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峰会速递」圆桌实录:以太坊2.0与新公链机会

1月10日,由MarsBit主办,香港创新产业园区数码港、G-Rocket高诺国际加速器、element协办的「POW’ER香港Web3创新者峰会」在港举办。

会上,Conflux联合创始人伍鸣、Aptos生态负责人HC、AvaLabs/Avalanche亚洲区负责人WilsonWu、Web3犹太人主任/Venture投资人赵晨,以及Hashkey研究总监JZ围绕「以太坊2.0与新公链机会」话题进行一场圆桌讨论。

以下为对话实录:

JZ:过去一两个周期比较大的项目都是来自于公链,在座的几位都是在公链界比较有影响的嘉宾,请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某地址4天前从Vitalik相关地址收到约999枚ETH:金色财经报道,据PeckShield监测,某地址(0x5567…31B1)4天前从Vitalik相关地址 (0xD04d…8fd7)收到约999枚ETH (相当于约164万美元),该地址随后将300枚ETH(约49万美元)转移到Bitstamp。[2023/9/7 13:23:47]

伍鸣:目前国内有70多家企业如果发数字产品的话都会和我们合作,我们也想把总部迁移到香港来,希望可以获得香港的支持。

HC:去年Aptos完成两轮比较大的融资,上线了代币,2023年也有值得期待的事情,包括推动Web3创新。

WilsonWu:我们的机制还是解决怎么快速形成共识的问题,大部分团队还是在北美,我觉得下一阶段还是在逐步适应的一个周期。技术上的突破其实并不多,再下一步我们会迎来很多机会。

Vitalik发文表达对“人格生物特征证明”的看法:7月24日消息,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今日发表文章“What do I think about biometric proof of personhood?”以表达对人格生物特征证明的看法。他表示原则上,人格证明的概念似乎非常有价值,虽然各种实现方式都有其风险,但完全没有任何人格证明也有其风险:没有人格证明的世界似乎更有可能是一个由中心化身份解决方案、金钱、小型封闭社区或三者的某种组合主导的世界。

在许多人格证明项目中——不仅是Worldcoin,还有人类证明、Circles等——“旗舰应用程序”是内置的“N-per-person token”(有时称为“UBI 代币”)。每个在系统中注册的用户每天(或每小时或每周)都会收到一些固定数量的代币。在许多这样的情况下,共同的主线是希望创建开放和民主的机制,避免项目运营商的集中控制和最富有的用户的统治。[2023/7/24 15:55:33]

JZ:从以太坊开始,请各位来聊一下对以太坊的看法,和自己的项目与以太坊的关系。

以太坊新闻周刊创始人:Vitalik 并未出售3000枚以太坊:11月15日消息,以太坊新闻周刊创始人Evan Van Ness发推称,询问Vitalik Buterin后得知,0xe692开头的钱包地址非V神所有,所以这是假新闻。

此前消息,据慢雾监测显示,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地址(0xe692开头)近日在Uniswap V3上分三笔将3000枚以太坊兑换为了400万美元的USDC。[2022/11/15 13:06:16]

伍鸣:以太坊的话,毕竟还是公链的鼻祖。早期的以太坊因为有重大创新,有了很多资金留存。但是从技术发展的层面来讲,其实以太坊的技术进步并不多,因为组织架构师是比较松散。真正能够采用的进程是非常慢。

我们作为一个新公链,不太能复制以太坊的模式。在资金上我们没有优势,但希望能够透过技术进步,厚积薄发。目前来说我觉得我们的链还是在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所以未来我们会做更多的努力。

Vitalik Buterin:FTX的欺诈行为比Mt.Gox和Luna更严重:11月12日消息,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第一次对FTX崩盘事件发表直接评论,称FTX的欺诈行为比Mt.Gox和Luna更严重,Mt.Gox看起来很粗狂,但从未过份粉饰自己,Luna也是如此,FTX则相反,它完全是在做合规的美德信号(与合规不一样),第二种欺诈行为比第一种更严重。[2022/11/12 12:54:27]

HC:不得不承认以太坊还是拥有整个行业很聪明的一堆人,在过去的一个cycle看到了很多企业去推动nft创新,其实以太坊还是用推动新的应用场景去结构web2的商业机会。我比较关注的是以太坊怎么去解决拓展的问题。那是否真的能够带来成绩,包括用户和技术,是很有趣的。我们之所以得到资本的青睐,是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底层创新,利用move的编程语言和虚拟机去提供新的技术。底层技术的创新带动应用层的创新。有很多值得期待的。我们会不断的工作去提供我们协议层的效率,服务好应用层的founder和企业。我个人非常看好香港和亚太区的市场,所以非常期待能服务好各个项目方。

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声明将不再发表关于比特币的言论:14日中午,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布推特称,将彻底停止评论比特币问题并把重点转向以太坊技术。[2017/11/14]

WilsonWu:简单的语言去理解一下生态。Bitcon是北京的话,以太坊就像上海,其他就像深圳或者早期的香港。他们革命较慢,我们的革命较快,他们的资金大,我们的资金小。多个链的技术还是会存在一段时间,所以我觉得中心和多链还会共存一段时间。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以太坊,就好像新移民到了城市之后,可能他们并没有去过其他地方,所以会有新的公链去吸引特定的人群。除了技术,还有文化层面上的事情,适合什么样的人群,喜欢不同的城市可能取决于文化和使用方式,科技上有所区别,文化上可能也有区别。第二点,生态和公链得发展是一个起伏的状态,市场需要这样的吞吐量,生态就可以扩大一部分,为什么那么难进入,因为它是一个新的市场,web2好进入,但是没什么机会了,现在的状态就好像早期的深圳和香港,水泥地铺好了,你觉得这里不发达,但是你没有看到这里的工地有很多,人还没有进来。做好一个城市很重要的就是三个要素,第一个是招商引资,第二个是人才引入,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城市有着基础的发展,第三个是流动性,流动性也很重要,下一步所有机构需要做的时候就是要社区变得活跃。

赵晨:以太坊的优势比较明白了,积累了很多性质,比如灵活、反脆弱的,经历了几个周期还有很多基金进入这个体系内,基于这个韧性,如果投资者对于未来有信心的话,肯定会将基金投入到稳定的项目上,肯定就会是以太坊。熊市的周期还是会让以太坊成为首选,成为一个帮助行业印客的作用。大家其实更愿意把以太坊比喻成一个数字国家,比如说一些文化上的特性,包括美国文化,文化上的东西产生出一种意识形态,参与不同公链参与项目的时候,从builder的角度考虑链是不是符合文化特性,公链的竞争除了科技之外,比如品牌竞争、意识形态等,现在以太坊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短板,这个是一个以太坊很大的优势。虽然有人诟病是不是更加中心化了,V神的影响力导致中心化的存在,但是优选还是以太坊。

JZ:下一个比较基础的问题,像刚刚伍总提到,以太坊走的不是特别的顺,以太坊一直都是小步快跑的模式,经历了很多大改。扩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从这个角度我们聊一下大家对于高性能公链有一个什么样的比较和看法。

伍鸣:从技术上来讲,L2绑定到L1上,跟以太坊并没有深层的绑定方式。因为现在所有的公链间没有太大的关系。以太坊对扩容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因为不同的L2链接到主链上,对会对负载产生挑战。所以以太坊在目前的新的升级并没有解决交易延迟的问题,其实还是不太够的。所以,以太坊未来的扩容还是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HC:我觉得有几个点,L2的话能带来一波新的尝试和创新,扩容会带来一波用户程序的创新。同时就是L2会产生几个问题,lier2会解构现在已有的程序的可用性,对于开发者还是用户体验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另外一点就是当大部分的L1上面的应用层把自己的代码集中到lier2的话,会不会反打L1,到底lier1的壁层有多高,能不能反过来做。我们不知道这个答案,但是会很有趣。最后一点就是并不只是一个公链,其他公链也可以有去改变。

WilsonWu:L2更像一个高架桥,底下堵了就往上走。L2只是其中一种。但对于新公链来说技术很好,路修好了,但是就是没有人,没有公司,所以说应该解决的是扩大生态的问题,所以我们的问题和以太坊的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当上一层的应用都不用选择链,它可以自动选择合适的链,所以当技术进步的时候,所有问题都可以被解决。

赵晨:为什么大家对L2的期待这么高,但现在市场上的扩容是一个比较大的方向。回到第一个问题,因为整个以太坊的普及,不管是开发者还是用户,所以容量是非常重要。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不管L2是否能成为一个公链,从现在来看,以太坊还不能被完全替代。两者发展的结构不太一样,可能一些新公链的不断发展会为市场及其自身带来更多机会。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6:89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