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I:OP的“上下两院”:一币一票+一人一票

讲道理,OP治理机制越来越吸引我了,并不是说有多bullishvibe,而是它跟我最近思考的东西很像。

过去“链上治理”无非两条路线:

一币一票一人一票OP再一次提出了路线3,就是它的OPCollective,它把1和2结合了。

上下两院

OP这个新制度是一个“上下两院”的设计。

原本,OP是用户把票delegate给代表,这部分就是传统的“一币一票”,谁的节点质押+获票数量大,谁的权力就大,很多DeFi的协议也是类似的。

而OP的新规划中,提出的思路是,在原来一币一票的基础上,再加个一人一票。

Meta旗下的元宇宙平台Horizon Worlds将为其虚拟形象提供支持:金色财经报道,Meta旗下的元宇宙平台Horizon Worlds将为其虚拟形象提供支持。该功能将在未来几周内包含在 Horizon Worlds中,目前该功能已出现在Horizon Home的公共测试版本中,Horizon Home是所有Quest耳机用户登录时进入的默认房间。[2023/9/2 13:13:21]

OP很喜欢一个概念叫做publicgood。传统的一币一票,有时候很难实现这一点。巨鲸的目的,往往一言难尽。为了币价上涨牺牲长期利益的短视行为,已经不算过分了,还有更严重的,例如当时Luna试图去操纵Curve。

先说说一币一票的问题。

Token治理这件事,我认为不仅来自于现实世界的投射,更起源于早年公链的共识。早期各种链们对于如何“达成共识”这件事是如此重视,以至于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共识设计中,17年市场的参与者应该都印象颇深。

迪拜拟颁发AI和Web3商业许可执照:金色财经报道,据阿联酋《国家报》The National News网站披露,迪拜拟向从事人工智能和Web3业务的公司颁发商业许可执照,以帮助相关企业开展业务并推动整个行业吸引更多投资,据悉该许可执照将由迪拜国际金融中心(The Dub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的“AI和Web3.0 Campus”负责颁发,重点关注提供分布式账本技术服务、专业人工智能研究和咨询、IT基础设施建设者、技术研发以及公共网络服务的公司。[2023/8/15 21:23:08]

而在21年这一轮中,共识的比拼告一段落,基本只留下了PoW、PoS和BFT三种。那么,PoS这种按币投票的机制,由于低门槛和比较去中心化,就被DeFi继承了下来。当然像Curve这种项目还创造了VE思路,也是PoS的延申。

SushiSwap在13条链上推出V3流动性池:金色财经报道,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SushiSwap 周四宣布,开始在 13 个网络中推出新的 V3流动性池,包括 Ethereum、Arbitrum 和 Polygon、BSC 和 Avalanche等,此次推出旨在让流动性提供者接触到更大的交易量和流动性,同时减少金融风险。该协议还引入了智能订单系统 Tines,旨在与协议的新路由处理器一起为用户提供“最低成本的交易”和“最大的资本效率”。

据 DEX 团队称,未来几个月,v3 流动性池将在 30 多个链上可用。增加对跨链活动的支持是该团队对 DEX 未来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5/5 14:43:44]

然而,公链的业务单一,因此按币投票没问题;但到DeFi,它的业务太过于多元,因此简单PoS就不再灵了。举一个不恰当例子,LFG曾经掌握了大量CRV/CVX票仓,UST池子即将得到天量CRV奖励。假如它挺过那次崩盘,会有更多不明真相的LP会哄至所谓新4pool,那么Luna的受害者至少要翻一番。

Hodlnaut主要债权人拒绝拟议重组计划,倾向于清算公司: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借贷平台 Hodlnaut 的主要债权人拒绝了一项拟议的重组计划,并倾向于清算该公司。Hodlnaut 主要债权人表示,清算该公司最符合其利益。债权人之一的 Algorand Foundation 在向法院提交的文件中写道,应尽快采取这一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该公司可供分配的剩余资产」。

此前报道,一份临时司法管理人员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加密借贷平台 Hodlnaut 在 UST 脱锚中损失近 1.9 亿美元。[2023/1/13 11:10:40]

OP虽然也是一条链,但是它的共识层实际上是ETHL1,自己不需要共识,所以它的治理反而要参考DeFi,它也不能被子绑架。

说了一币一票的问题,那么接下来说一下一人一票。

这个问题其实最早中本聪就讨论过,如果在一个纯分布式系统中,1人1票太容易被女巫攻击了。推特上很多朋友特别热衷于空投,对这个词应该不陌生。

中本聪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

OP也是anti-女巫的高手了。所以,OP这个“一人一票”其实是精英一人一票制,会组建一个“90人委员会”。这个事OP是第二次搞了,第一次搞是组建了22人委员会,这次是90人是老委员会中的14人+14人提名的新人+用OPStack的开发者+社区+官方钦点组成的新委员会。

老一届14委员会都是什么背景呢?我简单DD了一下,有科幻小说作家,有OP上DeFi项目的创始人,有OP官方成员,有艺术家,Gitcoin和Paradiam的Core,社区KOL,总之看起来多样性是蛮好的。

众所周知,OP有天量未解锁代币,FDV极大,这些代币怎么分配呢?

其中很大一部分要划给生态内项目,是不是和Curve很像,不过分钱任务交给了老一届22人委员。

这些委员给EtherJSJ等项目打了一轮分,最终按22人加权结果,给这些项目分配了100万美金奖励。

$OPDistribution

Tricky的点在于,个人利益和项目利益有错配。那倘若你让OP的那些票仓代表来投,这些钱很可能最终都会分给他们关系最好的那些项目。

那你可能会问,让委员投都不会了么?当然也可能,但无疑是缓解。票仓是靠钱堆上去的,而精英代表,靠声誉上去,拿到席位难度不同,往往就会更爱惜自己的羽毛。?

尤其是当这个委员会席位不断扩充之后,它的容错性会上升。因此这次,OP开始了第二轮的分钱计划,那么引入90位委员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当然,这个制度一定不是完美的,甚至没有制度是完美的,每个制度——都是对当前问题的较优解和对之前制度的改良,改良之后又有新的问题。

如果是套用到现代制度当中,比如美国的制度。美国国会是众议院+参议院,众议院直接按人口给每州配名额,而且只干2年,类似于平民代表。而众议院则更像元老院,每州仅有2人,可以干6年,偏精英一些。

当然假设说,美国还有一个虚拟的“钱议院”,比如说华尔街,那里代表的钱。我不是阴谋论的推崇者,但是资本毫无疑问在含蓄地推动美国。

那么现在的很多项目,却把这个变成了显学和圭臬,只靠这个虚拟的“钱议院”来解决提案,这当然不是什么好方案。

OP这次引入了精英代表,让它的“参议院”和“钱议院”合并工作,相互制衡,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而且我私人还有个感受,就是OP特别喜欢“中庸之道”,之前给大家分析的OPStack也是这样的思路,高度大一统和高度定制化的折中方案,或者叫融合创新,让人感觉没有那么偏激,非常柔和。

这种中庸的哲学观,真的,这让我对OP是越来越乐观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8:98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