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经济动力学》精讲笔记

   

《经济动力学》精讲笔记

  王兆卿,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经济学双学位,后在首都师范大学获数学专业理学硕士,曾任职于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华泰联合证券,目前在物联网、芯片等领域从事投资与管理工作,并在宏观经济与金融方向从事研究工作。

  

  作者尝试建立一套新的经济理论,把时间变量引入经济学中,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纳入同一框架,在此基础上,把账面效应和信用货币归纳为财富幻觉,探讨经济周期的本质与根源。

  

  核心内容

  

  第一,财富幻觉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财富幻觉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财富幻觉如何造成经济危机。

  

  前言

  

  《经济动力学》这是一本会被书名耽误理解的作品,看上去有点难懂,其实讲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财富幻觉”。

  

  什么是财富幻觉呢,比如我问你,你知道自己有多少钱吗,你会觉得奇怪,自己有多少钱还能不知道吗?没错,从某种角度去看,你还真的不知道。

  

  现在要算一个人的钱,最普遍的是看住房和存款,而你的住房值多少钱,其实是不确定的。比如你住的小区有100套房,最近成交了两套,均价500万,大家就会默认每套房都值500万,小区一共值5个亿。但这个价格的前提是只卖两套房,假设20个人卖房,甚至200个人卖房,因为市场供给增加,房价就会下跌,虽然不能确定跌多少,但肯定会低于现在的价格。所以你现在看到的500万,只是帐面上的价值,不能完全兑现,如果大家都想兑现,房价就会下跌,这就是财富幻觉。

  

  再说银行存款,看上去是个确定的数字,但背后有一个风险,就是你可能取不出这么多钱。因为现代货币是信用货币,银行采用的是部分准备金制度,比如你存进100块钱的现金,银行可以贷出去80块,这80块存进银行,又能贷出去60块,这样不断反复,最后它能创造出5倍、8倍甚至10倍的存款。换句话说,我们在银行账户上的钱,大部分是用数字体现的,银行里实际上没有这么多现金,如果这个银行的所有客户都去提取现金,无论多大的银行都会立刻倒闭,我们的钱就会化为泡影,这也是一种财富幻觉。

《经济学人》:FTX崩溃将导致Binance面临更严格的审查:11月17日消息,《经济学人》撰文介绍Binance CEO cz,并从FTX崩溃事件切入评价了Binance的发展。文中指出,Binance一直是大量全球金融监管机构调查的目标,包括几乎所有相关的美国监管机构,FTX的崩溃无疑将导致“更严格的审查”。然而,《经济学人》认为,随着加密市场崩盘的恶化,以及监管部门的强力介入,加密市场的“TeflonMan”可能不会永远完好无损。[2022/11/17 13:15:48]

  

  你看,把账面价值和信用货币归纳为财富幻觉,就是这本书的独到之处。书的作者王兆卿,毕业于北京大学,受过扎实的学术训练,并长期在金融部门工作,因此能把抽象概念和经济现实结合起来,对经济现象作精炼的解释,所以特别值得向你推荐。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指出财富幻觉在经济中扮演了“亦正亦邪”的角色。往好的方面看,无论是住房升值还是信用货币增加,往往能带来经济增长,因为人们认为自己的财富增加了,就会扩大消费,刺激生产,创造出更多产品。往坏的方面看,由账面价值和货币增加构成的财富幻觉容易催生经济泡沫,在泡沫破灭时会造成经济问题,甚至经济危机。按原书的话说,“财富幻觉的生生灭灭,构成了经济周期背后的动因,使得经济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同时,泛起波动的涟漪”。

  

  这样看来,财富幻觉就像双刃剑,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危害。这本书有三个知识点:第一,财富幻觉是如何产生的;第二,财富幻觉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第三,财富幻觉如何造成了经济危机。最后再向你解释,在财富幻觉的作用下,个人牟利与社会管控之间有什么矛盾。

  

  第一部分

  

  首先看,财富幻觉是怎么产生的呢,我前面举了一个小区住房的例子,让你知道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但还不够深入,接下来向你介绍它的原理和重要特点。你只要记住一个关键词:边际定价,就能抓住这个问题的重点。

  

  什么是边际定价呢?边际,就是“边上”、“最新”的意思,比如刚才我们说,在一个小区计算房价的时候,其实只看最新成交的房子的价格,假设它是500万,我们就默认整个小区的房价都是500万,这就叫边际定价。再举个例子,在股票市场上,我们经常听说,某某首富的身家有多少个亿,某某公司的市值又突破了多少大关,这也是边际定价,因为这些财富或市值,就是用最新成交的股票的价格,去乘以股票的数量算出来的。

  

  其实严格地说,一切价格都是边际定价,比如说猪肉的价格是20块钱一斤,理发的价格是30块钱一次,也是边际定价,它是指刚刚成交的最新价格,而不是三年、五年前的价格。但区别在于,像住房、股票这样的商品,因为使用或持有的年限很长,并且可以作为投资,所以比起像猪肉、理发这样的消费品,多了一种属性,叫账面效应。

《经济学人》调查:37%受访者希望比特币在本国合法化:6月6日消息,根据《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37%的受访者希望他们的政府宣布比特币或其他加密货币为用于内部交易的法定货币。43%的受访者对此持中立态度,只有18%的受访者表示不同意此举。央行数字货币(CBDC)也受到青睐,37%的人表示同意其国家当局发行此类金融产品。而约19%的人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受访者还主要看好DeFi,34%的受访者表示有意将这类应用用于个人或专业金融交易。相比之下,17%的人表示他们不打算与之互动。

据悉,该研究调查了来自以下发达经济体(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和发展中国家(巴西、土耳其、越南、南非和菲律宾)的3000人,以确定他们对加密行业的当前立场。(Crypto Potato)[2022/6/6 4:05:00]

  

  什么是账面效应呢,就是说像住房、股票这样的投资品,当你看到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时,会按市场价格估算自己的住房、股票的账面价值是多少,对比买入的价格,看看自己是赚了还是亏了,这就是账面效应。而像猪肉、方便面这样的消费品,不管价格涨跌,你都不会去计算它的账面价值,也就没有账面效应,这是资产和一般商品的重要区别。

  

  因为账面效应和边际定价的存在,会让某些市场的资产价格容易被操控,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比如2021年前后,有一种数字货币从1万美元涨到6万美元,又跌到3万美元,只用半年多时间,其实真正成交的只是总量中的极小部分,却能带动整个估值的涨跌,这就是边际定价的作用。这是投资品市场的一大特点,也是财富幻觉的一类表现。

  

  除此之外,财富幻觉的另一个来源是信用货币增加。我们知道,现代货币的基本特点,是它的发行不受技术限制,可以通过印钞或标注电子帐簿来快速扩张,不仅央行有无限造钱的能力,普通银行也能通过信贷增加货币,这一点我在《现代货币理论》这本书的解读中介绍过,《经济动力学》这本书也有类似的表述。

  

  简单地说,假设银行只有1亿元的资本,而一家房地产公司要向它贷款2亿元,银行并不需要从别的地方拉来1个亿的存款,它不需要用这1个亿的存款加上前面1个亿的资本,凑足2个亿来给这个公司做贷款,它只需要房地产公司的户头上增加2亿元,同时在资产负债表的两端加上2亿元的数字就可以了,结果银行不但不会减少资本,反而会使资产规模增加到3亿元,这就是银行的优势。这里面的会计细节你可以忽略,只要记住结论:银行不用存款也能发放贷款,它能无中生有地创造出存款和贷款,作为新的支付手段。

  

  这些新的支付手段,《经济动力学》这本书的作者称之为银行信用,他不同意把它们看作货币,因为这些由电子记账创造的存款和贷款,始终面临着挤兑的风险,假设储户同时提取现金,银行就会破产倒闭,所以他把银行信用也看作财富幻觉。

《经济学人》杂志计划将其DeFi封面作为NFT出售:10月21日消息,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宣布了一项计划,将其9月18日版的封面作为NFT在10月25日进行拍卖。减去费用、交易费用和税收的收益将转到经济学教育基金会(TEFF),这是一个专注于新闻的独立慈善机构。该杂志将保留NFT未来二次销售产生的版税10%的股份,收益也将捐给TEEF。

此前消息,《经济学人》杂志官方推特发布其新一期杂志的封面,介绍称,去中心化金融是颠覆金融业的三大技术趋势之一——它有可能重塑该行业的运作方式。在本周的封面文章中,我们深入了解“DeFi”兔子洞。(TheBlock)[2021/10/22 20:47:28]

  

  银行信用和账面效应结合起来,会在经济中产生很多奇特的现象,我用一个虚构的小故事来说明它奇特在哪儿。

  

  比方说,张三有套房子想卖,报价200万,但没有买主。这时候李四找到张三,愿意买这套房子,但要求合同上写明价格是300万,张三同意了。然后李四找一家评估机构,要求评估这套房子价值300万元,愿意付1万元评估费,评估机构也同意了。接着李四拿着购房合同与评估报告,去银行做抵押贷款,银行按评估价的70%,贷给李四210万元。李四用其中的200万元支付房款,再用1万元付评估费,得到了9万元的盈余。

  

  接下来,如果房价上涨,李四可以把房子卖了,还清银行贷款,再赚一笔。如果房价下跌,李四就不管了,把房子留给银行处置,还是赚了9万元。

  

  说这个虚构的故事,不是提倡向李四学习,因为他的行为涉嫌,会受处罚,并且银行评估资产也不是这么简单。但这个故事可以说明,在金融市场上靠资产抵押,银行能创造贷款,增加信用货币,并且抵押品的价格评估有很大浮动空间,它的变动会造成账面盈余或亏损,对经济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当金融抵押品的价格上升时,银行和抵押人都会感到有利可图,增加借贷,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是当它的账面价格下跌时,会造成借贷违约,信用紧缩,市场情绪陷入低迷。知道了这一点,你就容易理解,接下来要讲的财富幻觉的“双刃剑”是怎么回事了。

  

  第二部分

  

  这里首先来看,财富幻觉为什么能促进经济增长?这个问题分两个方面,一是账面价值的影响,二是银行信用的作用。

  

  先说账面价值。在《经济动力学》这本书里有个专门的概念叫“财富效应”,用来概括资产价格对经济的影响。比如你手里的股票或房产升值了,你会觉得自己的储蓄增加了,生活富裕了,就有底气花钱了。就像股市上升的时候,我们会听见有人说,“最近我炒股赚钱了,回头请你们吃大餐吧”,这就是消费意愿在增强。如果大家都有这种倾向,就能推动更多的产出,带来经济增长。再比如说,很多人创业的时候,会用房子做抵押去银行贷款,房产价格越高,能贷到的资金越多,投资能力就越强。这个道理并不复杂。

《经济日报》:入局比特币不能盲目:据财联社报道,《经济日报》评论称,目前,比特币交易尚在灰色地带游离,随着未来各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及推出,对虚拟货币的管控或打压力度将加大,比特币的投资空间会大大压缩。专家表示,缺少具有公信力的国家或组织为其背书,也没有和任何实物资产挂钩,当主权国家宣布比特币非法时,比特币可能会一文不值。[2021/1/8 16:42:22]

  

  但这还是不够具体,这本书通过分析地方政府的运作,完整地描述了账面价值和信用货币促进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我来向你介绍一下。

  

  这里先说地方债务的作用。作者认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有三个重要途径:招商引资、政府借款和出让土地。如果招商引资不够,地方政府可以贷款,用于城市建设和公共支出,在这个过程中,能促使银行创造信用货币,推动GDP增长。

  

  作者举例,假设某个地方的政府,向银行借款100个亿,用于支付基础建设、公务员工资以及医院、学校等部门的支出,通过银行进行拨款,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呢?

  

  作者分析,首先,政府借款会使银行创造100个亿的存款和贷款,也就是增加了信用货币,然后政府把这些钱付给基建部门、公务部门等,这些部门再把钱用于餐饮、娱乐、美容美发等消费,并且这些部门之间又会有购买和交易,比如公务员去买房,工人子女去上学,教师去看病,等等。最终创造的GDP可能是最初政府贷款的好几倍。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靠借债扩大支出,会变为其他部门的收入,比如公务部门、基建部门、餐饮和娱乐部门等等,都赚到了钱,政府的税收也会增加,创造出皆大欢喜的局面。这就是信用货币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我们还可以把再把信用货币和账面效应结合起来,看财富幻觉对经济的正面影响。作者认为,土地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我们就顺着作者的分析,看看政府怎么通过出让土地来获得收入,会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首先作者假设,政府向房地产部门出让一块土地,估价110亿元,房地产部门用土地做抵押,向银行贷款,获得110亿元的信用货币。因为政府为了鼓励开发,往往有财政补贴,房地产部门只需要转付政府100亿就够了,留下10亿做房产开发。

  

  政府拿到100亿之后,50亿投入基础建设,50亿用于公务部门开支。基建部门和公务部门的人拿到钱以后,除了用于日常消费以外,还会拿出一部分钱作为首付,再向银行贷款,向房地产部门购买住房。其他部门的人也会如此。这时信用货币再次增加,并且房地产部门通过出售房子,不仅能够连本带利地归还银行贷款,还能产生盈余。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部门、基建部门以及各个部门创造出的GDP,会远远大于最初的贷款,银行也非常满意。

《经济学人》刊登有争议的加密货币项目HEX:本周的《经济学人》杂志刊登了半页有争议加密项目HEX的广告。广告声称,HEX代币的价格在129天之内上涨了11500%。据悉,加密社区的许多人认为HEX是局。(Decrypt)[2020/8/3]

  

  作者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房价上涨,政府就有机会获得更高的土地出让金,或通过抵押土地获得更多借款;而公务部门、基建部门和其他部门的人买的房升值了,他们会觉得自己更富裕,储蓄更多了;同时,房地产部门有机会赚取更高的利润,而银行则因为抵押的房产升值,经营状况得到改善。所有的人都会因为房价上涨而获益。

  

  作者认为,这会鼓励更多的房地产开发,使房产越来越多,并拉动很多产业的发展。比如,房地产的上游包括水泥、钢铁、有色金属,建房需要买工程设备,买房以后要装修,需要购买瓷砖、木板等装修材料,还要购置冰箱、电视、空调等电器,有些新开发楼盘在郊区,又增加了对汽车的需求,甚至像发电、燃气这样的行业,也会因为用电、供暖的需求增加而快速增长。

  

  作者分析,这一切的开始,来自银行对房地产部门的贷款,或者说是政府用土地抵押创造的信用货币,而它的进一步扩张,则是由于房价上涨造成的账面效应。所以,财富幻觉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

  

  作者还提醒我们,财富幻觉促进经济增长是一个正反馈过程,也就是说,资产价格上涨,会让人们觉得更富裕,于是增加消费,促进生产,并且可以通过抵押贷款,让银行创造出更多的货币,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这是一个自我强化、愈演愈烈的过程。

  

  但是,如果这个过程被中止,正反馈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双刃剑的另一面:财富幻觉会造成经济危机。要理解这一过程,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为什么经济增长会遇到限制,以及经济下滑是如何自我强化的,接下来我继续为你介绍。

  

  第三部分

  

  说到财富幻觉制造经济危机,这里先要补充,财富幻觉促进经济增长,其实有一个隐含条件,就是经济中有生产余力。

  

  什么是生产余力呢,按这本书的解释,生产余力就是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劳动力和资源,比如经济体制不合理、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等,都会造成生产余力存在,它代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也代表着经济的增长潜力。换句话说,经济增长有多种方式和动力,包括改革制度,发展科技,而财富幻觉之所以促进经济增长,其实是通过账面效应和信用货币的增加,提高了市场需求。

  

  但不管怎么样,经济增长在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经济不可能无限增长。换句话说,在技术水平、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经济有一个“可能性边界”,代表经济的最大潜力。当财富幻觉与经济增长的正反馈碰到这个隐形边界时,会像碰壁一样被反弹回来。并且更严重的是,由财富幻觉推动的经济增长,经常会带着金融泡沫,当它反弹和下坠时,伴随着泡沫的破裂,会更加的猛烈。

  

  那么泡沫是怎么产生的呢?关键就是金融市场的正反馈。人们对金融资产的判断,往往是看它过去的价格走势,越是上涨的投资品,人们越是看好它,于是争相购买,进一步抬高它的价格,并且这个过程是跟账面效应和信用货币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股市和楼市上涨的时候,为了多赚钱,很多人会把股票或房子抵押给银行,用更多的贷款去买房或炒股,让价格更高。因此金融市场泡沫破灭时,会牵涉很多问题,往往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线。

  

  下面我们就拿1990年代日本的经济衰退为例,来看财富幻觉是如何造成经济危机的。

  

  首先是泡沫的铺垫。其实在大多数经济危机发生之前,都有一段景气繁荣,并且有基本面的支撑。比如日本在1980年代,因为商品出口富有竞争力,攒了很多外汇储备,成为世界第一大债权国。与此同时,它的股市和楼市也不断上涨,带来资产价格的账面效应,让人觉得炒股、买房很容易赚钱,于是吸引了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和楼市,其中包括大量抵押贷款,在信用货币的推动下,资产价格快速飙升。

  

  从1986年到1991年,日本房地产价格连续上涨,东京圈的地价在1987年前后飙升90%以上,当时流行一个说法,就是“一个东京的地价,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日经指数从1985年的13000多点升到1989年的近39000点,4年间涨了两倍。这时,日本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氛围发生了变化,原本人们是靠生产出口商品赚钱,现在变成了靠房价、股价上涨,炒股买房成了全民热议的发财捷径。

  

  其次是泡沫破裂。金融泡沫的破裂,大部分是突然发生的,而日本当时是央行想控制泡沫,把利率从2%调高到4%以上,以压制借贷增长,消除资产价格上涨的支撑,因为利率提高了,意味着借贷的成本增加。结果1990年1月,调控开始奏效,日经指数迅速下跌,从将近4万点跌到当年10月的25000多点,再跌到1992年8月的14309点,跌幅达到60%以上。房地产价格也急剧下降,最多跌去了90%以上。

  

  这时候,财富幻觉发生了反作用。前面提到,资产价格变动受边际定价影响,极少数交易就能影响整个市场的价格,比如几套房子就能影响整个小区的房价,一小部分的股票就能决定整个大盘的走向。而金融资产的特点是“买涨不买跌”,价格下降会引起抛售,还会出现债务违约,因为资产价格抵不上债务,很多人就会放弃还款,贷款就变成了坏账。银行不仅不敢再贷款,还要出售抵押物,进一步加剧供求失衡,使价格出现跳水式的猛跌。

  

  接下来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首先是银行严重亏损,甚至濒临倒闭,因为坏帐太多,抵押物也不值钱了。当时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务有100万亿日元,最终成为坏账的有几十万亿。这样一来,银行会停止或减少贷款,打破企业资金正常流动,让企业经营陷入困难。特别是房地产泡沫破裂,使“烂尾楼”大量出现,建筑业受到冲击,对上下游产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更关键的是,资产价格下跌会让企业资不抵债,破产倒闭,让很多人失去工作。

  

  另外由于房价、股价的大幅下跌,人们感到财富缩水,于是减少消费、降低需求,导致各行各业陷入低迷。甚至出现了很多负债累累的“大负翁”,由于经济压力巨大,自杀率飙升成为当时的一个社会现象。

  

  更重要的是,在股票、房地产泡沫膨胀时,银行对企业资产的估价很高,并以此发放贷款,而在价格崩溃后,企业的负债没有减少,资产却大大缩水,于是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为了偿还债务,企业经营的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向“负债最小化”,不再扩张经营,这是资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长期停滞,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的重要原因。

  

  总之,《经济动力学》这本书认为,由账面效应和信用货币构成的财富幻觉,是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由于财富幻觉的正反馈机制,它有难以消除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造成了经济发展的起起落落。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时间进行中发生的,而数学上把所有包含时间变量的系统称为动力系统,所以作者称这套理论是“经济动力学”。

  

  结语

  

  这本书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从两个方面来说“财富幻觉”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

  

  第一,为什么买房成了经济生活中的热门话题。现在对很多人来说,除了工作以外,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是琢磨投资理财,而在投资活动中,很多人都关注买房。住房跟房价在很多时候都能成为焦点话题。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信用货币的制度下,有些人会对货币缺乏信任,有价格上涨的预期,于是寻求货币以外的储蓄手段来对付通货膨胀,有的人买黄金,有的人买股票,有的人买文物,等等。而从实践来看,在过去二十多年,住房是一种可靠的保值、增值手段,特别是在重点城市买房的人,账面财富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并且很多人相信,这些地方的房价还会涨下去,因此有些人对买房这件事会特别关注。

  

  第二,为什么国家反复强调“房住不炒”。我们都能看到,与个人热衷于投资房地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我国反复强调“房住不炒”的定位,并出台了一系列限制非自住购房的措施,比如要求缴纳一定的社保年限,提高购买二套以上住房的首付比例,禁止利用“假离婚”多购房的投机行为等等。这又是为什么呢?

  

  最根本的一点,其实前面已经给了解释,就是担心形成房地产泡沫。从世界各国的教训来看,房地产泡沫破灭会对经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就像前面看到日本的教训一样,因为房地产牵涉的行业特别多,在多数人的财产中又占大头,一旦崩溃就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对经济造成重创,因此政府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一直保持高度警惕。

  

  这么看来,就是在财富幻觉的作用下,个人与社会出现了矛盾。从个人角度看,通过市场交易去追逐财富,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但从社会角度看,用公共政策防止出现危害公共利益的状况,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恰好代表了“财富幻觉”的两个方面,它既能造福个人,又可能危害社会。有这样的矛盾并不奇怪。我们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平衡,不能偏执一端,只顾一边,也许那样的话,才会导致巨大的损失和真正的危险。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DOT:货币是什么

货,财也;币,帛也——《说文解字》货币即财帛,在中国古代,财帛指的是财物和布帛,指的是由价值的东西.

[0:7ms0-3:59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