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原创作品被抄袭、剽窃上链NFT 创作者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NFT的独特性与对创作者的权益保障。随着NFT数字艺术市场的热度上升,一些被利益驱动的投机者盯上还未被上链的艺术作品,而这些艺术品的创作者却对此一无所知。

此类事件也随之不断增加,一些艺术家指责平台方在防止欺诈性NFT交易方面做得太少了,并且将监管艺术欺诈行为的责任推到了原创艺术家身上。

去年年底,荷兰艺术家Lois van Baarle在全球最大的NFT市场OpenSea上搜索她的名字时,她发现有100多件她的艺术品正在出售。而这100多件NFT艺术品中,全都是他人在区块链上被铸造为NFT,之后又在OpenSea上进行交易。

kiframe Studio将用原创IP《FSLands》参加Stepn旗下mooar平台的第二季NFT LaunchPad:2月20日消息,国内动画原创公司kiframe Studio近期宣布,将用原创IP《FSLands》参加Stepn旗下mooar平台的第二季NFT LaunchPad。

《FSLands》导演,原迪士尼(Disney China)导演ChenFei提到,以web2的IP价值作为web3的价值参考点,通过web3的游戏玩法和增长,实现IP的长期价值,将抵抗传统web3经济模型过早带来的死亡螺旋。

据悉,web3团队由前蓝筹NFT项目骨干组成,在进行质押和Gamefi的后续开发,项目团队将会选择与视频平台合作,开发动画剧集和动画衍生品,其获取利润将与所有持有者分配,希望与所有持有者共同创造一个3earn2的IP项目。[2023/2/20 12:17:12]

?图/Lois van Baarle

淘派即将发行《烤仔的朋友》首个AI算法原创头像系列NFT:金色财经报道,淘派官方将发行首个AI算法生成原创头像《烤仔的朋友》系列,该系列完全经由AI算法创作。据悉,此次淘派共将发行10000个《烤仔的朋友》NFT,数量分配有600个空投、2520个白名单、2000个优先购,公开发售4880个,其中白名单优先购未售罄产品将自动并入公开发售。[2022/4/24 14:45:38]

德克萨斯州艺术家Aja Trier,因以梵高的《星夜》为基础创作了各种以狗狗为特色的作品而闻名。她在OpenSea上发现了87000个以她的作品为基础的NFT,其中许多售价为9.88美元。

“第九空间”首批原创典藏版盲盒“十二星座”系列今日上线:据官方消息,12月10日,链境Labs旗下合资公司第九空间再次推出平台原创精品,“十二星座”系列数字权益卡。该系列数字权益卡以盲盒形式发售,统一售价599元,目前已在第九空间官方平台正式上线。

据介绍,“十二星座”系列数字权益卡由潮玩圈知名设计师操刀设计,提炼12星座各自的特点与流行的机甲风相结合。第九空间给予了“十二星座”系列数字权益卡最大赋能。持有星座数字权益卡在每年对应星座周期的第一天,可获得一次平台空投权益。收集满“十二星座”系列整套数字权益卡,并在每年平安夜持有满24小时,还可获得圣诞大礼包一份。[2021/12/10 7:31:01]

图/Aja Trier

Aja Trier说,一个晚上OpenSea就添加了500个以她作品为基础的NFT,这表明盗窃行为是由机器人进行操作的。

动态 | 爱奇艺平台上线区块链版权存证功能为原创作品提供版权保护:据悉,近期爱奇艺上线了区块链版权凭证功能。该功能基于区块链技术和领先的 AI技术,用于对作品的作者、内容、创作时间等关键版权信息进行电子存证,具备不可篡改性和公信力,为原创作品提供安全可靠的版权保护服务。目前烦立停相关作品已上传爱奇艺区块链存证。[2019/7/1]

NFT作品之间的冲突

比如Binance Punks之于Crypto Punks,Bashmasks之于Hashmasks,前者都是对后者的“模仿”,但是能否用时间、创作形式相似性来确认侵权行为?也就是说作品的独属性不单纯是谁先谁后上链的技术问题,更有对独特性、艺术性等概念的争夺。

NFT和现实作品之间的关系

比如NBA Top Shot出售的球员NFT版精彩时刻,如果被其购买者用于其他商品授权上,比如印制为T-shirt图案就可能被判定为侵权,但是如果没有展示权利那购买有何意义呢?

合理使用的范围并非那么好界定的,很有可能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极端境况,数字卡片有其实体,但是数字产品本身要复制太容易不过了。

NFT盗版问题

这一类就是我们前面所举的例子。

再举个例子,在推特CEO在将其首推铸造成NFT之后,市面上马上就出现了其余名人的NFT推文。在未经其允许之下便将其推文铸造为NFT,如果我们假设推特持有者可以再次铸造这条推文,那么何者为真何者为假?

图源:Meltem Demirors推特

从理论上讲,区块链技术应该让数字艺术家更容易出售拥有独特所有权的NFT,为买家提供与作品相关的永久所有权记录。对于一些艺术家来说,这项技术开辟了一条新的赚钱方式。

但也有一些艺术家表示,过去一年的加密繁荣对他们来说是一场噩梦。问题之一就是,无论人们是否首先拥有原始数字文件,任何人都可以将这些数字文件铸造为NFT,并且该过程默认是匿名的。

与传统艺术世界相比,在区块链领域进行伪造要容易得多。就像右键单击保存一样简单,因此与伪造者作斗争也更加困难。

对此OpenSe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使用抄袭内容出售NFT违反了我们的政策。”该公司表示,OpenSea经常将有此类行为的账户进行封号处置,并正在努力开发新的图像识别和其他工具,以快速识别被盗内容并保护创作者,并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其中一些工具。

NFT存在的版权问题,更多是受现实世界的束缚,所描绘的对象还是经过现实世界验证的内容,比如为何要抢铸名人推文NFT,是因为我们都相信他们的推文会比普通人的推文有价值,而NFT在不同链上的“山寨版”,则说明我们没有建立起对具体NFT产品的共识,换句话说,我们还没学会如何欣赏加密艺术品的独特性。

未来的NFT,必须建立起数字原生作品的信仰,现实的、过去的、陈旧的引力太强大,束缚住了我们对虚拟的、全新的、未来的世界的想象。

这里还需要解决收益问题,我们要看到流转模式的革命意义,区块链的世界,是去中心化的世界,不能再是平台方截留大部分收益分成的分配模式,NFT也不该是现实世界名人的一个秀场,而更应该是普惠的、人人皆可参与的元宇宙。

以往的互联网平台连接模式,是创作者——交易平台——广告竞价,买家面对平台和商家时处于信息不对等的地位,买家处于前台,平台和商家处于后台,而交易过程基本是是黑箱,而区块链的NFT数字艺术品交易流转模式,就不再是量大从优或者爆款策略,而必须精雕细琢,才能获得买家的认同,没有前台后台之分,一切都是双向选择。

而NFT的二次甚至多次流转收益,让创作者的收益曲线线性延长,也正因此,创作者才有平等面对交易平台和中间人的底气,对于交易平台来说,参与流转收益分成会给予他们长期维护NFT作品的经济动力,这是被区块链世界证明过的最好激励模式。

未来如何避免窃取他人劳动成果还需要继续探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31ms0-3:3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