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国有大行都在推数字人民币,地铁、商场都能用]目前工、中、建、交、邮储等国有行均已开始推广数字人民币钱包。在这些银行网点,用户无需携带证件、银行卡,只需简单填写资料,申请白名单开通钱包,即可参与数字人民币测试。有观察人士提出,作为运营机构的6大国有银行在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的测试上,由最初的“内部邀请制”发展到“广泛邀请制”,国有行仍是运营主体。随着试点不断铺开,分析认为,央行APP统一监管+各行运营子钱包的综合模式已经浮现,并且可能是最终形态。(证券时报)
声音 | 证券时报头版:随着区块链等快速发展,金融科技正快速改变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格局:11月27日,证券时报头版刊文《巴交所装上“中国脑” 中国证券系统成功出海》。文章表示,26日,深交所与巴交所正式签署技术输出协议。一个强大的证券技术系统,能够保障资本市场高效运转,是维护资本市场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主研发技术系统,拥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不仅是提升一国资本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法宝,更是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基础。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改变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格局。[2019/11/27]
证券时报:说区块链“施压”银行业为时尚早:今日早间证券时报发布文章称,以区块链技术在银行跨境交易上的应用为例,它对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窗口期,但对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益提升和实际收益的作用,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所以,现在谈论区块链“施压”银行业,我们认为为时尚早。从国内银行业人士的反馈来看,当前区块链节约基础设备的效果还并不明显,它更多是降低多方合作的整体成本,尤其是信用成本和交易成本。而这些成本的降低,往往需要先行增加IT成本为代价。也正因此,区块链技术目前还主要集中于银行非核心业务应用,银行业并不担心区块链会“颠覆”整个金融业。区块链金融在国内资产证券化、保险、供应链金融、资产托管、贸易融资、权交易收割、银团贷款等场景上的应用,尽管目前还有待规模化和进一步完善,但是不难想象,未来一旦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对银行业的影响必然也是喜忧参半。毕竟,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经验和案例,对国内金融机构而言,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试验品。[2018/4/19]
证券时报:比特币有基础价值 但不足以支撑起目前高到离谱的价格:比特币作为一种商品被热捧,首先它是有基础价值的,但从价值本身出发,比特币价值不足以支撑起目前高到离谱的价格。跟所有的金融泡沫一样,一旦某种商品、资产具有了良好的基本面价值和升值的想象空间,杠杆和炒作就会随之而来,参与者会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失去理性,价格也将一飞冲天,直到数倍、乃至百千倍的脱离其基本面。别妄想炒币暴富,在泡沫面前,所有市场殊途同归。[2018/2/7]
郑重声明: 证券时报:国有大行都在推数字人民币,地铁、商场都能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