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新加坡出新规 加强监管加密货币“移民”

新加坡高级部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尚达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曾表示,随着中国、美国和英国在内的全球监管方收紧监管政策,自2020年1月《支付服务法案》生效以来,大量加密机构、平台涌入新加坡发展,新加坡俨然成为了加密行业的避风港,至此包括我们所熟知的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维塔利克·布特林)和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在内的行业大佬均移居或常驻于此,新加坡正式开启了针对加密机构的热土模式。

新加坡收藏品设公司Mighty Jaxx完成1000万美元融资:新加坡收藏品设计和制作公司Mighty Jaxx完成1000万美元融资,腾讯领投,Korea Investment Partners、KB Investment跟投。该公司总融资额达到1480万美元。自2012年成立以来,Mighty Jaxx已与Cartoon Network、华纳兄弟、DC漫画、Looney Tunes和芝麻街等全球品牌合作生产各类收藏品。去年,该公司孵化了区块链技术平台MightyVerse,可在藏品中存储信息和数字资产,推进游戏化的收藏体验。该公司也进军了NFT市场,今年4月推出了两款搭配实体藏品的NFT藏品。创始人Jackson Aw受访时表示,Mighty Jaxx自2019年以来一直在整合区块链,以验证其生产的实物收藏品。(Vulcan Post)[2021/8/12 1:51:17]

面对为此蜂拥而来的加密货币“移民”,新加坡以“金融开放”的态度逆流而行,在过去的新加坡共识大会(Singapore Consensus)上,新加坡金融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行业表达了极其友好和开放的态度,通过监管环境友好、税收较低等政策吸引了许多加密货币企业,同时通过许可证和暂时授予一些大公司豁免权的方式,让这些前来发展的加密机构能够在当地提供服务和运作,并以此为该国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利润。

上海市检察二分院:利用虚拟币进行外汇兑换属于非法买卖外汇行为:金色财经报道,上海市检察二分院发文称,日前,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提起公诉的一起利用虚拟货币非法买卖外汇案件获得判决支持,法院以被告人王某构成非法经营罪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3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该案系以虚拟货币为媒介非法买卖外汇的新型犯罪案件。

检察官提醒,本案中,因为掺杂了虚拟货币买卖、网络代付、代充值等所谓跨境电商业务元素而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与早期的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门前从事“站桩黄牛”非法换汇,以及后来的通过地下钱庄实现人民币与外汇的对敲交易不同,本案被告人所实施的是以虚拟商品交换为媒介的非法买卖外汇行为。以虚拟币为交易媒介,实现外汇与人民币的货币价值转换,包括以人民币兑换虚拟币、再将虚拟币兑换为外汇,或以外汇兑换虚拟币、再将虚拟币兑换为人民币的行为,其均属于非法买卖外汇行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虚拟货币也不能成为犯罪的障眼法。任何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2023/5/10 14:54:29]

但是坚持塑造相对友好的监管环境的新加坡,与其他主要国家加强监管的策略背道而驰,在毅然成为加密货币机构暂时回避一轮轮监管的避风港的同时,也助长了不容小觑的加密货币所带来的潜在的违法活动与金融稳定风险。在2020年1月《支付服务法案》生效后的两年多,各方面信息表透露着狂欢后的加密热土新加坡重新开始重视针对加密货币所引起的金融稳定风险,尤其是散户市场,并决定在计划中的监管改革之前,加强对该国加密货币相关公司的审查。

动态 | 汤森路透和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打击金融犯罪:信息巨头汤森路透和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近日宣布,他们已致力于联手推动新加坡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项目和计划,合作重点是利用新兴技术解决金融犯罪问题。汤森路透实验室提供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区块链工程和数据可视化等学科的能力。[2018/8/24]

近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Ravi Menon(拉维·梅农)表示,正在考虑新的措施,以加强对加密货币散户投资者的保护。在散户投资者似乎对加密货币的风险“不理智地无视”之际,这些措施将加大他们交易加密货币的难度。

新加坡交易所投资英国企业,研究与区块链类似的技术:新加坡交易所上周五表示,已对总部位于伦敦的科技企业Cobalt投资了一笔未披露的资金。SGX在声明中称,Cobalt将研究使用与区块链类似的技术来简化外汇交易。[2018/5/4]

“或许增加加密货币零售渠道的限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梅农表示,新规可能包括客户适用性测试,以及限制散户投资者在交易这些数字资产时使用杠杆和信贷工具。他详细解释了此前有关当局计划扩大该行业规则的言论,并表示,新加坡计划在10月份前就这些提议进行公开咨询。

近期新加坡地区数字支付牌照的部分申请人和持有人,或已收到来自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发送的一份调查问卷,希望获得有关他们业务活动和持仓的详细信息,以此来衡量该公司的财务稳健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其中要求提供的主要数据包括拥有的主流代币、主流借贷对手方以及通过 DeFi 协议进行的借贷数量和质押的主流代币。

同时与当地加密货币交易所进行核实,在获得数字支付代币服务牌照后所遵循的流程,以更好地了解风险,期望通过这些举措限制公司倒闭和散户投资者因市场波动而受损的影响。

这么多发生在新加坡预期的加密监管改革之前的措施,正式映证了梅农所重申的一种立场,即加密货币的波动性使其不适合作为货币使用,对散户投资者“高度危险”,正是这些“高度危险”的要素促使他们不得不重新重视这一些问题并有所行动。

2022年上半年新加坡已经开始制定收紧加密货币投资规则,当时要求虚拟资产提供商即使只在海外开展业务,也必须获得本地牌照。但梅农表示,暴露风险特性的同时,记录数字资产所有权和所有权转移的代币化和分布式账本确实提供了经济潜力。梅农表示“我们将在9月初寻求解决这些紧张局势的方法,并且监管的范围将扩大以涵盖更多活动。”

区块链头条

企业专栏

阅读更多

金色早8点

Bress

链捕手

财经法学

PANews

成都链安

Odaily星球日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7:88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