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区块链相关注册企业达9.1万余家 行业迎来发展高潮

2014年-2021年区块链相关注册企业数量及增长率

日前,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与中关村大数据联盟共同发布《2021中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地图报告(第三期)》(以下简称“产业地图”),产业地图显示,近年来,区块链注册企业数量持续攀升,从业热情空前高涨。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区块链之家”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区块链相关注册企业达到9.1万余家。

青岛“智能办”平台上线试运行,将区块链等技术与审批业务深度融合:5月7日,青岛“智能办”平台上线试运行,通过“青岛市行政审批微大厅”微信公众号同步新发30项“智能办”事项,其中28个涉企事项,包括社会团体印章备案、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延续)等12个业务领域。与“网上审批”“秒批”相比,“智能办”亮点更加突出。技术平台更加先进,建成全省首个、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智能办”平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审批业务深度融合,在全省率先建成支撑市、区两级“智能审批”改革的综合性、一体化平台。(青岛日报)[2020/5/9]

2021年颁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区块链作为新兴数字产业之一,明确提出要“推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区块链技术创新,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区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方案,完善监管机制”。

声音 | 央行上海总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解决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新手段: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专访时表示,金融科技作为新形势下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为解决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新手段。其核心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这一创新业务形式的出现, 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 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 拓展了金融发展广度与深度,也已成为传统金融业改革转型的重要抓手。金融科技挑战与机遇并存、效率与风险相伴,要坚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规范引导金融科技健康有序发展。上述负责人表示,“监管沙箱”是一种包容式的监管手段。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积极研究探索监管沙箱机制,在人民银行总行的支持下探索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方式。(中国证券报)[2019/12/5]

今年,工信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区块链产业提出发展要求,明确到2025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初具规模。到2030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区块链成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动态 | 经济日报刊文:应大力推广区块链技术的落地与应用:今日经济日报刊文指出,基于信息消费与线上消费越来越普及的趋势,应大力推广区块链技术的落地与应用,以构造出针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与银行账户安全的天然保护屏障。[2019/2/14]

2021年以来,各地政府有意扶持当地的区块链平台,政府侧和产业侧开始主动谋求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并开放相应场景。各地发展区块链产业各有侧重,因地制宜。其中,北京、广东比较注重区块链在政务领域的应用,浙江、四川提出建设区块链基础设施,海南、重庆重点强调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根据产业地图,近98%的区块链企业成立于2014年之后,尤其是2016年以来,我国区块链企业注册数量快速增长。2017年注册企业数量是2016年的3倍,2018年注册企业数量是2017年的3倍,达到小高峰。进入2019年,区块链行业趋于冷静,企业注册数量有所减少。2020年,区块链从业热情空前高涨,新成立的区块链企业数量大幅超越2018年的小高峰,达到2.4万余家。2021年,区块链行业迎来发展新高潮,截至9月底,新注册区块链企业数量已经与去年持平。

根据产业地图,区块链企业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并形成了以北京、山东为主体的环渤海聚集区,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聚集区,以浙江、江苏为代表的长三角聚集区,以湖南、陕西为代表的中部聚集区,以及以四川、重庆为代表的川渝聚集区。海南得益于政府对区块链的大力支持,受到区块链企业和互联网巨头的青睐。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6:65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