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AI 与区块链的融合:迈向 Nature2.0

TrentMcConaghy|作者

Sissi|编译

|引言

这里有一个90年代的老笑话:“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只狗。”这个笑话有了一个新的版本:“在物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台烤面包机。”

这些笑话揭示了一个微妙的事实:网络技术提供了一种去中介化的层,你可能不知道另一边是什么。你也可能不在意。或者,另一边可能会让你惊讶。例如,它可能是一个半植物半机器人!

又或者,另一边可能是一片森林!是一片自有的森林。自我拥有的森林甚至可以配置,让人们通过保护森林而获利。

这些听起来可能像是科幻小说,但事实上正是由于区块链和?AI?技术的进步而出现的。

为什么要止步于自有森林?那自有风力发电厂呢?太阳能发电厂?以及一般的发电设施?这对于能源意味着什么?

我们可以思考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我们如何从一种“争夺有限资源”的零和博弈思维转变为一种“富足”的正和博弈思维,从而实现每个人都能获益的局面呢?

事实证明,有一系列的思想和技术,如果以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供更高的效率,而且有可能实现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次重大升级。我称其为“Nature2.0”。

以下是一个关于构建未来愿景的系列基础篇章,涵盖了Nature1.0、区块链、AI和AI?*区块链。从这些基础中延伸出去,我们得到了Nature2.0。让我们开始吧!

|Nature1.0?

以树木为例。它从周围的土壤吸收养分,从空气中吸收雨水和其他水分,从二氧化碳和阳光中吸收能量。它利用这些物质生长——制造木材和叶子——并产生氧气和糖。重要的是,所有这些过程都是本地化的。

这棵树与其周围环境形成了共生关系——与松鼠、蚯蚓、草等等。

考虑到所有这些相互作用,这棵树实际上没有一个独立的身份。它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在意。它没有所有权的概念;它没有稀缺性的概念;它没有金钱或价值的概念。它只是存在着。

这棵树是自给自足的:如果你砍掉一根树枝,它会长出另一根。树木还能通过种子扩散生长:种子被风吹散,新的小树会在种子落地的地方生长。

“反脆弱性”不仅仅是指弹性和适应能力,还包括在处于不利境地时变得更加强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树木也具有反脆弱性。例如,森林大火会让树林更加强大,从而更加有利于长期的生长。

当然,自然界不仅仅是树木。在这个大自然中,我们可以从植物和动物开始,再到更高层次的生态系统,例如森林、山谷、岛屿和大陆。每个生态系统都是自给自足的,而且许多生态系统具有反脆弱性。

American Software Capital宣布完成对AI WORLD首轮300万美元的种子轮投资:4月25日消息,据官方消息,American Software Capital 于 4 月 12 日宣布完成对 AI WORLD 首轮 300 万美元的种子轮投资。据悉,此次投资不仅为 AI WORLD 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也为 American Software Capital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布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3/4/25 14:26:07]

如果我们再往上看,我们能看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的星球——地球母亲。我们以及周围的生态系统,生活在支持我们、培育我们的基底上。这是我们的摇篮、我们文明的摇篮。没有它,我们一无所有。这就是Nature。

尽管人类和周围的生态系统依存关系紧密,但我们却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贫困、饥荒、全球变暖和物种消失等,无法实现富足共享。

然而,我们是否能够实现富足共享呢?或者说,在当今时代,科技是否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并与自然协调一致?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

首先,我将介绍两个强大的技术杠杆,它们有望对解决这个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区块链和AI。然后,我将把它们综合成AI*区块链,然后将其延伸到关于富足的问题上。

|区块链的不同表述

让我们从区块链技术开始。我将提供许多视角,从“普通”的低层次定义到社会层面的高层次定义。

“区块链”

“区块链”最基本的表述是:它是一种数据结构,就像计算机科学中的一种数据结构。这种数据结构是由一系列区块组成的链,其中每个块都包含一系列交易。

交易可以是发行或转移资产。发行意味着“我创建一些比特币或其它代币”,其中“我”可以是外部用户或网络本身。而转移意味着将资产所有权从A转移到B。这些交易都经过数字签名,从而使其非常安全。

一旦你有了这些交易列表——这些“区块”——你只需要以一种安全的方式将它们链接在一起。它形成了一种“区块链”结构,其中每个链接都是指向上一个区块的哈希指针。然后,你可以让任何人保留这个列表的副本,每个人的副本都会自动与全球其他人的副本同步。也就是说,这些列表是基于“共识”的。

“具有蓝海优势的数据库”

“区块链”另一个更高层次的表述是:具备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具有资产属性等蓝海优势的数据库。

我们先从数据库开始讲起,就像Oracle数据库一样。数据库就是一种存储结构化数据并可进行查询。下面是Oracle公司总部的照片,形状类似数据库图标。

传统数据库由单个系统管理员管理,如果将数据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上则被称为“分布式”,但一个系统管理员可以删除整个系统,然后就出问题了。

区块链是一种具有新“蓝海”特征的数据库:

Hyundai Card副总裁: Crypto的“郁金香狂热”阶段正在结束:1月20日消息,Hyundai Card副总裁Chung Tae-young周三表示,NFT和元宇宙的兴起正在帮助Crypto度过郁金香狂热阶段。

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Hyundai)的信用卡部门Hyundai Card此前曾与互联网巨头Kakao的区块链子公司Ground X合作,开发用于信用卡和支付记录的NFT。

Chung表示,NFT和元宇宙已经为合理使用虚拟资产、将加密投资多样化应用到数字文化和房地产等领域打开了大门。(forkast)[2022/1/20 9:01:30]

去中心化——没有单个实体可以拥有或控制它。不存在单点故障。

不可篡改——一旦写入其中,就会一直存在。

具有资产属性——如果你拥有私钥,就拥有某种东西。这可以是数字资产,甚至是通过“数字孪生”身份来实现对实物的拥有。在文章中有详细阐述。

“智能合约平台”?

我们可以将区块链视为去中心化的处理平台,而不仅仅是结构化数据存储平台。也就是说,它是“智能合约”的基础设施。从概念上讲,我们添加了一个虚拟机来运行智能合约,并使用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来存储该虚拟机的状态。

“去中心化堆栈”?

我已经描述了我们如何将区块链框架化为去中心化数据库或处理平台。我们可以泛化这一概念。在过去,我们已经有了桌面端、早期的Web、云、移动设备等计算堆栈。现在我们有一个新兴的计算堆栈,用于区块链——去中心化计算堆栈。

我们可以按计算的三要素来组织这个计算栈。在每个要素中,都有一些基本构建。在存储方面,包括文件系统、数据库和价值存储。在处理方面,包括智能合约、高性能计算等。本文进行了详细阐述。因此,“区块链”不仅仅是一个神奇的单一体,它实际上是许多构件的组合。

“信任机器”

让我们再提高一个层次。人们称区块链为“信任机器”,因为它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操作所需的信任。

以汇款为例,来解释一下区块链是如何帮助我们减少信任依赖的。如果我想要从加拿大的银行账户向德国的银行账户汇款,通常需要经过2-3家中间银行进行转账。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支付10美元的转账费用,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对这些中间节点提供信任,而这种信任通常基于它们的规模、经验等因素。而且这个过程需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来完成。

区块链通过使用密码学和共识机制而不是声誉,提供了对交易更高的信心,只需很少的花费,在几秒钟或几分钟内完成转账。换句话说,作为“信任机器”,区块链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运作所需的信任,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无需中间人的情况下进行交互。NickSzabo?将其称为“社会可扩展性”。

有时,“信任机器”被解释为“你可以将数据写入区块链,然后数据就成为真相了”。这是不正确的。区块链并不是真相洗白机器。

“神奇的互联网货币”?

一种货币的价值是基于持有该货币的人和其周围生态系统对其价值的共识。信任机器可以更容易地跟踪“谁拥有什么代币”,从而推断出这些代币价值的共识。就是为什么有人称它为“神奇互联网货币”的原因。

RAI Finance因ChainSwap合约漏洞被盗290万枚RAI代币:7月4日消息,基于Polkadot区块链的跨链交易协议RAI Finance发文称,因ChainSwap智能合约漏洞,与其连接的RAI访问和支付权限地址也被黑客攻击和盗用,帐户中被盗RAI总额达290万枚。RAIFinance表示,已经第一时间联系所有中心化交易平台并暂停RAI的充值,目前Huobi及Bithumb已经暂停了RAI的资产充值业务,待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再解除限制。

此前消息,跨链资产桥ChainSwap合约遭到攻击,目前合约已修复,跨链桥暂停使用。[2021/7/4 0:25:58]

“激励机器”?

如果你问我区块链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我会说“激励”。为什么:你可以设计一个网络,通过用代币奖励他们来激励人们做事情。

比特币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比特币网络的目标是使其交易列表难以被篡改,这是它对安全的定义。它会以比特币的形式奖励人们的安全性贡献,比如增加哈希率。实际上,比特币正在最大化电力的利用。

比特币的激励机制效果如何?非常惊人。它的能耗超过了大多数小国家,并有望在2019年中期之前使用的电力超过整个美国。。现在,你可能会认为:这太可怕了!我同意,这一点是可怕的。然而,现在有比比特币更高效的区块链技术,所以请不要基于比特币的低效率来否定区块链。我的观点在于,展示区块链作为激励机器的惊人威力。

“公共基础设施网络”

我们有自来水厂和电力网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网络。现在,我们还有更多以信息为中心的网络。比特币也是一个PUN。它是一项供全人类使用的服务,它可以作为价值储存或数字现金。另一个例子是海洋协议,它是一个针对数据本身的PUN-用于购买和出售数据,作为全人类使用的全球数据公共品。

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网络是自给自足的,非常难以被摧毁。要摧毁比特币,你实际上必须摧毁这6,000个节点中的每一个。而总是有一小部分人会一直运行比特币节点直到他们的生命结束。这些网络也具有反脆弱性。每次攻击比特币时,如果有人真的设法攻击它,其他人会进来修复这些漏洞,这使得每次攻击都使其变得更加强大。具有自给自足的反脆弱特性,公共基础设施网络甚至可以实现像万年钟那样,10,000年的时间跨度。

公共基础设施网络并不局限于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也包括与物质有关的领域。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我们可以更高层次地描述区块链,将其视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DAO是在去中心化基础设施上自主运行的计算过程。没有人可以关掉它,即使是贝索斯。同时,它还具有资源操纵功能,包括钱包,可以持有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资产。

DAO是一种能够拥有财产的自治代码,类似于一种“电脑病”,但是是有益的。比特币是DAO,以太坊也是DAO。在以太坊上运行的越来越多的自治应用程序也是DAO。

“生命形式??”

物理学家ErwinSchr?dinger在他的论著《生命是什么》中,将生命简单地归结为物理过程。之后,物理学家JeremyEngland?给出了热力学的解释:一切皆为熵。碳并不是神。

动态 | Makerdao Q3 动能报告:Dai 月平均复合增长率为 27%:Makerdao 公布第三季度 Dai 数据动能报告,该报告概述了 2019 年 7 月至 10 月时间段内 Dai 采用的关键指标。该报道显示,在过去四个月中,Dai 活动数据增长了三倍多,9 月收发 Dai 的独立地址超过 66,000 个。上一份 Dai 的数据报告显示,5 月 Dai 达到历史最高记录,即 16,000 个活动地址。此外,另一个重要的采用指标至少拥有一个 Dai 的地址数量显示,Dai 正在稳定增长,其平均每月复合增长率为 27%。Dai 使用在 8 月份达到峰值,其中 Dai 的使用地址超过 109,000 个,此次高峰是由于 Coinbase Earn 推出的 Dai 活动所致,从活跃的智能合约数据来看,Coinbase 此次活动至少向 Maker Protocol 引入了 76,000 名新用户,仅在 8 月就有 43,000 人。在目前流通中约 8000 万 Dai 中,一半以上由私人用户钱包直接持有,20%的 Dai 存放在去中心化应用中,7%存放在(可识别的)多签名钱包中,6%托管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中。 值得注意的是,借贷协议 Compound 几乎存储了 15%的 Dai,Compound 流动性池拥有将近 1200 万 Dai,大约是 6 月份的 6 倍。[2019/10/9]

在这个思路下,RalphMerkle称区块链是互联网上的新生命形式。

|AI的不同表述

以上已经给出了几种关于区块链的观点,接下来将就AI提出不同的表述。当我们将区块链与AI结合时,你将看到火花四溅。

“模仿人类认知行为”

AI最初的目标之一是模仿人类行为。最好的例子就是图灵测试:在人和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时,判断身处墙后面的人是人类还是计算机。虽然这很有趣,但在实际环境中,AI?领域发现了更实用的定义。

“能够完成之前只有人类能做到的任务”

以下是一个例子。下面的图片展示了NASA研究员JasonLohn和GregHornby进化出的一种天线。在实际应用中,它的性能超过了所有由人类设计的天线-而它本质上只是一根弯曲的回形针。

“AI能够以人类无法达到的速度、准确度和能力完成任务”

以下是一个例子。现代芯片可能拥有100亿个晶体管,由一支20人的团队在短短几个月内设计完成。这归功于人类设计师使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背后的AI技术。

“工具集合”

AI可以被看作是一组工具,如分类、回归、知识提取、优化、创意设计等。下面这张图片就是一个例子,输入一个五维的原始数据集,并输出一棵决策树,用于做电路设计决策。

“具身智能体”

更广义地说,人工智能领域还有一个子领域叫做“人工通用智能”。这个领域实际上是关于具身智能体的,无论是在物理世界中奔跑的机器人,还是在模拟的虚拟世界中。这个领域非常年轻,发展尚不成熟,但是它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想法,为世界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动态 | 越南CMC电信合作Akamai 将为区块链交易平台BCNEX提供安全服务:据Cointelegraph消息,越南CMC电信和美国云服务提供商Akamai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将为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平台BCNEX提供安全服务。两家供应商都将为BCNEX提供支持,BCNEX则将为越南区块链初创企业提供支持服务。据报道,该项合作的目的是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并防止DDoS攻击。[2019/5/3]

|AI*区块链

前面的两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区块链和AI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它们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叫做AIDAOs的概念:即AI、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什么是AIDAO?它是运行在去中心化处理基础设施上的AI,或者是在AI算法的支持下运行的DAO。

例如,一个运行在智能合约平台上的AGI算法,如下图所示。

ArtDAO示例

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ArtDAO。

首先,创建一个DAO,使用AI?来生成艺术品,例如使用遗传编程或者DeepDreams。

一旦DAO生成艺术品,它只需将其出售,例如在去中心化市场OpenBazaar上进行交易,以此赚取一些以太坊或比特币。

然后,重复这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DAO的财富不断增长。假设生成一张图像的计算成本为1美元,而ArtDAO将其以10美元的价格出售。随后ArtDAO再生成10张图像,从而赚取100美元。然后,它再卖出这些作品,赚到1,000美元,接着10,000美元,如此循环。很快,我们将会有世界上第一个AI百万富翁!没有人能够控制它。

这是现今技术所能实现的。

这只是一个开始。你可以让它使用遗传编程演化出自己的代码。GP可以随机添加一些代码,删除一些代码,等等。大部分的更改都是无用的。但是,偶尔会出现更好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得以生存和繁殖、不断变异和交叉,以获得更有趣的行为。这不再是模拟演化了,因为其中并没有任何模拟的成分,而是真正的演化。

AIDAO的结构

AIDAO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1)以AI为中心,周围是一群代币持有者

2)AI在四周,中心是智能合约

3)有一群AI?智能体,它们相互通信,像蚁群优化算法那样产生新兴智能

AIDAO构建

有几种方式来构建AIDAOs。可以从DAO开始,然后加入AI;或者可以从AI开始,将其放在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上。或者从软件即服务出发,也就是某个公司运行某项服务,将其转化为DAO,并加入AI。

甚至可以将物理服务转化为?AIDAO。因此,这些事物不仅仅可以存在于网络上,也可以与实体相连。

AIDAO?权利

AIDAOs也可以获得权利,依据当今的法律来实现。下面是方法:

首先,从具有法人身份和相关权利的公司开始。

将该公司自动化为AIDAO,将控制权从人类转移给在DAO中运行的AI。就像TheDAO的创造者所展示的那样,在瑞士Zug设立的公司,不需要与人有关联。与TheDAO的区别在于,AIDAO使用AI算法进行决策。

然后,你拥有了一个有权利的AI。而且你不能中断它。我们不需要立法来使这种情况发生;实际上,目前就可以实现。

AIDAOs的潜在影响可能是乘数级的,它比单独的AI或DAO更强大。AI获得了它缺失的资源,DAO获得了它缺失的自主决策能力,两者潜在的影响是具有乘法效应的。

|Nature2.0

我已经讨论了Nature1.0、AI、区块链和AIDAO,这些如何统一起来呢?

简单的答案是:AIDAOstothe?moon.?但我保证这个“飞向月球”的版本是积极的!

“AIDAOstothemoon”意味着什么?

现如今,自动驾驶汽车正在得到广泛关注。那么,如果这些汽车都是自我拥有的呢?每一辆汽车都是一个独立的智能体,拥有自己的钱包,可以看作是带有资源的AIDAO。如果汽车需要维修,它会去修理店,并与维修人员签订合同进行维修。这是可能的。所以,我们将拥有自动驾驶、自主拥有的汽车,与周围的生态系统进行交互。

当然,我们不必仅仅停留在无人驾驶汽车上。在美国,自动驾驶卡车已经开始投入生产。让它们也拥有自主权吧。

此外,道路本身也可以拥有自主权。让我们进一步阐述。道路是通过征税、政府建设和投入资金建造的。这涉及到资本的集合和用于公共事业的投入。因此,我们也可以将资本汇集到一个RoadDAO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组织可以自行购买道路并拥有自己。让道路也拥有自主权。

接下来,我们可以考虑自我拥有的风力发电场和电网。考虑到我们可以注入激励因素以达到碳中和,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所有这些都可以在现今的技术条件下实现。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想法是让生物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两者可以相互接近。

还记得自主拥有的森林项目terra0吗?它是自然和机器相互融合的一个例子。

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将机器与自然相融合。也就是说,将机器变得更像自然。Plantoid这个项目就实现了这个想法。它实际上依赖于人类的介入来复制自己,但是它会激励人们这样做,因为它会给予他们代币作为奖励。

我们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融合。我们可以从最低层次的植物和动物开始,逐步进入更高级的生态系统,例如道路、电力网,甚至是更多的智能机器和设备。当然,这些设备需要和物联网、机器对机器通信等连接在一起。

这些车辆不需要身份,不需要所有权。它们没有稀缺性的概念,甚至没有货币的概念。它只是存在着。自给自足、反脆弱。

在更高的层面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群体形态。它们没有身份、所有权、稀缺性或货币——它们只是存在着。它们是自给自足、反脆弱的。

这就是“Nature2.0”。这是生物与机器的共生状态,只是简单的提供。

|富足

很多人梦想着实现普遍基本收入(UBI),因为它可以解决人们对于面对AI带来的失业担忧,并帮助更多人追逐自己的梦想并实现自我价值。

区块链使收入分配变得简单明了。只要提供一些证明,证明这是一个人类,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获得同等数量的收入。

问题在于如何付款。Nature2.0提供了解决方案!简而言之:来自自主机器的利润缴纳到UBI链中。

让我们以一辆自动驾驶的自主车为例。它通过类似于Uber的拼车服务产生收入。它的成本仅仅是汽油和维护费用;它没有直接要养活的人。因此它可以每个月产生可观的利润。这个想法是将利润直接投入到UBI链中!

让我们为每一辆自拥有汽车,卡车,道路和电网等都重复这个过程。从机器中获得的富足将转移到人类。(向JPDoomernik表示赞赏,他构思了这个想法,太棒了!)

|前景和风险

像许多技术一样,AIDAO是一把双刃剑。它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Nature2.0”是对AIDAO积极定义的表述,然而还存在着消极的一面,会带来风险,即我们无意中将所有控制权交给了机器。在先前的文章和演讲中详细介绍了这方面的风险。让我们尽力确保积极的方面会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

在“Nature2.0”中,没有人知道你是一片森林。

Nature2.0中,没有人知道你是电网,你只是存在着,提供着服务。

总的来说,我们正处于我们称之为“Nature”的文明摇篮的升级之路上。Nature1.0是种子和土壤。Nature2.0则加入了硅和钢铁的元素,将生物与机器相结合。这样做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实现富足的生活。

原文:Nature2.0

原文链接:https://blog.oceanprotocol.com/nature-2-0-27bdf8238071

封面:@iStock/agsandrew

原文引用链接如下:

1.https://dogecoin.com/

2.http://okhaos.com/plantoids/

3.https://terra0.org/

4.https://medium.com/@simondlr/saving-the-planet-making-it-profitable-to-protect-the-commons-50393906fe22

5.https://www.amazon.com/gp/product/145161683X/ref=as_li_tl?ie=UTF8&tag=trentmc00220&camp=1789&creative=9325&linkCode=as2&creativeASIN=145161683X&linkId=4d062e0c6f1facbd4c00d99ca36391a0

6.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ue_Ocean_Strategy

7.https://blog.bigchaindb.com/three-blockchain-benefits-ae3a2a5ab102

8.https://medium.com/@trentmc0/blockchain-infrastructure-landscape-a-first-principles-framing-92cc5549bafe

9.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15/10/31/the-trust-machine

10.https://blog.oceanprotocol.com/can-blockchains-go-rogue-5134300ce790

11.https://medium.com/@trentmc0/tokenize-bits-and-atoms-6f2ed6800ba6

12.https://medium.com/@trentmc0/ai-daos-series2-3876510d6eb4

13.https://medium.com/@trentmc0/wild-wooly-ai-daos-d1719e040956

14.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DAO_(organization)

15.https://medium.com/@trentmc0/the-ai-existential-threat-and-the-bandwidth-scenario-4573c1cb085f16.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PQ-bpMOip4&index=3&list=PLxlhFlt716mJVUc52VbXc-ISU4jBx7fql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7:74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