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虚拟数字人爆发式增长,第二个洛天依却没有出现,为什么?

来源:搜狐网

作者: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2018年B站正式将洛天依纳入麾下后,开始了其变现之路。

据了解,目前,洛天依已经通过虚拟品牌形象代言、举办演唱会、形象授权、直播联合互动等方式,实现了商业变现。其中,为虚拟数字人举办演唱会,已经成为虚拟数字人运营的一个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虚拟数字人在2021年出现爆发式增长,第二个洛天依并没有出现。

包括B站,也没造出第二个洛天依来。

为什么这么难?

必须要正视虚拟偶像或虚拟数字人到底是什么?

杭州判决首例涉虚拟数字人侵权案,判决被告构成侵权:金色财经报道,近日,杭州互联网法院一审判决了首例涉虚拟数字人侵权案,判决被告公司构成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为原告公司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含维权费用)12万元。[2023/5/6 14:46:23]

虚拟偶像本身技术就是动作捕捉+声源库。

一来此类呈现形式并不新鲜,日本的初音未来和国内的洛天依早就出现。

二来虚拟偶像不仅仅只是形象,还要有人设且配合大量的内容创作,如初音未来、洛天依就是以虚拟歌姬形象出道,有大量音乐作品,以及众多与之相关的动漫、游戏、演唱会。

同时还有日常大量的人物设定下的形象展示,形成类似真人偶像一样的存在感。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也不是光靠技术就能填平的鸿沟。

抖音旗下子公司“虚拟数字人应用平台”软件著作权获得登记批准:金色财经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抖音旗下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虚拟数字人应用平台”软件著作权获得登记批准,当前版本号为V1.0。(金十)[2022/9/2 13:04:33]

不过,在2021年开始,虚拟偶像也不再是互联网厂商的专利。

在2021年末,湖南卫视推出了第一位虚拟主持人“小漾”。

据了解,“小漾”作为湖南卫视实习主持人,她的诞生历时3个多月,集结了30多位数字艺术家和工程师的灵感和智慧。而之后小漾也将陆续出现湖南卫视的其他节目。

愚以为,传统电视行业进入虚拟偶像领域,一方面可以说是迎合热点并制造爆点,另一方面则是针对正在离开传统电视频道、以二次元为主要特征的Z世代的一次贴身近战,以期让新的潜在用户群体有可能留下。

百度发布虚拟数字人制作平台:1月15日消息,据报道,近日,百度发布的数字人生成平台百度智能云曦灵,搭建数字人生产、内容创作、业务配置服务于一体,能支持从最初数字人形象定制、人设管理、业务编排、内容创作,再到多种驱动模式下与用户互动的全部需求,将为各行业赋能,进一步降低数字人应用门槛。(鞭牛士)[2022/1/15 8:51:25]

与此同时,一些虚拟数字人也不再局限于演艺圈。

此前,百度就推出数字人平台“曦灵”,未来数字人生产、内容创作、业务配置服务将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全链路制作和调优,降本增效。

百度智能云AI人机交互实验室负责人李士岩表示,数字人产业有三大核心推动力:用户需求与技术升级、政策支持与资本涌入、计算平台的迭代。

但仅仅就小漾这样的偶像出道虚拟数字人而言,目前的表现却平平无奇。

虚拟数字人发展提速 多家银行宣布“造人”:1月14日消息,当前,虚拟数字人风头正劲。近日,万科首位数字化员工“崔筱盼”获得“最佳新人”奖则成为业界关注话题。随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虚拟人、全息、AR等技术或大量运用的消息,更是引起业界广泛讨论。随着冬奥时间的临近,乘着元宇宙概念、虚拟数字人的火热,梳理发现,目前已有多家银行推出虚拟数字人,但其表现形式多以数字员工为主。例如,2021年年底,百信银行推出首位虚拟数字员工AIYA艾雅。(证券日报)[2022/1/14 8:48:24]

但就目前小漾的表现来看,对其的反响存在正反两种声音,而目前《你好,星期六》的收视率也从最开始到目前降低了近一半,小漾的表现似乎不如预期。有观点认为,是技术不到位、成本过高才导致观众对湖南卫视呈现的虚拟主持人小漾反响平平。

愚以为,小漾刚刚出道、反应平平,实属正常。

动态 | 非法销售虚拟数字货币 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15万元:据人民法院报报道,曾某以承诺数字货币只涨不跌为由,非法销售虚拟数字货币。近日,江西省金溪县人民法院审结了该案,以非法经营罪判处 。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曾某明知自己持有的“世联资产”虚拟数字货币不能在中国销售,仍向他人销售,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罪。被告人曾某能如实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具有坦白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曾某具有退赃情节,可酌情从轻处罚。法院查明上述事实后,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2019/7/23]

广电领域的虚拟偶像,则较之过去的虚拟歌姬,也有不一样的属性,即自带新闻主播的特质。

但作为一个“任人打扮的木偶”,如何针对地方、频道、文化等诸多现实标签,来塑造一个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永不翻车、永远年轻的虚拟偶像人设,这是这类合作中最至关重要需突破的环节。

不过,可以想见,之后还会有更多的虚拟数字人出道,此处指的是演艺圈模式。

理由在于技术上的门槛越来越低。

虚拟主播目前而言没有太多的技术壁垒,动作捕捉+声源库的技术都已经成熟,且3D成像能够达成现实中演唱会的虚拟与现实结合,因此真正的技术壁垒应该是AI,即数字虚拟人所要达成的深度学习。

换言之,从木偶到匹诺曹的蝶变,才是虚拟数字人真正的技术壁垒。

而目前,国内主流的虚拟数字人,其实只是虚拟偶像范畴。

基本还是木偶形态,即和初音未来、洛天依一般无二,会动的吉祥物。

在未来,虚拟主持人会作为真人主持的搭档,特别是在和年轻一代打破认知壁垒的破冰中,大量出现。

目前来说,技术现状不会影响虚拟数字人或者说虚拟偶像的发展,真正影响发展的是商业场景的拓展,如衍生链条上游戏、动漫、演唱会乃至更多领域的探索和盈利。

但需要警示的是,这一波虚拟数字人可能会迎来一轮泡沫破灭,其诱因则在元宇宙之上。

事实上,虚拟偶像布局在2017年到2018年就有过一次大规模尝试、然后降温。

而在2021年众多名人明星人设翻车后又开始爆发,其本质是科技互联网行业习惯性的跟风老毛病,去年的爆发也有元宇宙和永不翻车人设的催化。

此外,互联网大厂,也有提前占子和试错积累经验的意味,毕竟是一个风口,试试没错,但大多也只是浅尝即止,不是重点突破方向。

例如字节就选择和乐华娱乐携手虚拟数字人,主要还是乐华娱乐在探路。

由此,其实虚拟数字人在当下根本谈不上真正的经济效益。

整个商业前景也是为止,即主要是为未来更多的商业形态如元宇宙、人工智能、游戏、动漫等寻找结合点和呈现方式,其商业变现渠道也大体会出现在上述场景之中。

如果谈及核心竞争力,则同样在未来,也在技术,即:

虚拟数字人的关键就是越拟人越好,人设越接近真人偶像越好,能够跳出木偶生态、真正具有匹诺曹式人工智能水准则更加。

核心竞争力依然如真人偶像一样,需要有经典的作品、鲜明且具有穿透力的人设,并且和粉丝达成深度互动。

此外,如以虚拟偶像为主要生态的虚拟数字人还有一个难题需要解决:谁来为其创作内容。

尤其在人工智能还不足以独立进行内容创作的当下,能否如初音未来、洛天依一般,有庞大且自发的外部内容创作者,为其量身打造各种作品。

在这个前提下,顶流的虚拟数字人才可能达到成本降低、影响力指数级扩大的效果,其他虚拟数字人则由于缺少内容而最终沦为路人、被淘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LunaMET:经济日报:数字藏品亟待完善监管

作者:佘颖 来源:经济日报 近几年,被称为“NFT”的数字藏品火遍全球。从实践看,如果把数字藏品仅当作线上交易的文创商品,由市场监管部门和知识产权部门监管,那是不够的.

[0:0ms0-2:72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