C端用户额度都不小。相对于平安、招商等银行,其获客成本更低、风控能力更强。

此前商业银行很大一部分优势在于资金体量,能够给到用户大额授信。但在监管的“办法”规定里,很明显削弱了银行优势。

内部需求,外部利好,也难怪腾讯急切推广微粒贷产品。只是赚钱时,巨头也要注意吃相。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3:69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