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Fi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热点?

加密市场中NFT板块的热度似乎有所减退,但人们毫不怀疑,加密市场总会有新的热点出现,前不久GameFi借力元宇宙概念和Play to Earn模式大放异彩,那么接下来又会轮到哪些赛道异军突起了呢?目前来看,SocialFi或许有成为下一批黑马之一的潜质。

互联网用户从Web2.0向Web3.0过渡的过程中需要搭建一些中间件进行由简到繁的逐步迁移。而从现实世界向元宇宙迈进更是无法一蹴而就,元宇宙概念的实现需要从现存的互联网世界开始,利用一系列Web3.0组件将互联网用户分批分阶段送达元宇宙世界。DeFi、NFTfi和GameFi的成功也正符合指引用户踏入新型互联网架构的必经步骤,在尝试DeFi的去中心化资产流转,NFTfi的数字作品价值发现,GameFi的趣味性P2E后,去中心化的意见发布与个人展示便成为下一步需要探索和发展的Web3.0组件,而过往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社交几乎可以说是互联网用户的刚性需求。

当下互联网的社交体系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中心化概念,可以用寡头化来形容,脸书和推特一直雄霸海外社交市场,微博和微信则是全面占领国内互联网社交领域。移动互联的应用大大拓展了信息的发布和接收渠道,互联网用户在短短几年间就从主动检索寻求信息,转变为被动从海量曝光中过滤有效信息,注意力经济大行其道,算法与推送将每个人关在属于自己的信息茧房中,而社交媒体则可以通过用户的偏好和习惯挖掘更多隐私信息和商业价值,大数据杀熟和隐私侵犯几乎成了不成文的共识。虽然如此,但要打破现有社交体系仍是极其困难的,用户一但深入使用社交媒体,迁移和舍弃都要付出极高的社会和经济成本,简单的改良可能并不足以撼动社交媒体巨头扎根多年的巨大关系网络。Web3.0的新型互联网社交产品可能需要从隐私安全、自由度、便捷度、以及用户体量上给予用户全方位的使用感提升,才可能带来一场真正的剧变。而目前来看,去中心化市场出现能与上述巨头抗衡的区块链社交产品似乎距离还很遥远,不过用户对于打破固有社交模式的需求愈发强烈。

所有经济活动公开透明地进行是SocialFi成立的前提,进而可以衍生出更多玩法与模式,以GameFi中的Play-to-Earn模式为例,未来SocialFi的经济模式中可以广泛存在类似Post-to-Earn,Share-to-Earn,Comment-to-Earn等等形式,也就是说用户在社交网络的影响力和活跃程度统统可以被去中心化的经济系统量化,也就是用户主动与被动的社交活跃度与收入挂钩,我们暂且称它为Active-to-Earn。传统的社交平台公司将用户贡献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利润,而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的用户本身却无法获得丝毫直接奖励,而SocialFi将用户变为直接受益者,付出的精力或时间能够获得等值激励。

目前与去中心化社交网络相关的概念有创作者经济、所有者经济、粉丝经济等等,而自DeFi开始市场对社交领域的价值发现路径也在不断创新,例如马斯克和他的狗狗币。SocialFi顾名思义是要将社交经济进行DeFi化尝试,发行人通过社交代币与参与者直接连接,并从中受益。

SocialFi平台的一条价值发现路径可以通过内容分发来实现,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社交平台代币来奖励内容生产者,这是对现有注意力经济的革新,用户提供注意力来奖赏别人或者制造财富,奖励通过点赞、转发和发表等要素进行分配。

粉丝经济是SocialFi价值发现的另一种模式,其试图改变传统粉丝经济价值转化效率低下的问题,传统粉丝经济以作者提供作品和时间商品为主,形式较为单一,且消费者获取信息复杂,选择权低,而中心化的多层经济结构容易造成结算繁琐,营销低效,商业价值无法充分释放。而去中心化的SocialFi模式具有社群化和点对点的模式特点,使个人社交代币发行人能够获直接的关注和投资。

对未来SocialFi的展望和愿景

Web2.0成功的中心化互联网社交产品是平台模式的极致化呈现,用户的迁移成本大多体现在其打造的平台内部关系网络,而平台经济具有网络效应,使用率高的社交产品极易吸引其他新用户加入,如果未来出现的去中心化的社交产品能够成功打破这种规则,那将会对整个互联网乃至整个社会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因其重塑了人类现存的沟通模式。而达成这一目的的SocialFi产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能够长期稳定和具备弹性的经济体系。社交平台的发展和壮大往往需要多年的用户积累和功能及内容深耕,这就要求SocialFi产品的经济模型能够长期应对用户数量和平台内容的反复变化而不至于崩溃;

其次是完善的激励机制和权益分配规则。社交平台成功的根本就在于用户的数量和活跃程度,而粗糙的分配规则导致的利益不均极有可能导致用户大量流失导致产品搁浅,达成这一目的的根本方案是及时响应的运营团队和长期活跃的社区治理。

第三点便是良好的用户体验。这点其实与任何互联网产品无异,却也是最难达成的一点,当今的社交媒体巨头屹立不倒的基石便来源于此。而目前去中心化的底层基础设施局限性比较明显,无疑加大了SocialFi产品提供高质量用户体验的难度,当新的SocialFi产品出现时,用户可能因为好奇、逐利、厌恶传统社交平台等各种原因愿意进行尝试,但较差的用户体验很难留住活跃用户,尤其在社交媒体这种高使用频次赛道中。

社交类产品其实很早就开始在去中心化市场中出现,并一直有团队在不断尝试与突破,希望能够与传统中心化的社交产品进行竞争,如之前的Steemit,和如今的WHALE、Rally、Mask Network等等。但直至今日还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做到稳定的范围应用,希望未来SocialFi能够成功乘上元宇宙和Web3.0概念的东风,发展出一款能够真正颠覆传统社交平台的产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Uniswap加密货币公司与传统银行的矛盾公开化

原标题:稳定币进入监管拐点 北京时间9月23日,加密货币市场在经历了两天的大跌后重新反弹,比特币(BTC)在24小时内从39500美元附近最高反弹至44000美元上下。 美联储最新的货币政策是驱动反弹的基本面之一。

DYDX社交媒体 + NFT 代币化的去中心化社交

非同质化代币,或NFT,它无处不在。虽然于2012年就已经诞生,但今年早些时候,需求的巨大激增将NFT市场正式送到了大众面前。简单地说,NFT 是可以在区块链上购买和出售的数字资产,区块链是记录网络上每一笔交易的公开账簿。这就是几天前 Paris Hilton 在《今夜秀》上对它们的定义。 首先,区块链技术对NFT的所有权和出处进行了硬编码。

BNB让创作者成为CEO 去中心化创作者经济兴起

去年,疫情推动直播行业爆发,背后有一个更大的趋势是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的“创作者经济”(Creator Economy)。无论是抖音也好、Roblox Corporation也好,本质上都是“创作者经济”。 越来越多的平台都针对创作者推出补贴,以吸引其为平台持续提供优质内容。

USDT穆长春:数字人民币助力金融普惠

24日,在第10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针对数字人民币助力金融普惠问题进行了分享。 他表示目前在支付普惠领域还存在着“数字鸿沟”,而数字人民币作为人民银行为国内零售支付市场提供的公共产品,其初心就是推动金融普惠的发展。

[0:0ms0-2:77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