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eb3.0初探: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

Web3.0初探

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

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

Web3.0:致力打造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在Web3.0中,用户为满足自身需求进行交互操作,并在交互中利用区块链技术,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分配与流通。这样的整个用户交互、价值流通的过程就形成了Web3.0生态。相比Web2.0的平台中心化特征,Web3.0致力于实现用户所有、用户共建的“去中心化”网络生态。?

美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MiCA法规通过后,欧洲在Web3中领先:金色财经报道,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Patrick McHenry表示,欧盟新的加密法规MiCA使该地区在Web3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McHenry认为,欧洲正在通过Web3向人们展示他们领先于美国,这应该会让美国人脊背发凉,因为经济增长来自技术的独创性。他说:这表明美国是多么落后,在技术部署方面,我们应该成为世界领先者,而不是仅次于欧洲。

此前报道,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规MiCA。[2023/4/26 14:27:03]

Web3.0生态主要组成要素及特点:

万维网之父:Web3根本不是Web:金色财经报道,发明万维网的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里斯本举行的网络峰会技术会议上表示,他并不认为区块链是构建下一代互联网的可行解决方案,并称人们经常将Web3与“Web 3.0”混为一谈,后者其实是他关于重塑互联网的提议。蒂姆·伯纳斯-李解释说:“除了流行语之外,您必须了解术语的实际含义,真正的耻辱是,以太坊那些人用了Web3这个词,但事实上,Web3根本不是Web。” 蒂姆·伯纳斯-李并不是唯一一个对Web3持怀疑态度的科技巨擘,此外Twitter联合创始人Jack Dorsey和特斯拉CEO Elon Musk都对此概念提出过质疑。(CNBC)[2022/11/5 12:18:29]

1)用户身份:传统中心化身份容易产生安全和隐私风险,web3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身份标识,以DID作为web3的用户身份表现形式;

NEAR基金会CEO:致力于将NEAR协议定义为构建“Web3”的首选:1月3日消息,NEAR基金会首席执行官Marieke Flament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担任CEO第一天起,她的任务就是将NEAR协议定义为构建“Web3”的首选。Flament表示,在NEAR生态系统中分配资金和赠款是促进该网络DeFi使用的一个独特机会。思考如何创建一个多元、包容的开放网络非常重要,能够真正参与塑造该网络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Flament还表示,NEAR还具有可扩展性、高速和简便等特性。从技术角度来看,NEAR几乎完成了以太坊2.0所说的一切。

金色财经此前报道,NEAR基金会宣布,Marieke Flament将担任其新的CEO,2022年1月1日起生效。Flament 出生于法国,接受过计算机工程师培训,曾在奢侈品巨头LVMH 、波士顿咨询集团、Expedia、Circle等多家公司任职。(The Block)[2022/1/3 8:21:49]

2)组织形式:web3的核心观点是用户共建、用户所有,所以会形成用户共建自治的组织形式,即DAO;

3)经济系统:数字资产是web3的核心要素,数据资产将以通证的形式构成整个经济系统。截至2021年4月2日,DeFi各项目总计拥有约712万活跃用户,相比自2021年1月的160.78万增长了约3.5倍,NFT主流项目资产规模合计也超过100亿美元,成为元宇宙项目中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

4)呈现形式:web3中的所有活动和交互都需要依赖于特定的应用来实现,通过dApp的交互最终构成动态的web3世界;

5)从中心化存储到去中心化存储:去中心化的存储方案即IPFS,为web3提供基础支撑。在web3生态中,区块链是核心支撑,其具有的技术、金融和社会属性将帮助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可信的数字化价值交互网络。?

国内政策利好Web3.0技术发展,各大行业推进区块链应用。十四五规划多次提到要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同时要加大对沉浸式视频、虚拟现实、8K高清视频等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发展建设。除国务院外,各地政府也竞相出台政策文件,大力推进本地元宇宙相关产业建设。我们认为,在互联网络的发展过程中,Web2.0时代的中心化应用、平台模式将与Web3.0时代的去中心化应用、分布模式长期共存。无论是用户身份、价值系统、用户组织,都会在Web2.0和Web3.0中产生重叠。在这种重叠中,庞大的数据将如何存储、日趋紧张的算力将如何分配、流量竞争将如何发展等新课题,将为生态参与方带来挑战和机遇。

风险提示:Web3的相关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技术路径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商业模式也还未成熟;政策监管不确定性;数字资产价值波动较大。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3:41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