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环比再降66.87%,10月ICO融资额可以用可怜形容

作者:互链脉搏·金走车ICO模式是否要走到尽头?10月份的ICO融资额承9月之势,可谓是自6月份以来的下降“四连击”。据icodata.io数据,10月份ICO融资额0.54亿美元,较低点九月的1.63亿美元,还下降了66.87%,相较于1月份更是下降了96.45%。互链脉搏统计,截至11月1号,2018年全年的ICO融资额为72.04亿美元,较2017年的62.39亿美元,上升了15.46%。但从2017年12月,ICO融资额整体呈下降趋势,直至今年10月,10月份ICO融资额仅占2018年前10个月的0.74%,甚至未到1%,再次突破ICO单月融资额的最低水准。在九月份ICO融资额数据分析的文章中,互链脉搏分析了ICO融资额的季度数据,以及连月下降的原因:技术发展停滞;全球监管加严;投资者失去兴趣;受比特币、以太坊价格下行影响。10月ICO融资额再创新低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一、监管依旧严苛10月份的政府监管方面,虽有如委内瑞拉般,对ICO持积极态度的政府。近期,发行了全球第一个法定加密货币——石油币。但全球各国,多数还是持消极的态度或明确禁止ICO,如日本、中国、韩国。由于ICO融资易涉及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各国政府的监管仍日益严苛。二、ICO达成率持续下降,项目目标融资额逐月递减根据链塔数据平台显示,2018年前5个月多的达成率均达到50%以上,6月以后,由于市场行情、政策监管及项目团队的原因,达成率持续下滑,9月份达成率下降至34.59%。互链脉搏观察ICODrops数据,10月份ICO达成率已降至28.57%。同时,2018年项目ICO目标融资额逐月递减,项目方愈加理性的对待融资。三、更多融资方式入场近来,DAICO、STO等融资方式入场,区块链项目方有了更多的融资渠道选择。虽说ICO可以让项目方最快时间募资到大量资金,缩短项目融资周期,但也存在诸多漏洞,由于不受监管,市场秩序易被搅乱。针对于监管,STO便是ICO失去监管的对立面。STO是SecurityTokenOffer的缩写,意指证券型通证发行,其目标是在一个合法的监管体系下,进行token的公开发行。针对于风险,DAICO融合了DAO和ICO的优点,同时最小化了复杂度和风险。DAO是DistributedAutonomousOrganization的缩写,意为“分布式自治组织”,这就是一个纯去中心化、自治的管理模式。“内忧外患”,又遇“劲敌”,在多重压力之下,更多模式的出现,无疑是压在ICO之上的“最后几根稻草”。依照目前ICO融资额的发展趋势,ICO模式或将走到尽头,或迎来一次转型。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31ms0-4:86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