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P:币安造星记

借助组合拳的辅助,币安离成为一个“造星工厂”不远了。而币安方面也毫不避讳人们的猜想。3月1日,赵长鹏在媒体群中现身,回应有关LaunchPad的上币疑问。“未来LaunchPad和币安上币会优先考虑在币安链上发币的项目。”他说。文|昕楠芦荟出品|Odaily星球日报网友lin在推特上晒出一张他在币安LaunchPad上的购买记录单,上面记录着,他在2019年的1月和2月分别买到1500万个BTT与3万多个FET,图片配字是“GuessLaunchPadismyluckycharmhaha”。Launchpad是币安在2017年上线的区块链项目募资平台。在LaunchPad上就曾走出Gifto与BreadWallet两个在币圈走红项目。但2018年,或许是迫于监管压力,LaunchPad一直没有推出新项目。今年1月3日,币安宣布重启LaunchPad,并将上线BitTorrent及Fetch.AI等新项目的消息。短短两个月时间,BTT和FET分别逆市涨了229%和155%,成为币圈最为火热的网红币。伴随着BTT、FET两个项目在LaunchPad的接踵上线,币安也正坐享项目们所带来的自然流量,币安平台币BNB因势暴涨,目前市值已跃升至全球第8。BTT、FET的走红并不是意外,如今的币安,从币安Labs、币安链、LaunchPad募资平台,再到币安交易所、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等等,俨然包揽了从项目孵化投资方、发币服务、ICO募资平台、再到交易所的一条龙服务。而这,正像是一个流程设计精密的“造星工厂”。“造”星

BTT是币安造出的第一颗星。1月3日晚9时许,币安公关在币安媒体群中发布了有关币安重启募资平台币安LaunchPad,将上线BitTorrent及Fetch.AI新项目的消息,并辅以惯用的红包炸群,使得微信群迅速活跃了起来。在币安的媒体群里,聚集了近500个币圈媒体人,即便当时正是下班后的休息时间,群内还是立即展开了讨论。作为三大交易所之一,币安的动向向来是币圈媒体们追逐的热点,币安和他们的关系,用“一呼百应”来形容也不为过。所以很快,数家媒体在群里亮出了币安LaunchPad重新上线发布的快讯图片。有人直接讨好:“感觉币安要启动下一轮牛市。”也有人以币安在熊市里动作频繁为例,认为比起其他交易所来说,币安总是看得更远;还有人开始在群里询问币安公关人员如何参与这两个项目。这波“造势”的铺垫效果很好。1月28日,BTT在币安LaunchPad以0.00012美元的价格开放众筹,众筹的数量不及发行量的十分之一。但这是“饥饿营销”之道,越是限量,越容易带来争抢。开放购买15分钟后,BTT的众筹额度销售一空。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后来称,若不是系统出现了故障,BTT的众筹将可能在18秒内完成。在BTT发行前,赵长鹏也曾频频为BTT喊单:“BitTorrent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项目,并且拥有很大的用户基础。”1月31日,币安交易所正式上线BTT,开盘价较众筹价格上涨近5倍。随后,币安还联手BTT团队推出了BTT空投、充值即送、凭交易赢奖励等等一系列营销活动。投资BTT的呼声也水涨船高,BTT逐渐成为了币圈人热捧的新星。过程中,有人提前预见到了BTT的成绩:“BTT是币安上用BNB的第一个项目,为了打出名气,币安必定会积极推动,以增加BNB的价值和潜在价值。”对于一片死寂的熊市而言,流量是最好的投资风向标,价格才是最真的共识。回顾BTT成为2019第一星的路径,其实并不复杂,撇除其本身技术类项目的前景优势,BTT的爆火一方面借力于项目幕后人士孙宇晨的营销手段,另一方面则是币安平台的流量加持。Fetch.AI虽然没有如BTT般数量庞大的粉丝和团队营销实力,但BTT的爆火和疯涨,同时也为LaunchPad后来推出的Fetch.AI铺平了道路。“很多人都是看到BTT大涨,再看到和币安联动,进而选择入场FET。”一位业内人士评价称。紧随BTT之后,FET开盘是众筹价的3倍。LaunchPad起飞

币安配合项目方造星,受益者除了项目方,当然还有币安本人。伴随着BTT、FET走红,LaunchPad逐渐成为了币圈投资的风向标。事实上,币安代币发售平台LaunchPad诞生于2017年,官方介绍是为了帮助区块链项目筹集资金,并提高项目在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的影响力。简单来说,币安LaunchPad是为了给区块链项目提供ICO通道。在LaunchPad推出之初,也曾造出过当时的两大新星——Gifto和BreadWallet。Gifto刚一上线就快速走高,兑比特币和法币均出现接近翻倍的涨幅。BreadWallet俗称币安“干儿子”,也是火爆一时。但后来受市场行情的影响,币安不得不暂缓了LaunchPad的步伐。在LaunchPad重新启用后,币安方面在其宣传中表示,将向超过1000万用户发售在LaunchPad中上线的项目。除了代币发售平台外,币安还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在币圈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交易所里,币安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流量的代名词。对于项目方而言,上了币安,也就意味着半只脚踏进了成功之门。对于韭菜而言,币安平台的品牌优势也绝对强力。一位长期关注币安的业内人士向Odaily星球日报评论,币安在助推这些项目上,主要还是靠的币安的用户和口碑,除此之外,币安方面也会对项目提供技术、资金支持。TokenGazer团队统计币安上首发的区块链项目,并整理出了一份表格,

表格显示,每个项目在上线当天都有较大的涨幅,其中最高的QKC上涨了15倍,最低的BRD也上涨了2倍。出于政策等多方面的考量,币安LaunchPad要求用户必须完成严格的KYC身份认证且符合项目发售的其他要求,LaunchPad也不面向中国人服务。但国人手中的资本,才是币圈的投资主力军。在成功造星后,LaunchPad究竟有多火呢?据区块律动BlockBeats报道,币安发售Fetch.AI时,行业内还催生出了KYC认证、代抢额度、出售抢购插件等中间产业。舍不得金子弹,打不着金凤凰,人们愿意选择花费高额的资金,仅仅是为了能够抢到币安上的明星项目,期待更高额的回报。ICO卷土重来?

在市场的火热气氛中冷静下来后,人们会发现LaunchPad玩的不过也是ICO的老一套。在熊市中,ICO项目上所即破发,使得投资者们对参与ICO逐渐丧失了信心。伴随着BTT10倍、FET4倍多的飞涨,已经濒临死亡的ICO似乎要被币安激活。LaunchPad在2019的计划是每月至少推出一个新的项目代币。这时,业内有关“币安替代以太坊”的声音四起。更有业内人士评价称,以前的ICO是ETH,而现在是币安的BNB。在Dailyhodl的报道中,币安CEO赵长鹏也承认了这一说法,他认为Tron的BitTorrent令牌的成功发布标志着ICO将卷土重来,并成为公司筹集资金的有力新方式。但区别于传统的ICO,币安在辅助项目方出售初始代币的过程中,还扮演了裁判员的角色。币安的LaunchPad的策略是,先筛选项目,对参与者严格的KYC限制,再出售小额度的项目初始代币。即便BTT、FET等项目在市面上的呼声很高,也有人冷观局势后,给出了中肯的评价。“BTT只是给BT协议加上了token激励层,名大于实。”“FET项目缺乏区块链项目经验,代码提交频率低,团队持仓数量高,AI区块链领域中竟品数量相对多但由于行业瓶颈项目多无过多进展。”人们认为,FET的市值被高估了。“抢FET的人倒也不是觉得项目本身有多好,更多看的是BTT的收益和币安的招牌。”有网友这样评价。但在当下这个节点上看,的确没有人能够评价出是非对错,也只能说,熊市里博眼球并非一件坏事。疯狂的“造星工厂”

牛短熊长,在币圈漫长的熊市里,交易所们陆陆续续倒闭停业,为了生存,无论是吸引新流量还是留存存量用户,各大交易所们早已使出了浑身解数。不难看出,币安当前的版图,的确是想要先把币圈内的存量资金盘活。此前,人们对国内交易所格局的共识是币安、火币、OK三大巨头鼎力。在2019的开年,业界有了新的说法。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交易的新格局是币安和Coinbase二分天下,火币、OK早已被币安甩在了身后。细数当前币安平台衍生出来的项目,有币安Labs、币安链、LaunchPad募资平台再到币安交易所、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等项目,币安的产业线包揽了项目孵化投资方、发币服务到ICO募资平台再到交易所的四大角色。对此,人们还戏称,从当前币安的业务版图来看,币安是想把自己打造币圈“投行+央行+证监会+交易所”的“超级航母”。事实上,通过这样一套组合拳,币安或许是想要提供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通过Labs孵化项目,基于币安链进行发币,发币后通过LaunchPad平台ICO,最后直接登陆币安交易所,实现二级市场的流通。与此同时,借助组合拳的辅助,币安离成为一个“造星工厂”不远了。而币安方面也毫不避讳人们的猜想。3月1日,赵长鹏在媒体群中现身,回应有关LaunchPad的上币疑问。“未来LaunchPad和币安上币会优先考虑在币安链上发币的项目。”他说。赵长鹏认为,这样也会反过来带动币安链的使用和价值:“币安链用得多了,BNB的需求就会更多。剩下的大家自己懂得。”币安的这套模式,让人想起了在2017年时凭借ICO火爆起来的交易平台云币网,自筹自销。但在“94监管”后,云币网也不得不屈服于监管形式,中止了自己的业务。不同的是,币安从94后就转战海外,经营主体和实际控制人均在海外。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币安几乎没有太多阻碍。对比起币安来说,火币、OK此前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不小,币安可以玩ICO,火币、OK为何不可呢?在币安探索各条业务线的同时,其他两家交易所们在做什么呢?有人认为,火币、OK急需迎头赶上,仿造币安的模式,搞每个月一次的饥饿募资,以赚取市场投资者眼球。但实际上,短时间内想要寻找到一个能够拿的出手的好项目,并非易事。火币推出火币中国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桐成控股,OK也收购了前进控股集团,不难看出,二者均想在国内站稳脚跟。想要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靠复制币安这套模式突围,更是艰难。无论是币安链、币安去中心化交易所还是launchpad,均为BNB推出了新的效用,这时候,BNB就不仅仅只是积分和抵扣交易手续费的平台币了。当然,这也间接带起了BNB的市价。3月3日,币安微博发布CoinMarketCap网站的截图,截图中显示,BNB在全球数字货币的市值排名中跃升至了第八名的高位,也是唯一一个跻身数字货币市值前十名的平台币。随后,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转发该微博,并配文称:“我们不是在创业,而是在创造历史。”但目前看来,LaunchPad重启后,也仅仅推出了两个项目,币安的这套商业模式,究竟将重启后ICO时代还是只剩一地鸡毛,仍有待时间去检验。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7:27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