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财发布年度报告: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又“火起来”]12月18日,2021年第八届中国文化经济发展论坛举行。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龙马学者特聘教授魏鹏举在论坛上发布了年度重点研究报告《区块链技术激活数字文化遗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文物事业还存在着文物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利用手段不多、利用不当等问题,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及其应用体系在实践中正在成为目前解决这些难题。
魏鹏举指出,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数字文创新形态,不仅使文化遗产在新的数字时代“活起来”,也能让它们在新世代年轻人中“火起来”,成为促进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魏鹏举认为,没有实现数字化,文物活起来的目标就只是空中楼阁,其承载的文化信息缺失了走向公众、走向世界的窗口,博物馆也难以在新的时代履行自身的使命和职责。
声音 | 中央财大姚凯:应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12月15日下午,大数据和区块链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暨大数据营销专业建设研讨会及闭幕式在西昌学院举行。中央财经大学大数据营销专家姚凯副教授表示,在拥抱区块链技术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注重对区块链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踪发展动态,积极探索监管方法、治理规律。[2019/12/19]
声音 |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比特币并不适合普通个人投资者参与:据证券日报消息,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目前比特币价格貌似涨得很厉害,但下一波暴涨之后也可能会跌得很厉害。加密数字货币的风险提示值得普通投资者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即使比特币价格不断上涨,众多自媒体不断鼓吹比特币的投资价值,但还是建议媒体和专家不要过度渲染一夜暴富的神话,应该更多提示比特币交易风险。 并且黄震强调,比特币并不适合普通个人投资者参与。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巨大行情起伏剧烈,让很多人踩不准节奏,造成经济损失,作为投资产品比特币风险特别大。虽然一些专业机构或人士可能在低点买入高点抛出会挣到钱,但不是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这么幸运。[2019/6/28]
声音 |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区块链不只是监管对象,也要成为监管服务的工具:今日,2018人民网区块链技术冬季论坛在海南生态软件园召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法学院教授黄震表示,区块链从底层技术,到中间数据层,再到应用层都进行了创新,这带来了监管难度。就目前的监管模式而言,一是放任式无为,二是排斥式打击,三是纳入式规范,四是包容式监管。一边市场开发,一边市场应用,一边进行监管是当下进行区块链技术创新的思路。就区块链监管的制度创新,首先要“软法”先行,地方政府以立法方式进行规范,企业平台组织、行业组织、创造型组织提供规范建议和公约,学者或者论坛提出具有一定规范的参考建议;其次是“硬法”拖底;然后是执法要刚柔相济;另外,在探索中不断优化迭代,加强各方的力量,让区块链走出一条不断在发展中优化支撑和优化监管对策的路径。区块链不只是监管对象,也要成为监管服务的工具,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是一体化的连接。监管科技正在赋能监管者,让监管理念、技术、措施升级到科技革命各个阶段,左后升级到与技术、能力相匹配的阶段。[2018/12/22]
郑重声明: 央财发布年度报告: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又“火起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