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互金“爆雷”后的第38天:人都去哪儿了?

7月流火,网贷行业却因为P2P“暴雷”事件,迎来寒冬。距离7月16日银监会召开网贷会,要求各地加强风险监测,已经过去38天。那些从互金行业出来的人都去哪儿了?据网贷之家数据,7月份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645家,相比6月底减少了218家。其中问题平台165家

行业资金流出尤为明显:

上海一家专门为P2P公司和银行提供用户流动性以及风控策略的公司职员小A告诉Odaily星球日报,他们公司在P2P平台可贷的资金额从10亿多变成了2亿多,但从银行的可贷资金额没受影响。行业资金流出必然导致人才流出。人都去哪儿了?

让我们来计算一下,一个月减少218家公司的话,平均每天有7家公司消失,若按照每家公司有100人来算,那么这次“暴雷”潮中,平均每天有700个人,每月大约有21000人处于离职和求职状态。这些人到底去了哪里?“我认识的以前做P2P的,现在很多都去做区块链了。”一位在互金公司负责区块链项目的品牌总监告诉Odaily星球日报。显然,与P2P的暗淡相比,此时的区块链行业就像2013-2015年的网贷行业一样,处于大爆发阶段,需要大量的人才。据链塔智库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人才现状白皮书》描述,2018年第一季度,区块链人才的招聘需求是17年同期9.7倍,发布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公司数量同比增长4.6倍。

自Coinbase上市以来,四位高管已经卖出了价值10亿美元的COIN股票:金色财经报道,Watcher.Guru发推称,自Coinbase公司上市以来,四位Coinbase的高层管理人员已经卖出了价值10亿美元的COIN股票。[2022/5/29 3:48:12]

另外,区块链行业的薪酬普遍比其他行业高。

一边是红利已尽,曾经的草莽之地已然高楼林立,井然有序,另一边还是一片待垦之地,地下的宝藏吸引着前来淘金的人群。但是据Odaily星球日报了解到,转行去做区块链的P2P从业者基本都是踏空红利的后来者和无法生存的草根创业者。不久前,接触过一位从2017年就投身区块链的前P2P从业者。去年6月份之前,他只是小额参与加密货币的投资,6月份之后决定全职投入这一新兴领域。当时因为成功抄底了一些被低估的币种使他实现了财富的极速增值,现在已经是一家区块链媒体和一支数字货币基金的主理人。他表示,之前从事P2P行业就是觉得它是一个风口,但当进去之后发现,行业已经过了红利期,他已经无法在短期内成为一家公司的核心人员了。并且国家层面和大企业的竞争布局也在告诉他,区块链是一个长期的风口。所以他毫不犹豫的allin了。这位转型者毫无疑问是位后来者。实际上,P2P经过10多年发展,中期吸引来了大量的传统金融领域精英。他们分别来自平安、招商等各大银行,几乎是清一水的高学历、高智商,是充满野心的“华尔街之狼”。发现在传统领域无法释放能量之后,P2P成为他们新的战场。上述受访者小A告诉Odaily星球日报,公司经理级别以上的基本都是北清复交学历,手持CFA,银行出身的人。他们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入场,成为行业秩序建设者和获利者,使后来者和草根创业者再无立足之地。小A领导表示不太看好目前的区块链领域,并没有加入的打算。作为行业获利者,目前区块链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对他们的吸引力还不够,但目前没有打算,不代表以后没有打算,早入场者也不代表就是最终的获胜者。熟悉市场规律的他们或许只是在等待那个“回归均值”的时刻。

在美上市区块链中概股跌多涨少:今日美股收盘,在美上市区块链中概股涨跌各异。嘉楠科技收跌1.87%,人人网收涨0.81%,中网载线收跌10.95%,寺库收平,迅雷收平,猎豹移动收跌1.76%,兰亭集势收跌1.82%。[2020/8/15]

我们可以把上述那位成功转行者看做一个从P2P普通从业者转变为一个区块链创业者的典型案例。成功的逆袭经历除了带给他财富之外,也带给他自信:“要是没有区块链或者加密货币,我也会找到其他的风口。”对这类人来说,不管是P2P行业还是区块链行业都不会是他们的终点。他们永远在追寻风口的路上,因此可以快人一步地从P2P转到区块链。P2P行业的经历使他相信,区块链行业的发展也会遵循同样的途径:野蛮生长,清洗,最后留下独角兽成长为巨头。其实这也是很多人参与区块链行业的逻辑,大家都想成为早先发掘独角兽的人。但这种逻辑并不是100%没有风险。比如在生态派眼中看来,区块链没有独角兽。宏畅通集团董事长武源文告诉Odaily星球日报:区块链最大的价值在于协同,未来每个行业都会拥有自己的生态,一个完整的生态中包括所有参与方,有消费者、生产者、投资者、代理商、原材料供应商、会有物流、保险、供应链金融等。整个行业都在里面,它不是一个公司,而是一个生态,不会有巨无霸出现。因为大家都是合作完成,而不是把所有事情都让巨无霸去做。但这显然不是阻挡追风者脚步的理由。除了从普通员工转变为创业者的这类人,还有一些仍然是普通职员,他们分别从P2P公司的技术、运营、市场等岗位上平移到了区块链公司的相同岗位上,成为了区块链行业的主力军。《2018年中国区块链人才现状白皮书》显示,区块链人才流入占比中,互联网金融占到24%,居于首位。

在美上市区块链中概股普遍收跌:今日美股收盘,在美上市区块链中概股普遍收跌。嘉楠科技收跌7.41%,人人网收跌1.81%,中网载线收跌0.74%,寺库收跌5.05%,迅雷收跌1.86%,猎豹移动收涨1.64%,兰亭集势收跌2.31%。[2020/8/1]

普通从业者可以感知行业红利已尽,并提前行动,创业者们又怎么会无动于衷?创业者转型都在做什么?

一位记者发朋友圈说:猛得一数,采访的互金领域创业者60%以上已经转战到区块链行业。在此不得不提,这场P2P行业的大暴雷其实从去年冬天就开始了。2017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号称“57号文”。文中要求,在2018年6月底之前,P2P平台要完成备案工作,无法通过备案的将被禁封。且规定,对于在2016年8月24日后新设立的P2P平台,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这直接宣告了很多P2P平台的倒闭命运。备案无望之后,有些公司要么与P2P迅速划分界限,直接切入区块链领域,要么一边准备备案一般着手布局区块链业务。Odaily星球日报接触到的一家公司,原本是互金平台,今年年初旗下独立创办一个公司专门做基于区块链的资产管理平台,目前两个项目在同步运营中。也有很多公司直接放弃互联网金融,投身区块链。他们投身区块链之后主要做什么呢?

声音 | 互金协会李礼辉:虚拟货币可成为数字货币金融资产的计价工具和支付工具:据财经网消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提出,金融科技创新构成新的态势,我们要关注的是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金融工具有可能规模化,虚拟货币可能成为数字货币金融资产的计价工具和支付工具,算法和算力可能构成数字金融市场的定价权。此外,他建议要固守金融的本源,金融科技推动创新和进步,也伴生风险和隐患。区块链、大数据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这有可能会导致技术的垄断风险和道德风险。[2018/11/14]

Lendchain合伙人Samue告诉Odaily星球日报,实际上大家过去之后做的大多数是数字货币金融服务。比如有些团队看准交易所泛滥,但是期货期权做得好的没几个,于是利用在传统领域的经验,从期货期权切入。也有做数字货币借贷的,当然也有去做矿机生意的。据Odaily星球日报了解,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数字货币借贷平台如Tokenloan、LOTS等,且这两个项目的创始人都是从互金行业转型过来的。Tokenloan创始人GaryNee曾开过一家为在线贷款平台导流的公司,于去年冬天创建了区块链公司和项目。据蜂巢财经News报道,2017年,他通过投资数字资产赚了一些币,行情好时不想出手,又希望能去投其他项目或做资金周转,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股票质押、房产抵押的模式,于是想到通过区块链技术为借贷双方做撮合,进行主流数字货币的币币借贷,平台赚取手续费,“我们帮助用户在不卖币的情况下通过质押借贷的方式满足资金周转的需求。”而LOTS创始人也是互金背景,于今年3月创立此项目。主要提供点对点数字资产的抵押和信用租赁服务,盈利模式初期以向用户收取服务费为主。他认为,在法币世界里,法律不允许证券交易所和银行混业经营,将两种业务进行人为切割,但在区块链世界,这种情况不存在,有的海外数字货币交易所同时从事着数字货币的借贷业务。但目前交易所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演化速度很快,行业格局没有稳定下来。因此他的目标是数字资产管理。当然还有些项目试图从技术方向切入,试图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借贷平台。同样是互金背景的80后朱晟卿在2016年创立金融服务公司同牛科技,去年12月放弃互联网金融,allin区块链,创立分布式银行DCC。在他的项目逻辑中,他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危机是底层逻辑设计的问题,因为存在中心化的市场操控者,没有实现真正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匹配,容易出现造假标、自融等暗箱操作。平台系统之间的割裂,又让相互的校验和信任成本大幅增加;用户数据在传递过程中未得到很好的加密,使用过程也未得到用户的真正授权,用户隐私被滥用、泄露的现象严重。同时,平台以高利率吸引用户,为了支付高利率又不得不追求高风险资产,最终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用心的平台竞争不过那些不计后果的平台。除此自外,“监管滞后,没有跟上行业野蛮生长的步伐,导致行业整体在短时间内积聚了大量的系统性风险,尽管行业红利很大,但最终还是被做烂了。”面对这种跑路、现金贷暴利等问题,他希望从网贷业务切入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一个“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公开透明、去中心化的借贷平台。但是在对LendchainSamuel的采访中,他表示从技术方向切入的可能性则不大。前文提到的那家提供互金技术服务的公司CRO也否认了这一方向。他表示:“我们这种专门做技术的公司目前都没法做,做资管的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技术方向的切入一般都是通过将资产和交易数据上链存储,使资产和交易流程被验证并如实记录,且不可篡改。但是真正推动网贷资产上链,需要整个行业和监管部门的人参与和推动,因此这个方向也只能由财大气粗的巨头们来做。而宜信、拍拍贷、陆金所等早已在2016年就开始纷纷布局了。因此,从P2P转型到区块链主要还是以数字货币资产管理方向为主。但同时,我们不得不猜疑,这些转型的项目当中有多少是把区块链当做避难所,想都没想清楚就一头扎进来。另外,2017年年初“乔心债”事件仍然历历在目,在P2P的玩法中,层层杠杆和垃圾资产拆分包装是惯用手法,再加上,数字货币市场比互联网金融更自由、与互金金融公司相比,现有用户后有产品,获客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大量投机者的涌入是否也会给数字货币带来高风险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8月22日,网信办查封一大批币圈媒体其原因之一就是P2P暴雷之后”很多从业者进入区块链行业,因此而发出的警告。总之,将行业经验应用到区块链领域固然是好,但区块链不应成为P2P平台的避难所,广大投资者还是要提高警惕。P2P的今天,区块链的明天?

迅雷CEO:惊讶互金协会指控 将入会接受监督:迅雷CEO陈磊表示,互金协会发的风险提示,是对社会和用户负责任的举措,只是选的提醒时间让迅雷的股民们比较难以接受。对于协会所说的“通过招商大会频繁推销、发布交易教程助推炒作等”表示惊讶;迅雷从未发布过交易教程,也未助力过炒作。迅雷并非一家金融企业,所以此前未入互金协会。“但从事区块链业务之后,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拥抱加入协会,让更多的前辈帮助、监督我们的业务”。[2018/1/15]

P2P的清洗和迁徙也不能否定其真实价值。相反,清洗之下P2P行业的价值依旧,它已经成为银行之外的主要理财方式之一。要知道,在P2P网贷出现之前,社会投资门槛很难降低,例如信托等产品,面对1亿元的借款项目,面向100个人,需要每人100万元投资,这样的融资项目耗时很长,融资成本也高,过去为了改进效率,一般会提高投资门槛,比如变成面向10个人,每人融资1000万元,但是这样的结果是单笔投资金额很大,假如项目出现问题,对单个投资人影响较大。P2P网贷出现之后,1亿元的项目可以面向10万人,每人融资1000元。门槛下降使投资变得容易。同时当金额随着人数增多而变小时,整个系统可承受的风险变大。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平台在E租宝和大大集团之前,倒闭了很多了,但是没有出现很大的问题。另外P2P网贷平台能够覆盖银行没有覆盖的100万元以下个人和500万元以下企业融资需求。其最初也是头顶“普惠金融”的光环而生,志在让更多投资人获得更高的存款利息,让更多的借款人获得更低利息的贷款。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清洗,行业基本已经成熟,资金和资源更加集中化,巨头林立,却不再有小平台的生存空间。而区块链具有自金融和惠普特质,在目标上与P2P是一致的。因此,对那些没有在过去十年里获得红利者和无法生存的小平台而言,区块链无疑是他们的下一个战场。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金融,关于金融创新。P2P的今天就是区块链的明天,在未成定局之前,谁都有成为英雄的机会。即便是那些凑热闹的人和褥羊毛党大概心里也有此种憧憬和激情,那是时代给予每个从业者的激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7:77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