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2021年区块链回顾:虚拟货币繁华落尽,产业区块链、元宇宙登上时代舞台

年末之际,《链新》回顾这一年区块链带给我们的改变。

链新原创作者|王晟宇

2021年即将过去,区块链行业在这一年迎来了巨大的变化。从数字人民币的红包雨到元宇宙概念占领每个人的社交圈,年末,新华社宣布发行NFT,区块链让更多的人看到实际的应用。

年末之际,《链新》回顾这一年区块链带给我们的改变。

3.78亿数字人民币红包雨

2021年春节期间,北京、深圳、苏州、成都等地拉开了新一年数字人民币拉新活动的大幕。

2月,北京推出“数字王府井·冰雪购物节”活动,发放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深圳龙华区面向商事主体中购买社保的春节留深人员,发放2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

据《链新》统计,截至2021年11月末,2021年各地共计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3.78亿元,共244.9万人抢到。

在遍地开花的红包雨之后,数字人民币开始走入人们日常的生活当中。

据央视新闻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全国范围内已经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4亿个,交易金额已达620亿元。

印度财政部长将于2月提交2023年联邦预算,加密社区希望能够减税:金色财经报道,印度财政部长Nirmala Sitaraman将于2月1日提交2023年联邦预算。去年预算案时,可能没有人想到对所有来自加密货币的收入征收30%的高额税。去年,财政部长进一步宣布,一种加密货币资产的损失不能由另一种加密货币资产的收益来补偿。还规定了1%的高TDS税率,并从7月开始适用。一项研究表明,在2022年7月至10月期间,价值超过32,000亿的加密货币交易已从国内交易所转移到国外交易所,这可能是高TDS的结果。加密社区期待着财政部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革。对VDA的征税也有望得到一些澄清。[2023/1/24 11:28:25]

进入下半年,在数字人民币方面的推广更集中在应用场景的拓展上。目前,在各个试点城市,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有地铁、医院、共享单车、学校缴费、工资发放等。

11月3日,据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透露,目前已有155万商家接受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在公用事业、餐饮服务、交通、零售及政府服务等领域已有广泛的使用。

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在国际金融论坛第18届全球年会上介绍,在数字人民币的体系中,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了统一的分布式账本。央行作为可信机构将交易数据上链,保障数据真实可靠,运营机构可进行跨机构对账、账本集体维护、多点备份等。

动态 | 报告:2023年中国在区块链领域投入预计超过20亿美元:美国市场分析机构国际数据公司 IDC 发布报告称,中国官方对区块链技术的认将推动区块链的应用和该领域的支出增长,新华社援引 IDC 于 11 月 7 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从 2018 年到 2023 年,中国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支出将以 65.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 2023 年,中国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支出将超过 20 亿美元。2019 年,中国在区块链技术的大部分支出都发生在银行业,其他高支出行业包括制造业、零售业、专业服务行业和供应链中的流程式制造领域。(新华社)[2019/11/13]

产业区块链政策落地

2021年3月,区块链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当中。

6月,工信部、国家网信办两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区块链的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作出要求,“明确到2025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初具规模。”

据《链新》统计,截至发稿前,全国34个省市已发布区块链相关的专项政策37项。其中,2021年新增的政策为10条。

在各地政策中,区块链与政务、金融、司法存证、版权等领域的结合被提及的次数最多,几乎出现在每一份政策文件中。

2021年12月22日,中央网信办、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等17部门发布了《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入选名单》。结果分布在政务、能源、股权、跨境金融等17个“区块链+”领域,共有179个区块链项目入选。

现场 | 2020年会有更多的合规数字资产: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北京时间11月12日,BVC高峰夜话数字金融论坛的圆桌环节,众嘉宾就区块链应用进行了讨论。

?

火币中国CEO袁煜明:数字资产和线下实物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才能形成数字金融。区块链是数字金融的基础,还会有很多进化过程。

?

知名区块链学者方宏进:区块链应用的挑战在于数字化后上链,率先可以进行数字化的行业,是本身数字化程度较高的。

BBshares首席投资官李天:只有区块链可以记录金融数据,才能具有最大的价值。2020年会有更多的合规数字资产出现在投资人面前。

?

币核集团创始人兼CEO巨建华:私有链联盟链本身是软件业务。会有各种定制化需求,因此价值会比较有限,对于BAT的公司来说,可能这类业务没有太多吸引力,创业项目可以尝试ToC的业务。[2019/11/12]

2022年,北京、广州、成都、苏州等12个城市将集中迎来规划的第一个交卷年。

比特币时代在中国终结

动态 | Mt.Gox赔偿推迟5个月,善后计划提交期限延至2020年3月31日:Mt.Gox发布声明表示:由于大量善后索赔(这些索赔尚未被受托人全部或部分批准)仍然没有确定是否要接受索赔评估程序,并就索赔评估的请愿决定提出上诉,因此Mt.Gox善后受托人目前依然没有在善后计划中修改索赔、还款方式的权利,而且是否需要针对善后索赔制定适当措施也未能确定。所以,在还款方式上其实无法进行任何有意义的讨论,也不可能在2019年10月28日之前提交善后计划。预计法院将需要一些时间来确定究竟是否需要善后索赔,然后才能提交善后计划。鉴于上述情况,Mt.Gox善后受托人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了寻求延长善后计划提交期限的动议,2019年10月25日,东京地方法院发布了一项命令,允许延长期限到2020年3月31日提交善后计划。[2019/10/29]

2021年上半年,虚拟货币市场迎来爆发,在资本的助推下市值不断突破。以狗狗币为代表的“动物币”系列,在埃隆·马斯克等名人的喊单后频频上演暴涨暴跌的戏码。国内外层出不穷的虚拟货币炒作,引发大量投资者进场。

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

公告提出: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会员单位不得承保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虚拟货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服务。

2022年全球区块链市场预计将扩大至76.837亿美元:根据行业情报公司Reportbuyer公布的报告,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料将从2017年的4.115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76.837亿美元,折合成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79.6%。不断扩大的“区块链即服务”应用、上涨的加密货币市值、精简的商业流程以及日益改善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将大大提高区块链市场的增速。到2022年,支付板块或占据区块链市场的最大份额,而增速最快的地区将是亚太。[2018/1/3]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一次会议,会议提出:坚决防控金融风险,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

5月25日,内蒙古出台打击虚拟货币“挖矿”行为八项措施。掀开了对虚拟货币矿厂整治的大幕。随后,四川、云南、贵州、青海等多地纷纷出台政策清退辖区内的虚拟货币矿场。

6月21日,央行发布声明,就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问题约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部分银行和支付机构。要求各单位不开展、不参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活动。当日,多家银行同步发声,开始排查涉及虚拟货币炒作的账户,一经发现将立即采取暂停账户交易等措施。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特别指出: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随后火币、OKEX、MEXC、Biki等30余家虚拟货币交易所宣布将在12月31日前清退用户。

10月浙江、江苏开始全面排查各单位被入侵利用开展虚拟货币“挖矿”行为。随后北京、福建、贵阳、四川、云南等监管部门再次强调,持续整顿“挖矿”,坚决实现“清零”目标。

目前,各个交易所也正按照此前公告日程,纷纷关闭在的业务。

联盟链生态崛起

随着以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的公链彻底退出中国市场。中国本土的长安链、星火·链网、蚂蚁链等联盟链生态体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6月10日,长安链重大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国家电网、建设银行、中粮集团、华电集团等50家央企及世界500强企业宣布加入长安链生态联盟。

7月24日,在“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杭州”论坛中,华为、蚂蚁、百度等互联网大厂纷纷提出要构建区块链联盟生态。

8月30日,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多地发起国家级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星火·链网”。

目前,国内区块链产业生态体系形成三分天下的态势。第一是以长安链、“星火·链网”为代表的政府或央企背景的产业区块链生态联盟;第二是以蚂蚁、腾讯、华为、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大厂为代表,服务于各自生态体系的互联网大厂性联盟链体系;第三是以数秦科技、浪潮、众享比特、万向等区块链创业企业为代表的生态体系。

但这样的格局仍未形成定数,随着元宇宙的热度高涨,网易、B站等其他互联网巨头和传统企业也正在大步向区块链行业迈进。

从NFT到元宇宙

在2021,不少人了解区块链都离不开两个词,NFT和元宇宙。NFT和元宇宙的火热,为区块链走向普罗大众提供了最具影响力的素材。

今年3月11日,由数字艺术家Beeple创作的《Everydays:TheFirst5000Days》在佳士得以6900万美元拍出,创造了数字艺术收藏品的拍卖最高记录。从此,NFT作为新的艺术品载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但真正将NFT推向更广泛人群的事件发生在8月。

8月29日,NBA球星史蒂芬·库里花18万美元购买无聊猿NFT头像后,迅速引爆等抖音等社交媒体。猎奇心理使人们开始尝试了解这种新艺术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

就在同一周,另一种名为Loot的NFT彻底打破人们的认知。这种黑底白字JPG图片形式的NFT,由随机形成的八行字构成。最高价在一周内被炒至94.5万美元。

NFT的火热也蔓延至国内,9月24日,支付宝发售的“2022年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在阿里拍卖上最高拍到314万元。

事实上,相比数字艺术收藏品频频制造的炒作新闻,NFT的最大应用市场在区块链游戏当中。

8月底,链游头号产品Axieinfinity的总成交额突破15亿美元,7月的总收入高达3.56亿美元,吸金能力超过同期的手游“王者荣耀”。

至今,在NFT的成交排行榜上,区块链游戏类NFT仍占据主导地位。

12月22日,根据区块链游戏联盟发布的报告显示,区块链游戏在2021年第三季度所有NFT交易量中的份额约为22%。7月至9月期间,NFT游戏累计收入23.2亿美元。

12月24日,新华社宣布将通过区块链NFT技术,发行限量藏品。首批“新闻数字藏品”预发行11张,每张限量10000份。还将推出仅发行1份的特别版本,所有藏品均免费上线。

未来,属于元宇宙吗?

事实上,元宇宙一词虽然早在1992年诞生。但其在2021年被广泛接受要归功于Facebook这家公司。

6月,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财务会议上提出,要在5年内将Facebook打造成一家元宇宙公司。此后,元宇宙一词便频频出现在各个媒体报道中。

10月28日,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完成向元宇宙进军的第一步。也成功的在全球引起“元宇宙热”。

11月,多家A股上市公司因炒作元宇宙概念收到问询函。于此同时,网易、B站、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宣布进军元宇宙。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中国共有“元宇宙”商标申请4368件。其中4366件,占比99.9%的“元宇宙”商标于2021年注册。

12月8日,香港地产大亨郑志刚宣布投资500万美元,在元宇宙内买下一块虚拟土地,创造了目前为止虚拟土地的最高价。

12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于发文《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提到“理性看待元宇宙带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对社会的影响,不低估5-10年的机会,也不高估1-2年的演进变化”。

2022年,元宇宙或将继续延续热度,成为新趋势的重点领域。

但未来并不止元宇宙。2022年,即将开幕的冬奥会,将成为数字人民币向外展示的重点场景。全面铺开的背景下,哪些城市也将加入数字人民币试点?2022年,北京、广州、成都、苏州等12个城市将集中迎来区块链规划的第一个交卷年,区块链将写入更多城市的发展规划吗?2022年,对虚拟货币交易和挖矿的整治排查已成为常态化监管。新一年,虚拟货币相关法律是否会顺势出台?2022年,各个联盟链生态将面临如何实现数据互通,业务协同的挑战。即将出台的区块链国家标准,又将给行业带来哪些变化?2022年,已更名数字收藏品的NFT将迎来哪些与实体结合的场景应用?2022年,元宇宙真的会走入我们的生活吗?2022年,“区块链+”还有多少可能性?本文为链新原创,未经授权禁止擅自转载。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3:5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