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苏州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在即 能否实现“双离线”引关注

今年以来,央行数字人民币试点持续引发热议。11月23日,苏州将于双十二推出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的消息再次引起市场关注。此前,10月11日8时,「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预约工作圆满结束,系统成功完成试点预约登记,迈出了数字人民币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11月23日,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项目的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苏州相城区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进展多时,例如一些公务员的部分福利开始通过数字人民币的形式发放。「此次苏州的试点更多在于进一步测试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和之前深圳试点类似。」

不过,苏州的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与深圳可能略有不同。欧科云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炼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目前媒体信息看,此次苏州的央行数字人民币测试与在深圳罗湖测试的最大不同在于可以使用「离线」和「碰一碰」两个功能。

「苏州的商家安装支持NFC的POS机,实际上就是为了测试央行数字人民币的「碰一碰」功能。其实「碰一碰」功能已经很常见,比如现在手机已经可以搭载NFC,支持POS机刷卡、虚拟门禁卡等。」他称。

也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值得关注的是央行数字人民币的「双离线技术」,其特别之处在于——网银、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在进行交易时需要连网,否则无法进行交易;而数字人民币的双离线支付功能,即便交易双方处于离线状态,只要两个手机一碰,交换钱包密钥,即可完成转账交易。

然而,「双离线支付」会产生「双花问题」。李炼炫解释称,所谓的「双花问题」是指在数字货币系统中,由于数据的可复制性,使得同一笔数字货币被重复使用的情况。例如,用户A在数字钱包中有100元,同时用户A有两部手机,在离线状态下,用户A在第一部手机上登陆数字钱包,并转账100元给用户B;随后用户A通过第二部手机再次登陆数字钱包,支付给用户C100元,这相当于用户A将仅有的100元使用了两次。从理论上看,「双离线状态下」可能无法解决「双花问题」。

目前的央行数字货币技术专利尚未说明如何在双离线情况下解决「双花问题」,因此需要等待未来更多的技术专利信息披露。不过,「双花问题」的假设前提是用户具有恶意的动机和能力,但现实中可以依靠法律和监管来遏制用户的恶意行为,或在发生「双花」后再进行严格追讨。

「央行数字人民币如何安全地实现『双离线支付』,是本次测试的最大看点。」李炼炫对记者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5:40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