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普华永道研报持续唱多元宇宙 背后是想进军Web3?

2月,普华永道发表了一篇名为《2023元宇宙展望》的报告,共计17页。或许是因为内容颇为“打鸡血”,引得不少国内媒体摘录、转发、评论。

实际上,2022年以来,普华永道在中国的官网发布了不少关于元宇宙的“研究与洞察”。它的观点既有全球视角又会非常“中国”,构成了一个“认知”元宇宙的独特视角。

我们试着从普华永道众多的文章里,看看它们是如何认知元宇宙的,以及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在最新的报告里,普华永道总结了它的6点洞察。具体如下:

这里面第6点比较有趣。它认为元宇宙会带来一些“新技能”,进而催生新的职业、岗位。比如,互联网就催生了很多新岗位。

作为内容创作者,这种感受是切身而具体的,互联网对内容行业的变革可用“恐怖”来形容,比如纸媒衰败,自媒体兴起。这几乎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巨变。今天,绝大部分企业都有新媒体运营这一职位,“微信小编”队伍巨大无比。

普华永道:接受调查的传统对冲基金中38%投资数字资产,高于一年前的21%:6月11日消息,普华永道发布《2022年第4次年度全球加密对冲基金报告》,报告中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传统对冲基金中,38%投资于数字资产,高于一年前的21%。过去两年全球专业加密对冲基金创建速率加快,数量估计超过300家。

此外,报告显示大多数传统对冲基金仍在试水,57%的对冲基金管理的总资产(AUM)中数字资产不到1%,20%的对冲基金数字资产占资产管理规模的5%至50%。目前投资于数字资产的基金中有三分之二打算在今年年底之前将更多资金投入其中。目前89%投资数字资产的对冲基金经理将缺乏监管和税收透明度列为最大挑战,83%未投资加密货币的对冲基金经理将监管不确定性列为主要障碍。[2022/6/11 4:18:46]

相比而言,主播这一新职业的影响同样是惊人的。试问,今天你打开抖音、快手的频率高还是打开电视机的频率高?

声音 | 普华永道亚洲加密主管:仅5%的监管机构未部署加密相关工作:普华永道亚洲加密主管Henri Arslanian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大约70%的中央银行都在展望建立信任措施的前景。在谈及加密领域中监管者的角色时,Arslanian表示,从监管者的角度来看已经有了很多明确的地方,只有5%的监管机构没有部署加密相关工作。(AMBCrypto)[2019/12/25]

元宇宙催生什么新职业?首先想到的是3D建模师,3D艺术家,他们是元宇宙虚拟世界的建筑师。当然,技术性更强的数据科学家、数据分析师,安全人员可能也是抢手岗位。还有一个岗位会很有想象空间,元宇宙虚拟人背后的“中执人”,它们将是元宇宙IP背后的真正操盘手。

上面这6条里,第2条“元宇宙的成败取决于可信度”。粗略看来非常叫人困惑,它的意思其实是当前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挑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进入元宇宙。

声音 | 普华永道:区块链能用于应对全球最紧迫的环境问题:普华永道(PwC)在全球气候行动峰会(Global Climate Action Summit)上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指出,有超过65种以上的方式来应用区块链应对全球最紧迫的环境问题。[2018/9/19]

你可能困惑,这些问题不是元宇宙独有,互联网同样存在。普华永道之所以提出这一结论,跟它对元宇宙的定义有很大的关系,它的元宇宙世界观里,Web3是核心的一环。而Web3中的所谓数据安全、隐私等等,往往与资产息息相关,安全问题背后实际上是“资产问题”。

或许因为普华永道是资管平台和会计师事务所,因而它们对涉及数字资产的Web3有更多的理解和认同。

普华永道应用区块链访问审计数据:在2018年3月19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和美国托管银行北方信托已联合宣布推出新工具,让私人股本基金审计师能够快速访问存储在私有链上的数据。这一举措有效地奠定了传统企业大规模应用区块链平台的基础。[2018/3/28]

图片来源:普华永道中国官网

上图可见,它把元宇宙分为“私有”和“开放”两个类型,从简单分类看,私有元宇宙就是当前大众概念里的元宇宙,而开放元宇宙,就是加了Web3,也就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基座,进而产生的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数字经济。

开放元宇宙和私有元宇宙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区别,前者强调开放性,用户所有权等等。

开放元宇宙具有哪些特征?综合普华永道的内容,可以总结为如下6点。

1、互操作性:强调用户基于Web3基础设施,自由出入、使用不同的平台服务。

2、经济:以加密货币、NFT和其它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为元宇宙提供“价值交换”。

3、持续性:元宇宙对参与者的互动进行实时反馈,元宇宙本身可持续且不受干扰。

4、体验:沉浸式的3D世界。

5、身份:数字身份归属于用户,是元宇宙里数据的核心。

6、治理:用户参与规则制定。

有意思的是,这家机构目前也提供诸如数字资产管理、托管等服务,以及像NFT战略和货币化等隐藏价值服务,也包括审计及鉴证、税务、法律监管服务。

可见,这很明显就是深度介入了Web3领域,并且开展了相关业务。元宇宙的葫芦里,似乎卖的是Web3的药。

普华永道一系列内容看起来是捧“元宇宙”,着力点却在Web3。这背后的原因,或许还在于Web3已经形成了较为确定的商业模式,并且,Web3在全球的创业版图中炙手可热。

这或许不单是普华永道的想法,国内不少企业都看到了这里的机会。其中,比较激进的应该是云服务商。

据媒体报道,华为云在其2023亚太区合作伙伴领袖峰会期间,牵头启动了Metaverse&Web3.0联盟,同时介绍了多个Web3领域的合作伙伴,包括BlockChain Solutions、Deepbrain Chain、Polygon、Morpheus Labs等等。公链类项目赫然在列。

而据36氪报道,就在前一天腾讯在一场Web3主题峰会上也宣布了自己的Web3合作伙伴,并公布了全套区块链API服务的发展路线图及全新的“腾讯云Metaverse-in-a-Box”产品。

另外,包括阿里云、亚马逊云等,都是如此,巴比特就承办过亚马逊云的Web3活动,他们希望通过这类活动打造在Web3领域的影响力,寻找合作伙伴。

Web3创业持续火热,Web2企业也许不是从面向C端普通用户的产品进入,B端业务才是,这是他们擅长的领域。

DeFi之道

个人专栏

阅读更多

金色财经 善欧巴

金色早8点

Odaily星球日报

欧科云链

Arcane Labs

深潮TechFlow

MarsBit

BTCStudy

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2:59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