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ple:当你开始炒鞋,你的半只脚已踏入币圈

“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币,00后炒鞋。”

近期,一股浓浓的炒作风在高中生、大学生圈子传开,“1个小时翻5倍”、“单只球鞋卖出数十万天价”、“大学生炒鞋月入过万”等夺人眼球的标题迅速登上了各大媒体。

而炒鞋的方式分为两种:

通过官方渠道抢鞋,然后再卖给他人赚利差;

囤货,借热点拉高价位后卖给他人;

显然,这已经与过往球鞋爱好者们之间的收藏买卖本质大为不同。

而针对炒鞋市场的兴起,相关炒作APP也在不断诞生。

甚至有部分“币圈”的玩家也经不住诱惑,跑去“鞋圈”参与了这波炒作……

具有稀缺属性,就适合炒作?

英国《金融时报》:银行业对加密货币日趋谨慎:金色财经报道,《金融时报》认为,美国监管部门已采取行动加大了对金融机构涉加密币业务的管制。今年1月,美联储和其他相关监管机构警告银行业在同加密币企业打交道时“严防欺诈活动”。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开始对其他大型加密币平台出手。3月27日,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起诉币安平台非法从事加密币衍生品交易。此外,Coinbase平台近期亦被警告可能面临证券违法指控。[2023/4/1 13:39:01]

实际上,无论是地皮、黄金、字画、古董、比特币还是鞋子等等,只要一种东西具有稀缺属性,那么人们可能就会去参与炒作它们,一句“物以稀为贵”就是在讲这个现象。

那么讲到稀缺性,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历史上著名的“郁金香泡沫”事件和“密西西比泡沫”事件。

央行正式下发《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杜绝以“科技创新”名义模糊业务边界:金色财经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下发《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杜绝以“科技创新”名义模糊业务边界,严防利用科技手段从事不法活动。《指引》规定,金融科技的定义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其核心是持牌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指引》要求金融机构牢固树立风险底线意识,自觉履行风险监控责任,主动做好创新风险补偿,积极健全创新退出机制,认真落实追责问责要求。(新浪财经)[2022/10/25 16:37:50]

17世纪的荷兰,当时的郁金香分为两种:稀有郁金香和普通郁金香。

英国《金融时报》推出加密金融板块:7月22日消息,英国《金融时报》推出了Cryptofinance板块,这是一个集合加密货币报道的新的数字中心和每周通讯,旨在揭示数字资产行业以及创新如何影响主流金融。(Finance Feeds)[2022/7/22 2:31:08]

稀有郁金香的产生是随机的,其繁殖又很慢,因此珍贵品种的郁金香供给是非常有限的,由于法国贵妇人的偏爱,稀有郁金香的价格呈现出上涨趋势,而相比之下,普通郁金香的培育就非常容易,因此供给要大的多,而我们所熟知的“郁金香泡沫”事件,却是发生在普通郁金香身上的,其价格在短期内出现了上百倍的暴涨暴跌。

另外一个著名的历史例子,就是“密西西比泡沫”。

“1716年约翰·劳经法国政府与其设立的密西西比公司掀起了一阵股票投机狂潮,其发行的股票被抢售一空,无论是豪门显贵还是村夫野汉,不分男女老少都幻想从劳氏股票中获得无尽的财富。股票价格涨了又涨,直线飚升。有时在几个小时内就可以上扬10到20个百分点。早上出门一贫如洗的人,晚上归家时就可以腰缠万贯。

英国《金融时报》:ETC Group旗下比特币ETP交易量处于欧洲顶级ETP水平:据英国《金融时报》周五报道,德意志交易所分享的数据显示,在1月的前11天,ETC Group旗下的比特币ETP产品BTCetc ETP(BTCE)的日均订单交易额达到了5700万欧元(6900万美元)。股票交易所中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交易产品是iShares Global Clean Energy Ucits ETF(INRG),只比BTCE高出100万欧元(120万美元).ETC Group的比特币ETP产品于去年6月首次上市,其交易量远高于在德国交易所上市的其他1800个ETP。德意志交易所ETF部门主管Stephan Kraus向《金融时报》表示,比特币ETP的结构“增加了对机构投资者加密货币投资的吸引力”,他们可以交易数字资产,而不必经历直接拥有数字资产的复杂过程。[2021/1/15 16:16:30]

而劳氏纸币的严重超发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法国老百姓也渐渐察觉到了,手里的钱越来越多,能买得起的东西却在变少。而且密西西比公司根本就不赚钱,实际上这个公司一分钱收入也没有,就是替法国国王圈钱的壳子。人们明白这一点之后,就像一开始疯狂购买股票那样,疯狂地卖掉股票。最后公司破产、银行倒闭,纸币也成了废纸。

通过以上两大历史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炒作皆因稀缺性而起,却因失去稀缺性而崩溃。

而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属性:可复制性,或者是另一个说法“是否容易造假?”

今天,我们看到鞋圈在爆发,但我们需要认真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球鞋是否不可复制,是否不容易造假?”

就像密西西比泡沫一样,一旦鞋子被炒上了天价,你能否保证NIKE不去增发鞋子,你能否保证“A货科学家”的复制技术不够硬?

笔者的看法并不乐观,另外,鞋子的可分割性、耐久性、便利性都很糟糕,短期球鞋可能是个好的炒作标的,但绝不是好的价值存储,个人认为,最终普通限量鞋会和普通的郁金香一样回归理性价格。

(图片来自:熊越XiongYue)

相比之下,经历10年多发展的比特币,因为硬编码和社区共识的原因,导致其稀缺性已被固定,此外比特币的可分割性、耐久性、便利性、防伪性都远胜球鞋,甚至超过了黄金,这也是其炒作能够不断持续的原因,甚至很多人已将其视作一种好的价值存储,而这是球鞋无法实现的。

万物皆可炒,token可替万物

当然,球鞋炒作的现象已经存在,批判实际上毫无意义。

鞋圈的人会说:

“万物皆可炒!”

实际币圈里还有一句话叫“TokenizeEverything”,意思就是“任何事物都可化身为币”。

通过区块链,我们完全可把球鞋的所有权token化,并拿出来交易,这样就可解决伪造的问题,想象一下,当NIKE公司要发售一款新的球鞋,其通过以太坊或者其他公链发行一个新的token,然后参与者就可通过抽签或者其他方式抢购这款新球鞋,抢到之后,NIKE公司就把相应的球鞋发送给参与者。

而参与者之间,可凭借token来进行自由交易,而实物交接交易必须是整数,在市场早期阶段,这需要通过第三方中介完成,参与者完成鞋的交接之后,交易所负责放行token的转移。而在智能合约技术完善之后,这类交易还可通过DEX(去中心化交易所)完成。

甚至我们还可以把一种事物化为两种token,一种代表所有权,另一种代表炒作权,所有权必须是整数交易,而炒作权就可无限分割……

那么最终可能的结果就是,炒作被分离了出来,参与炒作也变得更为容易。

所以,现在参与炒鞋的,其实不知不觉中,你已身在币圈。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8:73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