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E:关于「什么是 Web3」,你需要知道的九个观点

本文编译:0x13、Kxp,律动BlockBeatsWeb3这个新鲜的专业名词诞生于2014年,在一开始,他被用来描述实现去中心化共识的新型协议,而到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对公链生态、应用程序甚至设计理念的统称。犹如「我是谁?」这样的哲学问题一样,「什么是Web3」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且似乎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不过,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新鲜的专业名词会让他们觉得很陌生,因此我们撰写了本文,把人们需要了解的关于Web3的九大知识点进行了阐释,希望能帮助人们理解何为Web3。TL;DR

1.Web3是去中心化网络的新潮昵称。2.Web1只读信息,Web2读取+书写信息,Web3读、写、拥有信息。3.Web3是互联网的货币层。4.Web3是互联网的身份层。5.Web3是对社交网络不保护我们的数据安全并通过销售用户数据牟利这个行为作出的反击。6.Web3是一种让艺术家和创作者不仅拥有他们在平台上创造的东西,而且拥有平台本身的方式。7.Web3是互联网的新激励模式。8.Web3使合作所有权和治理结构的建立变得简单。9.Web3仍然不是完全去中心化的。Web3是去中心化网络的新潮昵称

自2015年以来,ConsenSy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osephLubin一直在做讲座、写文章,支持团队建设Web3和去中心化网络。Web3哲学一直是指导ConsenSys所有早期投资和项目的「试金石」。MetaMask现在是让人们加入使用Ethereum区块链的主要方式,并且还在兼容更多网络。这是一种在你的手机或电脑上安全生成公钥的方法,但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用户与网络互动的新原则——只有你能访问你的账户和数据,并选择分享什么、隐藏什么。也有人把MetaMask叫做Crypto版consentmanager。当我们提到去中心化的网络时,我们也提到了去中心化的货币和身份之外的其他堆栈。去中心化网络的其他方面,如去中心化存储刚刚成为堆栈的基本设施,以做到持久存储、去中心化存储,和去中心化数据索引。现在,Web3是a16z和其他大型风险投资公司最常关注的赛道,也在推特上充满了冗长的探讨,很多不理解Web3的人还在讽刺和嘲笑它。而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当Web3在公共互联网的讨论中占据的声量会变得更大,届时,那些嘲笑Web3的人们就又会回过头来学习什么是Web3。Web1只读信息,Web2读取+书写信息,Web3读、写、拥有信息

币赢关于警惕不法分子冒充、滥用官方人员名字的风险提示:据币赢CoinW官方公告,近期市场上出现某犯罪团伙冒用币赢名义建立DeFi策略微信群,进行拉人头等活动。此类行为给币赢用户及币赢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币赢从未上线任何名为“Defi”的项目,也未授权任何其他主体上线任何名为“Defi”的项目。上述所谓“币赢DeFi策略微信群”所发布一切行为均为信息,与币赢无关。币赢CoinW真诚提醒广大用户以及投资者提高警惕,注意防范,谨防受。 如有发现冒充币赢进行的社群、项目方或者冒充或滥用币赢名义进行的不法行为可通过官网反馈至官方客服举报投诉联络核实。对于冒用币赢名义进行行为的单位或个人币赢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2020/11/19 21:18:15]

当我问一个Web3开发者朋友他会如何阐释Web3时,他说:「Web1是read-only,Web2是read-write,Web3是read-write-own」。最初的Web是建立在开源协议上,如TCP、IP、SMTP,当然还有HTTP。一个协议是多个计算机同意相互交流的标准方式。这些基础协议管理着互联网上的信息和信息流,如果你想使用它们的规则建立一个应用程序或服务,你不必为访问付费。Web2是使用互联网免费的开源协议建设出来的迭代产物。相比于静态的、只读的Web1,Web2带来的重大转变是个人用户开始可以向互联网发布内容。最开始是在Digg的留言板上点赞,随后发展出了微博,再到如今Facebook上的个人用户超过了20亿。而与此同时,另一个微妙的转变也在悄然发生。人们开始觉得与其维护自己的服务器来让自己的网站正常运转,不如把这件麻烦事交给Web2公司。而作为交易的另一端,Web2公司也创造了一个用户数据与行为的孤岛,这份社交图谱对于广告商来说很有价值。在Web2的时代,个体用户就是产品。Web3的所有权意味着平台的建设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的确确拥有着他们所使用的东西的一部分。Bitcoin和Ethereum是最早期的案例:ETH和BTC其实是作为对诚实地保持账本更新及其他贡献者的回报,是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在维护着网络的安全。建立在Ethereum和区块链上的基于token的网络甚至引入了新的所有权模式,这些模式不一定与合作或股东权益模式相同。例如,所有权的形式可以是token,当你提供了某项服务后就会获得,比如说为交易提供流动性或是为网络未来的发展进行治理投票。而更加宏伟的愿景就是:任何网络的参与者将能够「拥有」他们每天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

瑞士加密银行Sygnum获FINMA关于数字资产交易的批准:瑞士主要的加密货币银行Sygnum在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后,正准备最终引入数字资产交易。

9月1日,Sygnum宣布获得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的监管批准,允许该公司将其服务扩展到数字资产交易设施。(Cointelegraph)[2020/9/2]

Web3是互联网的货币层

互联网最伟大的创新之一是让信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分发,并且价格低廉、可复制、种类丰富。但是这些标签却与「价值」相对立,根据定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无论金钱还是资产都应该是稀缺的、难以获得的。Bitcoin是第一个将稀缺性引入互联网的协议,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困扰早期数字货币尝试的「双花」问题。双花指的是你可以使用重复的数字货币,同时在两个或更多地方消费。在传统金融领域,银行、信用卡公司和支付处理机构会自行验证交易,以尽量减少双花。对于去中心化的Crypto,矿工或验证节点做的工作是确保账户不会双花。这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因为验证不再依赖于一个受信任的中心方。只要有互联网连接,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点对点网络中并检查账本。社会共识可以保护人们免受试图回滚或审查交易的作恶者的影响。稀缺性的另一种体现就是是否是同质化,即单个单位是否可以任意互换,而任意互换则意味着你可以用另一个单位替换这一个单位,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价值。比如,1ETH的价值就是1ETH,而非同质化则意味着独特性。NFT的出现让一些原本不可拥有的东西变得可以被拥有,比如数字艺术、照片、音乐、文本、游戏资产、证书、治理权、通行证等等。而很多人质疑的是「如果我可以直接右键保存在电脑上,它又谈何稀缺呢?」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区块链记录了所有权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的过程。而这也让数字艺术家或虚拟产品有了「原创」这个概念,就像区块链所解决的基础问题一样,防止另一个人声称是其所有者或「双花」。许多人对NFT作为证明数字资产来源的方式感到兴奋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它们是Ethereum上的token,它们与Web3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可以互操作。它们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因此很多人都可以拥有它们;它们可以作为其他去中心化金融服务的抵押品;它们拥有永久版税;它们甚至可以作为互联网身份的基础。Web3是互联网的身份层

动态 | BM发表关于投票治理新方案的设想:今日BM 在电报群发表了关于投票治理的一个设想: 创建一个 VOTE 通证,通胀率为每年100%,并在每天进行拍卖活动,权重为(EOS质押数 * 质押天数 ^1.x),其中1 VOTE token= 1 票,总投票权重为 VOTEs ^1.y。 BM同时提出 4%通胀的 EOS 也可以采用以上方法进行拍卖,该方法的优势是可以由那些抵押时间最长的人在投票治理中获得主导权。同时,BM 建议只要有11 个出块节点采用这种方式选出,其余11个则还是按照之前的方式来决定。[2019/6/22]

早期互联网协议中最大的遗漏之一是没有公共和开源的身份层。随着Web2的发展,Facebook和Twitter等平台作为闭源应用垄断了这一层。而Web3的立场是,你应该在网上拥有自己的身份,并且只有在你想公开信息的时候才能公开部分信息。在实践中,Ethereum的身份系统是非常基本的。你可以把它视为一个容器,允许其他项目和它相关联。举例来说,权威想了解你的出生日期、地点时,不需要了解其他你不想提供的信息。你的身份也会包括你的交易记录,金融机构可以了解这些而不需要你提供生日和出生地。此外,你在一个社交网络上发展的数字身份可以移植到其他网络。在今天的实用场景中,Web3世界最接近通用身份层的东西是Ethereum域名服务。通过ENS,你可以购买一个独特的域名,而这个域名是使用ERC-721Token标准的NFT,然后你可以把它链接到你的Ethereum地址上。ENS让Ethereum地址变得可读,之后它又被用作是一种空投NFT、炫耀token持仓或NFT藏品的更便捷的方式,并且能展示出你在治理投票时选择了什么。向他人彰显出你很「了解」Web3其实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帕里斯·希尔顿、沙奎·奥尼尔等人都把自己的推特用户名改成了ENS域名。不过,就像早期的互联网协议一样,ENS没有早期投资者,协议本身是去中心化的,并给予开放标准。

3BoxLabs的其他服务,比如IDX和Self.ID允许你链接你的钱包并管理你的数字身份。你可以将你的Ethereum地址、现有的社交媒体资料和其他你想公开的信息连接起来。就像ENS一样,但更有意义的是,人们在注册新的服务或平台后可以自动选择从他们的个人身份中分享哪些信息与数据。目前,驱使人们使用区块链数字身份的原因仍然来自Web3世界,比如将你的Ethereum地址与你的社交档案联系起来,但是长远来看Web3世界的长期目标是让如权威身份等现实世界的身份也在链上得到证明。Web3是对社交网络不去保护我们的数据安全,反而从中谋取利益这一行为的应对策略

公告 | OKEx关于BSV合约非正常穿仓单调查和处理:OKEx发布公告称,在2019年1月4日01:57:05,BSV0329合约发生一笔非正常穿仓单,具体为:委托价76.02,买入强平56068张,在结算后,导致穿仓损失达1352.41 BSV。经过排查,发现USER ID为8670488的用户,通过恶意操纵市场价格和制造爆仓单获取不当得利,其不当得利来源于其他用户盈利及注入的风险准备金。

目前处理方式如下:

1.将该用户获取的不当得利:现货及钱包账户中 39451 USDT(变卖BSV得来,按照当前市价约等值450 BSV) 、交割合约账户中350 BSV扣除;

2.将上述扣除的不当得利 800 BSV,根据本周结算记录按比例返还给受到分摊的用户,预计下周执行,返还后会进一步公告详情。[2019/1/5]

Facebook拥有你社交图谱上大部分的数据,因此即便你关闭了网页,这些数据仍然留存于Meta的服务器当中。GavinWood是Web3一词的发明者,他曾在2014年说过:"Web3.0,或者可以称为『后斯诺登』网络,是对于目前各类网络活动的一次再思考,并为网络各参与方引入了一种颠覆性的模式。如果我们认定一些信息需要公开,我们就将其公布;而如果我们觉得一些信息需要商定才能达成共识,我们就将其放在待议定事项名单当中。」2018年CambridgeAnalytica公司的丑闻显示,曾有一家公司收集了8700万人的个人信息,并借助其创建了选民心理档案,从而左右选举结果。虽然当时这件事登上了头条,但其实这类数据泄露事件一直都屡见不鲜,波及了数百万名互联网用户。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我们委托公司存储我们的数据,而当之后我们转用其他平台服务时,这些权限早就已经无法撤销了。还记得我们把MetaMask描述成一个Crypto版consentmanager吗?Web3应用的设计原则是,信息是由个人「推送」给可信信源,而不是由应用从掌握你数据的信源获取。比如说,在Web2世界中,当你「用谷歌登录」时,应用可能会在你不同意的情况下获取你的个人身份数据。你提供给网络上不同应用数据的透明性,便是社交媒体网络获得主导地位的原因之一——你的个人信息往往有着很高的价值,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同意平台服务条款的那一刻就已经将其拱手相让了。Web3可以说是对当今互联网平台不断获取用户信息的一项应对措施,有了Web3以后,用户就可以自主选择分享或隐藏哪些信息了。

独立评级机构提醒投资者关于Tether的危险性:独立评级机构Weiss Ratings提醒投资者关于Tether(USDT)的危险性。Weiss分析师Juan M. Villaverde表示:“最大的问题是Tether从来没有进行过审计,且Tether背后的人一直声称他们的虚拟货币是100%被美元支持的,然而却不能提供任何证据支持他们的说法。在社交媒体上似乎有个共识,即Tether实际上在运行一个部分准备金制度。大多数观察家声称他们没有美元来支持所有这些Tether币。我倾向于同意,因为这太可疑了。”如果Tether确实是欺诈行为会发生什么?或者如果某一主要政府认为加密货币交易所正在使用像Tether这样的加密货币来避免监管,会发生什么?如果这一巨大的流动性来源突然蒸发,会怎么样?Villaverde表示:“可以想象,这可能会导致交易失败,可能会推动投资者平仓,导致市场价格急剧下跌。”[2018/2/14]

Web3可以让艺术家和创作者不仅拥有他们在平台上的作品,还能拥有其平台本身

2021年,似乎每个人都在推出NFT。DappRadar的数据显示,NFT在2021年的总交易量达到了230多亿美元。对于许多数字艺术家来说,NFT的出现让其能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全职投身于艺术工作。由于NFT是一种通用的Token格式,你可以通过部署自己的代码或使用NFT市场来铸造NFT。与Web2社交网络不同的是,你的Token可以在服务平台上购买,并在二级市场上出售,或用于其他游戏和应用。换句话说,NFT延续了Ethereum的特质,是一类可携带、可互操作的价值。一些早期NFT市场很快意识到,它们的定位不能单单只是一个市场,而是要在创作者、用户和平台之间搭建更多的桥梁。2021年,SuperRare发布了RARE治理Token,并创建了SuperRareDAO,以奖励那些早期加入的艺术家和收藏家,并以此鼓励社区参与其艺术策展。SuperRare解释称:「我们希望Spaces是社区艺术策展的未来,在SuperRare共享品牌和技术的加持下,成为一个策展人、艺术家团体、画廊和社区成员得以聘用艺术家并进行合作拍卖的一个活跃生态系统。」Ethereum上的其他应用程序如今正用Token来奖励人们在网络建设以及决策管理上所作出的贡献。甚至像Reddit这样的Web2社交网络也在探索使用名为「社区积分」的Token,以便让subreddit上的活跃贡献者得以「拥有」该社交网络的一部分;而像Uniswap这类的DeFi协议构建了一种整和机制,激励流动性提供者为Ethereum上几乎所有资产的交易提供资本。个人在整个网络的多个服务平台上有集体质押所带来的好处,也许是对Web2社交网络效应的最大威胁。ScottBelsky曾提问道,「如果这些企业中的每个利益相关者都能受到激励去帮助建立、改进、推广和赞助这些品牌,那么这是否会成为它们与大型企业竞争中的一项优势?」Web3是互联网新的赞助模式

「创作者经济」一词是用来描述互联网空间的术语,旨在帮助创作者以新的方式实现盈利。OnlyFans、Twitch和其他平台承诺平台用户可以不加限制地直接从他们的粉丝那里赚钱,而不用再依靠以广告和流量为核心的挣钱模式。然而,与Web3网络不同的是,有些创作者会被随机地从网络中移除,并且不能拥有他们所分享的内容。由于过去一年中Substack、Ghost和Lede等平台的出现,对于作家和记者来说,他们想直接从其读者身上赚取收入的动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然而,这些平台都不能让作家利用所有权与他们的粉丝建立一种直接关系。Mirror是一个Web3博客网络,它可以让用户以NFT的形式出售他们的作品,并通过「众筹」重新定义创作与赞助的模式。众筹功能让赞助人可以通过存入ETH的方式来为一个创意提供资金,以换取能够证明你的赞助的Token,而该Token又可以进一步用于加入DAO或获得出版物的未来回报。Token不仅具备实用性,还可以证明你曾支持过一个创意或作者,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众筹,Token的价值也会变得越来越高。正如借助Mirror资助Dirt.xyz的《纽约客》特约作家KyleChayka所说:「对于很多形式的媒体来说,订阅当然是一种可持续化的商业模式,但它不一定适合所有形式的内容或工作,不过收藏家和赞助人就非常适合这一模式。NFT可以为收藏家和赞助人关系提供支持,同样,Mirror支持的各类Token也是如此,比如ESSAY或EmilySegal的NOVEL。我希望以后的创作者可以靠Token和NFT来挣钱,而不仅仅是靠读者或定期付款,而其文章收入也应由创作者与赞助人所共享。」既然可同质化或不可同质化的Token可以在赞助人与艺术家的关系中发挥作用,那么艺术家也应该可以与他们的早期支持者建立直接联系——借助可用于邮件列表、入场券和支付系统的Ethereum地址或ENS名称集合,无论哪个平台上的艺术家都能与他们的粉丝进行互动。Web3让合作治理与所有权结构的建设变得更为简单

如果你在2021年加入了任何DAO,那你可能已经与其他陌生网友一同加入了Telegram或Discord群组:参与DeFi治理提案投票、对项目资助作出决策、获得ErykahBadu音乐会入场券;加入艺术家和开发者居住计划、集体购买Wu-TangClan2015年专辑《OnceUponaTimeinShaolin》的唯一备份,甚至合资购买美国宪法的印刷本。DAO,或称「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是一个由社区领导的实体,使用Ethereum智能合约来建立基础规则并执行商定一致的决定。Ethereum中一些最大和最早的DAO管理着去中心化金融协议不断增长的金库。目前,规模前20的DAO已经掌握了价值近105亿美元的数字资产。DAO不仅服务于DeFi,还包括许多其他领域。Bankless这类媒体以及Gitcoin这样的公共基金组织都在使用DAO来协调、治理和管理其财务活动。目前,Web3中有超过130万名DAOToken持有者。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曾打趣说,DAO是「有银行账户的聊天室」。不过,Web3吸引人的一点是,它可以迅速聚拢由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无领导网上团体,从而共同汇集资本、制定决策。Web3并不是每一层都是去中心化的

任何一个Web3生态系统的资深用户都知道,工程师们一直在尝试建设最大限度去中心化的架构、易于使用的应用和可扩展的基础设施,并会在其间做出各种设计上的权衡。Signal的创始人MoxieMarlinspike最近在他那篇Web3探索经历的博客中写道:「搭建Web1的前提是,互联网上的每个人都成为内容的发布者和消费者,同时也是基础设施的发布者和消费者。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网络服务器、自己的网站、自己的邮件服务器和自己的电子邮箱。然而,这其实并不是人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人们并不希望运行自己的服务器」。那么,当他得知Ethereum的大部分应用都是从受信的API来源调用数据,而且美国运行着Ethereum5433个全节点中的40%时,应该就不会太过惊讶了。MetaMask早年间也做过类似的设计决策——他们不要求每个用户都运行一个自我托管的Ethereum节点,而是选择用Infura来为Ethereum提供数据。这样一来,开发者就能更专注于应用程序的建设,而不是网络运行的基础设施了。MetaMask的创始人DanFinlay写道:「这种做法可以方便用户使用我们的平台,而无需耗用太多电量来托管节点。与此同时,在平台的使用与推广方面,它也改变了以往的规则,恰好印证了Moxie之前所说的:「人们并不想托管他们自己的服务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Ethereum和Web3社区还在考虑用W3BCloud这样的去中心化数据中心,或是通过系列操作将轻量级客户端转移到Eth2上面,来减少各个层级上的信任。虽然MetaMask将Infura作为其默认服务器,但他们也一直允许用户选用自己的区块链连接。此外,有了Snaps,用户可以选择除了用服务器连接钱包以外的其他方案。DanFinlay解释说,「Snap可以帮助用户运行轻量级客户端、选用如zk-STARK链或新型友好语言的替代运行时系统,或者它也可以让用户连接到他们喜欢的中心化服务平台。」尽管很多Ethereum社区中的团队都在致力于改善中心化,但一些更新、更中心化的Crypto网络的成功却说明,用户可能并不太关心这些事情。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断言Web3基础设施在未来不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因为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了完全去中心化网络的优势。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6:73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