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NK:「漂亮开局」的NFT平台Blur,还可以走多远?

有人说,Blur像一个「加强版本」的sudoswap,基因里写满了「效率」。在OpenSea或其他的NFT交易市场里,首页每天推荐着不同的新鲜玩意,寻找自己心仪的那张图片向对方发去一个Offer,慢慢等待成交,如同在逛「大卖场」。而在Blur里,首页只有热门项目的交易数据看板,Offer是不存在的,只有快节奏的卖卖,如同坐在「交易所」。

UI也是浓浓的「交易所」风味正式上线至今仅半个多月,这个风格独特的「交易所」就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绩,辉煌到有「OpenSea将被取代」的声音出现。10月31日至11月4日,Blur上的ETH成交量持续盖过OpenSea,最高的单日占比曾达到60.3%。

过硬的产品质量、巧妙的宣传与市场环境的「天时」,共同成就了Blur的漂亮开局,这值得我们回味。但,随着ArtGobblers的热度消退,Blur的势头也逐渐放缓,Blur还可以走多远?以及,Blur的成功,对NFT来说,究竟是好是坏?「漂亮开局」

与FTX相关的Moonstone银行退出加密货币领域:金色财经报道,华盛顿州农村银行Moonstone Bank从FTX的姊妹公司Alameda Research获得了约1150万美元的投资,今天宣布它将退出加密货币领域并回归其作为社区银行的“最初使命”。(Cointelegraph)[2023/1/20 11:22:33]

Blur的「登场姿势」,是所有NFT交易市场中最酷炫的。同样的「出生撒Token」,Blur用「开盲盒」的新花样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虽然巨鲸拿到的「盒子」多,但手气面前众生平等,加上抽完奖「炫一炫」的心情人皆有之,节目效果相当不错。上一次NFT圈「出生撒Token」搞的这么热闹的,可能还是去年圣诞节渲染出「OpenSea人人讨之」情绪的SOS。

Pranksy:Blur给我的运气值太低了...当然,真正站稳脚跟还得靠产品说话,虽然Blur在正式上线前一直处于封测阶段,但凭借挂单与交易发生监测实时数据流的快速更新,「快」的名气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传播开来。

FTX自11月2日至今已净流出超36.5万枚ETH:11月8日消息,据Dune Analytics数据显示,FTX自11月2日至今已净流出365,123.76ETH,按当前价格计算超过5.5亿美元。数据显示,FTX于11月7日的ETH净流出量最高,当日该交易所流入约33.797万枚ETH,流出达到49.597万枚ETH。[2022/11/8 12:32:54]

「快」是Blur的最大特点,他们宣称自己比Gem快10倍9月以来,Blur已经在「聚合器」赛道有了较为稳定的份额,总体来看超过Genie、x2y2与Element。10月20日正式上线后,Blur在「聚合器」赛道的份额迅速扩大,目前已经远远超过了先前的「王者」Gem。

各NFT聚合器成交量占比变化情况NFT市场的变化可能是Blur意料之外的「天时」。3月底,当Blur官宣自己获得了由Paradigm领投的11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时,他们说要为「ProTraders」打造最佳的NFT市场。彼时,ETH的价格在3000美元上方,BAYC的地板价超过100ETH,ETH链上平均每笔NFT交易的金额为2274美元,「扫地板」相对于现在而言是比较「ProTraders」的行为。在下面的2张图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与3月至4月对比,9月至11月NFT聚合器交易笔数明显较大,但成交量却大幅减小:

CNBC报告:FTX在2021年创造了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金色财经报道,根据CNBC的一份新报告,FTX在2020年的收入仅为9000万美元,2021年的收入是2020年的10倍以上。FTX在2021年创造了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首席执行官Sam Bankman-Fried在Twitter上证实,该报告中的数字\"正确\"。[2022/8/21 12:38:12]

聚合器交易笔数统计

聚合器成交量统计但现在,「扫地板」已经成了几乎所有玩家的习惯。7月以来,新发行的NFT项目多以「FreeMint」或极低的Mint价格启动,在二级市场上的「开盘价」与3月相比要低很多,玩家们若不一次性购入5个乃至10个以上的NFT,难以获取心仪的收益。同时,在市场资金不足、「FreeMint」与「零版税」对项目可持续发展造成困扰的双重打击下,玩家们习惯了「快进快出」。一个优秀的聚合器,几乎成了现在依然活跃在市场内的玩家们的「必备品」——如果像以前那样直接在NFT交易市场内进行买入,不同市场间的底价差异与迟缓的操作响应将导致无法快速地获取价位合适的筹码,结果要么错过,要么亏损。

FTX总法律顾问:集中式NFT平台必须在监管机构介入之前找到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方案:金色财经报道,随着 Web3 和 NFT 空间的不断增长,基础设施并没有以同样的速度扩展,这让该领域的许多律师感到头疼。FTX交易所的总法律顾问 Ryne Miller 周五在纽约康奈尔区块链会议的小组讨论中表示,中心化 NFT 交易所FTX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确保用户只列出他们实际拥有的内容。集中式 NFT 平台必须在监管机构介入之前找到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方案。

Miller称,我们最大的问题是确保人们不会列出他们不拥有版权或他们需要的任何其他知识产权的 NFT,这是一个非常手动的过程。这需要大量的努力和精力。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可能是一个社区驱动的、基于激励的调节系统,用户可以在其中相互控制,类似于OpenSea目前的验证收集系统。[2022/4/23 14:43:09]

通过聚合器完成的交易量与直接通过NFT交易市场完成的交易量的对比。可以看见,近两个月以来,通过聚合器完成的交易量的占比已经与今年4月相差无几作为最优秀又最会整活的那一个「必备品」,又踏准「天时」乘风而起。Blur的开局不漂亮,天理难容。「还可以走多远」

FTX平台币FTT完成第81次回购销毁,FTT暂报19.66美金:据官方消息,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所FTX今日完成对其平台币FTT的第81次回购销毁,共销毁175,111FTT(约344.27万美金)。FTT的部分销毁来自于FTX所收得手续费的33%,已销毁FTT总数达9,987,390FTT(约1.96亿美金)。FTT暂报19.66美金,总流通市值约为22.05亿美金。[2021/2/10 19:25:05]

根据@punk9059分享的数据,在刨去ArtGobblers对Blur的贡献后,Blur依然占有了26%的市场份额。

排除ArtGobblers影响后的各市场份额占比对于当前的这个数据,@punk9059提到了两个问题:1.Blur的第二轮空投活动仍在进行。该轮空投活动正激励用户在Blur尽可能以较低的价格上架流动性高的NFT。2.有相当一部分的交易,可能是因为「低版税」乃至「零版税」而在Blur上发生。虽然Blur的第二轮空投活动激励用户在上架NFT时设置版税,但是从数据来看,这个激励的成效并不好。

Blur上发生的交易平均每笔只产生0.65%的版税前面我们提到,NFT市场的变化可能是Blur意料之外的「天时」,延续至今的「零版税」争论,正是这个「天时」下内卷的产物——NFT交易市场要用「零版税」抢夺玩家,玩家要靠「零版税」最大化Flip的利润。除了创作者,还把NFT定位为「艺术品」的人越来越少。让我们盘盘这个让人难过的逻辑链条。市场资金不足,信心也不足,创作者花费心血的工作成果难以得到认可,想做事的项目方难以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看看如今新项目的路线图吧,叙事几乎停留在了年初。「土狗」行情犹如练蛊,劣币驱逐良币,粗制滥造狂发「土狗」,蒙对一个就能「收割」。玩家们也不管项目方想做什么,甚至不再像以前那样会认真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片,只要有热度,「赔率」合适,冲,如同翻硬币猜大小。睡前买入一个项目,醒来就归零,已是常事,是不是已经像极了FT的「土狗」呢?「化」的「土狗」行情持续存在,聚合器的流量就不会减少。Blur目前对接了OpenSea、LooksRare与x2y2的接口,这个聚合上架的功能很好地将聚合器的流量传导到了Blur的市场——毕竟在Blur可以一并上架,那么上架的时候多选一个Blur市场,并不会费多少功夫。反过来,在使用聚合器「扫地板」的时候,也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来自Blur的单子可以「扫」,完美的内循环。将聚合器作为市场的流量导入器固然很好,但后续面临的挑战也是严峻的。OpenSea麾下的Gem,想必会努力缩小用户体验上的差距,夺回聚合器赛道的头把交易。从OpenSea推出了「CollectionOffer」与Beta版本的数据看板,可以看出OpenSea也感知到了当前市场环境下玩家需求的变化,将Gem更无缝地融入到市场中的可能是存在的,Blur需要一直保持他们的差异化优势核心——「快」。作为一个NFT交易市场,Blur自身的盈利模式也尚未明晰。目前,Blur不收手续费,但官方没有承诺永远免费。根据Blur官方的说法,后续持有$BLUR将享有对Blur的治理权,如果盈利模式可以通过DAO治理来决定,那真的很酷,也真的可能会让Blur走的很远——比如,有没有办法共同找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让创作者、玩家与市场方能够「三赢」?「是好是坏」

最后,回到文章开篇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Blur的成功,对NFT来说,究竟是好是坏?我的回答是「好」。Blur虽然随着「天时」乘风而起,但是它过硬的产品,才是成功的关键。好产品越多,NFT市场当然越进步。也许你会说,「零版税」让中小创作者/项目方变得更加艰难。是的。毕竟,连OSF都发出了感叹:

「版税没了,活动搞不起了,发不出工资了,拓展不了应用了:(」的确,但这不是Blur的错,它只是顺应了市场。这一定抹杀掉了很多项目正努力探索的可能性,但如果能如果能让大家变得更冷静,也许这就只是阵痛——「艺术」是最好的「应用」,是所有「应用拓展」可能性的支点。但如果只有「艺术」,你我可否愿意为它买单?如果想追求的可能性离开了版税就成为了不可能,那么创作者/项目方的定价和承诺是不是应该更理性而具有规划?Blur改变不了市场,是市场造就了Blur。当更多匠心打造的新产品、新项目出现,更多的资金才会加入,市场才会进入良性内卷。而彼时,Blur又会是怎样呢?我很期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6:7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