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星际巡航 | Web3.0下,DeFi 如何链接真实世界?

9月10日,Centrifuge联合Odaily星球日报、PolkaWorld共同举办「星际巡航——与Centrifuge一起探索波卡DeFi新范式,暨Altair平行链竞拍发布会」,以竞拍一线项目方的视角,分享和探讨Kusama拍卖的背后故事,挖掘波卡生态的新机遇。

第二场圆桌论坛主题为《Web3.0下,DeFi如何链接真实世界?》,邀请到六位嘉宾参与讨论,分别是:IOSGVentures投资负责人RayXiao、分布式资本投资经理JamesTang、Web3基金会中国社区负责人Qinwen、Zenlink中国区负责人郭涛、Aave市场顾问LilithLi以及链闻研究总监潘致雄。

潘致雄表示,Web3.0最大的一个特征是「减少内卷」。在Web3.0时代,金融构建可以像积木一样搭建起来,是有层级的;同一种类的项目可能会有一些竞争,但最终会因为各自的优势差异,走向不同的方向。

JamesTang认为,Web3.0的核心是网络数据有机统一和私有化,打破现有中心化机构对数据的垄断,用户对数据有自主管理权。Web2.0时代,用户数据存储在平台,一方面用户隐私受到挑战,另一方面用户对自己数据没有真实拥有权,缺乏可互动性。Web3.0在这方面会颠覆现有模式,用户重新拥有数据的归属权,通过算法跟开放的透明机制,可以完成公平的价值分配。

LilithLi表示,Web1.0时代是单向信息传递,用户只能搜索信息,浏览信息;Web2.0时代增加了互动,Web3.0再次回归到用户本身,并且无国界,信息更加公平。LilithLi补充介绍了Aave接下来的三大畅想和规划:一是发展Aave版本的Twitter;二是增加NFT作为抵押品借贷;三是推出AavePro,更加注重合规性。

关于DeFi如何吸引新的外部资金进场,潘致雄认为可以从两个方向着手:从资产层面,可以将实体资产进行链改进入DeFi世界,让它的可组合性、可分割性变得更强;音乐以及数字艺术,也可以通过NFT的方式走到链上,从而增长DeFi资金规模。从业务层面,可以提供具有简单易用且竞争力的产品,吸引传统金融用户,例如提供一些高收益的金融产品。

关于DeFi的发展方向,RayXiao坦言并不看好「DeFi供应链金融」。他解释说,传统抵押要求提供抵押品,并通过中心化机构拿到合规牌照,进行审计以及抵押物估价,整个流程非常复杂的,这不是区块链能解决的。RayXiao强调,未来DeFi项目在发展中,合规问题至关重要。“我觉得无论是实体还是虚拟世界,对DeFi都是有需求的,长期价值还是会被验证的。”

关于传统资产与DeFi的结合,Qinwen提到必须重视合规与监管问题,同时表示更看好艺术市场。“我觉得更好玩的想法是,所有实体的东西,进入到完全虚拟的维度,做各种资产或活动,它就是原生在加密世界中产生的,会产生各种经济活动,因而产生各种资产。”

等待取消ETH质押的实体中,Kraken、Coinbase以及Huobi排名前三:4月13日消息,Nansen数据显示,等待取消ETH质押的实体中,Kraken排名第一(70.8%),达到55.13万个ETH;Coinbase排名第二(6.56%),达到5.1万个;Huobi排名第三(5.78%),达到4.5万个,三家总提币需求在整个待提币序列中占比83%。[2023/4/13 14:02:10]

郭涛表示,下一个周期,DeFi一定会有数量级的跃迁,但具体呈现形式未知。从产品端来看,现在的DeFi产品很难有百倍级增长,因此一定需要革新,出现可以杀手级的产品,会诞生一些门槛更低的产品;从资金方面来看,目前DeFi主要是加密原生资产,与实体资产没有大的绑定,未来可能传统资产链改进入DeFi市场。

以下为圆桌内容,经Odaily星球日报编辑整理,enjoy~

Winny:请各位嘉宾先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吧。

潘致雄:大家好,我是来自链闻的潘致雄,平时研究方向偏公链、Layer2、DeFi以及Web3方向。

JamesTang:大家好,我来自分布式资本的James,目前主要在公司负责DeFi在一级方面的各类融资。

LilithLi:大家好,我是Lilith,平时常驻东京,非常开心今天能代表Aave团队参加这次活动,我目前主要负责亚洲市场及社区。

RayXiao:大家好,我来自IOSGVentures,主要负责一级市场投资,关注赛道包括DeFi、NFT以及波卡生态。

Qinwen:大家好,我是Qinwen,来自Web3基金会。除了在加密世界之外,大家可能也知道,我在艺术世界比较活跃,尤其是在科技艺术领域,关注元宇宙。

郭涛:大家好,我是郭涛,来自项目方Zenlink。Zenlink基于波卡做了底层DEX协议,前期会和波卡生态里的两个平行链合作:一个是Moonbeam,它是EVM平行链;另外一个是Bifrost,我们也会部署我们的版本。

Q1

Winny:我们这场圆桌的主题是「Web3.0下,DeFi如何链接真实世界」,首先想请各位嘉宾先来讲讲您眼中的Web3.0是什么样子的?与Web2.0相比,Web3.0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潘致雄:用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来讲Web3.0,我觉得它没有「内卷」,当然这可能不是它最终的形态,但是和Web2.0的竞争形态还是不太一样。Web3.0第一个比较大的应用,我觉得是DeFi。

在Web3.0时代,金融构建可以像积木一样搭建起来,是有层级的,是按堆栈组建起来的。所以大家没有那么多的竞争情况,可能同一级别会有一些不同。比如Uniswap和其他DEX,早先他们还是有竞争的,都想做交易相关的AMM尝试。但最终他们还是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因为各自的优势不同;Uniswap更专注于提供流动性,他们在这方面的资源效率更高。Web3.0很大一个特征,就是减少内卷。

数据:32000000枚HT从Huobi转移到未知钱包:金色财经报道,WhaleAlert监测数据显示,32,000,000枚HT(132,885,951美元)从Huobi转移到未知钱包。[2022/10/7 18:41:31]

除此之外,Web3.0在数据所有权、隐私权以及收费模式上,都和Web2.0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我就不详细讲了。

JamesTang:关于Web3.0可组合性,我非常认同潘老师刚刚讲的。在我看来,Web3.0的核心是网络数据有机统一和私有化,打破现有中心化机构对数据的垄断,用户对数据有自主管理权。

从目的来说,我认为Web3.0是通过技术达到绝对的公平。Web2.0时代,用户数据存储在平台,基于大数据算法推送的各类广告信息价值,是源自于用户本身行为触发的,但目前这部分价值由中心化机构和平台掌握。一方面用户隐私受到挑战,另一方面用户对自己数据没有真实拥有权,缺乏可互动性。Web3.0在这方面会颠覆现有模式,用户重新拥有数据的归属权,通过算法跟开放的透明机制,可以完成公平的价值分配。

LilithLi:Web1.0时代是单向信息传递,用户只能搜索信息,浏览信息;Web2.0时代增加了互动,Web3.0再次回归到用户本身,跟我们现在讲的区块链有一定的关系。比如阿里这些大公司,现在都比较关心Web3.0的发展前景。

我个人对AI、机器学习这些其实没有多少感觉,但我认为,Web3.0更无国界,会吸引更多用户,让信息更加公平。比如我们现在说要在Aave上做一个Twitter,也会推出一些Web3.0相关的动向,大家可以多多关注。

RayXiao:从业务逻辑以及智能合约的角度来讲,传统的Web2.0是建立在单机、云计算之上,本质上都是中心化系统。区块链虽然牺牲了性能,但它是去中心化的系统,它更加注重整个计算机系统不被任何一方控制,能够完成链上的业务逻辑不被篡改。即便大部分系统被攻击了,链上逻辑也会一直跑下去,我觉得这是Web3.0最有意思的点。

Qinwen:其实Web3.0这个词对我们来说是有特殊含义的。众所周知,Gavin是区块链世界中第一个提出Web3.0概念的人,包括我们自己的基金会Web3,我们都有一个任务: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我们目前所做事,包括各种协议、应用、工具,对下一代互联网,特别是用户隐私以及数据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看来,Web3.0还赋予了更多数据资产的生命。比如我们看到的数字艺术,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正是因为区块链解决了身份确权以及链上支付的问题,带来了很多新的资金,也让数字艺术得到了迸发。以数字艺术为代表,未来包括音乐、物联网、金融等各方面的数据,都可以实现价值捕获。Web3.0会给我们带来更加丰富的资产,可以做点对点的个人P2P交易。

火币Pro郑重声明:获取火币全球通用积分(Huobi Token)的唯一渠道:1.火币全球通用积分(Huobi Token)本次赠出3亿枚,火币用户通过购买手续费点卡套餐获赠HT积分,没有任何私募渠道或众筹份额;市面上所有声称“拥有HT私募额度”的均为行为;2.火币会在一周内正式发布有关手续费点卡套餐的购买和使用详情;3.火币Pro郑重承诺:火币全球通用积分Huobi Token 只送不卖,绝不做任何私募和发售。[2018/1/21]

郭涛:几位嘉宾都讲得非常好,里面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关键词。

刚才James提到一个词「有机统一」,我觉得这就是Web2.0和Web3.0比较突出的点。Web3.0,不管是个人身份、数据还是资产,它们的流转应该在一个体系里能够完成。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词「去中心化」。我们现在所运行的,不管是系统,还是人和系统的交互,底层都是由去中心化和区块链系统决定的,我觉得这是Web3.0区别于Web2.0最大的不同。个人和这些链交互的时候,可能你的身份在不同的平台以及不同的链上,但都可以进行统一化,你的数据可以自由流转和统一,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Web3.0下个人和数据的主体会发生变化。在Web2.0以及传统的互联网公司里,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数据的所有权不在个人手上。个人可以创造数据,但我们不能直接利用数据,利用数据的是那些中心化的公司。

第三点,我觉得利用数据的主体会变成个人,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数据,以某种形式进行流转及交互。也有可能会诞生一些数据服务类的公司,他们可能会加工或应用这些数据,但这些数据的最终确权以及授权使用,都是由个体决定的,我觉得这是Web3.0比较明显的几个特征。

Q2:

Winny:经历了进一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当前DeFi市场的增速已有了一定的放缓。在各位看来,DeFi是否需要一些新的资金渠道或业务模式,来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流入?可否就这些渠道或业务的具体形式做一些简单的畅想?

潘致雄:从DeFi的增长来看,可以先从资产层面着手,拥有了资产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主要是两条路径:一是只找链上原生的资产,比如NFT,几千、几万种资产在数字原生的世界里诞生,从而具有规模化效应;二是找实体资产,将一些有意思的或者大规模的实体资产放到链上,进入DeFi世界,让它的可组合性、可分割性变得更强。还有一些音乐和数字艺术,也可以通过NFT这种形式走到链上的世界,从而使得整个市场的资金规模不断增长。

渠道和业务方面,我觉得应该先从最简单、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开始,比如提供一些相比传统收益更高的金融产品。如果这些产品能够持续提供,资金会慢慢进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尝试的方向。

星际大陆董事长李彦东:预计Filecoin上线后矿机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6月22日,由金色财经主办,节点咨询、IPFS100.com承办,星际特工、麦客存储联合主办的“星际漫游指南——IPFS技术与应用研讨论坛”在深圳拉开帷幕。论坛上星际大陆董事长李彦东,在题为《押注IPFS & Filecoin的“危”与“机”》的主题演讲中指出,2018年矿机的数量有一波增长,但是又开始下落,到2019年又开始热起来,越靠近上线,我认为矿机增长会放缓,因为大多数的人已经赶不上头矿,接近上线风投的人可能会减少。我预判目前大多数的矿机公司可能投入产出比不会理想,所以等上线之后这些公司客户复投不会增加,整个市场的矿机数量不会有爆发式的增长,但是头部投入产出比可以的厂家会继续增长[2020/6/22]

JamesTang:我觉得DeFi市场增速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从区块链行业周期来看,上个周期延续下来的存量技术爆发,现在基本落地了;随着技术创新的放缓,DeFi增量的放缓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即便增速放缓,我们也还是可以看到一些积极健康的信号。比如Solana、Layer2的TVL不断上涨,DeFi的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整个行业不断向前推进,只不过需要多一点时间。

另外,外部资金入场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合规出入金以及企业内审问题;二是相对传统金融,DeFi市场体量较小,大资金涌入,市场没办法完全吃下;三是安全性和流动性问题。这些问题需要DeFi世界内外共同协力,一起解决。

最后谈谈业务模式。现在传统资本除了通过信托、ETF形式入场,我认为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渠道是通过中心化交易所的服务入场。由交易所参与到DeFi当中,用户购买产品,交易所承担风控责任。由于交易所本身是有实体可以追责,相对来说传统资本也会更放心一点。

LilithLi:我个人的感觉是,DeFi市场其实并没有放缓。就拿Aave来说,TVL一直是不断升高的。5月份市场动荡,Aave锁仓量跌到160亿美元,现在又回到了250亿美元左右。我们也开始寻求多样化发展,比如走向合规化,与一些大的机构进行合作。今年7月,Aave在英国申请了牌照,我们应该算是世界上第一个合规的DeFi项目。从那之后,用户量进一步激增,TVL升高,因为我们已经建立了很好的信任感。

有了资金和用户,我们也开始思考一些新的玩法,主要有三个畅想:一是做Aave版的Twiiter;二是增加NFT作为抵押品借贷;三是推出AavePro,迈向合规化,与机构用户进行合作。

我个人认为,DeFi跟不动产行业其实可以结合起来,比如可以把房产当作抵押品,或者把房产的证券当作抵押品,从而丰富整个市场的资产品类。

动态 | 《星际迷航》将推出加密货币收藏品:《星际迷航》将推出加密货币收藏品。星际迷航宇宙的六艘标志性飞船将通过数字铸造和加密技术进行保护。(dailyhodl)[2019/8/31]

RayXiao:这两年出现了「DeFi供应链金融」,但我觉得这个方向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传统金融中,资金需求方需要提供抵押物,平台需要通过中心机构拿到合规牌照并做审计,还要做抵押物估价……整个流程非常复杂,这不是区块链能解决的。

所以,刚刚几位嘉宾提到的合规问题非常重要。2020年有一个爆火的项目,后来因为合规问题关闭了——它们主要是用DeFi放贷给现实中需要贷款买车的人,这个事情是有风险的。

另外,DeFi中的资金提供方,他的收益率可能也没法跟传统借贷收益率相比;即便是资金需求方本身,可能也对DeFi不感冒。我之前向一些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介绍过DeFi产品,但他们说自己并不需要,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套传统的国际保理模式,放贷流程更简洁,利息更低。所以,DeFi真正应该瞄准的方向,应该是传统世界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之前一直有人说,DeFi是空转的系统,跟实体经济没有任何关系,是割裂的。我觉得不是,DeFi其实是在慢慢突破边界,跟实体场景结合赋能的。我觉得无论是实体还是虚拟世界,对DeFi都是有需求的,长期价值还是会被验证的。

Qinwen:我对Ray的回答展开一下,我也了解过很多做供应链金融的企业。这些大公司为了更好跟供应商之间有更强的关系,他们其实会主动建设类似的链上模式,但他们又是一个中心化体系的供应链金融。包括前两年很热的资产通证化,大家都有想做区块链的想法,但他们会面临几个问题:首先成本非常高,其次它是否是一个真实的刚需。包括在现实世界中,因为很多人已经在用现在的一些方案,它的教育成本很高;除了成本之外,还有一层人情关系,比如客户希望他用某某公司放贷出来的款,会有一些这样的顾虑。

如何增加DeFi世界的资产?一方面要把传统的资产带到区块链上来,选择一些适合的方式。另一方面,有很多原生的新资产会产生,比如热门的Punks,还有音乐。音乐其实也有很多场景,包括版权,而且现在有很多独立的音乐人。

当一个实体、传统的人要做NFT,我觉得更好玩的想法是直接切开。所有实体的东西,进入到完全虚拟的维度,做各种资产或活动,它就是原生在加密世界中产生的,会产生各种经济活动,因而产生各种资产。当然,它如果要跟法币或传统机构合作,还是要合规,这是我的看法。

郭涛:就DeFi本身而言,我们也想过下一个周期哪些东西会上来,哪些东西会昙花一现。从区块链下一个周期的角度来讲,一定会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用户量会有数量级的跃迁,比如DeFi可能达到百万级。

下一个周期,DeFi一定会有数量级的跃迁,但需要怎样的呈现方式?产品端一定不是现在这样,现在的DeFi产品对普通用户来说,很难有数量级的增长,很难达到百倍级的数量规模。

我认为,可能的路径主要有两个:一是一定会有抹平门槛的产品出来;二是资金方面,DeFi与实体经济绑定关系更强,有越来越多的资产和现实世界里的东西是挂钩的。

下一个周期,HeFi会起来,但它有一些前提,比如合规、安全性以及基础门槛,这些问题都要解决。在DeFi和HeFi结合的下一个周期,我们今天玩的DeFi,会变成更底层的资金流转途径或方式,不应该变成应用层面直接给普通用户使用的产品,会有门槛更低的产品出来,底层还是Uni以及今天的DeFi做支撑,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Q3

Winny:理想状态下,随着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市场资金资金流向DeFi,在各位来看,长线来看TradFi和DeFi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后者必将取代前者?还是说二者会以某种形式共生竞合?

潘致雄:我的结论是,只要有监管在,TradFi和DeFi就是共生的;他们之间的那条线,主要是以监管来划分的。DeFi更多是数字原生偏向弱监管场景,而CeFi是强监管下的金融服务。

DeFi是底层协议,协议不具备筛选能力,或者说不应该做这件事情,而是让上层的应用来筛选用户,提供服务。相比更复杂的传统金融场景,DeFi可以提高整体金融效率,降低成本,所以我觉得这两者还是应该会以某种形式继续共存下去,监管可能会是大家最关心、最明确的那条线。

JamesTang:我非常认同潘老师的观点,未来CeFi和DeFi会各有所长,良性竞争,并且有业务融合。

CeFi本身是人和人或者机构之间的信任传递,对散户而言存在门槛;反过来看DeFi是基于协议存在,更为公平,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大家平时会看到某某币种,在DEX上的交易量有竞争关系,我们可能忽略潜在的CeFi跟DeFi未来的合作点。

一方面,DeFi整体上相对CeFi缺少健全风控体系和资金利用效率问题;从投资链条上下游逻辑来说,CeFi不断打开一些资金通道,未来为DeFi提供更多的弹药,比如ETF、信托,都是在不断发展的。

举几个例子,最近我也看到一些信贷产品,通过接入现实世界银行的API,用户可以基于银行行为进行无抵押的信用借贷,我认为这是CeFi赋能DeFi非常好的方式。另外一个案例是美国加州一个地产公司,在合规前提下帮助用户实现地产产权链上确权。谁拥有NFT,谁就拥有对这个地块的所有权。有一位用户最近通过这个平台把自己的地块做成NFT,到链上的NFT抵押借贷平台完成了一笔借款,这和Centrifuge愿景非常类似。我认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真实世界的资产上链,格局越来越大。

LilithLi:Aave之前也有做过跟传统金融相关的尝试,比如2020年就推出信用贷。你可以把你的信用授权给别人进行贷款,熟人跟熟人之间,机构跟机构之间都可以这样操作。现在Aave也拿到了合规牌照,之后我们也有资格跟传统金融来聊这方面的合作。

关于合规问题,我还想再强调一下。比如日本,他们对加密货币限制非常严格,你需要交税、审计等等。我们也和那边的公司沟通过,最后发现,合规问题是重中之重。你没有牌照,他们是不会和你合作的,因为他要跟他的股东交代。

跟传统金融打交道下来,我们感觉困难很大,门槛很高。我们这边考虑到,如果可以把门槛放低,让更多传统金融的资金可以过来,这对整个市场而言都是有利的,所以我们今年也推出了AavePro,想解决这个问题。

RayXiao:我觉得DeFi不会消亡,虽然它体量比较小,但这就是Web3.0的魅力。它的业务逻辑都在去中心化的计算机网络里,它能够一直跑下去,没有人可以关闭。

Centrifuge非常不容易,在这个赛道里算是老大级别的,这个事情不是很容易做的,但他们也一直在坚持做这个事情。时间久了,我觉得它会有一定优势。当然,我建议它最好是有一个协议,可以帮忙处理链下的事情,比如审计资金、资产并估价,Centrifuge专注于为这些实体资产提供流动性。Centrifuge的量跟其他DeFi池子相比,TVL不是那么多,但这一轮它确实很有价值,一直在做这个事情,它的协议撮合价值是很大的。

Qinwen:如果圈内跟圈外有结合,CeFi跟DeFi结合,一定有一个契机。刚刚大家聊的监管这些,都是必备的,但我觉得更看好NFT。

比如,我们谈到传统艺术和新加密艺术,看大家结合的点和形式是怎么样的,也可能就是交易本身;同时它也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也让更多艺术家进入其中。在这个产品形式上,传统机构和新的机构会找到一个互动交叉点,如果双方有利益共同点,其实走到一起是非常顺理成章的。

郭涛: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从行业内部来说,你可以看到,不管是头部的交易所,还是应用层或协议层的团队,要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因为有时候行业的发展,还是靠这个行业里具体的开发者,或者说这些项目的发展。不管是引领这个行业,还是跑偏这个行业,都是这些人去创造的。DeFi发展到今天一年多的时间,其实也有很多人在思考DeFi的突破和增长。

我们经常说,DeFi占据的最主要的几个赛道,像交易、抵押等相关业务,会很自然思考到现实世界里的无抵押借贷,我觉得这些业务模式一定是要突破的。在突破的过程中,不管是监管还是和现实世界的融合,这个融合是不是大势所趋?

从外部角度来讲,资金要大,玩得人要多,能决定赛道的国家以及背后现实世界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目前来看,监管还是大势所趋。包括头部交易所币安,或者其他的交易所,没有监管的都会受到监管。监管之下会有一个融合,所以我觉得融合是大的趋势。融合之后的分化过程,有可能会出现像James刚刚说的,原生的会有它的一席之地,传统的也有它的一席之地,这是有可能的。

但是更长远的未来,我们可能会真的进入一个在区块链或类似理念缔造下的完全虚拟的世界。不管是资产、应用,还是你的衣食住行,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是有可能完全像脱疆的野马一样,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winny: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回答,以上就是本次圆桌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4:66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