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建立我国国家主权区块链基础平台迫在眉睫

在今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郑志明院士认为,当前区块链的发展,国外以区块链基础技术平台研发为主,国内则以区块链应用为主。因此,建立我国的国家主权区块链基础平台迫在眉睫。具体而言,他认为中国区块链发展目前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一多两少,即专利多,开源代码少,科研论文少。第二,没有安全自主可控的底层平台,依赖国外开源社区的成果,多引用国外的安全算法。第三,没有软硬件的一体化平台,缺少支撑区块链的可信硬件环境,软硬件协同不足。“我想,真正的区块链大型应用是在产业和生态上的应用,而不是做项目,这样以后才能真正推动我们国家的产业和生态系统,来促进我们国家早日实现强国。”

声音 | 中国科学院董纪昌:区块链等均能与新文科找到契合点: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董纪昌表示,无论是近年出现的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还是人社部等三部门发布的13个新职业,均能与新文科找到契合点。可以预见,未来5至10年内,新文科建设将托举起一批新的热门专业。据百科,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2019/7/24]

声音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区块链是信息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据人民网报道,日前,“中国区块链公链发展战略与应用高峰论坛暨课题启动仪式”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并行计算领域领军专家陈国良在致辞中表示,区块链是信息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强调技术的应用与落地的重要性。他指出,作为区块链领域基础设施的公有链还不够成熟,制约着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发展。[2019/2/26]

中国科学院薛云志:区块链有可能改变未来公司形态: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薛云志近日发文表示,区块链从技术角度来说就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其特点就是去中心化、去信任和不可篡改。如果说人工智能是发展生产力,区块链技术则着眼于生产关系,有可能改变未来公司的形态。尽管目前,国内的区块链研发主要集中在应用开发及部分底层设计,但我认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一定是对技术和业务的深刻理解。[2018/4/28]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4:24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