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专访Gavin Wood:IPO能有效约束区块链欺诈

如果你问一个币圈散户:你最看好哪个未上线的区块链项目?

答案十有八九会提到波卡。

波卡,是一个还未上线就聚集明星光环的项目,公众喜欢冠以多种头衔——「跨链之王」、「以太坊头号杀手」、「Web3开拓者」……在这些称号中,有些可能恰到好处,还有些可能是溢美之词。那么,GavinWood是如何表述波卡的?他对波卡生态又有哪些期待抑或是计划?

为此,区块律动BlockBeats专访了波卡、Web3基金会创始人GavinWood,聊了聊和波卡相关的那些趣事。

在采访中,我们抛弃了以往媒体频繁提到的问题,以及诸如「波卡是如何诞生的?」、「波卡和以太坊是否构成竞争?」等老生常谈的话题,希望能给读者对波卡和GavinWood产生更全面的认识和更广阔的思考。

核心看点:

1、Polkadot团队会尽可能地为开发者提供资源,也会保持必要的技术交流和线下互动。

2、IPO更像是投票,能有效约束目前的ICO欺诈泛滥。

3、对最大主义者和原教旨主义者表示失望,大多数行业参与者都在抵制这些不健康的行业想法。

4、喜欢符合Web3开放精神的区块链项目,TON值得关注。

5、GavinWood持有代币种类少于10种,投资策略交由相关基金负责。

穆迪:比特币法可能危及萨尔瓦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议:穆迪表示,比特币法可能危及萨尔瓦多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议,这是一个负面影响。[2021/6/12 23:32:02]

区块律动BlockBeats:距离波卡主网上线的日期越来越近,我们都知道波卡生态的团队来自全世界各地,你们是如何实现这种分布式社区协作的呢?

林嘉文:我们一直尽最大努力为开发者们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但客观来说,波卡还不是一个能包罗万象的团队,不可能对每一个使用Substrate进行开发的人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通常,我们不会尝试和开发者团队直接互动,但我们会在一开始确定这些团队是真实存在的,然后在一些重要的议题上保持沟通。例如,开发赞助、组织meetup等等。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希望尽可能地去推广波卡,所以开发者们需要的基础资源是十分重要的,比如Substrate的workshop和大型的宣讲会。

同时,我们还会帮助提供各类技术资源,比如一个便捷的聊天室专门用来沟通技术进展,开发人员可以在其中对新的代码库进行交流和讨论。我们尽可能的让一切信息保持公开,这包括Substrate代码的开源,项目新进度的定期披露。这些都是我们长期以来会对开发者提供的一些帮助。我们最希望有新的力量可以加入,比如新的开发者通过介绍和宣传,加入波卡的生态来进行开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鼓励采取“公平手段”监管加密货币和区块链 了解加密资产导致的金融稳定风险至关重要:据coindesk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席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其新的博客文章中讨论了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承诺”,并鼓励采取“公平手段”进行监管。拉加德表示,全球监管机构必须就加密货币的作用达成共识,她还设想IMF可以在这些讨论中作为调解人。拉加德认为,政策制定者应该“保持开放态度”,因为在炒作中存在的加密货币最终可能会改变金融状况。 不过她预计,加密货币行业不会使经纪人和银行家过时。关于央行推出加密货币,拉加德表示,如果私人发行的加密资产仍然存在风险和不稳定性,那么可能需要中央银行提供数字形式的资金。未来,如果要区分真实的威胁和不必要的恐惧,了解加密资产可能对金融稳定造成的风险至关重要。[2018/4/17]

区块律动BlockBeats:波卡上线前后,会有多少生态项目可能同步首发,有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呢?

林嘉文:我对这个数字并没有确切的了解,因为你知道,我们组织中有专门与开发者团队沟通的人负责相关事宜。这事儿就像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用Linux系统一样,哈哈,这恰恰是Substrate的有趣之处,它完全开源!许多开发者可能在搞独立开发,而我们根本不知道。

其实现阶段,我并没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有多少人在用Substrate这个问题上,我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让Substrate变得更加的简单易用。

人大国际货币所研究员发文质疑:大佬无休无眠地讨论区块链毫无功利和目的?: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在新浪专栏发表文章,质疑大佬在“3点钟无眠”微信群里不眠不休地只聊区块链地动机。他认为,大佬亦凡人,难道他们的讨论真的就是毫无功利和目的吗?当然不是,当他们ALL IN 区块链的时候,他需要我们也能够All IN。因为有人追随才能称之为大佬,无人追随只能叫小透明。目前大佬们在币圈获利的模式也有三种:一是为某些项目站台,即充当项目顾问或合作方,获得站台费收入,或者是直接获取项目分发给他的代币,他再转手在上市的交易所卖出;二是通过构建自己的小密圈,获得上课费与会费收入;三是为自己的项目宣传,就像三点钟区块链无眠群。它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几乎昭然若揭。[2018/2/28]

区块律动BlockBeats:我们还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点是,波卡首创的IPO是一种全新的项目启动方法,这个想法最早起源于谁呢?

林嘉文:嗯,是研究团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设计,我认为应该是基金会里专门的团队想出来的这个模型。如果我碰到他们,也许可以向他们转达你的疑问。

区块律动BlockBeats:你觉得IPO这个融资方法怎么样?

林嘉文:这是个很细节的问题,其实我也不清楚这种机制究竟是否会有广泛的适用性,不过从经济上来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议题。

对于DOT代币的持有者来说,他们不需要通过花费DOT代币来加入某个项目,而是可以通过将代币借给项目方来进行拍卖,从而使得项目平行链有机会获得一个插槽,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更像是一种「投票」。

我倾向于,这是一种对当下ICO机制容易导致「」的有效约束:在传统ICO中,你无法监督项目方拿着你的钱做了什么,但在波卡的机制中,项目方其实根本用不了你出借的拍卖费用,这些费用最终会返还给借款人。这是这个机制的价值所在,因为项目方无法单纯通过融资获利。他们没法使用抵押拍卖的费用去做任何事情。我觉得这会吸引更多更加正规和可靠的团队。一开始,团队可能会针对机构进行私募,然后针对公众进行IPO。

我推测,参与平行链拍卖的项目方也会发行自己的代币,也许是一些生态的刚需。因为IPO本身不提供一个代币的发行价格,因此独立的平行链代币必须拥有自己合理的经济机制,而不是像以往,通过一次ICO融资,团队只需要维持一个高币价就可以为所欲为。

IPO的关键就在于帮助我们发现真正可靠的项目方。

区块律动BlockBeats:下一个问题依然是关于生态的,大家都比较熟悉的DAO项目Aragon将会登陆波卡,但他们从前独属于以太坊生态。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反对的声音,我们姑且称之为「公链原教旨主义者」,他们认为「你诞生于一条公链,那么你必须永远属于它」,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林嘉文:呃……说实话这让我有点伤心。因为以太坊就是依托比特币融资而诞生的,所以如果你是个原教旨主义者,那么你应该马上停止使用以太坊上的所有代币。这种可怕的部落主义实际上在影响整个加密世界。

我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狭隘的保护主义的世界,而不是一个基于贪婪和惰性的世界,既得利益者们垄断独裁,仅仅为了币价而圈地自治,并互相攻击。但幸运的是,我看到他们中的大多数,正试图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许多人用各种话术,来包装这种抽象的领地意识,这当然是不合理的。某些人用诸如「更安全」、「门槛更低」、「更去中心化」来维护以太坊的正统权威,这不无道理;但有一部分人却用心险恶,他们会有意用虚假信息来制造恐慌,并举着错误的旗帜来煽动社区情绪。

有一种现象让我印象深刻,那时我还是以太坊核心开发的一员,当时大部分的生态开发人员都把注意力放在开发更好的技术上,我们那时候完全没有这种近乎宗教般、狂热地想要将世界打造成由单一全球结算货币统治的渴望,但现在这种情绪似乎是,要么你选择接受以太坊的庇佑,要么就会被放逐到生态之外,这完全变味了。

我没有感觉到,以太坊生态的开发者们有特别多的人怀着这种心态,但在社区里确实有一股很强烈的声音在宣扬类似的理论。这种言论往往难以被轻易辨认,人们在屏幕后高谈阔论,但有的文字却醉翁之意不在酒。

可以确定的是,这种现象是确实存在的,我认为我们应该共同摒弃「最大主义」、「原教旨主义」这类不利于行业健康的思想。

区块律动BlockBeats:除此之外,我们的读者还对一些新的区块链项目感兴趣,比如说TelegramOpenNetwork,媒体认为这可能将是未来唯一的区块链网络,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林嘉文:首先,我认为它不会是一个单一的网络,假使它是,那我也确定它必然会是一个区块链网络之一。我们知道所有这些主流的项目都披露了他们的开发成果,至少是部分成果,比如以太坊和波卡。有一些项目的研究和开发过程过于封闭,其实不符合Web3的开发精神。

我的意思是,某些时候,为了维护主网的正统性,团队可能需要阶段性地选择不开源。但我认为,如果连一些开发过程中的研究成果都进行保密的话,我只能说:这十分不酷。

但是我承认TON的主网非常有趣,这也是大家的共识,他们有许多有趣的思路。但我听说他们将使用「Fift」作为智能合约语言,我不确定是否最终如此,但「Fift」确实十分难懂。

时间会告诉我们,TON将如何应对主网上线,大家都知道TON网络在架构上野心十足,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这次发布不会一步到位。TON全球范围内的分片系统的实现路径尚不明确。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开发有交付期限的项目,所以我认为他们有相关的经验,TON是我最关注的项目之一。

区块律动BlockBeats:精彩的回答。

林嘉文:刚才的问题很好!

区块律动BlockBeats:哈哈,那让我们进行下一个问题,有关于您的个人投资。我们注意到您是BlockchangeVentures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您方便聊聊这个话题么?

林嘉文:说实话,我的投资能力惨不忍睹。我很早就意识到自己在投资这个领域毫无天分,我擅长的领域是创造,所以我往往就是买了币然后一直持有。

而且在欧洲,我们需要报税,如果你的加密货币持仓总是变来变去,将给你带来极大的麻烦,我被这一套搞得烦透了。你需要一个税务律师,来帮助搞定整页整页的交易明细,尤其当你使用了多个交易所的时候,事情会变得极其复杂。所以就像你知道的那样,我倾向于长期持有,直到项目有了重大突破,或者被证明是个局。

我不会投资那些我不了解的项目,我倾向与投资那些幕后团队与我个人相熟的项目。一旦投资完成,我就会暂时忘了它,并投入到其他事情中去。

区块律动BlockBeats:所以这些都是财务投资,而非基于明确策略的投资?

林嘉文:我想是的。

区块律动BlockBeats:Vitalik之前在Twitter上曝光了自己的持仓情况,你能透露一下自己的持仓情况吗?

林嘉文:实际上,我只投资了不到五种代币。

区块律动BlockBeats:但我们看到BlockchangeVentures的投资组合可能达到了十种,这些都是你的合伙人的投资决策么?

林嘉文:嗯......应该不到十种,但总之是个不大的数字。事实上,我并不喜欢研究如何投资赚钱的项目,但我投资了不少生态基金,这使我可以间接从许多项目中赚钱。

当然,如果我发现了某个我认为技术合理性很高的项目,我也会通过一些基金来对他们进行投资,我是数个基金的合伙人。总的来说,波卡的一切才是我最感兴趣的东西,但其实我也有我的生活。

区块律动BlockBeats:感谢您的回答。

林嘉文:一次相当提神的采访!

感谢Darwinia.network和Web3Foundation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区块律动BlockBeats提示各位投资者防范追高风险,本文所提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FILASH:炒鞋的风口已过?坚守者的初心与风口无关

“入坑”一词很有意思,并非字面的贬义,而是指因兴趣、爱好或利益,投入某一领域或事件中无法自拔。比如,有人热衷收集字画、有人喜欢集邮、有人痴迷茅台等,都是入坑的表现,最近“入坑”人数较多、且热度持.

[0:0ms0-8:6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