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比特币链下交易带来数十亿美元市场 区块链扩容有哪些新机会?

概述

2021年年初至今,每周在区块链上转移的资产金额达到了数千亿美元,比特币、以太坊、USDC和Tether平均每周交易额为2360亿美元。这些数额庞大的交易产生了数十亿美元的交易费:2021年年初至今,以太坊交易费为41亿美元,比特币为9亿美元。而Solana等区块链专注于通过扩容来提升竞争力,获得更多交易费。

为了量化扩容所能带来的机会,我对区块链上的资产转移进行了研究。在比特币方面,2021年迄今为止转移的比特币美元价值的82%的交易对手方是交易所。而另一个交易对手几乎是也通常是另一家交易所,或者一个大型交易商或投资者。

事实上,绝大多数比特币交易,只发生少数的巨鲸之间,这解释了为什么与交易所合作的托管公司表现如此出色。这些托管公司通过消除链上转移资产的需要来提供扩展性。另一方面,目前以太坊越来越被DeFi主导,这必然涉及链上传输,因此以太坊的竞争对手将会力求提高区块链的可扩展性。

上周比特币价格小幅下跌,从8月13日收盘时的4.78万美元跌至8月20日的4.72万美元,但周末比特币价格有所回升,今天的价格在5万美元上下浮动。以太坊和比特币情况类似,价格在上周也略有下降,但目前已经回到了3.3万美元左右。

比特币市值占比为40.2%:金色财经报道,据CoinGecko数据显示,当前加密货币总市值为1.1万亿美元,24小时跌幅达0.2%,24小时交易量为527.37亿美元,当前比特币市值占比为40.2%,以太坊市值占比为17.4%。[2023/2/26 12:29:35]

上周引起人们关注的加密资产是SOL,其价格从45美元上涨至80美元的峰值,然后逐渐回到目前的73美元左右。Solana是专注于提升可扩展性的layer1区块链,因此可能成为以太坊的竞争对手。

每周在区块链上转移的资产价值数千亿美元。如下图所示,比特币、以太坊、USDC和Tether平均每周交易额为2360亿美元。从年初到现在,以太坊已经产生了41亿美元的交易费,而比特币产生了9亿美元交易费。也就是说,除了区块奖励之外,在区块链上处理交易也能获得很多的奖励。因此,对于可扩展性方面做得更好的区块链来说,这些昂贵的交易费给它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它们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处理更多交易,从而吸引用户使用。

数据:比特币及以太坊交易费用在过去几周分别下降了81%和71%: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交易费用在过去几周分别下降了81%和71%。Bitinfocharts数据显示,以太坊区块链的平均交易费用从5月12日的每笔交易69.92美元下降到5月16日的20.06美元。(Cointelegraph)[2021/5/17 22:11:27]

但为什么资产要在链上转移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区块链分析师通常只关注少数的、知名的实体,并且只关注资金是流入还是流出了某一实体,而不关心实体之间的资金流动。这意味着,虽然区块链上保存着所有资产转移的完整记录,但这一区块链的独有优势现在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分析师们只能部分地了解区块链上正在发生的事,而非全部。

这种情况非常典型,因为识别区块链上所有不同类型的实体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这是因为资产经常通过链上中间地址在实体之间流动。因此,要跟踪实体之间的资产流动情况,需要技术来跟踪资产“跳跃”通过了哪些中间地址。

幸运的是,Chainalysis目前可以识别区块链上的数千家企业,并建立了通过中间地址来量化企业之间资产流动情况的技术。Chainalysis的研究涵盖一百多种加密资产,但本周的报告将专注于比特币,它是美元交易中交易额排名第二的资产,仅次于以太坊,比特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加密资产的流动。

比特币社区仍在讨论如何激活Taproot:金色财经报道,自Taproot于今年1月正式成为比特币改进提案以来已经过去了6个多月。尽管争议很少,但社区仍在讨论如何实施适当程序。问题的根源在于是否需要进行一个能够被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可以接受的软分支。根据Reddit比特币社区的一个帖子,“激活Taproot的最大问题是之前的软分叉SegWit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据悉,“新式软分叉激活”程序提出了一种混合系统,在一年内未能达成共识后,升级将被拒绝。经过另外六个月的讨论,社区可以决定开始为期两年的过程,将在到期时激活升级。此过程最长可达42个月,即三年半。尽管相对没有争议且功能有限,Taproot可能仍需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激活。[2020/7/16]

比特币大部分的资金流转发生在交易所之间,从年初至今的数据来看,这部分交易占比特币总价值量的38%,自托管实体之间的资金流转也占总量38%,而交易所与其他实体之间的资金流转占总量的18%,其他类型实体之间的资金流转仅占7%。我们可以在下面这张图中看到比特币的资金流转情况。

京东数科金天:使用比特币来进行日常支付结算的效率极低:京东数科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在接受访谈时指出:现阶段很多用户对于比特币、央行的数字货币、Libra有一定的疑问和困惑。第一,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且去中心化程度很高的虚拟货币。因为比特币属于广泛离散分布的平等节点,它们之间并不存在边缘关系。从技术层面来讲,比特币并不适用于日常支付的结算,比如一个村庄的所有人进行一笔交易,那所有的人都对账本进行调整,且保证账本不会被其他人进行篡改。从现实角度来讲,使用比特币来进行日常支付结算的效率极低。(金融界)[2020/6/29]

这其中有一个细微之处,它可能会增加流入和流出交易所的比特币份额。这种细微差别在于,从自托管实体转移的大部分比特币可能不会进入新的实体,而是通过发送实体控制的中间地址来进行“跳跃”。这一点在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下图所示,2021年至今,从自托管实体转出的比特币中,有80%是由持有该资产不到两周的实体转出的,这些实体持有比特币的平均时间仅为5天,并且,正如我在8月6日的市场报告中所说,其中大部分比特币转移的数量都少于0.1BTC。

日元兑比特币占比升至63% 日本成全球最大比特币交易市场:数据显示,日元兑比特币占比上升至63.74%,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其后为美元,占比19.87%;韩元第三,占比9.38%;欧元占比3.98%,列第四位。25日早7时许,日元兑比特币占比51.86%。[2018/2/26]

这意味着多达80%的自托管实体发起的资产流转,可能是某一实体控制的地址间的内部转移,而不是不同实体之间的资产交换。对于资产管理来说,内部的资金流转很重要,尤其是在UTXO区块链上,但我个人认为,转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不同实体之间的经济交换。因此,如果占到比特币总交易量38%的自托管实体间的资产转移中,有80%是这一实体内部的,那么自托管实体之间的资产转移份额将缩减至8%,而交易所之间的份额则从38%增加至56%,交易所与其他实体之间的份额从18%增加到27%。因此,在比特币方面,2021年迄今为止转移的比特币美元价值的82%的交易对手方是交易所。

这表明比特币在区块链上的转移,主要是为了将它们移入和移出交易所。现在,比特币的主要应用方式是持有,而不是转移;但是,当比特币被转移时,交易所是主要的来源和目的地。因此,如果想提高比特币的可扩展性,应该专注于比特币在交易所之间的转移。

但是通过链上数据,我们可以更具体地了解谁将从比特币的可扩展性中受益。如上所述,大多数比特币在交易所之间流动,但32%的流入资产来自其他来源,如下图所示。2021年年初至今,交易所流入资产的15%来自大型交易商,5%来自大型投资者,而来自其他机构的资产占交易所总流入量的7%,来自自托管实体的资产少于大型交易商和投资者的,仅占5%。因此,比特币的可扩展性实际上是为了改善数百个交易所、数百个大型交易商和数千个大型投资者之间的资产转移。

绝大多数比特币转移只涉及少数大型参与者,这一事实解释了为什么加密托管公司表现优异,例如Fireblocks在五个月内估值增加了两倍,达到22亿美元。加密托管公司不仅为大型投资者保管私钥,它们还与交易所合作,以便这些资产可以交易或用作保证金,而无需在不同区块链之间转移。

通过将资产集中在托管公司,比特币实现了可扩展性。但这不是我在2017年的扩容战争中所期望的。虽然Liquid网络是这个方向的标志,我之前也谈到过比特币可能的“热寂”,也就是说,比特币变得非常有价值,以至于每个人都想永远持有它,这意味着流动性以及链上交易可能会降到0。

以太坊与比特币形成鲜明对比。去中心化业务的增加,意味着链上活动正在增加。去中心化交易所和金融服务之所以能蓬勃发展,就是因为它们是去中心化的,去中心化使它们能够对快速创新持开放态度,但也让资金转移只能在链上进行。这就是为什么2021年以太坊上的转账费用是比特币的4.5倍,也是为什么像Solana这样的区块链专注于DeFi扩容的原因。另一方面,比特币不需要对快速创新持开放态度,因为它在技术上限制了除了资金转移之外的其他操作。如果你不能在比特币上编写智能合约,那么你不妨把你的比特币放在一个托管公司那里,在那里可以用链外代码编写更复杂的应用。

我没有写过具体的价格分析一类的文章,相反,我希望我的文章能够讲清楚链上数据如何量化行业中发生的各类机会。例如,Solana正在盯上数十亿美元的以太坊交易费,而加密托管公司通过解决比特币在链上的移动问题来建立业务。链上数据不仅能让我们了解价格走势,还能识别行业机会。

来源:Chainalysis

作者:PhilipGradwel

用户和比特币地址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映射关系,比特币地址可以存入多个人的资金,单个实体也可以拥有并控制多个比特币地址来持有BTC。因此作者在行文中使用“实体”一词,而不是“用户”或“个体”。

-END-

?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3:5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