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从资产类别角度反思加密货币

本文来自Coindesk,作者SidKalla是以太坊区块链社交平台资金转账开放标准初创公司Roll联合创始人,译者:Moni原地址:https://www.coindesk.com/the-map-is-not-the-territory-rethinking-crypto-as-an-asset-class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比特币的投资回报与传统股票、债券和其他商品市场的关联性并不是很强。相比于其他传统市场的投资回报驱动因素,比特币投资回报的驱动因素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投资者却总会把比特币看作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资产类别。当然,虽然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性比较大,但如果可以在股权和债券投资组合中加入少量比特币,其实是可以提升风险调整后收益、改善夏普比率。然而,如果把比特币看作是一种资产类别,并将这种思维扩展到更广泛的“加密市场”中,可能对投资者没什么好处,甚至还有可能让你的投资产生损失。首先,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加密货币作为资产类别”的含义。Investopedia对资产类别的定义如下:“资产类别是具有证券类似特征、或是在市场上具有相似表现、并受到相同法律和法规约束的一组证券。”实际上,有些资产并不需要成为证券,比如房地产和大宗商品都不是证券,但是通常却会被认为是一种资产类别。那么当我们回过头看看今天的“加密市场”,它是否符合资产类别的定义呢?我们认为它没有。加密货币并非资产类别的案例

如今的“加密市场”是由具备不同特征的一系列加密货币资产组成的,他们受到不同的经济现状支配、具有不同的市场结构、以及不同的投资回报特征,这些加密货币资产太多样化了,以至于无法被汇总到一个资产类别中去。传统证券中的普通股具有明确的经济学概念支持,比如有限责任、部分所有权、投票权等等,而加密货币资产并不是这样。比如MakerDAO推出的MKR代币和Augur推出的REP代币具有根本不同的经济特征,而且这两种代币与以太坊代币ETH也完全不同。在这个概念上,如果用波兰裔美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科日布斯基提出的理论比喻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阿尔弗雷德·科日布斯基提出了系统的“普通语义学理论”,使语言和思维更加逻辑化,在这一理论下,如果将“加密市场”和“资产类别”看作是“地图”和“领土”,似乎能够比较恰当地反映出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总是会用“加密货币”来代表所有代币,但其实这只是人们潜意识里的一种说法,就像是一个在空间中帮助导航的心理“地图”,但其实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真正的“领土”。在投机性泡沫出现的时候——就像我们在2013年底和2017年所看到的那样,所有加密资产都出现了非常强的关联性,而且价格几乎都是同步上涨的。然而,如果你从更长时间范围去分析的话,会发现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2017年很多广受投资人欢迎的加密资产从诞生至今根本没多长时间,因此也几乎没有足够长的价格历史。作为参考,下图是2013年12月的加密货币市场排行榜,除了前三名和狗狗币之外,几乎没有一个加密货币“有意义地”活到今天。

你购买的可能不是加密货币,而是创业板股票和房地产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加密市场”究竟是不是资产类别的争论本身就已经非常混乱了,结果在2018年又出来了一个全新维度。去年,加密货币行业里开始大肆宣传所谓的“证券型代币”,这种代币由底层资产背书支持。如果证券型代币是一种全新的初始代币发行形式,那么他们的经济特征又完全不一样了。举个例子,假设一家豪华度假村提供证券型代币产品,那么这个代币的回报其实是与豪华度假村市场或房地产资产类别相关,而不是和比特币相关,不是吗?不仅如此,随着加密货币行业的不断发展,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类型的加密资产出现,而且每个代币都会有自己的加密经济模式和投资回报特征。现在,越来越多新项目进入到这一领域,比如Filecoin、Grin、Dfinity、Hashgraph、Algorand等等,所以投资者在购买加密资产之前最好先自问一下,这些“加密货币”和“数字代币”是不是所谓的“资产”。有些加密货币可能觉得,自己正在投资的是具有“中本聪愿景”的比特币、或是去中心化的以太坊,但实际上他们购买的可能只是“创业板股票”、或是本地房地产项目而已。相比于购买一堆加密资产、然后祈祷它们会快速升值,多元化投资显然更加靠谱,因此投资者需要一个更精细的“地图”来导航浏览“领土”。尽管在技术上都是所谓的“加密”,但10万美元的加密猫投资回报与10亿美元市值的Telegram网络之间真的密切相关吗?谁信谁傻。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4:90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