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汽车元宇宙商标热,该降温了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赵建国

近来,“元宇宙”概念持续火爆,引发了汽车厂商注册元宇宙商标的热潮。为了抢占元宇宙商标高地,无论是头部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元宇宙风”劲吹的背景下相继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

近日,小鹏汽车申请元宇宙商标被驳回的新闻在业界引发广泛关注。3月23日,《中国汽车报》记者在商业信息服务平台“企查查”上查询发现,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的多件“小鹏元宇宙”商标,流程状态均为“驳回通知”。与之相似的是,此前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的元宇宙相关商标注册申请也被驳回。

“理小蔚”申请商标均遭拒

实际上,早在去年9月,理想汽车就申请元宇宙商标注册,名为“理想元宇宙”。随后,理想汽车注册了7类元宇宙商标,并将商标使用范围扩大至广告、包装设计、运输、服装等领域。

土耳其电动汽车制造商Togg与Metaco达成合作:金色财经报道,土耳其电动汽车制造商Togg宣布与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商Metaco达成合作,旨在为土耳其和欧洲的用户提供智能合约驱动的用例,包括代币化车辆服务、二氧化碳足迹评估和NFT。Metaco的平台托管在IBM Cloud上,为Togg提供加密数据、工作负载和加密密钥控制服务。Togg此前还与Avalanche团队Ava Labs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Avalanche区块链存储车辆维护和零件信息,并计划推出基于Avalanche区块链的二手车市场。(Cointelegraph)[2023/1/10 11:04:49]

随着元宇宙热度越来越高,车企注册元宇宙商标也进入高潮,而且它们申请注册的商标名称五花八门,其中以“车企/汽车名称+元宇宙”为形式的商标名称格外抢手,例如蔚来汽车的“蔚来元宇宙”、比亚迪汽车的“比亚迪元宇宙”、东风汽车的“风光元宇宙”和“岚图元宇宙”、长城的“长城元宇宙”和“机甲元宇宙”等。

其中,在申请元宇宙商标数量方面,上汽集团一骑绝尘。2021年10月,上汽集团一口气申请了109个元宇宙相关的商标类别,名称大多为“车元宇宙”、“车元宇宙Z-UNIVERSE”、“荣威元宇宙”等。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车企注册元宇宙商标十分积极,但通过却不容易,包括东风、蔚来、理想等多家车企的元宇宙商标申请均遭到驳回。

汽车制造商DMC已提交元宇宙和NFT相关商标申请:6月4日消息,NFT和元宇宙商标律师Mike Kondoudis发推称,汽车制造商德劳瑞恩汽车公司(DeLorean Motor Company,简称DMC)计划进军元宇宙领域。DMC已提交DMC和DELOREAN商标标申请,将涵盖虚拟汽车、NFT支持的媒体、虚拟汽车销售商店等。[2022/6/4 4:02:24]

“元宇宙商标注册申请被驳回有多方面原因。”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任传智向《中国汽车报》记者分析:首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文字、图形等同样或近似的商标注册申请是先申请者优先获得商标注册权,后来者被驳回很正常;其次,在现实中,元宇宙商标如果是在市场尚未炒作之前就提交商标注册申请,且申请的分类与理由合理合法,则容易通过。而在元宇宙概念被盲目热炒之际再去申请注册,即使车企是出于为了防止他人抢注的防御目的,也很难被通过;再者,随着元宇宙概念被炒作,主管机构对元宇宙及带有相关字样、图形的商标注册审核会更加严格。而且,多家车企的元宇宙商标注册申请多停留于概念,并无元宇宙技术内涵的实质,申请分类与企业本身主营业务也缺乏相关性,申请目的及用途存疑,因此被驳回并无不妥。

汽车品牌领克在百度希壤元宇宙平台推出领克乐园:3月14日消息,今日,汽车品牌领克联合百度希壤共同打造的“领克乐园”正式亮相百度希壤元宇宙平台,面向公众开放体验。领克乐园将借助5G、人工智能、云计算、VR等核心技术,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看车、购车等创新体验。作为首家入驻希壤的汽车品牌,领克积极与百度携手探索元宇宙,丰富内容生态。据悉,领克由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合资打造。(太平洋汽车)[2022/3/14 13:55:39]

元宇宙是未来还是噱头

事实上,2021年3月,商标注册的主管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曾发布《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集中开展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士对于多个“元宇宙”商标驳回一事回应称,元宇宙是一项新技术,不能作为商标被个人或企业独占,否则容易产生误导。

2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再次表示,截至目前,在商标数据库中约有1.6万余件“元宇宙”、“METAVERSE”相关商标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据《商标法》及其有关条例规定,依法对其予以审查,并坚决反对、严厉打击蹭热点和不以使用为目的囤积、恶意注册商标等行为。相关市场主体在申请注册商标时,应符合《商标法》有关规定,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商标注册秩序。

动态 | 美国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与物联网公司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区块链技术:据Cointelegraph消息,美国内华达大学的里诺和内华达应用研究中心(NCAR)与物联网公司Filament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区块链技术,旨在提高无人驾驶联网汽车与周边基础设施之间的安全性和通信。[2019/4/24]

“所谓元宇宙,其实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工业4.0研究院院长、数字孪生体联盟理事长胡权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像如今越来越多的VR眼镜就是虚拟现实的具体工具。而虚拟现实技术无论是在汽车行业还是其他很多领域的应用,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单纯地将元宇宙作为噱头、注册商标来用于商业目的等炒作行为,不仅会损害这项技术的声誉,也会显得企业自身肤浅,毫无实际意义。

“对元宇宙等概念的市场炒作,对于实体经济发展并无帮助。”上海大学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张元江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当今时代,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层出不穷,但对一些科学技术、科学概念肆意歪曲“借壳”炒作,不仅不利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应用与传播,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公众带来误导。例如,前段时间关于纳米、区块链概念的商业炒作十分泛滥,一时间几乎“万物无不可纳米”、“区块链无处不在”。在热度消散后,投机者和炒作者又盯上了元宇宙,其实他们大多数并不理解元宇宙的内涵,只是希望借用这一“时髦词”来包装自己的产品而已。一时的热潮很快会降温,但会给真正的技术应用推广带来一定副作用。

瑞士网络安全公司:联网电动汽车可用数字货币支付:据globenewswire消息,瑞士网络安全和物联网公司WISeKey今日宣布将允许联网电动汽车使用WISeCoin数字货币支付,联网车主可以通过NFC技术将WISeCoins从汽车钱包转移到电动充电站,为汽车充电并支付费用。[2018/6/19]

元宇宙如何“脱虚向实”?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了解元宇宙的技术内涵,对元宇宙的技术属性及作用也不清楚。因此,现实中围绕元宇宙的商标抢注、概念炒作、蹭热点等行为,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更应该关注元宇宙的技术属性,减少盲目申请元宇宙商标等行为,更应该反对蹭热点和盲目炒作等无意义之举。”西安交通大学数字经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陆载纲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让元宇宙“脱虚向实”,正视其本来面目和技术内涵的应用,对汽车业和其他行业,乃至实体经济更能起到实质性帮助。

“其实,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全过程都可以成为元宇宙技术的应用场景。”胡权表示,在汽车设计阶段,元宇宙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辅助二维、三维设计,让设计师在虚拟现实中直观看到设计构件的合理性、上下车的便利性、人机界面操作的人性化和便捷性等,从而进行更细致的调整。同时,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理论技术指标进行仿真验证和测试。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环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高精细化程度和工作效率。目前,福特已经在汽车生产线上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在汽车销售环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网购平台上或屏幕、VR眼镜上较为全面地展示汽车的结构、性能等,帮助客户更好地看到实车上难以看到的内外部细节,有助于客户深度了解汽车产品。

“现在,一些智能汽车上已经出现VR抬显,以及应用了VR技术的网上商店、信息娱乐系统等。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程度不断提升,属于元宇宙内涵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等技术不仅将应用于汽车生产阶段,而且还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为终端消费品的汽车上,为车主及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张元江说。此外,元宇宙的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自动驾驶的仿真测试,还能在自动驾驶车辆上为乘客提供虚拟现实技术,并借助高速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提升乘客在车内工作或娱乐的体验感。

“摆脱对元宇宙商标抢注的肤浅认识,向深、向实去研究和应用元宇宙技术,将能为汽车产业变革、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陆载纲最后说。

短评:跟风蹭热点不可取

近日,从“理小蔚”到传统车企的元宇宙商标申请均被主管机构驳回,再次引发大众对于元宇宙的关注。

从纳米技术,到区块链,再到元宇宙,近年来蹭热点的浪潮一波接一波,但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眼下,元宇宙概念的炒作已经日薄西山,元宇宙商标的抢注与热炒并没有带来丝毫价值,只有被驳回的教训与反思。而且,大肆炒作反而为元宇宙技术应用和推广增添了更多误解和困难。

一方面,在商标注册主管部门已经开始严控元宇宙商标申请的情况下,企业没有必要再去跟风,应该以更多精力去关注元宇宙技术本身在汽车产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另一方面,元宇宙在汽车行业有更多实用价值,推动技术本身的落地和应用,比单纯去申请元宇宙商标更有意义。

当下,国内产业界已经开始对元宇宙的炒作“踩刹车”。今年2月21日,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发布“元宇宙产业自律公约”指出,元宇宙最重要的应用场景是产业场景,业务应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扎实推进元宇宙产业化和产业元宇宙化发展,坚决抵制利用元宇宙热点概念进行资本炒作,避免形成市场泡沫。

在汽车产业加速驶向“新四化”之际,“借壳”炒作新技术概念的不良风气和打擦边球、蹭热度的现象时有发生。此次多家车企元宇宙商标申请被驳回的事实,释放出监管部门和产业界的明确信号:蹭热点的风气不可取,“脱虚向实”才是产业发展正道。

文:赵建国?编辑:万莹?版式:刘晓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31ms0-2:95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