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500亿加密货币流出中国?愚蠢恶意的谣言,或带来监管压力

近期一则彭博社、CNBC等海外主流媒体报道Chainalysi报告的内容,引发了广泛关注。彭博社报道标题为《过去一年,中国对外转移了500亿加密资产》。文章称,据Chainalysis的最新研究,过去一年约有50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资产离开了中国,这可能表明投资者在规避限制他们被允许从该国转移多少资本的规则。CNBC也做出了类似的报道。

作为海外主流财经媒体,彭博社和CNBC报道出现了显而易见的错误,令人感到惊讶。首先,报告的500亿不是指中国,而是东亚。我们翻阅Chainalysis报告全文可以看出,文章指出:尽管内部活动比例最高,但东亚向国外地址发送的加密货币,仍然比其他任何地区都要多。从东亚地址到其他地区的地址超过500亿美元,报告判断其中一些活动代表了来自中国的资本外逃。可以看到,文章自始至终强调的都是东亚,东亚除了中国,至少包括日本、韩国两个巨大的加密货币市场。韩国最大的交易所Bithumb、日本最大的交易所Bitflyer,在CMC排名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八。我们无法得知中国在这500亿中的份额,但肯定不会占据绝大多数。第二,不看比例谈数字。报告还说,西欧向全球转移了380亿美金的加密资产。但西欧的加密货币交易量远小于中国。该报告同时指出,东亚比第二大的区域西欧的交易量高出78%。从这个角度来说,西欧向全球转移占加密资产,占其总交易量的比例,远远高于东亚。第三,转移这一说法,本身就站不住脚。加密货币并非某一国家的主权货币,钱包地址更是难以识别来自哪个地区,一个中国的大户可能将BTC存在美国交易所Coinbase,一个欧洲的玩家也可能在中国团队运营的交易所交易合约。事实上,币安、bybit、Kucoin等中国团队运营的交易所,主要玩家都来自海外。那么Chainalysis究竟是按什么来判断所谓的外流和转移呢?阅读报告来看,大概率是按照交易所的划分。Chainalysis把来自东亚的主流交易所划定为五家:Bitflyer,Bitbank.cc,Bithumb,Huobi和OKEx,然后根据交易所的流出流进,判断所谓的加密资产外流。这在本质上,也推翻了所谓中国500亿外流的谣言,因为五个统计标的中,三个来自日韩。此外,光谈流出不谈流入,也是“耍流氓了”。这在某种程度只能说明,东亚地区加密货币活跃度更高,例如有许多量化团队在进行跨交易所的套利。五家的划分也有些滑稽,如果火币用户转移到币安参加1EO、去Bybit炒合约、或者放到去中心化交易所池子中挖矿,就被定性为了“资产转移”?归根结底,除了传统财经媒体的错误理解,Chainalysis的论点一样站不住脚,论证过程也非常不专业。但他为什么这么做?其实是因为利益。据新闻报道,Chainalysis的主要客户是美国政府,因此常常危言耸听、渲染加密货币的犯罪问题,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政府部门支付金额,让Chainalysis协助处理涉加密货币的违法、监察问题。美国国税局是Chainalysis公司最大的政府客户,过去五年支付的合同金额高达410万美元媒体与Chainalysis的错误报道,可能会给中国加密货币带来监管压力。因为他们在大篇幅渲染,加密资产外流是因为中国政府严格管控外汇以及经济崩溃的结果。事实当然是错误的:第一,中国因最早控制疫情,二季度增长达到3.2%,穆迪上调了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第二,虽然加密货币快速发展,但和中国传统的通道、地下钱庄相比,还只占有非常小的比例,中国制定新《法》甚至都没有花费太多精力,来考虑加密货币;第三,中国的主流加密货币交易所,例如huobi、OKEx,与监管有良好沟通,而监管对于法币-加密货币通道的监控尤其严格,不可能随意就将人民币通过加密货币向外转移。但有点糟糕的是,随着彭博、CNBC等媒体的错误报道,以及各类中文营销号的复制扩散,加密货币似乎真与中国资本外逃划上了等号。“世界财富大转移!加密货币一年之内流出中国价值500亿美元”、“500亿美元加密货币悄悄流出中国!”、“一年外逃500亿,数字货币成為资本逃离中国的最后通道!”这些充满无脑感叹号的标题党层出不穷。按照监管逻辑,舆情到达一定程度确实会引起决策者关注。目前中国对于加密货币的合规化内部存在争议,并且保守的倾向占上风。在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中,资金流出也确实会触动一些保守者的神经。行业媒体与主流机构需加强澄清力度,才能共同保护行业,推动它早日出现合规曙光。报告全文:https://blog.chainalysis.com/

詹克团正筹备卖楼 嘉楠或是买家之一:詹克团正在筹备卖掉比特大陆此前购买的办公楼。该办公楼位于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院,总计一栋大楼、四栋小楼。詹克团曾在员工大会上表示,办公楼值8亿,卖6亿,银行贷款4亿,还剩2亿。但实际上应该办公楼总价7亿,向北京银行贷款3.5亿。接近设计园相关人士透露,不能排除嘉楠购买或租用集成电路设计园的相关房产。因为嘉楠重心正全部迁往北京,正在进行招聘并寻求更大的办公场所。(吴说区块链)[2020/7/29]

詹克团方回应:吴忌寒无法代表比特大陆免除世纪云芯相关职务:针对吴忌寒方此前发布的内部信,詹克团方表示:

1.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流程,北京市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0年5月8日作废旧公章,新公章于6月1日起生效,依照旧公章盖章的任何文件以及任免均无法代表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的真实意愿,也无法代表香港比特大陆、开曼比特大陆的真实意愿;

2. 经海淀区人民政府4月28日复议决定,恢复詹克团在北京市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职务,目前詹克团为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的合法法人,唯有詹克团才能有效代表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的真实意思;

3. 詹克团以及周锋对世纪云芯的管理以及经营均完全符合法律规定,不存在任何违规行为;

4. 经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7月6日决定,自7月6日起,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变更收款账户、售后服务网址和邮箱。

5. 自6月8日起,香港比特大陆的董事已被更换为詹克团和李骐,吴忌寒已经不能代表香港比特大陆的真实意思;

6. 目前詹克团已在开曼、香港、北京等多地提起诉讼,将尽快通过司法途径合理合法地解决目前比特大陆集团的各式纠纷,让公司的矿机和AI两个业务都尽快恢复正常,让比特大陆重回正轨。[2020/7/13]

詹克团拟以40亿美元估值收购吴忌寒等人股份:21日晚间,吴忌寒方面召开全员大会,邀请律师进行法律专业解释。詹方面则呼吁员工不要参与会议,并针对吴忌寒方面此前发布的声明,发出一份感情激昂的缴文。排除掉指责以及各说各话的部分,透露出这几个关键信息:

第一:双方僵持不下,而焦点仍在于争夺员工的归属。这里詹处于攻势,因此态度更为激进,以威胁为主,声明要追究法律责任,并通过律师频频向员工发函。詹暂时控制了北京比特是优势,但由于HR随意曝露员工隐私威胁,以及召回大量华为系高管,导致中立员工变得迟疑。

第二:詹方面表示,必要时通过北京比特大陆直接(向台积电)进行芯片采购。换个角度,吴忌寒是否也可以通过香港比特,购买芯片后请比如芯动、翼比特等公司进行代工(纯粹猜测)。如此出现两个“比特大陆”,似乎也可以公平竞争,但前提是双方还是得谈判和解共享专利。

第三:最后一段詹方面明确表示,对吴忌寒抛出了40亿美金估值收购股份的橄榄枝。如胡润排行榜,比特大陆目前估值确实在40-50亿美金之间。如图,如果需要收购,詹需要准备超过10亿美金。此前也有传闻他正在以10亿美金试图收购。据悉,5月中旬詹曾表示通过委托瑞银处理员工股权事宜。(吴说区块链)[2020/6/22]

詹克团抨击吴忌寒:一贯不守法 不懂法:“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发布的名为“对吴忌寒不合法、不守法、不懂法行为的说明”的声明。据悉,“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注册法人为詹克团。公告中表示,“众所周知,吴忌寒先生在2019年10月28日,趁詹克团先生远在深圳出差时,强行攫取了比特大陆控制权,引发了一直延续至今的争议。从争议开始至今,吴忌寒先生所有的行为都是建立在不合法基础上的非法行为,而他的一贯不守法,不懂法也正在将比特大陆和一部分员工拖入深渊。”[2020/6/22]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7:5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