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回顾日本掌控高端空调压缩机?松下将撤走生产线,国产替代能行吗

日本的老牌空调品牌松下宣布:将中高端空调生产线撤回本土,并扬言两年内将包括压缩机在内的所有生产线全部撤走!

国产空调生产一直以来都受制于人,一旦撤走就意味着我国的空调生产线将面临瘫痪的危机。

那么,曾在国内空调市场占据半壁江山的松下,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

松下撤走后,我们国产的企业是否要像之前的芯片那样,在中高端空调领域被“卡脖子”呢?

松下撤出中国市场

近日,日本媒体的产经新闻爆出了一条让人惊讶的大新闻,1979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松下电器,打算在未来几年内将自己的压缩机生产线。

从中国的广州转移到目前处于日本滋贺县的草津工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也打算为此投入100亿日元,也就是7000万美元。

这也不是他们第一次做生产线转移,此前他们就已经在2021年撤出了中国的光伏面板和电池市场,4月中旬的时候他们又发布公告,在5月中旬关闭位于沈阳的松下蓄电池工厂,彻底退出锂电池。

这样的消息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热议,毕竟之前的松下电器,中国市场上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其他方面都有着无可匹敌的优势。如今却先后把自己引以为傲的电池技术,以及空调业务都撤回日本。

这样的选择还是让不少人都有些猝不及防,同时也对中国未来市场感到担心,毕竟松下的空调压缩机技术一直都是世界顶级的,不少人都认为我们会因此被他们卡脖子。

那么中国市场真就这么脆弱,会像芯片行业那样卡脖子呢?

松下曾占据中国市场半壁江山

自从1979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松下空调就成为很多中国老百姓喜欢和信任的空调品牌,尤其是他们的质量和贴近大众的营销方式,也得到了老百姓们的认可和信赖。

在那个时候美的和格力都只是刚刚起步的小喽啰,很多人买空调的第一选择都是松下。

就这样松下几乎是无人能及的状态,国产空调在他面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尤其是在90年代,松下空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是达到了40%。

根据多家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1990年到1997年的这段时间,空调产量从22万台直接飙升到850万台,而且利润率也达到了20%。

而在这段疯狂的红利期,松下电器也成为了收益最大的一家,毕竟当时国产空调中只有春兰和华宝等几家公司在做。

当时的格力和美的都只能算是二三线品牌,想要和技术成熟且有着完整生产线的日本空调竞争,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也是在这段时间里,东芝、三菱等多家空调生产商开始把自己的生产线都搬到了中国,尤其是压缩机生产线也被从日本本土迁到中国,想要分食这块大蛋糕。

之后很多企业都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完成空调的整机组装,之后再拉回日本进行销售。

松下电器看到了中国的巨大潜力,所以即便是自己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也没有太多的骄傲自满,而是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贴合大众的需要。

他们也敏锐觉察到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所以在价格方面也在不断压缩成本,从而冲击中低端市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整体价格相比较于其他日本电器的价格都要低,在中高端空调市场上一直都占据着不错的份额。

尤其是他们的压缩机技术,更是吊打国产产品,所以他们也一直深受国人的青睐和喜爱。

这其中松下的压缩机技术更是中高端市场上的杀手锏,众所周知压缩机基石在整个空调制作过程中一直处于核心竞争力,而松下的研究和投入一直都是不遗余力的。

因此他们的技术一直都是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空调的变频和节能能力,更是独角兽般的存在,不少国产品牌也都在使用他们的技术。

松下能够在中高端市场上一直吃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这一技术上的不断创新。而其他国产品牌,在这方面和他们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完全无法与之抗衡。

不过最近几年不少日本企业却接连宣布要撤出中国市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国产空调纷纷崛起,日本电器辉煌不再

尽管很多日本企业在90年代,几乎占据着我国的主要市场,而且从技术到营销手段等方面都全面领先,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和超越的勇气。

因此从2000年开始,不少国产空调也开始慢慢发力,和日本的空调品牌逐渐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尤其是2005年后,国内空调市场也在悄然间发生着改变,国产已经冲到了50%。之后十年间,以格力、美的等多家国产空调厂家纷纷发力,日本空调品牌的市场份额被疯狂挤压,甚至一度压榨到只有5.5%,格力一家的销量是日系所有品牌的六倍以上。

在销量完成碾压后,中国企业也没有停止对日本电器的围剿,尤其是格力和美的先后进入中高端空调市场,奥克斯则是在中低端市场上蛮牛冲撞,这也让很多日系空调完全没有竞争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日系空调都纷纷选择撤离中国。

为何国内空调企业能在短短十几年中,将已经在国内运营了几十年的日本空调企业,纷纷挤到离开呢?这几点原因也是值得深思和考虑的。

首先来说就是价格,日本的很多电器产品价格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用户来说并不友好,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松下虽然一直在走平民化价格,但他们的电器平均价格也达到了4500元。

更不要说三菱电器的7488元和大金空调的6524元,相比之下格力和美的等品牌的价格都低上不少。

其次就是成本控制方面差距巨大,同样的配置和档次,松下空调的价格要比美的和格力贵出一大截。

原来他们还能够用质量来说事儿,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在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已经非常小了,格力敢于喊出保修十年的口号,因此更受国人的青睐。

其实这也是很多日本企业的通病,他们在成本控制方面远不及中国企业,曾经他们最大的出版社日经BP还专门把比亚迪的海豹电车做了一个全面的拆解和分析。

为此还出了一本书来详细描述拆解过程,一本书就高达4.5万人民币,但依旧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领先的平台成本能这么低。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的空调企业想要和中国竞争,他们最大的优势点已经不在。再加上最近十几年来,更多的消费者对国货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并不一味追求品牌效应,这更增大了松下的经营难度。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松下在营销方面的表现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相比较于格力早早提出了:“好空调格力造”以及早早布局直播间以及其他方式进行宣传。

松下却更看重传统的营销模式,再加上并不亲民的价格,他们想和格力竞争的难度也非常大。

此外松下在自己的战略方面也先后出现问题,在国内市场环境中,家装空调已经成为最大的消费市场,但松下却一直在主攻工装,虽然价格等方面有着绝对优势。

但在数量等方面却完全无法和格力匹敌,当他们2016年终于做出改变时,却为时已晚。

如今看来面对国产品牌的不断冲击,外资厂家在中国市场最好的选择,就是死磕高端路线。而且也有不少企业在这方面做的非常不俗,这其中西门子在冰箱方面已经是高端大气的代名词,而同为日本企业的索尼则是在电视方面称王。

松下其实也有这样的实力来做到这些,毕竟他们在压缩机方面的领先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只要继续死磕高端市场,他们依旧能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松下撤出为无奈选择,卡脖子言论危言耸听

松下的离开,对我们的空调市场来说还是有一些损失的,毕竟他们在中高端市场的优势非常明显,而且他们的压缩机技术也得到了很多国产品牌的青睐。

就目前来看不少国产品牌也在使用着他们的压缩机,所以他们的离开还是会产生不小的损失。

但基于这样的原因,就说我们的高端空调会因此被停滞不前,还是非常片面的。毕竟我们的多家空调企业也并非没有布局压缩机技术,只是就目前来看相比较于松下电器有一些差距而已。

就目前来看格力一直都有自己的压缩机技术,那就是他们的凌达压缩机,虽然还没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也掌握了核心技术,并不担心因此被他们卡脖子。

根据《中国经济周报》的消息称,格力已经加大对高端空调压缩机技术的研发投入,未来追上甚至超越松下也并非不可能。

美的这边同样早就有了和松下分庭抗礼的压缩机技术,他们早早和东芝合作成立了共同研发和生产压缩机,如今美的的很多产品都使用的美芝压缩机。

现在这款压缩机成为了全世界销量最多的压缩机,如海信和奥克斯等品牌也都在使用这样的。

而松下留下的生产线和厂房也并不会浪费,根据媒体的消息称已经被小米接手,只是现在还不知道双方接下来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合作。

不过无论如何他们想要卡中国中高端空调的脖子,就目前来看还是有些不太现实的,只能说会给中国的空调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反倒是在这个时候离开中国的原因,还是值得深思的,毕竟他们已经在中国市场耕耘了40多年,如今却落得人去楼空。也值得我们对此有进一步的考虑和探索。

松下这个时候离开中国,也是基于多方面原因考虑的,首先来说就是咱们国内产品对他们的替代作用,前文已经基本分析了松下在中国的现状并不算乐观。

他们想要继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早日寻求新市场才是更优选择。

而且日本政府对于这些在外投资企业回流一直都是持开放态度,而且也在经济以及其他方面有着不菲的补贴力度,这也使得松下电器对回归日本有着极大的兴趣。

所以他们也以保密技术等借口,关停生产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商人的本质就是逐利。

此外中美贸易战的日益升级,就目前来看中美双方在贸易上的摩擦几乎被摆到明面上了。

对于和美国一直穿一条裤子的日本企业自然更希望能抱紧美国的大腿,松下在锂电池行业就因为抱上特斯拉而大赚特赚,如今压缩机技术是中高端空调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也愿意和美国企业合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愿意放弃已经被挤压到寸步难行的中国市场,主动回到日本本土以及其他地方,从而寻求和更多美国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从而为自己获得更多的收益。

更何况如今中国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成本压力。

笔者观点

松下电器的撤出,对我国的中高端空调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挑战主要来源于技术上的差距。

国产品牌在这方面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短时间内想要追上松下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困难,还需要我们的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来突破这一技术。

但松下的退出,也给了众多国产品牌进军中高端市场的机会,如果能够拿下他们的市场份额,在现如今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也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和收入。

所以国产品牌也需要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注重科技创新、提升服务的质量,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让那些卡脖子的言论烟消云散。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4:63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