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纪伯伦《先知》|经典之作or鸡汤文?东方送给西方最珍贵的礼物

据说,古往今来最畅销的诗人乃莎士比亚,排名第二的是老子,第三名则非纪伯伦莫属。哈利勒·纪伯伦是黎巴嫩著名诗人和作家,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彪炳东方文学史册。

作为一名文学大师,纪伯伦的思想融贯中西,他不仅具有东方人所特有的东方文化气息,同时汲取了西方的优秀文化,将两种文化吸收融合,以一支如椽大笔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文学世界,赢得了广泛的世界声誉。

《先知》是纪伯伦的代表作,在他18岁就写成了第一稿,40岁时才下决心使之问世,前后历时22年,期间几易其稿。这部用英文创作的散文诗集于1923年在纽约出版后很快风靡西方。据统计,迄今《先知》已被译成五十六种文字,发行量多达千万册。

《先知》是纪伯伦的巅峰之作,被称为“东方送给西方最珍贵的礼物”。它给纪伯伦带来了巨大的名气和荣誉,甚至文学地位与泰戈尔比肩,他和泰戈尔被认为是世界文坛两颗耀眼的东方巨星。纪伯伦跟泰戈尔一样,把东方文学推向了世界。《先知》的诞生让西方文学为之震撼和欣喜,纪伯伦的文字是如此之美,内含东方的理性和浪漫,在西方世界掀起一阵东方文学的浪潮。

1.文字美——东方意象和意蕴的升华,让西方人如饮醇浆

《先知》开篇写到:在西方阿法利斯城,住着一位来自远方的客人阿勒穆斯塔法,他是一位智者,在阿法利斯城中已经住了12年。在第12年绮露收获之月的第七天,他即将登船归去。当他要离开时,预言者爱尔美差以及当地民众一起走来为他送行,同时请求他说出真理。

于是,智者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包括爱、婚姻、孩子、施与、饮食、工作、欢乐与悲哀、居室、衣服、买卖、罪与罚、法律、自由、理性与热情、苦痛、自知、教授、友谊、谈话、时光、善恶、祈祷、逸乐、美、宗教、死等26个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了人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纪伯伦的《先知》文字如诗一般轻柔凝练,流畅洒脱。他那多样而繁富的比喻摆脱了文字的单调和简单化,并上升为美妙的意象和意蕴丰富的象征。

比如,《论工作》中,

你们喜爱立法,却也更喜欢犯法。如同那在海滨游戏的孩子,勤恳地建造了沙塔,然后又嬉笑地将它毁坏。

比如,在《论美》中,

她不是干渴的口,也不是伸出的空虚的是手,却是发烧的心,陶醉的灵魂。她不是那你能看到的形象,能听到的歌声,却是你能闭目时也能看见的形象,虽掩耳时也能听见的歌声。她是一座永远开花的花园,一群永远飞翔的天使。

这些空灵飘逸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炽烈的感情,它们为语言涂上一层炫丽温暖的色彩。著名文学评论家努埃曼在《纪伯伦传》中评价《先知》时有这样的话:“他那美丽、协调、色彩雅致和匀称丰富的曲调,包含在精炼的语言内,每一语句都跳动着生命的力量和断然的回答。”尤其“在精选新颖的比喻和创造隐喻以及出色的转喻方面,显示了更高的艺术功力”。

诚然,这些诗句语言优美,韵律和谐,犹如天籁之音,给人一种审美上的愉悦,而这样的语言在文中是触目可见、俯拾即是。《先知》既充满东方情调,同时又饱蘸西方式的激情,欧美评论家将它与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相提并论,称之为“东方最美妙的声音”。

“纪伯伦文笔轻柔、凝练、优美,宛如行云流水;词句清新、奇异、俏丽,色彩斑烂夺目;文章寓意深刻,比喻生动别致,想象丰富无比,加上富有神秘格调、启导预言式的语言及诱人的音乐韵律节奏感,构成了举世公认的热、绚丽、清丽、奇特的‘纪伯伦艺术风格’”,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对东西方文学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2.哲理美:平静中却流露出淡淡的悲凉

在清秀隽永的文字之后,纪伯伦的《先知》蕴藏着深邃的哲理寓意。他借助“先知”圣哲的形象,用华丽而洒脱的诗句,阐述了自己对人类、生命、自然、死亡等问题的看法。

作为《先知》的早期译者之一,冰心曾对纪伯伦以及《先知》这本书做过高度的评价,她说:“我很喜欢这本《先知》,它和《吉檀迦利》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我觉得泰戈尔在《吉檀迦利》里所表现的,似乎更天真、更欢畅一些,也更富于神秘色彩,而纪伯伦的《先知》却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年轻人讲些处世为人的哲理,在平静中却流露出淡淡的悲凉!”

如《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那静止的弓。

初读这首诗,我心有触动。这首诗的题目虽为《论孩子》,具体内容却是论父母之道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把孩子视为自身所有物的?特别是中国父母,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形成“父母之命不可违”的传统氛围。他们爱孩子,这固然没错,但是他们也总喜欢干预子女的一切重大人生选择,总想让孩子按着自己规划的路来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进步,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这一个现象,为什么孩子没精神整天死气沉沉?为什么孩子跟父母关系不亲密?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反思,反思自己是不是管的太多了?甚至为什么孩子做出自杀这么极端的事情?这是可喜的变化,这说明父母渐渐地开始觉醒了。

正如这首诗所讲,孩子虽父母所生,但绝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更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们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他们的心属于未来。作为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尽力保护他们身体的长大,但不要干涉他们的心灵的成长。

父母之于孩子,就像一张坚实的弓之于一支弦上待发的箭。父母能做的就是当好“弓”的角色,唯有这“弓”坚实稳定、尽力弯曲,才能将这“箭”射得更遥远。

《先知》中充满了诸如此类富含哲理的诗句。比如,什么是自由?纪伯伦说,很喜欢追寻自由的人都不知道,其实他已经被自由捆绑住了,因为自由就是自由的枷锁。“我心里忧伤,因为只有那求自由的愿望也成了羁绊,你们再不以自由为标杆为成就的时候,你们才是自由了。”当我们满心里都是想找到自由,殊不知,自由的枷锁已经套造我们身上,我们反而是不自由的。

纪伯伦的散文诗渗透了强烈的哲学意识,表现出深刻的思想蕴涵。同时笔下的哲理始终与优雅的格调相结合,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充满激动人心的力量。他的文字,他的感情,他的思想,融入每一篇诗作中,就像一粒粒的珍珠,闪耀着人们的眼,打动着人们的心。

《先知》,既有思想深度,又富有文采。《芝加哥邮报》评论说:“如果一个男人或者女人读了他,不能安静地接受一位伟人的哲学,那么,这个男人或者女人,就生命和真理而言,确已死亡”;“这一本奇妙的著作,诗人说,它是诗化的哲学;哲人说,它是充满哲理的诗。青年则说:‘这里有一切蕴含在我心中的东西。’老年人说:‘我曾不断追寻,但却不知追寻为何?但在我垂暮之年,我在这本书中找到我的宝藏。’”

在西方,《先知》掀起了持久的“纪伯伦热”,如今还成为孩童洗礼、青年婚礼仪式上被用来朗诵的经典。可见,纪伯伦和他的《先知》的影响之大。

3.经典之作?还是鸡汤文?

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经将纪伯伦喻为从东方吹来横扫了西方的风暴,带来的全是鲜花。尤其是众所周知的散文诗代表作《先知》,更是被《芝加哥晚邮报》赞为“小圣经”,不仅开阿拉伯文坛一代新风,更在当时掀起了一阵热潮,并为纪伯伦赢得了世界性的不朽声誉。

然而,每一个作品的发行和流传都必定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声音,正如每个硬币都有正反两面一样,对一件作品,有人喜欢,也有人讨厌。就像《先知》,随着它的风靡全球,批评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喜欢这部书的人认为,《先知》以艺术的抒情,书写赤裸的生命形态的神圣和关于人生的方方面面的点滴感悟。语言空灵飘逸,文笔轻柔优美,如潺潺流水,它以其绚丽的色彩和凝炼的言辞令人目不暇接,以丰富的哲理给人心灵的洗礼。

讨厌这本书的人则说,《先知》不过是一部取巧的心灵鸡汤,就连纪伯伦也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和伪君子。这本书里都是众所周知的道理,都是语焉不详的语句而已,是无论怎么辩论,都能自圆其说的假大空话,比如,自由是奴役,信仰是怀疑,喜就是悲,死亡也是生命。这些大而浮泛的词语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先知》这本书自出版后,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仍然这么受到欢迎,一定有它的道理。它或许算不上一本严肃的经典,却也可以说是一本包含温情的心灵之作。说的直白一点,即便它就是一本鸡汤文,也是一本有用的鸡汤文。

书中涉及到的诸多问题,比如,婚姻、孩子、工作、自由、痛苦等等,都是人类在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全部困惑。纪伯伦所写的未必是真理,也未必符合所有人的预期,但是却能抚慰大多数人焦灼的内心;它即便不能解除人类灵魂根本上的迷茫和焦虑,却也能够缓解精神上痛苦的程度。

纪伯伦那畅达隽永的文字表达,犹如一条明快澄澈的溪流,于淙淙流淌中向读者诉说着一位智者的深刻哲理。他对平凡如饮食、衣服、买卖、居室等的事物,给予了超拔的理解;对抽象复杂如爱、自由、痛苦、死等话题,则往往化繁为简,以精美的隐喻令人心领神会、默会于心。

任何一个命题都在纪伯伦的笔下构建成不同思想交错的多棱镜,引领人们攀上生命的顶峰,俯瞰世界,得到哲学之美的陶冶,对人生有了更近一层或者另一种形式的审视和理解。这或许就是它享誉全球的原因吧。

1983年,在纪伯伦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他同瓦格纳、司汤达、马克思、欧勒、卡夫卡和马丁路德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七位“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物。可见,纪伯伦超越东方和西方的世界性影响力已经得到了广泛肯定。

《先知》无论从语言的表现力还是超凡脱俗的哲理阐释,都是一本优秀的散文诗杰作,除了使人们领略诗文哲理的美妙和深邃之外,更多地引发人们对人生、对人性、对世界的思考。

努埃曼把《先知》比作为“常青树”,说它“深深扎根于人类生活的土壤里,只要人类活着,这株大树就活着。”诚然,只要人类不停止思考人生和世界,《先知》就不会消失。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莱特币最新价格PAY:高端生物药之单抗行业深度报告

如需报告请登录。 1、单抗-高端生物药领域的明星1.1生物药快速崛起,单抗为其中最大类别生物药是指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

[0:6ms0-4:22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