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拥抱Web3 新加坡后悔了吗

图片来源:由无界版图AI工具生成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不开心了。

在过去一个季度里,新加坡政府高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多次在不同场合释放自身对web3的态度:加密货币没有内在价值,新加坡不看好加密货币。

这种情绪在估值32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TX破产后,迎来高潮。上周,黄循财在国会上强硬表示,新加坡并不计划成为加密货币活动的中心。他强调,对加密货币投机不再容忍。

过去一年里,Web3成为了一种展示“上进心”的手段。包括新加坡、美国、英国、日本、加勒比、阿联酋、迪拜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表态,要对Web3高度重视,甚至成为全球加密资产中心。似乎不倾情拥抱web3,就等同于不重视科技创新。

BTC Markets CEO:对监管机构拥抱加密行业的做法表示欢迎:9月15日消息,澳大利亚数字资产交易所BTC Markets首席执行官Caroline Bowler周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对当地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不支持创新,澳大利亚就有可能被抛在后面。澳大利亚将从“渐进式监管框架”中受益,并赞扬了欧盟采取的方法,还对新加坡监管机构拥抱加密行业的做法表示欢迎。还称,投资者注意到澳大利亚市场缺乏监管,而且应该允许财务顾问就加密资产提供建议,以帮助投资者应对市场波动。(BNNBloomberg)[2021/9/15 23:26:07]

而现在,加密货币正让新加坡蒙羞。

在FTX暴雷之后,数据显示,约有24万新加坡人损失了财产,占新加坡人口的4.2%。新加坡政府控股的投资机构淡马锡,对FTX的总计2.75亿美元投资,打了水漂。

分析师Max Keiserit:比特币是完美无瑕的,它赋予拥抱它的人自由:华尔街金融分析师、比特币支持者Max Keiser发推称,Bitcoin是完美无瑕的,它赋予那些拥抱它的人自由,萨尔瓦多的成就不亚于美国开国元勋们奇迹般地遗赠宪法和权利法案,萨尔瓦多摆脱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6/18 23:46:42]

黄循财表示,对淡马锡的亏损非常失望。新加坡第一夫人、淡马锡前CEO何晶称,这笔投资是“脸上的耻辱”。原因是,他们的投资的FTX是一家管理糟糕,且可能存在欺诈行为的公司。

过去,依靠友好的监管,新加坡在2、3年内,吸引了大量加密货币公司在当地设立办公室,区块链行业活动变得越来越多。以太坊创始人“V神”在2021年9月表示,“很多人都搬到了这里,新加坡成为了加密货币社群的中心之一。”

然而,随着熊市来临,过去半年里,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企业暴雷,而他们的名声都不太好,或是管理糟糕,或是存在欺诈问题。

现场 | 于佳宁:区块链3.0有合法合规包括拥抱监管、走向主流、机构入场: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月29日,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在“区块链平昌论坛2019(Blockchain Pyeongchang Forum, BPF2019)”第二天的圆桌论坛上表示,区块链3.0有合法合规、脱虚向实的特征。其中合法合规包括拥抱监管、走向主流、机构入场这几大要点,脱虚向实则包含产业通证、优质资产、普惠金融、创造价值等方面。[2019/1/29]

这些“问题团队”,或多或少都可以和新加坡沾上关系,对国家声誉造成影响。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律教授KelvinLow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说,声誉受损的情况比人们所知道的要严重得多,每当有这类公司出问题时,总可以追溯至新加坡。

面对棘手的局面,新加坡已作出取舍。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最近出席的2场活动上都给出了明确的边界:拒绝加密投机,监管将更严格;聚焦于有责任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创新。

金丘区块链左鹏:积极拥抱下一轮互联网的温商有望成为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连接器:金丘区块链CEO左鹏受邀参加了由Penta(梵塔网络/PNT)与伽马资本联合举办的下一代公链技术峰会,他表示:金丘成立以来的3轮融资,每轮均有温州资金的跟投,对温州怀有深厚感情,对于一直走在创业创新路上的温商也十分尊重。积极拥抱下一轮互联网的温商,将有机会成为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连接器。而作为一个充分享受区块链带来的机会与资本市场便利的技术公司,也要时刻关注用区块链技术反哺、服务实体经济。同时,他也对Penta在共识算法、DAPP平台、互联互通以及抗量子计算方面的表现表示认可。[2018/5/19]

这将决定接下来新加坡Web3生态的走向。

新加坡想要什么样的Web3?

今年6月,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重点提及了当下广义的Web3的范围:元宇宙、NFT、DeFi和DAO。

车置宝宣布未来将在金融、征信体系拥抱“区块链”:\t\t\t\t \t\t\t\t二手车拍卖网车置宝CTO张炜透露,2018年下半年,将在“区块链”领域启动针对性的技术研究,例如通过检测数据、维保数据、维修记录、保险记录等,实现二手车行业相关数据的共享,做到可信任的数据交换。其次,在订单交易等系统中,以“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互通,提升数据的可利用率。他还表示,2018年金融会拥抱“区块链”技术,和一些前沿的“区块链”创新公司进行合作,并在征信体系建设方面的应用进行积极探索,把车商、车主的数据分享到所有平台,帮助行业解决信用的风险。[2018/3/10]

加密货币投机被严厉禁止,新加坡政府认为,“记录数字资产所有权和所有权转移的代币化和分布式账本提供了经济潜力。”——这是他们认为的在数字资产创新方面的正确道路。

亚洲某头部加密基金研究总监何信对36氪表示,新加坡对数字资产的态度没有因为FTX事件而出现重大转向。“新加坡没有不拥抱加密产业,而是新加坡拥抱的加密产业相比大众理解的有偏差。”

他认为,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近期的发言里,也侧面展示了他们对金融科技的构想。“他们对数字资产行业提出了五大突破点,比如即时汇款、原子结算、可编程货币、通证化资产和可信持续性发展数据,这都是新加坡会积极助力发展的方向。”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孟文能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重点解释了可编程货币和通证化资产。

在他看来,可编程货币拥有加密货币、稳定币、通证化银行存款和央行数字货币这四种形式。其中,加密货币是不被看好的,“在区块链网络之外,加密货币除了作为投机工具,没有任何有用功能”。

他认为,加密行业的真正价值来自于对资产进行通证化。比如,将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通证化以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和降低风险。可以理解为,代币需要和艺术品、房地产、证券,或者碳信用额度等有实际价值的事物进行绑定,才能形成被认可的数字资产。

反之,从事加密货币业务的创业者正迎接来自新加坡的“寒气”。

新加坡并没有完全禁止加密货币相关业务,但他们强调,对想要开展加密货币业务的企业的审批,正变得“严格且漫长”。有创业者感慨,这个流程漫长的令人痛苦。

在国会上,黄循财表示“过去的预测过于乐观”。当下,新加坡对于他们所鼓励的数字资产的界定,变得愈发清晰。欢迎哪类企业,不欢迎哪类,也更具体了。

加密行业的下一站

有学者认为,新加坡通过Web3争夺人才、提升就业的目的已经达到。

实际上,从去年底起,新加坡对加密行业的监管就开始一路收紧,给行业降温。

2021年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将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列入“投资者须警惕名单”,禁止其向新加坡居民提供服务。币安新加坡站也彻底关闭。币安亚洲地区主管GlebKostarev表示,“时代变了”。

今年1月,新加坡禁止加密货币服务商向当地居民宣传他们的产品。不得在网站、广播、广告牌等渠道宣传。

4月,监管提出新规:当地公司即便面向国外提供服务,也需要申请新加坡当地的牌照。

10月,监管表示将继续加大力度阻止散户的参与,拟打算不允许散户使用信用卡和杠杆购买加密货币。以及,试图限制当地稳定币发行。

而很多机构最想要的就是散户市场。

相比之下,香港在鼓励散户交易方面释放的决心,显得更加“激进”与开放。

10月底,香港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第一次明确将虚拟资产发展落实到文件,明确表示,允许零售投资者合规买卖虚拟资产,放宽散户参与有关交易。

一位Web3创业者过去更青睐新加坡,但他告诉36氪,接下来也打算在香港“试探”一下,设立办公室。

对于他来说,新加坡的监管框架稳定是主要吸引力,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安全感。比如,即便是在现行监管框架下不能合规的技术创新,也可以被允许短期内做些试验。

“新加坡的优势体现在稳定、监管架构稳健、营商环境良好、基础设施齐备等方方面面。”欧易OKX研究院对36氪解读道,“新加坡对加密行业的政策是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又保持谨慎,但绝不是在阻止这种创新。”

他们认为香港的优势是:“有数年金融科技沉淀、优秀的学术环境、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库、健全的法律体系、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与内地合作,优势也非常明显。”

据上述加密基金研究总监何信观察,政策上,两地对于牌照的态度都较为开放,差别不大,区别会更多体现在营商环境的执行层面,包括基础配套等,比如企业银行开户、人才引进等。

他认为,未来在政策和实际操作上两地都有很强的竞争力,“香港会奋起直追。关于亚洲数字资产中心的地位之争,还未尘埃落定。”

文|苏子华

编辑|乔芊

来源:DeFi之道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3:83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