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代币经济模型、人机协作和民主治理

通过研究TheCommonsSimulator模拟器,本文对代币经济模型、Web3项目机制协调、人机辅助社会治理和Web3生态下的投票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如何基于TheCommonsSimulator模拟代币经济模型

代币经济对于部分的Web3的参与者而言,“熟悉”而又陌生。熟悉是似乎任何一个项目都得发币,以至于有了“发币就能解决问题”的meme。

但另一方面,代币经济涉及哪些内容,相互之间如何影响,最后会导致什么结果,如果是在一个去中心化的虚拟社会中发币,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些似乎是经济学家、项目方才会去考虑的内容。然而,稍微学习过经济学的小伙伴就会认识的格里高利·曼昆认为:从相当大的意义上来说,我们唯一有别于其他物种的东西就是货币。代币某种程度上就是在项目方创造的小宇宙里维系运转的货币。当然,某个小宇宙中的代币在这个小宇宙与小宇宙外部的世界进行交流时,代币也会对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一套好的代币经济体系可以让项目方创造的小宇宙生机勃勃,每个人都从中得到合理的收益,小宇宙能可持续的运转发展。反之,不好的代币设计则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因此,无论是投资还是希望通过Crypto以及Web3对组织形式、社会未来的发展进行探索,代币经济都是无法绕过去的一道门槛。基于代币经济的重要性,同时为降低人们学习的门槛,BlockScience和TheCommonsStack在cadCAD的基础上开发了UI小游戏,期望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引导玩家了解在未来的去中心化治理中一些新的工具的重要性。通过软件模拟的方式,帮助各类DAO社区或项目快速高效的进行代币经济设计。

1.1游戏背景

游戏背景设定为世界的生态系统已经崩塌,作为主人公的玩家穿越回到过去,在cadCAD帮助下教导社区创建再生,以期拯救世界。在游戏中,玩家需要确定这套新系统的初始状态、社区资金的分配比例、投票速度、退出机制等,最终游戏给出模拟结果,以及是否成功拯救世界的评分,满分1000分,高于500分判定为拯救成功。

玩家需要按照顺序对6个输入变量进行设置。

第一个变量是初始创始人的数量。作为初始状态,这个变量可以帮助确定RxC的储备池、资助池、扩张联合曲线的设计和社会的初始开始。

第二个变量是初始提案的数量。这些提案是由RxC社区提出来需要资助的项目提案。

第三个变量需要玩家决定初始启动资金中资助池资金和储备池资金的比例。资助池资金是一个系统参数,将会直接影响游戏模拟开始的初始阶段。

第四个变量玩家将决定资助池中资金可以一次性取出的最大百分比。可以取出的最大资金量是动态变化的,这取决于资助池中的资金量。这个变量也是一个系统参数,但是不像第三个变量那样对模拟的初始产生影响,这个变量影响的是模拟发展过程的后期。

杠杆交易平台LeverFi宣布对代币经济模型进行升级:9月6日消息,据官方消息,去中心化杠杆交易平台LeverFi随着路线图的发展需求增长,决定即将进行杠杆代币的升级,并对杠杆代币的经济模型进行升级,以促进LeverFi生态的巨大增长,这或将对杠杆代币产生积极影响。[2023/9/6 13:22:14]

第五个变量是投票速度。游戏设定采用信念投票作为社区决策是否资助提案的流程。信念投票是Aragon提出的,这是一个连续的投票过程。如果一位参与者将他的token质押在一个提案中并一直持有,他的投票权利将随着时间增加。玩家在这一环节需要决定的投票速度是指个人投票占到全体的80%所需要的天数。这也是一个系统参数,影响模拟发展过程后期。

第六个变量是退出贡献,指当社区参与者决定退出社区并且销毁他们手上的token时,玩家需要决定该有多少百分比的资金流入资助池。

1.2比赛过程

我们组织了一批小伙伴,基于TheCommonsSimulator进行了模拟挑战实验。社区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去挑战贤能治理的高分榜和尽力破坏的系统下限。

以下为摘选部分参与者的精彩感悟。

qiwihui.eth:“先整体找一种混乱的方案,得到一个初始分数,然后研究每一个参数在整个参数区间的变化情况,找一个让分数快速下降的参数,然后固定这个参数找其他参数,不断迭代,这过程应该是快速下山策略,找最陡的地方,类似于梯度下降。计算时间:这过程中调整一次参数页面大概要操作10-20秒,结果计算大概是20-40秒,所以整体一分钟,所以要估计一下哪个参数对结果影响最大,以及试参数的时候,每个参数大概范围都是1~100,可以用步长10或者20去试,这样一个参数整体估计5~10分钟。这个方法是纯计算方法,并不通用,图个开心就好。”

Zuriaake:“从参数来看,一个不错的平均分好像体现在小而精的团队与提案,和倾向回馈国库或社区。“

ScaSte:“虽然没刷出最高分,但试下来,传达的意思还是挺明确的,启动团队一定是偏小的,国库一定是要充足的,钱也是不能乱用的,不掉点肉也是不能退的。不知道有没有人模拟出其他思路的。”

vimky:“总结:最小一凑戳人闷声发大财。”

ColdRainNight:“我用了两套完全不一样的数字,都得出了995的分数,所以我麻了,不知道那5分差在哪。少数人参与,项目也少,退出收费低是一种。人多参与,项目也多,退出收费高也是一种。”

RebeccaWONG:“我拿到1000分的模型可以说是超级集权了,就是几个人合伙割韭菜的意思哈哈哈哈哈哈,然后我其实不是首先从1000分发现这一点的,我是试了一下极度去中心化,结果给我来了个目前已知最低分-8299。”

Ricky:“我在想他是不是要表达的是还是要有一定的效率,太过去中心化在token模式下,可能就会容易挂掉,做不起来。”

2.代币经济、人机协作和民主治理的思考

Coinbase的L2网络Base发布后,与其无关的BASE代币经历暴涨后暴跌:2月24日消息,Coinbase昨日宣布推出L2网络Base测试网后,与其无关的Base Protocol的BASE代币在过去24小时内飙升,然后暴跌。

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Base的市值仅为100万美元,价格昨日晚间8点左右约1.9美元,在Coinbase的Base宣布后,BASE价格暴涨至6.8美元以上,早期参与者的收益高达250%。BASE现已回落至1.97美元左右。

报道称,该代币已上线Gate和PlasmaSwap。Base Protocol表示,BASE代币代表了整个加密行业,其价格与所有加密货币的总市值的比例为1:1万亿。[2023/2/24 12:27:18]

以下是基于TheCommonsSimulator的模拟测试,我们对代币经济、Web3商业和金融模式的机制协调以及计算机协助决策和民主治理方面的一些思考。

2.1机制协调

自人类发明了“交易”以来,金融行为与交易行为就是伴生关系。但目前涉足Web3进行模型设计的参与者,往往会忽视甚至刻意对商业模型和金融模型进行了分离设计,从而保证“机制性坐庄”的赢率,进而导致所设计的经济体Ponzi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死亡螺旋。

首先我们并不否认,在Web3和Crypto语境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金融模型构建的全新方式,进而催生了金融模型先于商业模型的发展模式。正如A16Z近期发布的加密行业2022报告Introducingthe2022StateofCryptoReport中所述:在Web3的环境下,代币的价格的上涨推动人们对项目的兴趣,然后推动想法和活动,进而促使商业模式的创新。

然而,如果我们以传统金融分析的视角来看待目前Web3项目生态就会发现:绝大部分项目并没有实现商业模式的价值捕获。大量项目的币价抬升,只是因为不断有后续入场者的购买,而不是因为项目本身提供的服务或者产品,在社会金融体系中交换了价值。换言之,我们只看到代币经济的高速空转,而利润表上的Income部分几乎为0。这对于持传统金融投资观点的人来说,就是旁氏无疑。以巴菲特无比推崇的指标ROE净资产收益率为例,巴菲特坚持只有一家公司的ROE常年保持在20%~30%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而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目前绝大多数Web3项目的ROE近乎为0。就算是放开思路放宽标准,认为代币的价值捕获兼具了预收账款的负债属性,也具有所有者权益的属性,也就是用户购买代币入场即可认为是项目的income。那么,对一个发行代币的Web3项目来说,就产生了一个相当夸张的项目财务杠杆。这也是受到市场热捧的Web3项目巨大造富效应的源头。

但是,这种金融模式先行的方式,如果项目方在巨大的经济效益前“不思进取”,那么就会导致项目的代币并没有成为联通系统内产生的产品服务与系统外的价值进行交换的桥梁媒介。代币的购买者选择购买、持有代币的理由,并不是对项目商业模式的认可或者对其未来可能实现的社会价值贡献的预期。项目的开发者/贡献者,通过代币经济获得的收益,也不是来自于其所做贡献与社会系统的交换。同理,项目方的超高杠杆经营模式,无非是将经营风险转移给了投资者的权益资本部分。

The Block研究副总裁:Axie Infinity的庞氏代币经济最终会以糟糕的结局收场:12月12日消息,智能研究机构 The Block 研究副总裁 Larry Cermak 发推表示,Axie Infinity 的新玩家已经监管了,其庞氏代币经济最终会以悲剧的结局收场,“无法准确计时,但对此深信不疑”。[2021/12/12 7:33:49]

以近期被广泛讨论、颇受争议的稳定币类项目为例。如果简单的把项目的商业模型看做项目背后的价值支撑,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作为第二条划分的维度,那么现有的货币体系可以放入下图所示的坐标分类系统中。

1694年,为了进行英法战争,英国王室向伦敦1286个商人,以股份制计息8%的形式借贷了一大笔战争款项。这项贷款促使了英格兰央行的诞生。该银行发行的英镑一开始只是用来记录黄金的单位,于是其价值波动极大,难以广泛使用。于是,时任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的牛顿,确定1英镑锚定7.32238克纯金,以政府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英镑这种代币背后的价值,并以中心化的形式为这份价值支撑背书。人们不用再携带金币,用英镑就行,于是基于英镑的价值流转网络建立起来。

其实随着大英帝国在全球建立殖民地,作为各殖民地产出价值的中间交换物,英镑已经具有了与黄金脱钩的能力。相反,奥派经济学家认为,因为锚定黄金储备,其实会限制货币的发行,进而制约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这项成就最终被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与黄金脱钩的美元实现。与黄金的脱钩,失去了硬通货的背后支撑,美元并没有崩溃,反而与全球化的进程同频共振让自己成为了国际贸易结算中无可替代的存在。是美元真的没有支撑在空对空转么?显然不是,从上文的描述可以看到,虽然没有了黄金这种难以转移依靠共识体现价值的支撑物。但依靠美元作为价值流转中介的全球经济体系都成为了美元的背后支撑。同样,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去中心化的Web3语境中时,无支撑的算法稳定币比有支撑的USDT,应该有更诱人的前景。这种观点也符合哈耶克的理想货币体系理论。然而,至少现阶段我们看到算法稳定币死亡螺旋本质上的原因是,其既没有实际的支撑物,也还没有足够广阔可落地的商业模式支撑。

但面对当前大量对算法稳定币,乃至Web3金融机制的质疑,我们认为**:**

首先大可不必“穿新鞋,走老路”:将Web3项目的经济体系和商业体系完全剥离,摒弃代币经济现有方式,将Web3做回传统公司stock的形式。我们的这份笃定来自于Web3生态所依托的大量Blockchain技术,及其所带来的的广泛的去中心化信任机制。按照社会学建构主义的观点,人与人之间所构建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无信任且完全竞争的霍布斯社会、部分信任部分竞争的洛克社会和完全信任和谐的康德社会。建构主义代表学者如芝加哥大学学教授亚历山大·温特和我国外交学院原院长秦亚青教授认为,促使人类社会从霍布斯形态想康德形态转化的启用因素是基于自我约束的信任。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我们认为Web3的金融模式在通过造富效应将大量社会资源吸引过来后,其相比过往的“郁金香泡沫”至少在技术层面上有了更多的对项目方的约束和在参与者间构建信任基础的渠道。Web3的这种颇有“技术决定论”的信任机制,已经在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环境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譬如在非洲区域国家,由于传统的中心化金融模式所需要的可信任第三方的缺失,区块链所具备的信任机制和Web3项目的造富效应,使得加密经济正在该区域蓬勃发展。目前,非洲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加密经济发展区域。在非洲人群积极参与实践Web3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肯定所谓的Web3“旁氏”所带来的巨大社会福祉。

Eden Network推出未来路线图以实现代币经济升级、增强安全性和透明性:10月22日消息,以太坊优先交易网络Eden Network提出未来三大战略目标并推出路线图(Roadmap)。三大战略目标包括代币经济升级(进一步将每天的交易流量货币化),增强交易流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以及优化区块形成。为了实现三大战略目的,Eden推出未来路线图,包括引入SEV(Staker Extractable Value)来奖励 Eden 网络质押者并更新质押和代币经济模型;与以太坊 2.0 团队密切沟通,推出区块形成即服务(ETH2.0 BFAAS);区块浏览器升级,增加功能和内容并提高网络透明度。此外,Eden还与跟其产品有关的项目磋商以寻求收购和合作,进一步增加Eden所能够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功能。[2021/10/22 20:49:12]

其次我们认为应该“依托DAO,拓新道”:通过DAO这种全新的人类组织形态,补全康德社会所需条件,探索经济行为新范式。在建构主义的理论中,Trust只是实现康德社会的启用因素。而和谐高效社会的实现还需要依存,**共同命运或者文化同质性**这三个积极因素之一在系统中的存在。下图解释了三种因素与Trust的定义和现实例子:

虽然目前尚未有依托DAO实现了依存、共同命运和文化同质性的具体案例,但以文化同质性和相互依存为例:目前大量的DAO都会基于其文化特点发行相应的PFP?Avatar。其成员在使用这些NFT作为显性的社交媒体身份标签时,首先其相较Web1时代的text-based身份标识,具有更强的身份表现和识别能力。其次其相较Web2时代的纯图片类Avatar往往会因为二级市场的金融交易行为而促使高依存现象的出现。在这种全新的文化身份机制的作用下,我们有理由乐观看待在DAO的加持下,Web3的生态将在传统的金融路径外,开拓出全新的道路。

2.2人机协同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也尝试了应用脚本来探索游戏,并引发出对量化决策的思考。

人们总说,学了再多的道理,也走不好这一生,为什么那么多定量的道理和策略无法在社区治理中得以落地实现,本质上是因为没有被量化。一旦标准无法被量化,就容易向情绪化的行为方式倾斜。冲冠一怒,all-in虽然看起来十分的“爽文”,但在社会决策中往往并不能“大力出奇迹”。

用量化的思维指导行为的目的是:把情绪关进制度的笼子,以追求长期的符合预期的收益。然而,人力终有尽头,我们的大脑“计算机”并不是为了进行天量的简单重复的回溯计算而设计。所以当进行量化研究时,我们必须依靠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帮助。但即便有了计算机的参与,在量化策略领域依然有一个无法克服的不可能三角:高回报,高成功和高触发。

高触发指的是,我们依靠计算机辅助系统设计的量化策略总是能满足条件而引发操作。高成功指的是,一旦这个策略得以触发,有高概率能获得正收益。而最后的高回报指的是,这种量化的策略在成功执行后,其带来的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福祉的回报数量都十分巨大,然而这种回报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AndreCronje提议SushiSwap更新代币经济学,推出治理代币oSushi:YFI创始人AndreCronje和Sushiswap社区治理人0xMaki共同提出推出治理代币oSushi的提案。该提案中称,用户可抵押Sushi来获得oSushi,oSushi无法转移与交易,仅可用于质押进行投票,主要用于决定项目是否能上线Onsen以及上线项目释放的Sushi代币奖励。

质押oSushi投票的用户可获得更多的Sushi代币奖励以及上线Onsen的项目空投,Sushiswap此举意在缓解Sushi代币日益增长的抛压。[2021/5/7 21:35:14]

在交易领域,机构最喜欢使用的高频交易策略就是选择了高触发和高成功而放弃了每次执行策略时获得的回报量。保留高回报和高成功则是“三年不开门,开门吃三年”。而放弃高成功,选择高触发和高回报,则可能只有UtilityFunction中风险厌恶系数A为负值的风险喜好者才愿意选择这种策略。此处,U为一种策略最后的效用,E(r)是预期的收益。效用简单理解就是好处减去坏处,公式原本表示的含义为预期收益减去风险。

那么当把这种计算机辅助的决策思维带入社区治理时,高频交易策略可能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正如中国古文所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社区往往经受不住反复的治理策略调整。其实用金融的思维来看也很好理解这一点,就是摩擦成本过高,所以在治理中并不能选择高频的策略。那么最后剩下的就只能是利用计算机的辅助,采用“高成功”+“高回报”的制度政策设计方式。进一步梳理Web3生态下,人机协同的治理情况后,我们认为上文中的效用U或许可以借鉴传统学中的指标WorldwideGovernanceIndicators来进一步细化。

虽然我们在2.1机制协调部分已经表明了我们的观点:DAO对于实现Web3生态下代币经济模式的落地,对于Web3整体生态的迭代极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当前的投资人、开发者和普通用户来说,如何选择一个DAO作为投资、参与的标的其实尚未有较好的衡量指标。首先目前大量的DAO并未发放代币,其金融模式和商业模式往往都还出于萌芽阶段,因此现金流折现法失去了用武之地。再者,即便是已经有代币在二级市场流通的DAO,由于不同于传统企业的人员归属和价值产生及分配模式,资产法是否有效值得商榷。最后,在目前DAO生态百花齐放的当下,几乎每个DAO都处于不完全相同的生态Niche,可比公司法和交易法似乎也无法作为评估方式。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转向DAO的本质:一种人机结合的,可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社会福祉的新组织形式时,通过治理效用GovernanceUtility的相关指标,或许可以成为我们判断一个DAO凭据。

全球治理指数WGI是由世界银行、自然资源治理研究所、布鲁金斯学会联合等机构联合执行的数据调查项目,该数据包含六个主指标对传统治理进行评估:话语权和责任,稳定性,治理效率,规则质量,法治和腐败控制。在本节前文中我们已经基于量化策略的角度分析了在Web3语境下,DAO内依托计算机辅助进行治理时应当如何确保稳定性。而该指标的其他方面如话语权和责任可以映射到是否支持基于区块链的投票,治理效率、规则质量和法治可以通过在特定的投票过程后,对社区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判断,而最后的腐败控制则更可以基于区块链的特性方便的对是否钱包多签、合约进行审计来进行判断。之后无论是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亦或是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我们认为或许都是接下来对DAO进行评估的可行途径。

应该说,虽然Web3是建立在区块链、智能合约这一系列技术创新之上,但Web3与其说是工程技术创新,更接近社会工具的创新。而社会并非机器和程序,人才应该是其本质核心。这种将人和计算机有机结合,并最终为创造更多社会福祉而努力的思想其实和控制论的相关理论是一致的。Web3的builder理应不光在技术上进行创造,也应该具有哲学思想和社会学层面的指导。

2.3投票机制

2.3.1传统投票制度

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戈登·塔洛克指出:投票机制是一种公共选择问题,其在民主体制下尤为重要。相同的投票人,即使在相同的个人意志选择下,由于不同的投票机制,将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投票结果,进而影响组织建设和社会发展。

结合该书内容,可以简单梳理几种投票制度的优缺点。为了更好地阐述,本文假设存在一个VotingDAO,其中有A、B、C、D四个公会,现在他们需要进行投票决定一笔Funding排他性的给到哪一个公会使用。其中A公会有42人,B公会26人,C公会15人,D公会17人。接下来我们看看不同的传统投票制度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1.多数制投票:一人有一票的投票方式。表决时,投票人有一次机会对其中一项议题进行选择,得票最多的提案获得通过。显然这种情况下A公会最容易获得Funding,但是这种情况对于整个DAO社区来说,有26+15+17=58人的利益并未得到保证和体现。换言之,社区58%的多数利益在一个看似民主合理的投票制度下没有得到体现,很难说这样的方式体现了公平。

2.排序复选制投票:也被称为“顺位同票制”或“优序投票制”。选民在选票上按喜好排列支持的候选项。点票时,首先将最少人排在第一位的候选者排除,重新排列选民的喜好,再将最少人排在第一位的候选者排除,直到剩下两位候选人为止。目前这种投票方式依然是许多主权国家在进行投票时所采用的机制。在这个假设案例中,我们认为每个公会的成员所投票的情况相同,如下图所示:

第一次计数,C公会获得的票数最少,于是被排除。这时,C公会的第二喜好是D公会。所以在第二次计数时D公会是17+15=32票,A公会42票,B公会26票。B公会票数最少,于是排除B公会。这时B公会的第二选择是C公会,但因为C公会已经被排除,所以看其第三喜好D公会。于是在第三次计数时,D公会是17+15+26=58票,A公会是42票。此时只剩下两个选项,所以可以进行最终计算,D58票>A42票,D公会胜出。

这种投票方式确实克服了多数制投票中,社区58%的多数人的意志没有得到体现的弊端。但是,在一开始的喜好排名中,D公会17票,位于整个社区喜好排序的后32%处,而且从各个公会单独的喜好排名来看。但就是这样的明显并不是大家所喜好的“黑马”却在排序复选制中最后成了胜出者。

3.孔多塞法:在前两种投票方法中,我们发现似乎都有无法克服的制度性弊端,于是法国数学家与家孔多塞发明了一种双序投票制度。在孔多塞投票制度下,投票者将候选项随自己的喜好而排名,例如第一意愿写“1”,第二意愿写“2”,如此类推。这种方法将每个选项与所有其他的选项成对比较,一次一个,而击败所有其他选项的选项便是赢家。只要一个选项在大多数选票上的位置高于另一个选项,那么它便击败了那个选项。还是以VotingDAO的例子来看,4个公会的100名成员都需要对四个公会的1-1配对选项进行投票。结果如下图所示:

于是,A公会获胜0次,B公会获胜3次,C公会获胜1次,D公会获胜2次。于是最终投票胜出的是B公会。孔多塞法通过1-1票对的方式,选出了社区中大家最不排斥的选项。但是,孔多塞法依然存在弊端,如果只有A、B、C三个公会,且A、B、C之间互相喜好,形成不断击败的循环,则会导致没有获胜者的孔多塞悖论。

2.3.2Web3的投票现状

在最广为使用的投票治理平台Snapshot上,其为提案准备了以下投票制度:

单选投票:只选择一个选项。加权投票:将他们的票数分散到多个选项上。二次方投票:根据个人地址以及投票权来权衡结果。批准投票:批准一定数量的选项。排序选择投票:将不同的选择按其偏好的顺序排列。基本投票:能够弃权,同时仍然参与法定投票。

https://docs.snapshot.org/proposals/voting-types

应该说,如果二次方投票这种方式,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才得以实现的新兴民主参与的手段,那么理应在Web3语境中被广泛使用。然而,我们发现在Snapshot上的提案,大部分提案都只应用了最基础的单选投票模式。以Snapshot中成员最多的八个项目为例,只使用了单选投票的比例达到了82%。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认为可能是由于目前绝大多数Web3参与者对相关社会学和学知识并没有足够的了解,没有合理的使用现有技术手段所造成的。这也是我们进行此次研究,普及Web3技术外理论的原因。

2.3.3Web3投票机制展望

目前Web3在投票和民主建设上有一些值得关注且让人兴奋的进展。譬如,在波卡生态中所采用的加权信念乘数投票制度。其在传统的信念投票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反巨鲸”的机制。

信念乘数是一种将权力分配,向个人用户倾斜的方法。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一人一票/一元一票乃至二次方投票法等方式都无法完全避免女巫攻击。信念投票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将参与者为组织所做的贡献体现在投票结果中,但当面对巨鲸的“钞能力”时,个体的力量依然微弱。而信念乘数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这种现象。

例如,如果参与者A真的很希望某项提案不要通过,并且其只拥有100代币。在信念乘数机制下,A可以选择10倍的信念乘数进行投票。那么,A的投票将具有10倍的“虚拟权力”。相当于A用100代币实现了与不选择叠加信念杠杆,但持有10000代币的巨鲸相同的投票权重。为此,A的代币将被锁定大约1500天,将近4年。与之相对的,为了进一步体现“信念”的意义,确实让真正关心一件事情的参与者的意志得到体现。信念乘数机制还设定了可以在不锁定任何代币的情况下进行投票。但这时投票的权重将会只有正常权重的1/10。这种机制不得不说相对较为激进,颇有“匹夫一怒”的味道。但其体现了在Web3去中心化的理念下,技术确实可以为对抗集中的authority提供一些可行的途径。

3.总结

我们在本文中从TheCommonsSimulator模拟器出发,延展了对代币经济模型、Web3项目机制协调、人机辅助社会治理和Web3投票机制的探讨。我们认为当前Web3还处于极其早期阶段。所以,首先在工程学层面,所有的Builder都应该坚持努力增加Web3项目代币经济的Utility,为社会贡献更多福祉的正道,努力推进Web3整体生态建设。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Web3代币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工具,其意义远远超越了金融和工程领域。我们希望本文能引起更多跨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一起加强对Web3技术的社会理论研究和落地应用探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6ms0-3:28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