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央妈这波操作,太魔幻!

来源:经理人杂志

来源|功夫财经作者|财主家的余粮

在美欧日英都在拼命印钞、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时候,全世界还有一个主要经济体,其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居然在收缩……

一个社会上“钱”是宽松还是紧缩,通常就是指广义货币的量是增长还是收缩。

疫情袭击之下,相比较美欧日英不得不搞量化宽松的无奈之举,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要比美欧日英明智多了。

说个事儿你可能都不信。

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在美欧日英都在拼命印钞、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时候,全世界还有一个主要经济体,其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居然在收缩……

喏,就下面这种情况。

美SEC主席:SEC会牵头定义什么是证券,加密货币不需要额外的立法:金色财经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Gary Gensl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密货币不需要额外的立法,但如果国会采取立法行动,立法者不要破坏现有法律很重要。 Gary Gensler还表示,证券交易委员会牵头定义什么是证券,不一定是立法。

Gary Gensler称,只有一个机构,也即由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和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两个委员会监督的SEC,以及法院可以来定义什么是证券,而不是由各个加密交易所来选择。此外他拒绝回答 SEC 是否计划对币安提起诉讼,同时指出该机构已对其他交易所采取行动。(TheBlock)[2023/3/30 13:34:05]

从2019年12月底到2020年4月底,央妈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从原来的超过37万亿元,收缩到了36万亿元。

Meta员工不满扎克伯格痴迷元宇宙:不知道要交付什么:金色财经报道,马克·扎克伯格对元宇宙的痴迷已经引发 Meta (原 Facebook)公司员工不满,他们认为“元宇宙已经成为扎克伯格唯一想谈论的事情”,以至于让许多为他工作的人感到沮丧。目前,Meta 公司已经组建特定于元宇宙的团队”,员工认为这是一个“将覆盖公司内所有团队”的团队,但不少人仍然非常困惑,一方面担心会煽动混乱和焦虑,另一方面是员工似乎并不真正知道要交付什么或做什么,Meta 迄今并没有连贯的元宇宙战略。(businessinsider)[2022/4/24 14:45:10]

不过,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是不是根本没有感受到央妈的货币收缩?不仅没有感受到货币的收缩,做投资的人感受到的,应该是社会上的资金和信用其实一直处于宽松状态,连资本市场都是一路涨涨涨。

我要说的是,你这个感受其实也没错。因为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一直在增值,特别是从2019年底以来在飞速增长,4个月时间,就从198万亿元暴增到了209万亿元。

美SEC向HEX、PulseChain和PulseX推广者发出传票:11月6日消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向HEX、PulseChain和PulseX等加密货币的推广者发出传票。

据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打击社交媒体大V向数百万投资者兜售有风险的、未公开的代币的行为。(cointelegraph)[2022/11/6 12:23:13]

▲广义货币供应量M2统计数据

紧缩和宽松如何同时操作?

一边确实在紧缩,另一边又确实在宽松,央妈是如何做到的这些操作的?

我通过一个小学数学公式来解释一下。

广义货币=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南沙区林少礼:通过区块链等技术打通各类要素市场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通道:金色财经报道,10月21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5期大湾区报告会在广州南沙举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总经济师林少礼在活动上介绍了南沙跨境理财资管中心的推动措施及工作思路。林少礼表示,探索成立平台公司或资产管理行业协会等机构组织,加强资管行业的资讯互联互通,形成良性的竞合关系互惠共赢。依托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超级联系人”作用,与港澳金管局探讨如何开展“监管沙盒试点”,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打通各类要素市场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通道。[2022/10/21 16:34:38]

先来说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就是真真正正由央行所印出来的钱,通常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表示。

BitMEX创始人:ETH可能在合并前后略微下跌,而后因通缩趋势上涨:8月17日消息,BitMEX 创始人 Arthur Hayes 发布分析文章再次对以太坊价格做出预测,Arthur 认为在合并前市场会达到预期高点,一旦合并成功将出现价格调整,而后 ETH 将因为 PoS 的通缩而具备趋势上涨的动力。针对市场对能否合并成功的预判,Arthur 认为此轮反弹行情中 ETH/BTC 汇率的不断上升可以表明市场认为合并成功将是大概率的,我将在调整出现时加仓,因为好的标的无法估值。[2022/8/17 12:30:40]

基础货币,简单来说,就是央行用资产做抵押而印刷出来的人民币总量。央妈每一次所谓的“印钱”,其实就是购入了商业银行相应的资产,然后印出来了人民币给到了商业银行。这个资产在2014年之前,85%以上都是外汇,但从2014年底开始,“对银行债权”占比开始暴增,而外汇占比则不断缩水。

具体来说,对银行债权,其实就是我们不断在财经新闻中听到的什么麻辣粉、酸辣粉、逆回购之类的操作。

截止2020年4月底,在36万亿元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中,以外汇资产做抵押而印出的人民币是21.2万亿元,而以“对银行债权”做资产而印出来的人民币是10.8万亿元,其占比分别是59%和30%。

当央妈印出来的钱进入商业银行之后,企业和个人通过申请贷款,或者发工资之类的方式,进入到企业和个人手中。

接下来的事情是,企业和个人会把自己得到的这个钱,继续存入银行,而商业银行就要根据央妈规定的存款准备金,将一部分资金再存回央行,剩余的资金就继续可以用于放贷……就这样循环几轮下来,形成了全社会的存款总量。

这个存款总量,就是广义货币供应,也就是我们普通人眼中所谓的“钱”。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量要远远大于基础货币,一个社会上“钱”是宽松还是紧缩,通常就是指广义货币的量是增长还是收缩。

某种程度上说,当代社会的“钱”——基础货币是央行印出来的,而广义货币,则很大程度上是由商业银行派生出来的。

由基础货币扩张到广义货币的倍数,就是货币乘数。

谁在影响我们的判断?

从前面的叙述里,你就应该明白,这个货币乘数首先会受到央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其最大数值也不会超过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另外,如果央行不刻意规定存款准备金率,那么这个货币乘数与全社会自然的货币流通的速度有关,人们将货币转手的速度越快,货币乘数就会越高。

通常所谓的“流动性危机”,其实就是遇到了诸如经济危机,或者消费上的花钱受阻,或者生产上的花钱受阻,这会导致货币流转变慢,货币乘数急剧降低。

把基础货币、广义货币和货币乘数的概念讲完了,你应该就能明白,为什么有人说中国货币是紧缩的,有人却说中国货币是宽松的。

是的,央妈在印钱扩张基础货币这方面,的确是比欧美日央行要克制得多,也的确是在收缩的。但是,在商业银行所派生出来的广义货币扩张方面,我们又是增长的、宽松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怪异的现象,核心就在货币乘数这里。

虽然央妈印出来的钱的确是在变少,但是从2020年1月1日开始,央行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这使得货币乘数扩大,这个扩大超过了基础货币收缩的幅度,所以导致广义货币反而是大量增加的,而不是减少的。

C=A*B,A的确是在减小,但B却大大增加了啊!

美国、欧洲、日本和英国的量化宽松,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央行直接印钱来扩张基础货币从而扩张整个社会的信用,通过直接增加A来增加C。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长期以来,他们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都在0附近,无法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社会上的信贷宽松,其货币乘数也完全依赖于商业银行的自然扩张。当疫情导致的金融危机袭来,因为生产、消费都大受抑制,而股市、债市的抛售,又导致了更多的人拿着钱不动,这进一步降低了货币流转的速度,货币乘数大幅度下降。

原本他们可以通过降低利率,鼓励企业和个人借贷,从而扩张广义货币。但大家知道,欧美日英都已经将利率降低到了0附近,没有办法进一步降低利率,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不得不选择了QE直接印钞的方式,大肆扩张基础货币,以基础货币的高速扩张,抵消货币乘数的急速萎缩,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货币流动性不至于下降甚至进一步扩张。

疫情袭击之下,相比较美欧日英不得不搞量化宽松的无奈之举,2019年底以来,中国在基础货币收缩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扩张整个社会的信用,让全国的货币保持宽松状态,这显然说明,当前阶段上,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要比美欧日英明智多了。

为了保持宽松货币政策——央妈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降低基准利率、也可以加大逆回购、麻辣粉的数量……

所以,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听到有人说“财政赤字货币化”,就像是听到了一个人明明只得了最普通的感冒,却非要给当成COVID-19进行全方位医治,极大浪费社会资源不说,还开了患小感冒的病就要去拼命吸缓解症状的恶劣先例……

如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5:15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