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山寨币不会死 但跟吕不韦没啥关系

前几天公众号橙皮书发表了一篇文章《人民想念山寨币》,读来很有意思,作者将吕不韦赚钱的故事与山寨币的存亡联系在了一起,提出了这么一个理论:人们就需要那些价格贱、有升值预期的东西,所以,山寨币不会涨,也不会亡。

文章写得有趣,推理过程却让我觉得粗粝而有摩擦力。作者一方面也说吕不韦的生财之道是“低买高卖”和“奇货可居”,另一方面却又说吕不韦一开始赚到钱是因为去卖了不那么奇的货,因为,“贵所不足、贱所有余”。换言之,作者以为吕不韦赚钱的故事反映了人们的真实需要,或者说对吕不韦故事的解释也能用来解释为什么山寨币总是有市场空间。但是,这个解释,是跟“奇货可居”这一理念相冲突的,它无疑是说,要赚钱,你得找“不那么奇的奇货”,因为这才是大家需要的。

山寨币市场剧烈波动 YFI领涨近70%:据行情数据显示,YFI一度上涨至17500USDT,先暂报15240USDT,24小时涨幅近70%。山寨币近24小时二级市场呈现井喷状态,24小时涨幅前三名的山寨币分别为YFI(67%)、YFII(47%)、SOL(46%)[2020/11/7 11:55:17]

那你怎么解释吕不韦赚的最大的那一票是一个超级奇货呢?你当然也可以说,秦异人也是一个次货,他又不是稳居太子之位了,所以还是你对,但这样说就没啥意思了。

我以为合理的解释主要跟两个因素有关:主观价值论,奇与不奇本无直观上可辨识的尺度;消费行为,或者说对价值的认识,总是受制于主体的知识条件。

观点:比特币处于8500-10500美元区间是山寨币的表现机会:加密货币分析师Crypto Michael发推称,比特币仍在9000美元关口上方持有支撑。如果再突破9300美元,可能会达到9600美元。

从本质上说,比特币从8500美元到10500美元的价格区间都是山寨币的“游乐场时间”,而且可以持续几个月,直到BTC突破此范围。[2020/7/11]

吕不韦的行为与他自己的描述没有任何矛盾的地方,他说奇货可居,可从来没说全天下有个共同的“奇”的尺度,有瑕疵的玉石在珠玉商人集中的地方不奇,但到了别的地方就成了奇货;如果没有这一点,如果价值判断是人人一样的,就根本不存在“低买高卖”的空间。

分析师:一旦山寨币突破数月的累积区间 就会产生巨大波动:加密货币分析师Crypto Michael发推称,一旦山寨币或资产突破了数月的累积区间,它们就会产生巨大的波动。ZIL和ADA就是如此,现在VET也正在经历这一切,可能下周会有更多山寨币加入。试着找到它们,让它们奋力向前,而不要仅仅追逐5-10%的利润。[2020/7/5]

而且,所有消费行为都受制于主体的知识,或者说,所有的消费行为都面临交易费用的约束,金石珠玉、美酒佳肴等高档消费尤其如此。如果你不知道红酒该如何品赏,即便你买得起,你也不会觉得买得值。没人告诉你珠宝玉石有多少“德”,在你看来它们就都是石头,没啥太大区别。所以张五常先生说得好,在金石珠玉这类艺术品的市场上,没有那一小撮专家,就不能成行成市,做不起来。一言以蔽之,消费行为从来不是单纯的感官享受,人类世界里多得是你得有知识才能享受的东西。不是因为价格贱人们买得起就会去买,而是在相应的交易费用约束下,买东西的人要么不知道他们同等价钱可以在别的地方买到更好的,要么压根不知道他们买的东西跟更好的东西之间有何区别。

声音 | Three Arrows Capital CEO:山寨币不是熊市的罪魁祸首:据Ambcrypto消息,牛市现已经失去动力,比特币在过去几周一直亏损,未突破6月26日创下的年度高点。而山寨币市场情绪几乎没有变化。Three Arrows Capital首席执行官Su Zhu表示,山寨币并不是罪魁祸首,他建议进入市场的人要购买比特币,用户也不必责备山寨币没有随比特币飙升而上涨,他认为在之前的牛市期间,由于新投资者缺乏资金,导致大多数山寨币没有表现。[2019/7/24]

同理,山寨商品的红火,虽然不能排除“我知道该山寨商品有个对标的正牌,该正牌如何如何好,因为我买不起正牌,所以我买个山寨“这种情形,但更多是因为大家不管正牌不正牌,这些山寨商品确实比同类同价位非山寨商品来得好,所以大家才买;是因为我在没有用过之前,真的不知道我多出的那些钱出到哪里去了。君不见,那些山寨机和iPhone都用过的年轻人,就算每个月都月光,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还是打死要用iPhone。归根到底,他们获得了这部分知识,知道了其方便之处,知道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因此贵也甘愿了。

山寨币的流行,不是因为它们价格贱,比特币、以太坊和山寨币都可以分割到超过你直观感受的细度,什么叫贱什么叫贵呢,说一个比特币比一美元贵是什么意思呢?真正的原因是,山寨币的利益相关者,既不提什么私钥管理,也不试图跟你解释什么叫密码学,更不会跟你掰扯什么货币理论,而是给你看群人数、看专家头衔、许诺上交易所,这些东西,都是那些买家在自己的世界里熟知的、不会让他们头大的东西,也是让他们自以为能够判断准商品价值所在的指标。你跟他说费雪方程式、说抗通胀的去中心化货币,能据此感受到主流币价值的人有多少呢?

他们是按“差一点的比特币”来理解山寨币的吗,他们关心交易所的深度怎么来的吗?我不知道,但以我有限的了解来看,不是。他们甚至不担心自己参与的是盘,只要自己能跑的比别人更快就好。而做盘者也会投其所好,给他们塑造一种他们很懂并且处在洋葱内部的错觉。

我认为这才是现实,高昂的信息费用才是现实,闭塞的信息环境才是现实,难化的心理习惯才是现实。

山寨币不会死,但跟吕不韦怎么赚钱没什么关系。

别误会,我写这篇文章不是让各位出圈,只是想说出实情。如果各位读起来觉得我所谓的“山寨币”更像更极端的那一种,是的,我就是按这个意思来写的。

也许,在一开始,选择你所讲述的故事的时候,就决定了你的听众是谁,因此,不同的币的用户群体,是不一样的。对此,没有必要心态不平衡。

让撒旦的归撒旦,耶稣的归耶稣。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4:16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