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Qingzhou
交易所是加密货币行业里的领军角色,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赛道,区块链一跃成名后,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的短暂时间里,交易所数量暴增到上万家之多。
而时至今日,整个行业里,交易所仅剩几百家,在巨头盘踞的现状下,可以以新手姿态顺利进入市场,且顺利拿到融资的项目已“寥寥无几”。
不过,交易所数量虽减少了,竞争强度却丝毫不减,新入局的交易所,只有做好、做对在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才有可能突围,这就让这个赛道的“后来者”更为鲜有了。
据多家媒体报道消息,2020年11月21日,加密衍生品交易所Globe宣布完成了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其投资阵容尤为强大,包括著名孵化器YCombinator、著名资本PanteraCapital以及DraperDragon、WavemakerPartners。
据报道称,Globe构建了基于Thor的专有订单匹配和风险引擎,在延迟和吞吐量方面可与纳斯达克媲美,该平台希望通过新产品和更好的交易体验为机构客户提供服务。
在巨头盘踞的今天,Globe已经是白计划团队短期内找到的,拿下了融资,并且其投资方最优质、产品上最有特点的新晋交易所。因为这个特例的出现,团队突发奇想,将盘点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中的交易所格局变化,并用他们的设计来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
突围的机会究竟在哪里?
2021年的现货交易与衍生品交易
首先,让我们非常兴奋的是,2021年延续了2020年的增长趋势,交易所交易量迎来了再次巨量增长。
奢侈品巨头PRADA将于12月1日发布新款Timecapsule NFT系列:金色财经报道,奢侈品巨头PRADA旗下加密部门PRADA Crypted网站披露将于2022年12月1日推出新款Timecapsule NFT系列,这是该品牌发布的第七个Timecapsule NFT系列,本次将发行50枚,持有者可以购买限时 24 小时供应的限量版商品。另据OpenSea数据显示,当前PRADA Timecapsule地板价为0.75 ETH,交易额为25 ETH。[2022/11/26 20:47:06]
如果以美元计算,据CryptoCompare数据,2021年1月份,加密货币现货总交易额较上月增长了97%,达到2.34万亿美元。衍生品交易额较上月增长101%,达到2.89万亿美元,是历史月度高点。
而2月份,加密货币现货交易总量增长17.2%,至2.74万亿美元。衍生品交易量则小幅度下降了0.3%,至2.89万亿美元。
这里要重点知道的是2月份,顶级市场的交易量增长了35.4%,达到2.4万亿美元,而次级别市场的交易量下跌36.1%。顶级交易所占总成交量的86.1%。
这样惊人的数据也代表了:交易所要竞争向更高级别进步,顶级的平台带来的利润,是无法比拟的。
交易所的竞争历史
在交易所竞争的历史里,有一些有趣的发展变化。币安、火币、OKEx等交易所盘踞顶部的同时,很多新晋交易所达到了突围的目标,我们来回看一下。
在现货交易的市场里,散户是逢热币而动,所以谁能抓住热币,谁就可以拿到币种带来的用户。在币安、火币、OKEx的盘踞下,新币、热币成为了新交易所成长的筹码。
动态 | 全球制药巨头与区块链医疗保健平台合作开发糖尿病护理区块链网络:据cointelegraph报道,全球制药巨头Boehringer Ingelheim与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保健平台Solve.Care达成合作。Solve.Care正计划建立一个由区块链和数字资产支持的网络,以便可信地共享有关糖尿病患者的数据。新的医疗保健系统被称为糖尿病护理管理网络,将基于Solve.Care的区块链平台。该网络旨在帮助协调患者护理,以及分享与糖尿病相关的风险、预防和症状等信息。据悉,总部位于德国的Boehringer是世界上最大的20家制药公司之一。[2019/6/7]
抹茶、BIKI在2019年成功通过小币种达到交易额的增长,而其中抹茶顺利进入了大流量交易所行列。
而在2020年,Gate、FTX故技重施,在DeFi热币频出的时期,快速上币,专挑热门币种短期内也做出了惊人的成绩,进入了更为上层的交易所行列。其中FTX不仅仅在现货交易上爆发,在衍生品上更是体现了其优越性。
对于衍生品交易,并非现货交易的运营这么简单,会更加考究团队的技术、运营等综合因素。
在传统的交易市场里,衍生品往往比现货交易量要高出很多,据历史数据显示,以外汇市场举例,衍生品交易市场体量是现货交易市场的3倍。而在加密货币行业里,衍生品市场体量还远没有达到这样的预期水平。
例如,上图所示,2020年12月份,衍生品市场占加密市场总份额的54.8%,2021年1月份,增长至55.3%,而2月份,现货交易量大增,衍生品市场缩减至加密货币市场的51.3%。而较为戏谑的是,在半年前,衍生品市场还只占加密货币市场的3分之一。
动态 | 西班牙电信巨头与区块链数据公司Wibson合作:根tokenpost报道,西班牙电信巨头Telefónica与基于区块链的消费者数据市场Wibson合作,试用其数据验证功能,验证Telefónica系统中消费者数据的真实性。[2019/2/22]
衍生品交易市场的细节
衍生品交易属于加密货币交易市场里更高阶的范畴,随着现货交易量的增长和用户的成熟,逐渐进入了更多用户的视野。不过,这个赛道狂热的吸金能力让其竞争尤为激烈。以下是近2年衍生品市场主要交易所的交易对比。
我们可以发现的是,在2019年的早期,BitMEX一直领先于其他交易所,随后随着Huobi、Binance、OKEx的成长,虽然BitMEX交易量仍有增长,但市场占有率一直在急剧下降,2020年后,Huobi、Binance、OKEx占据了大部分交易份额,而对于FTX的突然崛起,确实是较为惊喜的。
从24小时内的开仓量占比和交易量占比,可以更加明显的看到短期内交易所的运营手段调整,对衍生品市场占有率的影响。
上图是3月12日截图查看的衍生品交易所持仓和交易量,从持仓量上看,在月度交易量排名并不靠前的Bybit、FTX却占据了二、三名,而交易量上,Bybit占据了第四,FTX占据了第六。
其他出现在持仓排名的还有Bitfinex、BTSE、BitMEX、Kucoin、Derbit,出现在交易量排名的还有Bitforex、Cointiger、Hopex、BitZ、Bitget。
这些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所都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对比一下,从属性上可以对交易所进行如下分类。
动态 | 区块链热度大减 商业化落地优势显现巨头进场:据新华网消息,随着各种“数字货币”的大跌,曾经被看做是另一个风口的“区块链”如今热度大减。但是在“炒作”热点减退的同时,区块链在商业化应用方面则逐渐开始显现出其优势。国内外也出现了不少“旅游+区块链”项目,如日前发布的基于区块链的星牛旅行APP、挪威的“AiSpot”、澳大利亚Webjet平台与微软合作推进的Rezchain。除此之外,百度、腾讯等巨头也进军区块链行业。[2018/8/2]
现货和衍生品交易所:
Huobi、Binance、OKEx、Cointiger、Kucoin、Bitget、Bitforex
衍生品交易所:
主攻机构:Deribit
主攻散户:FTX、Bitfnex
面向机构+散户:Bitmex、Bybit、BTSE
从属性上看,面向散户的交易所交易量或者交易量增长变化都很大。而如果同时面向机构和散户,则衍生品交易量有希望与拥有大量用户的“三大”交易量匹敌,例如上图里Bybit交易和OKEx短期交易量相差无几。
从面向机构和散户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足够的用户基础,面向机构,可以达到更稳定的交易深度,但需要有完善的技术接口。面向散户,增长量很大,但需要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交易币种。
我们还是以一些新的数据表现为例,足以佐证在衍生品交易里新晋交易所的一些特点。这里我们要单独计算每个币种永续合约的详细市场占有率。
我们可以在大部分交易所衍生品交易区发现,合约交易对数量并不多,因为只有币种的交易深度足够,才会有更多的用户或机构看到利用杠杆可以实现更高收益,所以大部分的永续合约交易都是深度较好的币种。
日本娱乐巨头DMM下月推出数字货币交易所 首批交易支持7种数字货币:日本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巨头DMM集团已经公布了即将在明年1月11日推出的数字货币交易所DMM Bitcoin。据该公司介绍:DMM将于2018年1月10日推出新的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网站,并计划在1月11日开始接受开户申请。有7种数字货币可以交易,3种货币对用于现货交易,14种货币对用于杠杆交易。7种支持的加密货币是比特币(BTC),以太坊(ETH),XEM,瑞波(XRP),莱特币(LTC),以太坊经典(ETC)和比特币现金(BCH)。现货交易可用于交易对 BTC /日元,ETH /日元和ETH/BTC。5倍的杠杆率可用于14个交易对。虽然没有交易费,但杠杆费是每天0.04%。[2017/12/21]
这里肯定包含了BTC、ETH、LTC、XRP、ADA等等主流币种,而每年都会有更新的明星币种,其交易市值也极高,这便是一些交易所的机会。
主流币以以太坊举例,在3月14日的以太坊衍生品持仓量统计里,MXC是一骑绝尘,此外,无论是持仓量还是交易量,FTX和Bybit都在排名中。
我们再看一下新的其他热门币种。
如上图,DOT衍生品在3月14日的数据分析,Kucoin持仓量是币安DOT/USDT合约交易对的近2倍,在交易量和持仓量排名里,我们还可以看到FTX名列前茅。
还需要综合统计的币种是例如LINK、UNI、LUNA、AAVE、SUSHI等明星币种的永续合约,可以看到,FTX已经成为近乎绝对的领先者。
由此,对于突围机会的推论,我们综合衍生品交易所的交易性质,和上文的数据可以尝试得出以下结论:
1.尽量多的上高热度、明星币种,加开更高倍数杠杆;
2.拥有高阶的技术保证交易体验流畅;
3.有API接口,为机构打造便捷的交易工具;
4.更开放,为散户打开交易大门;
5.有更强的运营思路。
既然我们开篇谈到了拿到知名资本融资的Globe。那接下来我们就用这几个思路来检验一下Globe。
Globe能否成为突围的交易所之一?
Globe的模式分析最早来源于PanteraCapital的解读,PanteraCapital合伙人Paul撰文表示,作为一个机构级平台,Globe可以连接全球交易者和机构,并满足较高的永续期货市场需求。其免费交易杠杆率最高可达100倍,另外还允许用户对比特币、以太坊、DeFi代币、以及该交易所独创的隐含波动率期货做多或做空。
并且,Paul表示:“加密货币市场上提供价格发现服务的平台有很多,过去用户更多地使用传统加密货币交易所,之后开始逐渐转移到隐私性更强的CME和LMAX,而Globe更像是为交易者在这两类交易所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目前,从业务上看,Globe已经进一步扩展业务范围,包含丰富的加密指数永续产品、线性/替代保证金永续产品、现货产品、耕作收益产品、期权、基本期货、以及其他尚未开发的创新衍生品类别。
例如前几日,Globe刚刚完成在Twitter通过投票挑选将要上线的DeFi代币,选项包含AAVE、MKR、COMP、CRV,目前Globe上的DeFi代币衍生品是Uniswap代币UNI。
通过这几点看,Globe基本满足“尽量多的上高热度、明星币种,加开更高倍数杠杆”的推论,目前有特点的思路是上线高倍杠杆的DeFi代币和创新型的隐含波动率期货等。
据前文叙述还可知,Globe也可以满足对性能的要求,依靠交易匹配和风险引擎Thor、以及其他产品可以让用户更轻松地管理资产,是加密货币市场中支持「微秒级」延迟的永续期货交易平台。
在API接口上,我们查阅了Globe的API文档,也可以发现目前支持Python和Typescript客户端库。API中还包含获取历史价格以及指数价格率等。此外,Globe支持WebSocketAPI,可以便捷的访问价格、深度,管理订单以及管理账户。
最后,还剩两点需要验证,“更开放”以及“更强的运营思路”。
Globe的这个设计比较有特点,其采取了一种“最快注册”的方式,近乎于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无需许可,用户可以快速申请账户,向账户内存取BTC,这在交易所赛道里是个先例。
另外,从Globe的博客和主页可以管窥Globe的运营思路,过去几个月,已经完成NFT、图形解密等多次热门活动,参与者众多,其交易所页面还有邀请以及做任务的奖励机制。
据以上可以做出一个基础判断,Globe是复合突围思路的。
但这还远远不够,Globe以及其他新晋交易所还要面临什么挑战呢?
笔者认为其他的挑战可能仍在于以往衍生品交易所面临的问题,例如BitMEX曾经是比特币期货市场里的领导者,但由于产品停滞和监管打击,才导致了BinanceFutures一跃而起。
其中,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美国司法部指控BitMEX所有者非法经营不受监管的交易平台,并指控其违反反规定。对监管的偏向是至关重要的,例如3月9日消息,韩国加密交易所Bithumb宣布将暂停为不符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反AML标准的国家或地区居民提供交易服务。根据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公布数据,Bithumb将暂停为21个国家提供加密交易服务。
这是加密货币交易带来的规则,可喜的是,似乎Globe这一个“新手”对监管是重视的,Pantera资本合伙人层透露,Globe在监管领域做了大量调研,很清楚其业务是否完全符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合规、保险且安全的标准要求。与美国银行业一样,Globe遵守《银行保密法》和反规则,并将所有比特币都存储在具有多重签名的冷钱包中,这些钱包可以离线存储,并且不会被黑客窃取。
此外,还可以查到,为了保护用户资产,Globe在钱包部分还设计了需要2个或更多所有者授权才能处理交易,以及将其冷钱包中99%的存款都以投保。据官网查询,目前保险基金规模为49.29个BTC。
写在最后
加密货币发展奔涌向前,如今,BTC已经突破了60000美金,更多的加密货币会继续在金融市场里表现出成绩,交易所的交易量仍有很大空间。在这个背景下,相比于现货,衍生品的空间会更加巨大,只是鉴于衍生品的性质,其发展周期会更加漫长。不过有FTX等交易所在衍生品上的发展示范,诸如Globe一类的新交易所才有更清晰的发展规划。
最后,我们来看下衍生品交易排名前列的交易所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的是,在交易对和交易量上顶级交易所已经完全领先,仅交易对数量一项,排名前五的交易所在永续合约交易对数量上已经上线过百。
如此激烈的战场,很多既有的规则是无法绕过的,所以留给新晋竞争者的机会并不多,可以“先模仿”“再创新”,在既有经验和新思路上实现突围。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