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首发 | 如何避免项目方欺诈?10条硬核准则拿走不谢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自打重新设置了工作日闹钟,小伙伴们的心情想必都像自家猪丢了一样。2月18日,A股市场迎来牛年首个交易日。紧接着,“基金”猝不及防登上热搜。说好的开门红呢?就这?

然而近日,手机推送立即再次带来一记猛击。“比特币大跌”登上新浪微博热搜第4名。

K线震荡,万点回调。

百度Apollo首发 “Apollo 001”系列纪念数字藏品:金色财经报道,据百度Apollo智能驾驶官方公众号,百度Apollo全网首发首款 “Apollo 001”系列纪念数字藏品,以百度汽车机器人为主体形象,每款对应一个百度Apollo自动驾驶重要里程碑事件。据悉,该数字藏品将于2022年7月8日 09:55发布汽车机器人家族全家福空投款。[2022/7/7 1:58:19]

正摩拳擦掌的币圈投资人们当场傻眼。

本以为有马斯克、比尔·盖茨强势带货在前,行情一片大好,却不想现实总让人猝不及防。

新的一年,如何判定一个项目究竟是你咸鱼翻身的大财神,还是设好陷阱的巨坑?

造成行情震荡的原因多重且复杂,这样的震荡尚且在“韭菜们”的接受范围之内。

而那些由安全攻击事件导致的一跌到底行情,才使得大部分“韭菜们”作为受害者的同时,真正失去了重启的希望。

LBANK蓝贝壳于3月22日18:00首发 DORA,开放USDT交易:据官方公告,3月22日18:00,LBANK蓝贝壳首发DORA(Dora Factory),开放USDT交易,现已开放充值。

资料显示,Dora Factory 是基于波卡的 DAO 即服务基础设施,基于 Substrate 的开放、可编程的链上治理协议平台,为新一代去中心化组织和开发者提供二次方投票、曲线拍卖、Bounty 激励、跨链资产管理等可插拔的治理功能。同时,开发者可以向这个 DAO 即服务平台提交新的治理模块,并获得持续的激励。[2021/3/22 19:07:06]

在区块链上链项目井喷的2020年,除却黑客的“辛勤耕耘”外,巨坑也离不开项目方欺诈的“倾情奉献”。

首发 | 区块链技术及软件安全实战基地正式成立:金色财经报道,今日,中软协区块链分会、人民大学、菏泽市局相关部门联合共建的区块链技术及软件安全实战基地正式成立。同时聘任中软协区块链分会副秘书长宋爱陆为区块链技术及软件安全实战基地特别专家。

区块链技术及软件安全实战基地主要涉及领域为:非法数字货币交易与、区块链与电信、网络、四方支付、冒用商标注册等,联合社会治理、城市安全、前沿技术领域的行业专家,进行警协合作。

据公开报道,近期菏泽市下属机关刚破获一起特大电信网络案,打掉多个涉嫌以网贷和投资“比特币”为名的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83名,扣押冻结涉案资金2700万元。[2020/7/21]

项目方欺诈——简而言之就是项目方设计一个项目,而这个项目其中已被设置有利于项目方的漏洞,一旦吸引到韭菜们,项目方就将开启一顿疯狂乱割。

CertiK安全技术团队将为你带来并分析避免项目方欺诈的十条硬核准则。

首发 | Bithumb将推出与Bithumb Global之间的加密资产转账服务:Bithumb内部人士对金色财经透露,Bithumb推出和Bithumb Global之间的加密货币资产免手续费快速转账服务,每日加密货币资产转账限额为2枚BTC。此消息将于今日晚间对外公布。据悉,目前仅支持BTC和ETH资产转账。[2020/2/26]

CertiK将详细分析以上十条硬核准则,助你鉴别潜在的项目方欺诈项目,极大减少遭受项目方欺诈的几率。

首先,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过往的此类型事件。

发生在近期,且数额最大的典型事件非Compounder.Finance莫属。

Compounder攻击事件回顾

首发 | 此前18000枚BTC转账是交易所Bithumb内部整理:北京链安链上监测系统发现,北京时间10月24日,17:07分发生了一笔18000枚BTC的转账,经分析,这实际上是交易所Bithumb的内部整理工作,将大量100到200枚BTC为单位的UTXO打包成了18笔1000枚BTC的UTXO后转入其内部地址。通常,对各种“面值”的UTXO进行整数级别的整理,属于交易所的规律性操作。[2019/10/24]

北京时间12月1日下午3点,CertiK安全技术团队通过Skynet发现Compounder.Finance项目位于0x0b283b107f70d23250f882fbfe7216c38abbd7ca地址处智能合约发生数笔大量代币的交易。经过技术人员研究,发现这些交易是Compounder.Finance项目拥有者内部操作,将大量数额代币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中。

经过统计,最终共损失价值约8000万人民币的代币。

详情链接:

https://www.jinse.com/news/blockchain/931157.html

在当前DeFi市场火热的背景下,潜藏着各式各样的安全漏洞以及隐患,其中项目方欺诈可以算是技术含量最低,门槛最低的一类攻击方式。

学习如何防范项目方欺诈攻击的方法并不需要像了解其他那些复杂的基于数学模型的攻击方法那般耗费心力。

DarkMatter项目分析

首先,根据项目发布者的历史交易记录来判断项目发布者是否有恶意欺诈历史,是判断新发布项目是否存在欺诈风险的重要依据。

下面以DarkMatter$DARKM项目为例,详细分析——如何查看项目发布者是否有恶意欺诈历史。

DarkMatter项目是一个基于ERC20的发币项目,代码中项目方拥有绝对权限,可以任意将任意数目的代币发送到项目方拥有的地址中。

因此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项目方欺诈项目。?

项目方可以将任意数目代币发送到任意地址中?

查看项目发布者是否有恶意欺诈历史需要根据区块链上历史进行查询。区块链的优势之一是任意交易历史都是公开、可溯源的。利用此特点,首先可以依靠DarkMatter项目的区块链地址,查询项目的发布者地址。本文以Etherscan工具进行介绍,查询结果如下图中右下角所示,0x71323c开头的地址即为DarkMatter项目发布者地址。

第二步,对已知项目发布者地址进行查询。目标是查询该地址发布的所有交易历史记录的哈希值。通过查询,DarkMatter项目发布者地址所有交易历史记录如下图所示:

区块链用户的交易历史记录中包括所有的从该账户地址发起与被该账户接收的交易。

每一条交易都有不同的目的和逻辑。为了查询项目发布者是否有恶意欺诈历史,需要从该账户所有的交易历史记录中查询是否存在创建以恶意欺诈为目标的智能合约的交易。

通过查询可以发现该项目方除DarkMatter项目智能合约之外,还创建了另外两个智能合约,它们的地址为:

0x852B1106ce359ED128451dC753EA4c3289eefadD

0xAdEeE1bcb63F3477c45400249E78Bc4f565A59e0

根据准则第一条,项目发布者是否有恶意欺诈历史,这两个智能合约也存在极大的欺诈风险。

经过对这两个智能合约的源代码验证情况以及源代码进行分析,第2个地址0xAdEeE1bcb63F3477c45400249E78Bc4f565A59e0是名为Rift项目的智能合约地址,并且该项目源代码中存在与DarkMatter完全一致的安全漏洞。

以上是查询项目发布者是否有恶意欺诈历史的步骤。

总结

项目发布者是否有恶意欺诈历史的查验过程相对容易理解,难点在于——查询所有的交易记录中创建智能合约的交易,以及后续确认这些智能合约中是否真正存在漏洞。

这些工作需要专业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审计知识与丰富的经验。

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中,大概并非100%拥有这样的专业知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3:58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