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营管部:北京市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超1200万个]金色财经报道,央行营业管理部发布《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2022)》,其中介绍,截至2021年底,全市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超1200万个,对公钱包超130万个,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冬奥全场景40余万个,交易金额近百亿元。(北京商报)
其它快讯:
声音 | 犇睿董事总经理吴鹏飞:发挥商业机构的技术和运营资源是央行数字货币的既定战略路线:核心团队多人来自于央行、中国银联、商业银行体系的犇睿在接受金色财经采访时进行了重点分析。犇睿董事总经理吴鹏飞对金色财经表示:“首先经求证,这则消息的准确性有待考察。发挥商业机构的技术和运营资源,是央行数字货币的既定战略路线。从相关新闻媒体提到的工、农、中、建以及银联、腾讯、阿里来讲,这则消息又具备了一定的合理性,因为这里既包括了国有大型银行,也吸纳了支付巨头。”
进一步从“数字货币兑换机制”、“数字货币的保存和使用”、“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协调运行”等具体细节剖析,福布斯文章中提及8大机构率先获得央行数字货币的逻辑。吴鹏飞分析:
“首先我们要了解数字货币设计上就是双层运营体系,即央行先将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兑换给公众,这也符合我国目前的二级银行体系。在数字货币设计里,央行主要控制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标准、核心的加密算法和公私钥体系,并控制着区块链上的唯一中心化管理权限,而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则有可能通过钱包等丰富的应用生态去推广到普通公众手中,因为央行如果直接面对公众的复杂性将带来很大的挑战,另外一点是,数字货币本质上是金融脱媒的,如果不设计双层的运营体系,将危及商业银行的基础金融系统。”[2019/8/28]
荷兰央行:现阶段不支持全面叫停数字货币:1月24日,荷兰央行发布了一则有关加密货币及区块链的公告。该行对区块链技术表现出了全力扶持的态度,称自己从2015年起就开始研究如何应用区块链,并建立了四种数字货币雏形,但建立模型的目的单纯是为了研究。荷兰央行还点明了加密货币的内生投资风险,不过仍称现阶段不支持全面叫停。[2018/1/27]
新加坡央行:比特币作为支付服务纳入立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以及新加坡央行正在推进一项法规,将在一项立法中推出一些零售支付服务,其中包括比特币和加密货币交易所。[2017/11/23]
郑重声明: 央行营管部:北京市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超1200万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