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星展银行进击币市:数字货币交易所如何与其对抗?

作者:碳7

来源:碳链价值

毫无疑问,星展银行推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代表了主流市场终于接受数字货币,因为只有当传统金融机构增量用户进入数字货币市场才意味着真正的繁荣到来,而这种商业格局演化现在已经开启——银行不再用传统思维做金融科技新业务,数字货币交易所同样不能固守常规,因为担心监管约束就逃避与合规金融机构合作。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以高达6130亿美元的巨额负债宣布破产,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失控的标志。

两年后,次贷危机余波辐射到新加坡。2010年7月14日,与雷曼兄弟关系密切的星展银行被迫宣布在不承认任何责任下同意和解计划,向已购买雷曼债券的2,160名合格投资者提供高达6.51亿港元的巨额赔偿。之后,时任香港证监会主席的韦奕礼对外做出承诺,保证不会对星展银行及其雇员采取进一步执法行动——6.51亿港元,星展银行“默默”吞下这颗苦果,但也把这次惨痛教训永远刻在心里,或许就是从那时起,他们开始和“中本聪”一样尝试寻求其他出路。

《金融时报》:新加坡星展银行计划扩大加密货币业务:9月6日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新加坡最大商业银行星展银行仍计划发展其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业务,并表示希望扩大其数字交易所并为其在亚洲的 30 多万名高净值客户提供服务。

金色财经此前消息,星展银行经纪部门在去年获得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加密货币许可证,允许其机构和高净值客户通过邀请访问星展数字交易所。星展银行首席执行官Piyush Gupta表示,该银行在数字交易所目前拥有不到1000名会员,不过很快将通过其星展银行移动银行应用向亚洲 30 多万名高净值客户提供服务,包括私人银行、合格投资者、其他交易所和基金。[2022/9/6 13:10:39]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十年已过。

2020年12月10日,星展银行官方“突然”宣布与新加坡交易所合作推出全方位数字交易平台,旨在为机构客户和合格投资者打造全面的数字资产代币化、交易和托管生态系统,打造包括加密货币等数字资产在内的资产代币化和二级市场交易,并为四种法定货币和四种最成熟的加密货币提供相互兑换服务。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星展银行背后最大股东其实是具有新加坡政府背景的淡马锡控股,而淡马锡在数字货币和区块链行业布局已久,这家主权基金巨头早在两年前就秘密启动“实验舱”项目,旨在探索区块链行业投资机遇,一年前又与谷歌、黑石集团和罗斯柴尔德家族联手成立规模高达800亿美元的区块链基金。今年五月,淡马锡宣布加入Libra协会,之后与新加坡交易所旗下数字资产平台完成3亿美元数字债券发行。

星展银行CEO:代币化概念比仅对货币进行数字化要强大得多:金色财经报道,星展银行首席执行官Piyush Gupta表示,最近,炒作主要围绕数字货币,虽然数字货币很重要,但它们无法把握总体机会的规模。Gupta补充说,代币化允许对所有权进行有效的分割,提供实时结算以及对代币化资产进行编程的机会,并增加了使用的各种功能和条件。这使代币化的概念比仅对货币进行数字化要强大得多。已经到了人们了解代币化的力量以及这将如何从根本上改变金融体系结构的时候。Gupta说,在这一转变中,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都应发挥关键作用。中央银行不仅在考虑央行数字货币,而且还在许多其他方面促进向代币化基础设施的迁移。[2021/5/27 22:48:01]

从上述这些背景来看,星展银行选择「杀入」新兴金融科技行业绝非偶然,作为整个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已经吹响了进军数字货币交易市场的号角。一些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蠢蠢欲动”,比如中国建设银行此前计划发行30亿美元的数字化证券,并支持使用比特币在数字货币交易所认购;另外美国监管机构最近也「放宽」了对数字货币的约束,允许各种规模的全国性银行和联邦储蓄协会托管加密货币,包括美国银行(U.S.Bank)和PNC在内几家知名传统银行均表示有意向客户提供加密货币保管和其他服务。

星展银行:比特币的波动性正在影响美国股市:新加坡星展银行(DBS)表示,比特币的爆炸性走势在混乱的交易日里引发了美国股指期货的波动。该银行在一项研究中得出结论称,比特币不再是一种边缘资产类别。星展银行首席经济学家Taimur Baig和宏观策略师Chang Wei Liang写道,当比特币在一小时内上涨或下跌10%时,标普500指数合约往往会出现更大的波动。

该研究显示,比特币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大规模加密交易后更具正相关性,在正常情况下为0.26,而在正常情况下为0.19。这两种资产之间仍存在微弱联系,但星展银行研究还发现,在这些日子里,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的回报率差异也比正常水平高出42%。研究称:“这表明,在一段时间内,更广泛的股市人气可能会与比特币市场人气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考虑到比特币最近的压力,市场参与者最好密切关注这个领域的发展。”(彭博社)[2021/5/26 22:46:42]

正如华尔街巨头富国银行实物资产策略主管约翰·拉福格所说:「在过去12年时间里,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市值已经从0增加到5600亿美元,如果是投机炒作的话,不可能持续12年——这是每个投资者都应该明白的道理。」事实上,自从“中本聪”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创造了比特币,传统金融机构已经意识到市场变化,并开始积极拥抱数字货币。

动态 | 星展银行与瑞士大宗商品交易商在新加坡启动区块链交易平台:金色财经报道,新加坡星展银行(DBS)、瑞士大宗商品交易商托克(TRAFG.UL)及其合作伙伴已在新加坡启动了一个区块链交易平台,旨在减少文书工作并改善贸易流量。星展银行周三表示,将在ICC Tradeflow平台上进行的第一笔交易将是价值2000万美元的铁矿石货物,本月将从非洲运往中国。(路透社)[2019/11/6]

01当传统金融机构入场之后,数字货币交易所是否有足够实力与之PK呢?

几年前,“行业破界”是一个热词,但最近似乎很少提及,其实并不是因为“破界”不存在了,反而是因为这种情况出现的太多,人们已经习以为常,这种情况在数字货币和区块链行业尤为明显,比如数字货币交易所跨界融合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边界也似乎已模糊到没有人觉得从业者在跨界。

但现在传统金融机构也不甘示弱,随着星展银行将触角伸入到新兴的数字货币交易市场,显然已经对数字货币交易所构成一定威胁,那么数字货币交易所是否有足够实力与这些传统金融机构PK呢?

就目前来看,数字货币交易所还是有不少优势的。以这次星展银行入场为例,通过其数字交易平台只能实现证券化代币发行、数字货币交易和数字托管三项服务,这意味着他们目前仅是一家解决用户法定货币入金需求的合规交易所,而对于用户其他更多数字货币交易需求暂时很难满足。

动态 | 星展银行提供区块链金融解决方案:据中国经营网报道,上海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北汽集团中都物流有限公司和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于上海联合宣布“运链盟——汽车供应链物流服务平台”金融解决方案正式上线,成功为中小承运商提供快速、便捷的融资。[2018/11/30]

首先,星展银行提供的三项数字货币服务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按照星展集团首席执行官高博德的说法,星展银行数字货币交易目前并未打算开放给散户进场投资,仅提供给更了解资产属性的机构投资者和合格投资者——也就是说,星展银行并未对数字货币交易完全敞开大门,依然秉持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

比如在数字货币交易方面,星展银行只提供四种法定货币和四种数字货币兑换服务,有限的“交易对”数量显然很难满足当今市场交易需求;在证券化代币发行方面,数字货币交易所其实早已走在市场前端,比如Bittrex和FTX已经推出可交易的证券化代币,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美元、USDT或比特币购买包括特斯拉、标普500指数ETF、阿里巴巴、辉瑞、苹果、BioNTech、Facebook、谷歌、Netflix、亚马逊和哔哩哔哩等全球知名企业的股票;在数字托管方面,Coinbase于2018年就推出了专业托管服务CoinbaseCustody,库币也与新加坡数字资产托管平台安托达成战略合作并获得全球最大私有保险经纪公司诺德保险承保。

其次,传统金融机构暂时难以满足数字货币交易“多样性”和“创新性”需求。实际上,加密货币交易需求十分多样化,比如希望获得更好的加密货币现货交易体验,则会选择币安这类主流币深度较好的交易平台;如果有合约交易需求的用户可能会选择BitMEX或OKEx这样的大型合约交易平台;如果想要尝试收益更高,风险更大的山寨币投资,则会访问库币、抹茶等数字货币交易所。如果喜欢量化交易,可以去Pionex这种提供专业的量化交易的平台,而近期库币也推出交易机器人服务,支持用户构建网格交易策略等,据悉未来库币交易机器人还将推出定投策略、杠杆网络、反插针利器等更多、更专业的交易策略。在“多样性”和“创新性”上,或许是因为受到条条框框和官僚架构影响,传统金融机构目前似乎也很难与数字货币交易所竞争。

最后,传统金融机构入场时间较短,交易生态尚未完善。现阶段,除了星展银行之外,几乎很难找到直接提供数字货币交易服务的传统金融机构,因此想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数字货币交易生态其实并不容易。相比之下,数字货币交易所的交易生态已基本成形,比如库币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工具、为交易者提供不同场景所需的交易工具。坦率地说,星展银行其实也意识到数字货币生态建设不足这一问题,集团首席执行官高博德坦言目前需要尽快促进全面整合生态系统这一转变的实现,通过与新加坡交易所合作并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形成资金募集的生态系统。

02斗则两败俱伤,和则一荣俱荣

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金融机构与数字货币交易所之间始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只要涉及到法定货币交易业务必定离不开银行服务,银行账户是数字货币交易所实现法定货币与数字货币兑换的重要桥梁,倘若数字货币交易所的银行账户被关闭,那么买卖数字货币的交易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投资者和交易者最终也会选择离开市场。以印度为例,自从2018年4月该国央行禁止银行支付系统提供数字货币服务之后,该国数字货币交易量便一落千丈。因此我们几乎可以说,只要运营一个支持法定货币和数字货币兑换的交易所,银行是一个必要因素。

所以说,数字货币交易所能够生存至今,其实与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支持是分不开的,许多数字货币交易所也在积极构建传统金融合作伙伴,比如:火币与俄罗斯国家开发银行Vnesheconombank合作推进建立国家背书的数字资产交易所;Coinone和Bithumb与韩国农协银行是服务合作伙伴;Bittrex与纽约商业银行SignatureBank签署了合作协议允许部分企业客户直接使用美元购买加密货币;库币与全球领先的合规支付商Simplex、Banxa、PayMIR合作,支持超过50种法币的入金服务,降低了全球用户进入加密世界的门槛。库币还获得了经纬创投和IDG资本两大传统风险投资巨头的鼎力支持。

传统金融机构进入数字货币交易领域之后,必然会带来更多竞争,这点毋庸置疑。但同时,传统金融机构入场也会做大数字货币市场规模,毕竟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和用户数量都远超数字货币交易所——比如星展银行2015年总资产规模就达到4580亿新元,约合3500亿美元,几乎与当前比特币市值相当。因此对于数字货币交易所而言,虽然现阶段存在一定市场优势,但倘若真要与传统金融机构硬碰硬竞争显然还是有些“自不量力”,所以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斗则两败俱伤,合则一荣俱荣。

03未来数字货币交易所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边界感」势必会越来越模糊

作为数字货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数字货币交易所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边界感」势必会越来越模糊,现在这一趋势已经有所显现。举个例子,数字货币交易所审核上币是监管机构的工作,量化交易是市值管理机构的工作,孵化加密项目是传统风投的工作……等等。不仅如此,我们看到星展银行和渣打银行这些老牌金融机构开始推出数字货币交易所,而Kraken这样的数字货币交易所也开始申请获得银行牌照,这也充分说明彼此之间的边界感正在一步步弱化。

毫无疑问,星展银行推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代表了主流市场终于接受数字货币,因为只有当传统金融机构增量用户进入数字货币市场才意味着真正的繁荣到来,而这种商业格局演化现在已经开启——银行不再用传统思维做金融科技新业务,数字货币交易所同样不能固守常规,因为担心监管约束就逃避与合规金融机构合作。

传统金融机构进入数字货币交易领域既是竞争也有机遇,就看数字货币交易所能否及时调整战略快速应对。市场即将迎来巨变,就目前来看,诸如币安、火币、库币这样头部数字货币交易所仍有一定竞争优势,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边界”被打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或许能推动传统金融机构和数字货币交易所一起进入共生共赢的新状态,让行业跨向更高维度。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31ms0-3:59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