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机构称22000个BitMEX用户个人信息或已在线公开,BitMEX会面临法律诉讼吗?

来源:Cointelegraph

编译:BluemountainLabs

编者注:原标题为《我们可能小看了BitMEX电子邮件数据泄露带来的影响?》

在11月的第一天,人们发现这家流行的加密衍生产品交易所BitMEX意外泄露了与用户有关的敏感数据,这是由于该公司未能对其大容量邮件服务器正确应用,而盲目复制协议导致的。

仅几个小时后,BitMEX就承认了这一失误,BitMEX的副首席运营官VivienKhoo发表声明说,BitMEX意外地向大多数用户发送了一条消息,其中包含“收件人”字段中其他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声明说:

“对于由此引起的用户关注,我们深表歉意,该问题是由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软件错误引起的。我们一发现问题,便立即阻止进一步发送电子邮件,并已解决该问题,以确保不再发生这种情况。”

欧盟机构:区块链证券交易不需要更多的规则变化:金色财经报道,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周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进行证券交易不需要进一步修改市场透明度法,但该机构确实承认其指导需要适应Web3时代。欧盟(EU)最近同意了新的法律,通过放宽对使用经纪商和使用单独的证券存管处的要求,以创新的方式使用区块链交易股票和债券——试验定于2023年3月开始。

今天,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表示,由于该试验,没有必要对其负责的附属法规进行修改,但也表明市场对尝试新规则的兴趣很高。(coindesk)[2022/9/28 22:35:51]

更糟糕的是,泄漏不久之后,不知名的黑客就能够控制BitMEX的官方Twitter帐户。在控制之下,这些不法之徒能够发布几条消息,例如“拿走BTC并转账,公司提款的最后一天”,并封死了公司的实时数据。

韩国监管机构已对该国电子支付企业加密货币持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6月2日消息,韩国金融监管局近日对电子支付结算企业的加密货币持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在韩国注册的157家电子支付结算企业中,Kakao持有Klaytn (KLAY) ,DANAL持有Paycoin(PCI) ,Kakao Pay持有Klaytn (KLAY) ,PAYGATE持有BTC,Finger持有My Credit Chain (MCC) ,MOIN持有BTC、BCH、BSV、BCH及ETH,而正在构建Terra生态系统的Chai Corporation提交的加密货币持有量数据为0。

同时,作为“Luna-Tera”事件的后续措施,韩国金融监管局5月末发布了公文,要求157家电子支付结算企业报告加密货币相关服务细节和准备情况以是检查金融市场联动风险。(Money Today)[2022/6/2 3:58:56]

作为回应,BitMEX的PR团队迅速删除了这些消息,并发表了一份声明,声称该黑客入侵丝毫没有危害客户资金的安全。在这方面,一个名为“Bitmexdatabaseleak”的Twitter帐户因上述黑客攻击而被暂停,据称该帐户被泄露,泄露了许多客户数据,例如许多BitMEX客户的个人用户ID和电子邮件。

动态 | 灰度比特币信托基金管理资产创下2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但机构需求疲软:灰度比特币信托基金(GBTC)管理的资产达到28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截至6月底,Grayscale持有225316枚比特币,略低于比特币总流通供应量的1.3%。比特币流入量(加入GBTC持有的比特币数量)正在触及低点,这表明机构兴趣下降。GBTC溢价目前约为30%,并已开始下降,这表明市场情绪发生了转变。GBTC是专门投资比特币的封闭式基金,可能是机构投资比特币的最佳指标。2019年第一季度,机构投资者占灰度产品总需求的73%;紧随其后的是退休账户(16%)和家族办公室(10%)。[2019/7/17]

据TheBlock的研究主管LarryCermak说,BitMEX最近的数据泄露恰逢在暗网中发送了约30,000个地址的电子邮件,这使人们相信,部分或全部泄露的客户数据可能已经在线出售给了非法的第三方。

声音 | ANZ贸易和供应链产品副主任:银行和金融机构并不真正需要区块链:据bitcoinexchangeguide报道,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有限公司(ANZ)似乎不同意区块链技术可为全球公司和企业提供的解决方案。ANZ贸易和供应链产品副主任Maria Bellmas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传统金融机构必须使用区块链技术来改进他们的产品。Bellmas认为,银行和金融机构并不真正需要区块链,并且可以更好地利用“老旧”的数据库解决方案。根据Bellmas的说法,现有技术已经解决了几个问题,并且成本低于实施区块链解决方案。[2019/3/26]

对于因电子邮件地址泄漏而更改帐户密码或安全详细信息的客户,BitMEX继续暂时禁止其提款。在撰写本文时,交易所尚未回复Cointelegraph的询问以评论该情况。

BitMEX上的比特币提款仍然不受影响

欧盟证券、银行和养老金三家监管机构警告:需慎重考虑数字货币“高风险”投资:据外媒消息,针对数字货币市场的高波动性,缺乏监管,以及潜在亏损等风险。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欧洲银行管理局(EBA)和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EIOPA)发布了一个简短的警告,对那些“买入或持有高风险虚拟货币的投资者”予以提醒。这三家监管机构表示,如果选择投资加密数字货币,那么投资者将有很大的风险,甚至会失去自己所有的资金。具体而言,他们认为目前市场上存在明显泡沫。[2018/2/13]

在发生重大安全漏洞之后,可以合理地假设BitMEX将不得不面对客户的某种损失。但是,根据在线获得的数据,该交易平台在11月1日的BTC总提现量似乎基本上未受影响。

点对点法定网关XanPool的首席执行官JefferyLiuXun与Cointelegraph分享了他对BitMEX公司如何允许发生这种错误的想法:

鉴于我之前没有收到Bitmex的电子邮件,这很可能是由于内部营销新手犯了一个巨大错误,或者是他们的大量邮件服务提供商搞砸了。我认为它是前者,因为MailChimp之类的服务不会犯这些错误,这个问题绝对不能忽略。”

然后,他继续补充说,由于泄漏造成的隐私风险,BitMEX的竞争对手现在可以向其客户发送大量电子邮件,以期对其进行偷猎。此外,Xun认为,第二个更危险的风险在于,使用交易平台的绝大多数人没有使用复杂的密码,因此,厉害的黑客现在可以选择通过其密码存储库来尝试获取密码,通过多种排列和基于组合的渗透技术,访问毫无戒心的用户的钱包。关于这一主题,他补充说:

“对用户的电子邮件进行加密通常与对用户的密码进行加密一样具有破坏性,因为黑客拥有人们倾向于使用的大量密码存储库。最后,释放用户的电子邮件还使他们容易受到垃圾邮件和网络钓鱼攻击。”

加密货币投资者,Peer的所有者CraigRusso回应了Xun的观点,Peer是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初创公司,背后是受欢迎的媒体渠道SludgeFeed。在Russo看来,这整个情况对BitMEX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安全漏洞,并且在将来每次涉及任何类型的争议时,BitMEX都会对交易所提出质疑。他告诉Cointelegraph:

“在这个行业中,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像这样麻烦事件的后果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我认为短期内会有一些投资者离开该平台,但总体而言,鉴于其市场份额和可支配的资源,BitMEX可以从事件中反弹。”

BitMEX及其用户的下一步该怎么办?

每当发生如此大的安全漏洞时,最重要的是,有关公司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其客户的信任度保持稳定。

在这方面,BitMEX在周一发布了一篇博客文章,承认尽管其内部流程确实在上周犯了错,但由于该公司新设计的内部错误检测系统能够处理必要的问题,因此情况已得到解决。

根据数据提供商Skew的说法,属于22,000个BitMEX用户的个人信息可能已经在线公开。根据PrimitiveCrypto的DoveyWan的说法,这可能导致美国政府利用泄漏的电子邮件地址来调查与BitMEX相关的许多个人的纳税申报。该交易所未在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注册,因此限制了美国人使用该平台。

此外,美国国税局最近发布了一组新的规则,要求加密货币持有人详细报告其所有加密货币持有量。现在,加密货币所有者必须对他们通过交换或持有此类数字资产,而获得的任何资本收益征税。

最后,关于BitMEX是否会因此次崩溃而面临任何法律诉讼的可能性,去中心化全球数据网络MXC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AaronWagener告诉Cointelegraph,由于条款和条件,BitMEX在客户入职时提出的建议,对公司的任何潜在法律诉讼都可能证明极其困难。

Wagener还补充说,由于这种情况显然是由于缺乏人为判断而发生的,因此更大的问题现在将围绕BitMEX进行,以确保其用户的安全,特别是因为该信息现已进入公共领域,Wagener继续说:

“很难简单地说出问题已得到解决,用户面临来自各种来源的网络钓鱼电子邮件,和垃圾邮件的潜在威胁。这个问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困扰用户。”

但是,教育平台ProPrivacy的数字隐私专家Ray?Walsh认为,根据《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该公司可能面临巨额罚款。不仅如此,他还指出,联邦贸易委员会可以很好地展开调查,或者BitMEX用户可以决定对公司的个人数据处理不当提起集体诉讼。Walsh进一步强调,似乎数据已被滥用:

“在泄漏之后,BitMEX用户确实收到了不寻常的电子邮件,而且毫无疑问,这些电子邮件是泄漏的结果。

似乎泄漏的电子邮件地址已经在网络上出售,这意味着黑客现在将试图仿冒人们的密码来窃取加密货币。”

英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文转载请联系编译。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3:64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