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L:吐槽君烤仔:为什么Conflux才是最好的Layer 2

上一期《Layer2恐将割裂以太坊生态,Layer1加入战场(上)》,我们讲了以太坊Layer2之间互操作性的阻碍会将生态割裂在一个个二层项目里。这一期,我们来讲一讲,Conflux在这场竞争中的优势。二层项目之间的不可互操作性不仅影响了DeFi的生态,还影响了Layer2项目的早期启动。Layer2项目无法直接借用以太坊现有DeFi产品的生态和资金,而需要不断吸引开发者和用户将资金和应用迁移过来。这和现在Layer1项目面对的生态建设任务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被跨出跨入阻挡了与以太坊Layer1的顺滑交互,都需要吸引开发者、用户和资金。Layer1项目完全可以通过跨链的方式,在Layer2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Layer1项目提供Layer2解决方案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诸如Conflux这样的Layer1公链完全兼容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这意味着在以太坊生态中积累的代码、开发技能与开发经验可以近乎零成本地迁移过来。第二,Layer1项目的性能扩展空间更高,发展前景更大。优秀的新兴Layer1公链具有对于很高的交易处理能力,其性能的提升空间只基于技术迭代能力。但Layer2项目的性能发展,除了需要技术迭代,还受制于Layer1以太坊的固有效率。无论是ZKRollup提交ZK证明,还是OptimisticRollup提交欺诈证明,都需要在Layer1的主网上。第三,Layer1项目自身可以提供公链级别的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而不需要依赖对欺诈证明提交者、或者密码学参数的选取者的信任,这是纯Layer2项目所无法比拟的。当生态建设起来以后,Layer2项目只是Layer2项目,而提供Layer2方案的Layer1项目,自身却可能成长为下一个有影响力的公链平台。从长远来看,如果以太坊可以继续繁荣发展下去,那么它Layer1的性能就注定了高昂的交易费,只有大宗交易可以直接承受这些交易费用。各种Layer2方案将一笔链上交易费用的成本,分摊到多笔二层网络交易中去,来减少小额交易的需求。各种Layer2方案在承接以太坊Layer1溢出需求的同时,也将DeFi的生态割裂在一个个不同的二层方案中来。与此同时,其他的Layer1公链也可以通过跨链的方式,提供以太坊上的二层方案,承接以太坊Layer1溢出的需求。但不是所有Layer1项目都有能力承接以太坊分流出的开发者、用户、资金的。要能够承接以太坊的分流,这个Layer1公链需要具有若干个特征:1.基于工作量证明PoW体系。对于PoW和PoS安全性的争论由来已久,但除了以太坊,其他PoS公链的持币者的集中性使得这些公链没有资格在分散代币模型下分析PoS的安全性。多数基于股权证明PoS的公链,本质上是一个早期开发者和早期投资者控股的系统罢了。这样的去中心化程度,无法承接甚至替代以太坊的应用。2.出色的系统性能。以太坊今天的困局来源于Layer1的性能无法满足需要,如果一个Layer1公链的低交易成本只是因为没人用,而没有从根本上提高了区块链的系统性能,那么即使吸纳了以太坊分流出来的DeFi生态,也终将走回以太坊的老路,并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想象力。3.低开发成本和高自由度。前面已经说了,智能合约开发的低技术门槛和高度互操作性,是DeFi生态的活力源泉。Conflux是最符合这些特征的公有链,而且没有竞争者。它基于工作量证明机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程度与安全性。它并对交易转发、执行等多个区块链性能瓶颈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最终系统5000tps的交易执行能力。在确认时间上,Conflux通过先进的工作量证明共识算法,打破了中本聪共识的确认时间瓶颈,做到了十几秒实现等同于比特币六个确认区块的安全等级,代表PoW公链的最高技术水平。在开发成本与自由度上,Conflux完全兼容以太坊的虚拟机,各种Solidity代码可以轻易地迁移到Conflux上,各种生态套件也有很好的兼容性。开发者可以在完全相同的逻辑下更高效的开发合约,使得这里成为一个更适合继续探索和发展DeFi未来的地方。此外,Conflux创新性地设定了代付机制,允许开发者为用户代付交易费用。用户不需要持有平台代币,也可以享受平台的使用,进一步降低用户的加入门槛。Conflux推出了ShutterFlow跨链协议,实现了以太坊与Conflux网络之间的资产跨链,并提供了安全、高效、简单的用户体验,该协议由Conflux基金会及ShuttleFlow联盟成员共同维护,并已经稳定运行了9个月。目前的Conflux主网上上线了MoonDEX,MoonSwap,Flux,Tspace等DeFi产品,并且为DApp开发者提供了ConfluxStudio,ConfluxSDK,ConfluxPortal等完备的、与以太坊生态兼容的开发者套件。最后,我们认为。Layer1是一个孵化器、一个试验场,受益于它极低的开发门槛和极高的自由度,各种新的点子、产品设计在这里产生、落地、融合、交互、演变。而Layer2则代表了Layer1产出的成熟运营,专业开发者通过更先进的技术将Layer1实验结果固定为相对稳定产品,但也带来了创新的下降。以太坊转向Layer2,意味着它掣肘于Layer1的性能,放弃了更大的发展潜力。但对于整个区块链的未来,Layer1的扩张,还远没有到终点。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参考文献www.usenix.org/conference/atc20/presentation/li-chenxingarxiv.org/abs/2006.01072dl.acm.org/doi/abs/10.1145/3419111.3421283confluxnetwork.org/files/Conflux_Technical_Presentation_20200309.pdf相关链接ShuttleFlow:shuttleflow.io/shuttle/inMoonDEX:moondex.io/MoonSwap:moonswap.fi/Tspace:nft.tspace.io/Flux:flux.01.finance/ConfluxStudio:github.com/ObsidianLabs/ConfluxStudioConfluxSDK:developer.conflux-chain.org/ConfluxPortal:portal.conflux-chain.org/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5:57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