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NFT 戳中了谁的消费点?

来源:陕西日报

本报记者柏桦摄

(责编:邓楠、吴超)

NFT是Non-FungibleToken的简称,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同质化代币,也可理解为一种运用了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所有权证明

NFT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特性。每个NFT都代表着独一无二的数字资料,是虚拟商品所有权的电子认证或证书

1月,华山景区第三批数字藏品《梦回华山全景图》《梦回华山全景图注释版》在阿里拍卖平台迅速售空。

2月,“陕西面塑+冬奥会题材”的100件数字藏品,不到30分钟被抢购一空。

3月,大唐芙蓉园灯展造型的手绘数字藏品,在阿里拍卖平台“秒空”。

4月,西安城墙景区推出的以“盛唐天团”唐小妃、李小白、城小将、波斯客形象为主的“Q版梦长安”系列数字藏品30秒售罄。

……

当NFT概念传入国内后,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数字文创新业态在年轻群体中火了起来。非遗文化、文博文物、景区景点、动漫IP……不同的文化要素经过数字化转化,变为一件件标注着唯一序号的数字藏品。人们只需花费十几元或几十元,就能拥有独一无二的数字藏品。

Web3数据智能公司Forkast Labs推出NFT数字资产指数系列:3月7日消息,Web3数据智能公司ForkastLabs推出数字资产指数系列,包括Forkast 500 NFT、Forkast SOL NFT Composite和Forkast ETH NFT Composite,该指数将提供对数字资产代币化经济表现的实时洞察。据悉,Forkast Labs是一家全球数据、媒体和Web3基础设施公司,由多链NFT数据服务商CryptoSlam和Forkast.News于2023年1月合并而成,由前彭博电视主播AngieLau共同创立。[2023/3/7 12:46:48]

看到这样的商机,许多文旅企业、文博单位快速调整策略,从去年的“试水”变成了今年的重点布局,希望借此求新、求变,让文旅、文博行业发展出现一种新的思路。

打开文旅产业新大门

2021年3月,数字艺术家Beeple将自己历时13年创作完成的5000幅画作拼接成一个316MB的JPG文件,制成数字藏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并在佳士得拍卖行以6934万美元的价格拍出。这一事件让NFT数字藏品这片“新蓝海”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Azuki推出两个全新BEANZ NFT角色:Jay&Jelly:金色财经报道,据官方推特,NFT项目Azuki宣布推出两个全新BEANZ角色:Jay和Jelly,并鼓励Azuki粉丝在@BEANZOfficial社交媒体账号上关注这两个角色。此外,BEANZ还发布了介绍Jay&Jelly的视频短片。

另据NFTGo.io数据显示,当前Azuki地板价为12.49 ETH,BEANZ Official地板价升至1.26 ETH,过去24小时上涨3.17%。[2023/2/14 12:05:19]

NFT的出现,让任何内容都能成为可以永久拥有、保存、追溯的数字资产。NFT进入国内后,以数字藏品的形式为人所熟知。

2021年6月,支付宝联合敦煌美术研究所在“蚂蚁链粉丝粒”小程序上限量发布“敦煌飞天”“九色鹿”两款NFT皮肤。2021年8月,腾讯上线国内首个NFT交易APP“幻核”。随后,京东、网易、百度、字节跳动、哔哩哔哩、小红书等纷纷参与其中,成为数字藏品的平台搭建方。2021年底,国内数字藏品市场开始井喷式增长。截至2022年6月15日,国内数字藏品发行平台数量已经突破500家。

全球资产管理巨头VanEck推出社区NFT:5月2日消息,全球资产管理巨头 VanEck 宣布推出社区 NFTVanEck Community NFT,旨在推动更多投资者和对区块链感兴趣的人加入VanEck加密社区。据悉,VanEck NFT 总计发布 1000 枚,并且选择在以太坊区块链上进行铸造,NFT 将分为三类,分别是:普通(总计 750 枚)、稀有(约 230 枚)和传奇(约 20 枚)。每个 NFT 的持有者将根据他们持有的 NFT 类别获得各种特殊福利,比如早期访问 VanEck 的数字资产研究、独家邀请参与面对面和虚拟线上活动等。

VanEck 是一家深耕区块链和加密行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该公司旗下 VanEck 比特币期货 ETF(XBTF)已获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批准并开启交易。(BusinessWire)[2022/5/2 2:45:38]

各大博物馆纷纷“试水”,掀起数字藏品的热潮。河南博物院发布“妇好鸮尊”数字藏品,湖北省博物馆发布“越王勾践剑”数字藏品,陕西历史博物馆发布秦杜虎符、《富贵恒通》景泰蓝兽首杯数字藏品,西安博物院发布《丝绸之路》系列数字藏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开启了传播新模式。

TikTok将推出NFT系列:金色财经的,TikTok正在推出一个NFT系列,将看到其顶级内容创作者与顶级NFT创作者合作。新发布的TikTok最佳时刻将包含六个“具有文化意义的TikTok视频”,创作者包括Lil Nas X、Rudy Willingham、Bella Poarch、Curtis Roach、Brittany Broski、FNMeka、Jess Marciante和Gary Vaynerchuk等。这些创作者将与COINARTIST、x0r、RTFKT、Grimes等合作创建额外的限量版NFT。根据TikTok的说法,NFT销售的收益将“主要直接流向所涉及的创作者和NFT艺术家”。然而,Brittany Broski和Grimes合作的收益将用于慈善事业。美国说唱歌手Lil Nas X将推出该系列第一个NFT,将在以太坊上提供,并由Immutable X提供支持。拍卖将于10月6日开始,这些视频也将于10月1日至11月5日在纽约皇后区的动态影像博物馆展出。[2021/10/1 17:19:09]

拥有丰富资源的文旅行业也迅速出手,为受疫情困扰而停滞的发展局面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陕旅集团打造的陕旅全景手绘贺岁数字藏品“心随陕旅·一路奇迹”,标志着景区IP正在借助数字藏品进行虚拟空间的衍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推出的“集齐数字藏品兑换终身免费游玩景区资格”活动,为景区带来更多曝光度和关注度。

知名 DJ Don Diablo 的首场 NFT 演唱会以 600 ETH 售出:知名DJ及制作人Don Diablo的首场NFT演唱会以600ETH(约为120万美元)的价格在加密艺术平台Super Rare上售出。这场名为DestinationHexagonia的60分钟NFT演唱会是专门为拍卖而创作的,Don Diablo与摄像师Paul Snijder合作拍摄了一年多,拍卖成功者将会得到一个包含视频文件的U盘。[2021/4/13 20:14:37]

平台数量与发行热情的快速上涨,让数字藏品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据算力智库统计,2021年,我国共发售数字藏品数量约456万份,总发行价值约1.5亿元,预计2026年我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

科技赋能文化消费新场景

陕西作为文化大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是其开展数字藏品创作的资源宝库。面对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和数字藏品的营销新风口,我省众多文旅景区纷纷开始布局。

2021年12月,西安城墙景区推出首款“小武士”系列数字藏品。这款根据景区热门IP金甲武士设计的数字藏品一上线就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瞬间售罄。随后,西安城墙景区相继推出“天之四灵”“时装派对”“造物女神”等系列数字藏品,刷新了国内文旅业数字藏品销售记录。

西安城墙景区迅速布局,联合腾讯云产业,在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下打造了文旅文博标杆数字平台“长安IN文旅数字平台”,并于今年4月29日正式发布上线。截至目前,西安城墙景区已在该平台发布了3个系列11款产品。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相结合的背景下,我国文旅产业正迈向数智技术驱动产业进化的新阶段。横跨元宇宙与真实事件的数字藏品IP为传统IP运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与成长逻辑。”对于数字经济与文旅业发展的关系,西安曲江城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销售部创意IP组副主管高晴有自己的看法。“当创新科技与文旅IP跨界融合,基于文旅产业实体业务之上的数字业务就是产业发展的第二成长曲线。”高晴说。

近年来,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盛行,以元宇宙、虚拟人、数字藏品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业,成为各大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重点发力的“赛道”之一。发售以文化内核为驱动的文旅数字藏品,也成为各大文旅企业深入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和优势,以数字技术宣传陕西文化旅游资源,提高游客对于文旅项目的认知度和参与感,激发人们线下出游意愿,增加线上营业收入的营销新方式。

“对于文旅产业来说,数字藏品突破了时间、空间、保存方面的限制,并使用更加先进、新潮、数字化的形式展现文化价值,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社交需求与价值审美。数字藏品的研发创作也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动了传统文化在科技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说,数字藏品实现了以区块链技术为线下景区赋能,利用线上线下流量互相引导,以实带虚、以虚助实,带动实体经济,创新消费模式,探索数字产业文旅融合的新思路。所以数字藏品会是不同领域未来新的营销增长点。”高晴介绍,西安城墙景区还将推出《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城墙冰淇淋系列数字藏品,并联合方文山“庞克猫”、杌空间、大秦帝国影视等IP共同推出系列数字藏品。

文化是文旅产业的核心。从传统文化到新国潮文化,顺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展现形式赋予了文化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助推博物馆数字化进程

随着数字藏品的走红,博物馆也迅速成为数字藏品落地的重要应用场景。文物与数字藏品相结合,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更新潮的能量,吸引了年轻群体的关注。

“2021年10月,西安博物院联合双镜博物数字藏品平台推出了首款数字藏品《唐·鎏金走龙》,随后相继与支付宝、‘幻核’APP、光明艺品、百度等平台合作发行了20多款数字藏品。这些数字藏品几乎都是一发售就‘秒空’。”西安博物院文创部主任祁晓东表示,数字藏品具有覆盖面广、消费者接受度高、宣传力度大等天然优势,让各大博物馆在观众不便进馆参观的情况下,也可以更好地在线上展示文化遗产、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利于文物“活化”。

“数字藏品丰富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品类,也为博物馆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数字藏品市场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良莠不齐的产品进入市场,导致数字藏品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审美疲劳,许多平台的数字藏品都出现了‘破发’的情况。相较早先数字藏品发行时消费者的非理性抢购,当下,消费者已经回归理性消费,对产品价值有了更高的要求。”祁晓东说。

此前,文博数字藏品主要是将文物原型以静态图片、动态图片或者3D建模等方式来呈现,形式较为单一,无法让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完成更有深度的传播转化。甚至有人说,数字藏品“卖得出去就是NFT,卖不出去就是JPG”。

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围绕文博机构的公益属性、数据安全、消费者权益等问题对数字藏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讨论,不仅对文博单位的发售进行了限制,还明确提出文博数字藏品要进行二次创作,以信息技术加强文物价值阐释传播,不能直接将文物原始数据作为限量商品进行发售。

“未来,发展数字藏品将是焕新文博领域的重要路径,创新则是文博单位必须要面对的挑战。通过正规授权方式利用文物资源进行合理的二次创作、三次创作,生产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产品;拓展数字博物馆领域,搭建沉浸式复合体验场景,扩大应用场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激活数字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以科技赋能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祁晓东说。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和博物馆数字藏品创作生产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健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通过数字技术拉近公众与博物馆、文化遗产的距离,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将会以新的价值承载方式向公众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XLM区块链: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 Web3.0之法律挑战

声音 | 中关村互金研究院刘勇:未来区块链的应用将覆盖生活的各个场景:据财经网消息,在《Fintech观察家》节目里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刘勇,对区块链技术进行解读,从技术角度来看.

[0:0ms0-2:88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