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韭菜收割指南:复盘XIRTAM从开盘到跑路的一夜

作者:Go2MarsResearch

2023年5月3日,当大众还在享受着五一假期的余温时,对于许多加密圈的朋友而言,这个夜晚并不轻松。在这个深夜里,很多投资者都没有料到,近期被KOL各种喊单的“金狗”XIRTAM——从凌晨上架SushiSwap,再到0.02美元跌至0.0018美元,市值暴跌90%仅用几小时的时间,堪称加密界的BitRun。目前经多方验证,可以确认为包装成老外的国人盘。

所以,加密圈的杀猪盘是怎样炼成的?一个优秀的“镰刀”项目应该具备什么特征?大众的FOMO情绪又是如何被调动的?项目方在跑路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利益相关方的参与?

为了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选择对XIRTAM进行了一次深度的项目复盘解析。这不仅仅是一次项目研究,更重要的是希望为广大朋友提前敲响一次警钟,以免未来在此类案例中遭受损失。

一个包装成问答游戏的杀猪盘:XIRTAM项目简介

细数XIRTAM诞生,不得不说项目方还是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扎根点。XIRTAM是在ARBITRUM上部署的第一个协议证明。要知道,ARBITRUM是L2里完成度和用户体验都相当不错的项目,目前流通市值达16.6669亿美元,占全球总市值的0.14%。其中的明星项目ARBDOGE主打AI+社区共建,目前市值也仍在一亿美金以上。

“韭菜窝-小驴”: OTC环境趋严,团队与平台风控体系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据官方消息,Gate.io直播专访节目《分析有道》20210108期已结束,本期直播邀请KOL为“韭菜窝-小驴”,以“OTC进化论---风险控制”为主题与Gate.io合伙人酒儿和观众做了直播分享。小驴认为,当下OTC环境局势对比2018、2019年正在逐渐趋严,出入金时团队与平台风控体系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部分OTC团队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风控形式选择落寞退场,实时留意与灵活应对市场方能得到更多保障,散户建议线上平台内部进行交易,线下交易则尽量避免,冻卡后如实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申请解冻,与律师同行能大幅增加成功概率,最后其认为银行卡仍是目前最适合的收付渠道。[2021/1/8 15:41:00]

而回到XIRTAM本身,项目方的介绍也显得十分干脆利索:世界上第一个先进的非KYC区块链声誉建立系统。

翻看项目方的白皮书可以得知:XIRTAM其实想要打造一个免费的Play-to-Earn游戏世界,且玩家无需购买任何入场券即可参与。白皮书上的最终目标,是让社区拥抱各种游戏角色,自由管理一个去中心化的玩家拥有的经济体。

声音 | 媒体:鑫科技董事长冯文杰辞职 运营区块链路由器联合发币“割韭菜”:11月29日晚间,区块链概念股晨鑫科技(002477.SZ)发布关于公司董事长辞职的公告。公告显示,原晨鑫科技董事长冯文杰近日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冯文杰为壕鑫互联(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壕鑫互联”)法定代表人,目前晨鑫科技主要通过壕鑫互联从事互联网游戏和电子竞技业务。壕鑫互联目前开展包括互联网游戏、电竞、区块链等三方面业务,晨鑫科技称,公司主要通过区块链电竞硬件及服务“竞斗云”掌握区块链技术。但此前报道,竞斗云实际以卖“会赚钱的路由器”割韭菜。据悉,用户可通过该路由器贡献算力“挖矿”,从而获得名为“GCP”的积分,通过上述积分兑换虚拟货币“BATT”。BATT发币的核心团队成员李爽为盖世电竞创始人,冯文杰在盖世电竞运营主体奕思(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去年8月,BATT公告宣布合约升级,更名PONY并放弃原有的社群运营。(同花顺财经)[2019/12/1]

所以,为了实现白皮书的宏伟目标,项目方在机制设计和包装上又做了什么样的努力呢?

Proof-of-One机制

很多项目方都会用一些看起来晦涩难懂或者不明所以的新概念来彰显自己的不同。比如,我们可以尝试把一句英文的首字母拿出再大写组成一个新词,这就会让调性看起来有所提升。

Go2Mars《加密韭菜收割指南》第一条

动态 | 昨日ETH新韭菜占比为 41.72%:Searchain.io“新韭菜指数”:昨日ETH新韭菜占比为 41.72%,较前日有所下降,下降了3.07%,与上月同期相比上涨了0.22%。[2018/11/26]

在XIRTAM中,项目方提出了一种基于声誉的机制,即Proof-of-One(P.o.O),用户通过各种内部平台可以建立自己的声誉,最终成为决定协议状态的共识团体的一部分。

项目方声称可利用声誉的力量建立一个可靠的、无需许可的基于区块链的ProofofOne协议,让用户参与、竞争并获得奖励。将其具有高质量游戏玩法和娱乐内容的平台带入了下一代引人入胜的问答竞赛的演变,实现公平的同时具有竞争的保障。

游戏机制

在加密圈里面,如果你是做游戏的,人们并不会关注你的游戏机制多么有趣,只要你能让这些投机客赚钱,或者假装能赚到钱就行。

Go2Mars《加密韭菜收割指南》第二条

邀请所有用户参加每月的比赛,测试区块链和加密相关知识。每个月回答一定数量问题获取积分,选项包括真或假和多项选择,允许用户在玩和赢的同时赚取加密货币,奖励优胜者。挑选出具有更深厚声誉和持续驱动力的人在加密领域变得更加全面,管理网络。

当然,既然涉及到赚取加密货币了,这也就顺理成章地推出了其创建的原生代币$XIRTAM来为生态系统提供动力。

动态 | 昨日ETH新韭菜占比为 42.05%:Searchain.io“新韭菜指数”:昨日ETH新韭菜占比为 42.05%,较前日有所下降,下降了5.12%,与上月同期相比上涨了8.26%。[2018/11/8]

项目方声称,XIRTAM可以让任何人,特别是工薪阶层,都可以展示自己的区块链理解能力,而不必担心具有任何财务杠杆。是不是觉得和《QuizUp》或者《最强大脑》等问答节目似曾相识?没错,这就是一个问答游戏。

PvP竞技场

但毕竟明面上是一个加密项目,游戏机制也不能设计过于露骨,适当增加一下玩家之间的互动才更有利于用户数量的增长。

Go2Mars《加密韭菜收割指南》第三条

看到PVP对战的经济模式,这种动作就更回归到原来的GameFi主题了,但是之前的GameFi一直为人所诟病的一点是:玩家和玩家之间做零和博弈,缺乏正外部性。

在XIRTAM项目方中学习到的知识就是正外部性的来源,就像StepN里吸引了很多爱好跑步的朋友参与一样。玩家可以对自己在实施竞赛中下注,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赢得注并获得奖励。

声音 | 经济参考报:部分ICO项目逃避监管以区块链之名行“割韭菜”之实:经济参考报撰文《部分ICO项目套“洋马甲”逃避监管》称,去年9月4日,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叫停ICO(首次代币发行)非法公开融资炒作。一年过去了,记者近期深入行业内调查发现,众多虚拟货币在过去一年里经历了“过山车”行情:冲上历史新高,如今跌入低谷。而新政之后,又有为数不少的项目打着国外基金会的旗号,不但顺利完成了ICO,而且登陆与国内相关的交易平台,以区块链之名行“割韭菜”之实,整个发行过程更为隐匿。相当数量的投资者经历了两次以上“腰斩”,损失在九成以上。[2018/9/13]

治理权

让用户获得所谓的“参与感”是对盘子最好的保护和伪装。

Go2Mars《加密韭菜收割指南》第四条

所谓的用户自治,本质上也是赢家通吃的表现,可以用于激励大家学习知识或者作弊。

积分最高者除了在区块链上保持匿名和模糊的社会身份系统之外,还将被授予投票权并就XIRTAM的方向发表意见。项目方会鼓励分数较低的用户努力学习区块链知识并发展认知技能,以获得此类奖励。

XIRTAM的代币治理

如果一个项目声称没有VC参与、创始团队不留份额,那么这有99.9%的概率是一个子项目,0.01%的可能是一个伟大的去中心化尝试。

Go2Mars《加密韭菜收割指南》第五条

每次买卖原生代币$XIRTAM时,一部分税收将直接分配到每月奖池中,该奖池将平分给该特定月份排行榜前10名的得分者。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更多关于加密货币的知识,参加每个会议,并获取到每月排行榜前十名得分的声誉,才能获得对这个池的访问权。

如果我们看其代币经济学,会发现XIRTAM团队特意在官网声称,他们没有VC基金的参与,也没有团队代币的保留。当然,这句话就要产生警惕了,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盯上的其实是你的本金。

从立项到跑路:XIRTAM事件分析

回顾XIRTAM的历史推文,项目团队第一次提出XIRTAM的概念是在今年一月,从一月到五月初作为一个周期,在三月开始才是发力推广的高峰期,其中中文区KOL喊单的现象很明显。

XIRTAM圈钱历程

韭菜的收割讲究短平快,项目可以铺垫的很长,但收割往往就是一瞬间。但请注意,资金的周转也是一个要谨慎考虑的问题。Go2Mars《加密韭菜收割指南》第六条

在4月23-26日,项目方在FjordFoundry进行公募,成功募集211w美元,此时结束价格为0.0456美元。

随后项目方宣布在4月26日于Alienficoin公募,AlienFi是Arbitrum生态DEX及募资平台,XIRTAM项目方本应在4月26日与AlienFi启动IAO,但因为隐瞒了曾经的一笔单价为0.0125美元的隐形种子轮募资310ETH,而被AlienFi取消了Xirtam的IAO资格。

在29日的公开预售中,项目方在Pincubator_io以单价为0.037募资,募得633ETH后映射token到Arbitrum。

最终XIRTAM在3日凌晨上架Sushiswap开放交易,仅添加了20ETH的流动性,币价大跌,几个小时后项目跌至谷底,目前还在谷底拉扯。

XIRTAM几轮共计募集了大约2000个ETH。有意思的是随后跑路的项目方将募集的ETH转入了Binance,目前Binance已经协助冻结资金,受害者尽快找寻好损失的资金证据去报警,提交给客服,这也说明项目方的跑路经验不足。

安全审计?KYC?

高端的PR包装往往以安全审计和KYC的形式出现。

Go2Mars《加密韭菜收割指南》第七条

根据以往的安全审计案例,时不时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第一天,项目方宣布完成安全审计;

第二天,项目方宣布达成XXX万美元流动性TVL;

第三天,项目方卷款跑路。

审计公司的审计意见通常是“标准无保留意见”——如果是发生在web2的世界里,出现这种事情的是上市公司,恐怕会计师事务所的执照早就被吊销了。但是在加密世界中,安全审计往往并不牢靠,很多自身经过安全审计的公司最后还是该跑则跑,仿佛审计报告没有丝毫用处。

这就又回到了代理人难题上——在目前缺乏合理的惩戒机制情况下,安全审计公司收谁的钱?给谁办事?——很明显的道理,在没有明确的惩戒措施前,所谓的安全审计报告不过就是一个高级PR文章。

至于KYC就更不用再提了,毕竟官网上的头像和核心团队都说不是中国人,结果事件曝光时才发现,项目团队居然还是国内的零零后。

当然通过这个事件,这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反思,既然是一群外国人搞的项目,为什么天天拉微信群呢?全英文的官网不意味是全海外的团队,必要的时候还是保持谨慎性更好。

KOL之罪?

去和那些KOL合作吧,只要钱给的够多,不够也可以发自己的代币画饼。

Go2Mars《加密韭菜收割指南》第八条

在本次Rug事件出现后,很多中文大V、KOL都纷纷表示出了后悔的态度——后悔没有做好风控、把控项目的风险性,没有想到项目方会跑路……

这些都是纯粹的借口,KOL们通过收取一定的好处来为项目方站台,酿成后果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中文区尚在对KOL口诛笔伐甚至人肉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名KOL正因为其利用自身影响力为FTX进行宣传推文的发放而遭到了诉讼。同时,欧盟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有影响力的人披露与加密相关的风险,从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不应该盲目听信KOL而要用自主判断是每一个投资者应有的品质,而如何完善对这些具有影响力的KOL管理则是监管机构应该认真推动的。

总结

Xirtam作为一个教育主题的项目,某种意义上确实为参与者提供了一次印象深刻的教育。当下这个土狗MEME乱飞的季节,看着晒单KOL的百倍千倍收益人们未免会产生FOMO情绪。

玩土狗MEME并无可指摘,但是在做任何的投资前都要做出自己的研究判断,时刻铭记一句话:

在加密圈,你能够相信的只有你自己。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2:65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