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要想看懂 Web3 须先看懂 DWeb

BrewsterKahle,FounderofInternetArchive

这几日的加密圈很不太平。先是8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宣布将TornadoCash纳入制裁名单,制裁名单包括其网站本身。

再是10日,去中心化交易平台CurveFinance在10日宣布黑客通过域名攻击将用户或其交易重新定向到恶意目的地窃取了价值逾57万美元的ETH。

说好的Web3去中心化呢?说好的数据不易被监管、泄漏呢?怎么如此不堪一击?果然区块链局!不过等等,这些项目虽然喊着Web3或者加密项目的口号,但它们的网站、网站的数据传输系统和远程调用系统依旧是中心化的。

正因如此,我们看到,不论是TornadoCash被制裁还是CurveFinance被入侵,薄弱点都在它们的Web端。

布道者首先要得道。既然咱们都说Web3要创造的是去中心化的未来,那么DWeb的建设自然不能落后,这样传输的去中心化的“道”才能不是空口无凭的歪门邪道。

如果说加密圈的喧哗是让世人看到去中心化的绚烂,那么DWeb就是去中心化的内功,内功难学,但没有内功,一切又从何说起?

BrewsterKahle在DWebShanghai的发言

Kahle参与开发了全球第一个互联网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广域信息服务器WAIS,这也是万维网的前身。他在2012年进入了网络名人堂,以表彰他对于互联网事业的贡献。他长期以来,都信奉互联网应该属于所有人。

Kahle创办了InternetArchive,为民众提供免费的数据图书馆,致力于让所有人能够接触到所有知识。在这个视频里,他谈到了他本人对于DWeb的伟大愿景。

先说说,什么是DWeb

去中心化和分布式是一回事吗?

刚才提到DWeb的全称去中心化网络。你可能会想,这词儿我熟啊,咱们在币圈天天不就是去中心化、分布式这几个词来回说嘛。但是你真的了解去中心化代表什么,去中心化和分布式又有着怎样的区别吗?

我们先来说说去中心化。

想要了解去中心化,首先要知道中心化是怎么回事。在中心化网络中,一个节点或实体对数据传输和储存系统拥有了绝对的所有权,从而使其对所有其他参与者拥有了控制权。

我们在Web2时代所使用的绝大多数产品都符合这一定义。去中心化则是将控制权分发到了多个节点或实体的手上。换言之,去中心化是从数据控制权的角度来定义的。

分布式的定义则比较宽泛。

现在圈内有两种定义:

第一种是从服务器的地理位置分布来定义。只要数据存储与传输服务器被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就被定义为分布式网络。去中心化网络的服务器一定是分布式的,但是,分布式网络并不等同于数据所有权与算力的去中心化。

用AWS举例,AWS的服务器分布在世界各地,人们可以通过AWS将文件在不同设备间传输,但是整个系统依旧归属于亚马逊,一旦亚马逊决定关闭AWS业务,存储其中的数据也会烟消云散。

第二种定义依旧是从数据控制权的角度来定义。在这个定义里,分布式是比去中心化更进一步的超理想状态——信息所有权和算力被平均分配到了网络内所有节点的手中。

下图比较形象地解释了从数据控制权角度定义的中心化、去中心化和分布式。

中心化是一个中心节点控制了其他所有节点

去中心化是多个节点共享控制权,每个拥有控制权的节点控制着一部分数据

分布式则是所有所有节点互相牵制,没有一个节点可以对其他节点产生控制

(Source:Gemini)

不论我们采用哪一种分布式的定义,通常来说,在系统所有权和数据控制权层面做到去中心化,我们就可将其称为DWeb。

DWeb和区块链是一回事吗?

另外一个常被混淆的概念则是DWeb和区块链。诚然,区块链完全符合DWeb所要求的去中心化甚至是分布式的概念,但是DWeb并不一定非要在区块链上才能实现。换句话说,DWeb是一个比区块链更大的概念。

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IPFS。IPFS是一个是一种点到点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最早在2014年由斯坦福毕业生JuanBenet提出设计。它所对标的就是我们现在已经习以为常的HTTP。

很多人可能会困惑,不是啊,我还买过FIL呢,IPFS怎么就不是区块链呢?其实,Filecoin只是IPFS的激励层,在Filecoin出现之前IPFS就已经开始运行了。

在区块链中最重要的就是共识机制,每个节点上的区块信息都是相同的,从而可以达到去第三方信任的价值流通。

但是IPFS则不同,IPFS系统里的每个节点都会用来储存不同信息,IPFS单独运行并不能达到去第三方信任的作用。

在用处上,IPFS和区块链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根据定义,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是一种数据共享方式。

而IPFS传输协议,代表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区块链会把链上所有行为都记录下来,无法删除、更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臃肿,并不适合大量数据的存储。而IPFS则是希望通过内容寻址和去重机制,减少大量数据的重复存储,让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化。

我们再回到IPFS协议本身。刚才提到,IPFS对标的是HTTP。HTTP采用的是典型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平日里我们收到朋友用网盘发来的文件。我们作为客户端会点开对应的网址以提出请求,然后等待,直到收到响应。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收到什么样的数据反馈都要依赖我们输入的网址,这个网址可以认为是在互联网世界中的经纬度坐标,HTTP是一个通过位置去找内容的机制。

(Source:IPFSblog)

HTTP是现在最普遍采用的传输协议,也是Web2时代的协议基石。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心化和明文传输协议,HTTP的缺点非常明显——这些存储在中心化服务器上的数据非常容易被监视、泄漏和篡改。

服务器一旦崩坏整个网页服务都会崩溃,高昂的存储成本也让其需要不断通过删除旧数据来为新数据留下空间。

我们在Web2时代的很多抱怨源于HTTP协议本身难以修改的局限性。这次CurveFinance所遭受的域名攻击也是源于HTTP的局限。这就好比我告诉你原本属于北京的经纬度39.9042°N,116.4074°E是南京,而且你不可以对我的指令提出异议,那么你最后只会南辕北辙。

IPFS提出的解决方法一是用基于内容的地址替代基于域名的地址,二是跟区块链类似,每个客户端都成为自己的服务器节点。

每一个加入IPFS协议的节点都会提供一部分的存储空间。节点上传文件到IPFS网络时,文件都会根据其内容被分配一个独一无二的哈希值,并跟踪每个文件的版本历史记录。若系统内已有相同哈希值的文件,则冗余重复的文件会被移除。

IPFS里的文件还会被划分为多个小文件,分发给不同的IPFS网络节点。每个节点只存储一小部分文件,即使节点本身故意泄露或被黑,也只能看到一小部分信息,而这些文件也是加密后存储在每个节点中,不容易打开,更难得到完整的数据。

当查询文件的时候,IPFS网络根据文件的哈希值进行查找。若要下载,便可从距离你较近的该文件的各个“碎片”节点上,下载并拼凑还原成完整的文件到本地。

因为在下载的过程中,文件也会缓存在你的存储空间,于是你又变成了这个新的文件的节点。所以在IPFS协议下,下载的人越多,节点基数越大,资源就越丰富,下载速度也就越快,这个跟我们以为的常识是完全相反的。

即便文件被最开始上传的人移除,但只要曾经有其他人下载过,便将在网络中继续留存。

通过以上介绍不难看出,IPFS的数据存储方式,使得其具备了数据储存上的去中心化管理,符合DWeb的定义要求。任何一个节点都很难窃取数据。即便进行了更改删除,但历史回溯版本和其他节点中的备份,还是会在互联网中留下印记。

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NFT项目都会选择用IPFS进行铸造了。毕竟什么都上链钱包承受不住,但更承受不住的是,你一觉醒来,NFT被太子换狸猫或干脆直接变成了无效链接链接你还没处说理了。

值得注意的是,众多Web2巨头,包括阿里、京东、腾讯等都开始布局IPFS,IPFS除了在Web3时代为项目赋能,很有可能也会为Web2带来一些改变。

除了IPFS之外,大家常用的DAO投票治理工具Snapshot也是完全链下的DWeb代表。有意思的是,它正是基于IPFS去中心化存储系统所开发建立的。

DWeb的运营方式

在上一节中,我们说明了针对DWeb定义的两大易混淆误区。既然DWeb并不等同于区块链,那么区块链项目所常见的利用通证经济来捕获价值的方式就并不是针对DWeb的普世方案了。

但这并不代表项目运营就可以在没有经济基础的情况下为“爱”发电。那么这些项目又是依靠着什么方式存活运营的呢?

社区捐赠

在上一节中所提到的Snapshot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Snapshot可以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由社区推动的平台。它的开发者为了维持平台开源、去中心化、社区驱动的属性,采用了MIT开源许可协议。

相较于其他的许可协议,MIT协议给予了使用者更大的代码改编、使用和推广自由。到目前为止,Snapshot未推出自己的代币,也没有进行进行商业化,所有的资金都会来源于社区捐赠。

SecureScuttlebutt也采用了类似的运营模式。目前,SecureScuttlebutt社区通过各种资助、捐赠、来自兼职项目和咨询的收入,以及一些已经筹集资金在协议上构建应用程序的公司来维持正常运营。

SecureScuttlebutt创立于2014年,是一个免费、开源的专为社交分享而设计的分布式八卦社交协议。其本质上是一个与好友共享的本地数据库。你的社交账户就是存放于本地数据库中的一个密钥对及消息记录本。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公钥/私钥对,用于对帖子签名,验证其真实性。每一个帖子都被附加到最末端,在一个仅附加的日志中从最开始的帖子依次排序。因为每个帖子都与最后一个帖子相连,所以目前无法删除或编辑帖子。

因为SecureScuttlebutt支持点对点的信息流复制及交换,因此在本地你会拥有朋友们的消息流的副本。在2019年的DWebShanghaiKickoff分享会上,人们曾戏言SecureScuttlebutt可能会因为过于安全而让不小心遗失了登录密码和私钥的用户再也无法找回账号。

这的确有些为难普通用户了,毕竟谁还没有个忘记密码的时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态中的DarkCrystal项目通过类似于QQ中的好友协助认证力求解决这一问题——它将钥匙分成碎片存储在可信的家人和朋友那里,通过他们能帮助重建丢失的钥匙。

另一个免费、开源的社交软件Mastodon也是依靠社区捐赠运行。在Mastodon的网页上,他们明确写着:没有广告、没有商业化、没有VC。捐赠者可以得到的奖励包括加入他们的开发者discord社区,将logo放在捐赠页面,或者在捐赠页面上加上他们网页链接等。

我们在捐赠者名单里看到了诸如Mask、Oak等行业巨头的名字。对于这些巨头来说,可以与好项目的开发者直接沟通,并且在这类运营模式更类似publicgoods的项目中拓展出具有想象力的生态,无疑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

与区块链协议相结合增加激励层

IPFS便是这一模式的代表项目。虽然IPFS自己并不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项目,也不发币,但是在底层设计上,IPFS便可与诸多区块链协议和谐共生,互惠互利。

在上面我们提到,Filecoin是IPFS的激励层,但两者是完全独立、可以分别单独运营的协议。Filecoin就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协议,用来解决数据的存储问题,降低数据存储和使用成本,常作为IPFS的激励层工作。

在Filecoin网络中的矿工可以通过为客户提供存储和检索服务来获取FIL。相反的,客户可以通过花费FIL雇佣矿工来存储或分发数据。通过代币激励,IPFS可吸引更多节点贡献自己的内存节点,从而让存储安全性和速度都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DWeb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为了更好的互联网

其实,DWeb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其背后暗藏的是人类对于自身数据隐私安全性的担忧和对自身财产把控权的渴望,内在逻辑是人类普遍拥有的对于自由的渴求。

我们看到Web3从业者也希冀通过各种方式在技术之外进行革新,以求创造一个更灵活、更公平的经济和组织架构体系。通证经济就是其中之一。通证经济的大风之下,很多噪音也随之诞生。

去中心化逐渐和代币、炒币、财富密码划上了等号,不少只关注短期利益而不考虑长期价值的投机者都将原先用来作为社区成员治理权利分配模型的通证当做了单纯的致富途径。

诚然,财富激励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证价格的稳定上升是项目实力的一个体现。但是,大量投机者的涌入无疑?也会给整个去中心化生态的发展埋下的严重的隐患。

科罗拉多大学传媒学教授NathanSchneider曾经这么形容DWeb:

DWeb从来不是没有批判性地对技术的全面拥抱。它对于“以人为本”和“生态意识”有着自己的坚持。正因如此,它们对于加密货币、Web3等传统概念有着抵触心理,也让我们在金钱至上的行业里看到了零星飘浮的乌托邦。

在这条推特下,讨论汹涌。BlueSky的CEOJayGraber就提出,Web3、DWeb并不应该分离讨论,它们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历史还在不断前进着,我们没有必要在现在就刻意将两者分离。

??

双方的讨论自有他们的立场,但有一点是确认并共通的:技术本身并不能让这个世界更好,技术的愿景应是人心中美好世界的映射,对技术的采用应该是有价值观的。

一直以来,加密行业和Web3都经受着各种非议。人们斥责的不是加密和Web3本身,而是公众平台上所有从业者所共同刻画的行业形象。人们厌烦着VC新瓶装旧酒做着韭菜镰刀,也听倦了不知所云的口号。

正因如此,给行业去去泡沫,重新回归共识本身,留下对技术有信仰、对人类有同理心的人,才显得更为重要。值得庆幸的是,许多圈内有影响力的声音在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侧面。

在之前几期的DWeb峰会中,我们看到诸如以太坊联合创始人GavinWood、IPFS创始人JuanBenet、Blockstack联合创始人RyanShea都曾经举办过自己的小组论坛,再一次说明币圈也好、链圈也好、DWeb届也罢,都有着一群人还持有共同的愿景,也说明任何一次动及筋骨的技术革命都是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的智慧的贡献。

毕竟记住,我们拥抱去中心化从来不是去中心化听起来更高级,而只是因为我们坚信它是更好的选择。我们要做的也只是让它更好。就像MaskNetworkCTO刘怿斯在Schneider的推特下所回复的那样,也许更好的说法是BetterWeb,一个更好的互联网。

当然,这些都不是对通证经济的否定。通证经济大大激活了项目活力,当年要不是因为发行了ETH,以太坊很有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再天才的大脑也得吃饱饭才能运行。在Schneider的那条推特下,也有人指出,空谈主义没有坚实的财务模型只会告知失败。

的确,不少DWeb项目的发展之路艰难。去中心化音乐播放与分享始祖Napster在运营十三年后由于版权官司宣告破产,虽然Napster的名字还在被使用,但早已经丢失了当年的去中心化愿景。

在半年前的LongHashVentures的视频里,Snapshot宣布会于今年与StarWare合作,建立一个基于ZKRollup扩容方案StarkNet的投票框架,允许DAO在Layer2上进行链上治理并与以太坊进行交易,今后可能也有发行通证计划。

这是否也意味着发通证终归是DWeb项目的终途?到底有没有一种商业模式可以让项目在投机风险与商业回报之间寻求到更好的平衡?DWeb项目的想象力究竟又有多远,如何能够影响到更广泛的行业群体让其不是试管里沸腾的自嗨呢?

这些可能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话题,这也是DWeb峰会希望进一步探讨的方向。在更多有关DWeb峰会的内容和相关活动安排,可以查看官方网站。

官方网址:https://dwebcamp.org/

参考资料:

?Centralized,Decentralized,&DistributedNetworks

https://www.gemini.com/cryptopedia/blockchain-network-decentralized-distributed-centralized

?IPFS一点通,IPFS到底是什么

https://new.qq.com/omn/20210412/20210412A02KG400.html

?HowIPFSisChallengingtheWebasWeKnowIt

https://medium.com/innovation/how-ipfs-is-disrupting-the-web-e10857397822

?PA荐读,社交网络去中心化已成趋势,读懂核心底层技术选择和路线

https://www.panewslab.com/zh/articledetails/D30783328.html

?知乎专栏,国内巨头京东华为阿里都在布局IPFS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9867942

?DWebCamp,JustWhatisThisDecentralizedWeb??

https://dwebcamp.org/dweb-101

?DietrichAyala,IntroducingDWeb?

https://hacks.mozilla.org/2018/07/introducing-the-d-web/

?DimensionTech,回顾|DWebShanghaiKickoff

https://mp.weixin.qq.com/s/JAFvrhl_9TPXnxueB34bng

AndreStaltz,DWeb:SocialFeedswithSecureScuttlebutt

https://hacks.mozilla.org/author/lidelprotocol-ai/

Dweb:BuildingCooperationandTrustintotheWebwithIPFS

https://hacks.mozilla.org/2018/08/dweb-building-cooperation-and-trust-into-the-web-with-ipfs/

SecureScuttlebuttConsortium

https://opencollective.com/secure-scuttlebutt-consortium#section-updates

MattHussay,WhatisSnapshotADecentralizedVotingSystem

https://decrypt.co/resources/what-is-snapshot-the-decentralized-voting-system

LongHashVentures,UnveilingSnapshotX|NathanVDH|DAOMini-Series

https://youtu.be/kaqRIoryX7k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3:14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