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比特币和Libra或许都不是哈耶克所设想的竞争性货币

历史,是跳跃着前进的,它总在我们不经意间,跳上我们无法想象的断层。

——塔勒布《黑天鹅》

作为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一生都在推崇自由市场经济。这位经济学家、哲学家思想活跃、学术卓越,因著有《通往奴役之路》和《致命的自负》而流传于世。在其晚年,他更是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贯彻到底,质疑国家垄断货币的法理性,提出“多元货币竞争”理论,撰写了《货币的非国家化》这篇重要且有预见性的论文。《货币的非国家化》虽然是在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年后出版,但当时并未在经济学界引起太大反响。对于书中强调的“私人货币”,同样坚持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都表示怀疑。而后的40年,这本小册子更是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有趣的是,近年来哈耶克被频繁提及。为何加密货币的信仰者和布道者喜欢引用“货币非国家化”作为比特币将成为主流货币的理论支柱?比特币真的是哈耶克所设想的理想货币吗?什么样的加密资产更符合哈耶克的预期?

派盾:5月份DeFi漏洞损失7400万美元 下降82%:6月1日消息,据派盾预警监测,DeFi漏洞在5月份的损失金额为7400万美元,下降了82%。此外,截至5月31日,DeFi的TVL从1月份的2000亿美元下降到1100亿美元,跌幅近50%。[2022/6/1 3:55:01]

要回答这三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将哈耶克和《货币的非国家化》放在经济思想史上定位和考察。

二战后西方各国经济经历了黄金发展期,凯恩斯主义一时大行其道,“看得见的手”以不同的方式主导货币的发展走向。尽管在哈耶克等人的持续努力下,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不断成熟完善,但在“政府之手”面前,仍然显得力量单薄。

随着西方主要经济体深陷“滞胀的七十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大厦开始摇摇欲坠。以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凭借对经济周期的分析,以及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走入经济学实践的聚光灯下。1979年,英国迎来信奉哈耶克的撒切尔夫人,开始全面推进自由化改革;1981年,里根成为美国总统,其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撒切尔夫人遥相呼应。这些政策和改革背后都可以看到奥地利学派自由主义经济的身影。

DeFi固定利率生成协议88mph发布新路线图 包括与Aave v2集成等:DeFi固定利率生成协议88mph发布更全面路线图,包括新池、产品、合作伙伴和审计等。

1. 安全与审计:Peckshield和Quantstamp已同意对88mph智能合约进行额外的安全审计。审计预计将于本月完成。88mph还计划在2021年1月对利率模型和代币经济学进行压力测试。

2. Aave v2集成:计划在12月11日发布Aave v2池,最初包括DAI和USDC池。

3. Curve集成:应Curve理事会成员邀请申请一笔赠款,获得了关于如何正确实施资金池和提高CRV的指导。Curve将是继Aave v2之后的协议集成,MPH质押者将获得新收入流,CRV奖励将收获并出售换取DAI,然后分发给MPH质押者。

4. Harvest集成: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发布其他Harvest池。

5. 新一轮流动性挖矿:将在合适时公布新一轮流动性挖矿奖励,治理库提供资金。

其它还有零息债券、Bounce.finance合作伙伴和DeFi NFT艺术品、安全基金和财务风险保险、建立特别兴趣小组、治理论坛和快照投票和更智能的利率模型。[2020/12/5 14:04:53]

此后,在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的背景下,“政府之手”长期压制“市场之手”的局面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反转。

区块链开发工具提供商OpenZeppelin发布开发人员套件Defender:区块链开发工具提供商OpenZeppelin周二发布了名为Defender的开发人员套件。该工具有助于自动化许多与运行基于以太坊的DApps相关的开发操作。它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仪表板来管理现有智能合约的升级和管理操作,这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跟踪变化。其他功能包括事务中继器,可简化与基于Web的后端的集成,日志记录或oracle更新之类的自动化任务以及一个开发最佳实践的通用知识库。(Cointelegraph)[2020/10/27]

特别是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在各国政府疲于印钞时,一个化名“中本聪”的天才发表了一篇论文:《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次年,第一枚比特币诞生。在之后的十年,比特币呈现出难以置信的发展态势。人们发现,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引入,为优化货币问题带来新思路。

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畅想多元货币体制,主张货币不应该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和控制,而是允许私人发行竞争性的货币。在哈耶克看来,货币的发行从来不是政府垄断的特权,只是由于政府长时间的垄断而使民众有了此印象。市场经济在过去种种的不稳定,其实是因为货币这个市场上最重要的自我调节成分被政府控制而没有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私人银行对货币流通的竞争将促进不同币种之间的优胜劣汰。由此,币值稳定和信誉良好的货币将得以脱颖而出,从而实现多元货币的竞争均衡,经济运行回归至瓦卡拉斯一般均衡的理想状态。

实际上,从货币发展史的角度看,货币的演变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不同货币之间的竞争过程:金属货币与纸币之间的竞争、私人货币与官方货币的竞争、主权货币与世界货币的竞争,最终由更具优势的一方获胜并形成共识,为众人所接受。货币从黄金向纸币的演变,17世纪英国的银行券向英镑的演变,二战以后部分发展中国家货币的美元化,无不例外都是多元货币竞争的结果。

只是在当时的结构下,国家不可能放弃货币发行的专有权或垄断权,甘愿扮演公共产品供给者的角色。如哈耶克所言,货币发行的专有权或垄断权向来是政府攫取收益的诱人来源和赢得权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纸币出现后,政府获得了比铸币时代更为廉价的“融资方式”。因此,哈耶克的设想在当时似乎不太可能付诸实施。

尽管如此,哈耶克写道,他仍然希望有朝一日会发生一系列的事件,来改变规则。他甚至建议,这种改变可能需要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发生。

比特币的出现像极了哈耶克期待的改变。比特币的发行受算法控制,并由所有网络节点集体管理,不被任何一家机构完全控制。其去中心化的特性否定了政府货币垄断的必然性。在货币体系设计思路上,比特币是一种通缩型虚拟货币,约每四年减半一次,2009-2013年比特币发行约1050万枚,按照4年减半的速度,最终的发行总量为2100万枚。这种一开始就约定了总发行数的安排试图以技术手段解决政府滥发法币的问题,也契合了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的思想。只不过,哈耶克当时强调的是私人银行发行货币,比特币为私人发行货币。两者间的发行主体不同。

那比特币真的是哈耶克所设想的理想货币吗?

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哈耶克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勾画出多元货币竞争的前景。依其描述,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经过激烈的竞争和角逐,若干私人发钞行将存活下来。他们拥有彼此独立的货币发行权,可以在任何国家发行货币,其纸币价值与一篮子价值稳定的商品相挂钩并获得法律认可。更为重要的是,货币竞争将提供一种自发且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作用,迫使发钞行保持其纸币价值的稳定性并致力于提高其声誉。而私人货币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们的信任,任何试图通过实行扩张货币发行或低息放贷牟取利润的行为,都将会事与愿违,其币值将由于货币供给过剩而迅速下降。

那么从上述稳定性的维度来看,价格波动大的比特币显然不是哈耶克心目中的理想货币。哈耶克所设想的私人货币,完全是按照货币发行的体系来推导。即私人银行必须有一定的资产作为背书发行一定量的货币,然后通过正逆回购方法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以维持价格的问题。而比特币的发行没有资产作为刚性兑付或背书,是一个封闭的、不以服务于商品交易为目的的货币发行机制。固定供应资产虽然解决了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与稀有金属一样,固定供应资产无法对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也永远无法达到与政府货币竞争所需的可持续的价格稳定,更别说是起到货币的价值度量作用。

此外,作为开源系统,比特币也曾在技术上暴露过致命问题,很难保证不被黑客破解。

如果说比特币拉开了加密货币时代的序幕,那么法币抵押稳定币可能是实现货币非国家化的现实手法之一。法币抵押稳定币与价值稳定的美元相挂钩,成为连接法币和“传统加币货币”的桥梁。锚定多种法币的Libra站在了USDT等的肩膀上,从美国国会的反应中,我们也能看出美元把自己想象成了Libra的竞争者。这次,商业巨头以私人银行的姿态迫使政府提升执行货币政策的水平。不过,法币稳定币涉及到与法币间的兑换,并挑战着现有外汇管制政策和整个跨境服务中产生的税收问题以及隐私安全,能否解决好监管与合规性是其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难点。

与法币抵押型稳定币相比,算法稳定币由市场驱动,并严格执行中央政府无法强迫改变的供应政策。此外,算法稳定币是功能性账户单位,这允许它们在稳定性上与主权货币竞争。但是由于缺乏军事和政府授权,算法稳定币只有在发放和供应管理方面比现有货币做得更好的情况下才能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可以与政府货币相博弈的算法稳定币。

当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出版不到50年的时间里,全球经济已然过度依赖美元,约60%的外汇储备以美元或美国国债的形式持有,再加上美国持续的赤字支出周期,促成了更长的萧条周期。正是对这些萧条周期的不满,催化了全球加密货币运动。

但无论是比特币,亦或是稳定币,都多多少少存在问题。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只是为今后的货币体系设计提供了可能,距离哈耶克所设想的竞争性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市场与政府机制的较量,数字货币金融体系与法定货币金融体系的较量,分布式账本与中心大数据库在安全与效率上的较量,更是去中心组织与中心化机构在权力与思想上的较量。未来的博弈如何,就要拭目以待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11:70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