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巨头企业逐鹿区块链:华为、首汽、腾讯跑步入场

文|昕楠运营|盖遥编辑|梁辰出品|Odaily星球日报2019上半年以来,如摩根大通、Facebook已高调进军区块链。在此之前,已经深耕于区块链领域的微软等也接连拿下星巴克、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等大牌合作企业。有人预测,2019年将是企业级玩家的竞争之年。事实的确如此吗?早在区块链风口期来临之前,BATJ等国内互联网巨头就已经布局区块链。如华为、华大基因等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开始涌入。企业级区块链已然成为了巨头争相抢滩的必争之地,而ToC的应用也在2019年逐渐落地,帮助各大企业收割起了流量红利。华为等传统企业跑步入场

企业们融入区块链技术的需求逐渐频繁。一个表现是,2019年3月底,网信办公布了197项区块链备案项目,揭开了大量知名企业在区块链上悄然布局的面纱。备案名单中,如恒生电子、首汽、华大基因等知名企业赫然在列,均试图在自己的业务中融入区块链技术,以解决现有业务痛点。除了使用区块链辅助自身业务之外,备案企业中,如华大基因等老牌上市企业,还想借自身优势,推出如BaaS等区块链服务业务,以延伸旗下区块链业务范畴。抢占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窗口机遇期,成为了许多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在科技界以“技术流”著称的华为也希望抓住区块链的机遇。最早在2016年时,华为就参与了Linux基金会下的“超级账本”项目。但一直到了两年之后,区块链走入风口期之时,华为才快速推出了其基于华为云业务的开放区块链服务BCS,面向企业及开发者提供服务。在区块链领域的探索中,华为也延续其一贯以来的“技术流”风格,将布局重心多放在了BaaS等企业级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技术研究上。2018年4月,华为发布区块链白皮书,推出基于超级账本的BaaS服务。在随后的研发中,华为曾联手腾讯推出FISCOBCOS的企业级区块链解决方案,还与腾讯、点融联手成立可信区块链BaaS,联手搭建标准框架。事实上,瞄准企业级区块链这条ToB道路的不只是华为,首选ToB的企业级区块链业务,已是入场企业间的行业共识。区别于公链系统,企业级区块链多利用加密技术来保障机构之间的交易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企业级区块链多使用的是私有链、联盟链或混合区块链的方式。链的参与者多来自一个或多个组织。在企业级区块链的方式下,使用较少的节点集实现链的可扩展性性能提高。同时,在企业级区块链的业务中,经其开发企业的背书,大部分链的参与者的身份都是彼此知悉的,这也降低了联盟链网络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同时,在隐私性上,使用联盟链、私有链等网络的企业级区块链使得企业方不需要向公众和竞争对手公开其所有数据,数据只在受信任的成员之间共享、读写。BaaS服务成“香饽饽”

人权基金会CSO Alex Gladstein:比特币成为萨尔瓦多法定货币意义重大:6月13日消息,人权基金会(Human Rights Foundation)首席战略官Alex Gladstein在节目采访中表示萨尔瓦多选择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与建立一种政府可以更多控制的数字货币相比,意义重大。比特币作为快速、无边界支付工具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多数人不认为比特币是钱,但如果它真的变成了钱呢?那会是什么样子?这正是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比特币具有某些显著的特性,使它能够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我的观点是,我们正在进入比特币的下一个叙事阶段,一个国家正在颁布或采用比特币,不是作为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而是作为法定货币。”(The Block)[2021/6/13 23:34:04]

企业级区块链的市场体量是令人遐想的。对于企业区块链的市场,美国电信巨头思科(Cisco)在《为数字化转型搭建基于信任的商业网络》报告中也做出过估算,其认为,到了2021年企业区块链的价值将达到100亿美元左右。启赋资本傅哲宽曾这样评价企业级区块链业务的市场前景:“区块链技术驱动下的企业级服务有很大的机会。因为它可以连接企业的上下级,系统管理供应商和分销商。无论是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会对这一技术加以利用。”国际数据公司IDC有关区块链支出的报告显示,到2022年,全球区块链支出将达到117亿美元,在预测期内,区块链支出将以强劲的速度增长,2017-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3.2%。这意味着,企业级区块链的研发投入正在不断增长。在2018年,国内企业中的互联网巨头BATJ均已推出了自研的BaaS平台。腾讯在BATJ中布局最早,2016年时就开发出了微众银行的联盟链云服务BaaS。百度在2018年1月,推出自己的区块链开放平台BaaS,帮助企业联盟构建属于自己的区块链网络平台;。迅雷在2018年7月发布迅雷链开放平台。阿里则是在2018年8月,推出企业级区块链服务。京东在2018年8月时推出了BaaS平台。一方面,区块链BaaS平台与自有传统业务的结合将得以改造传统业务的痛点;而另一方面,想赶上区块链风口的大公司们,必定不愿触碰法律红线,在业务上会更关注技术领域的创新。BaaS作为底层技术标准,自然也成为了各大公司的争相抢占的“香饽饽”。据PANews统计,目前企业区块链赛道中约有60家公司,聚焦方向主要有BaaS、云计算、转账、物流、供应链管理、溯源、零售等领域。赛迪研究院《2018-2019中国区块链年度发展报告》中的数据统计,国内重点的区块链BaaS平台共有20家,除了早期领先布局的BATJ、华为等互联网企业外,如由传统企业壹帐通、华大基因、点融等布局的BaaS平台也均在列。BaaS平台的应用方向也多服务于金融、医疗、电商、物流、溯源、存证等领域。进军ToC,抢夺流量红利

CNBC主持人:感谢比特币让我还清了房贷:前对冲基金经理、CNBC节目主持人Jim Cramer表示:“感谢比特币,持币的收益让我还清了房贷。”[2021/4/16 20:27:39]

即便巨头们专注在ToB战场,对于业务体系庞大的大公司而言,区块链上的探索大多只是一个小分支。业务上,大多企业以ToB模式作为区块链开端,ToC作为辅助。但迅雷是大公司中特殊的一员。在区块链上,迅雷选择战略性投入,在发展路径上,走的是先ToC再到ToB。迅雷发家于PC互联网时代,但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被BATJ赶超,落入了掉队失声的困境。从2015年开始,PC时代的互联老兵迅雷开始了转型。转型中,迅雷尝试过从直播到VR等方向的转型,但均水花不大,反响平平。直到2015年,迅雷基于自身分布式技术优势,寻找到了“共享计算”的战略方向。而后又在共享计算技术中引入区块链,开始底层区块链基础技术的发展之路。当时,迅雷一共有两款产品,一是ToC的共享计算产品“赚钱宝”,二是ToB的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云计算产品“星域CDN”,星域云旨在基于共享计算形式,将边缘节点资源实现高价值利用。伴随着共享计算的不断走俏,验证了ToC共享计算可行后,迅雷在2017年时推出了“玩客云”。当然,迅雷这一举动也有自己的算盘,迅雷对玩客云的野心不止于此。在玩客云的开发中,迅雷加入了区块链元素,使共享计算资源的计算方式更加公开透明、保证共享计算的公平性。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享计算智能硬件玩客云,让用户在使用云盘和下载功能的同时,分享闲置的带宽和存储等资源,获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奖励。玩客云推出后,瞬间在市场中爆火。而流量带来的红利是可观的,有数据显示,迅雷股票在推出玩客云后,增长了500%,最高曾达到了每股27美元。也是从这时开始,迅雷的业绩开始稳健了起来,迅雷的区块链之路也愈加顺畅。2018年,迅雷宣布allin区块链,推出了区块链底层系统迅雷链,带着公益、基因、版权保护等落地应用。一个月后,迅雷发布迅雷链开放平台,专注为客户提供区块链服务。此后,迅雷还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迅雷链文件系统TCFS。对于迅雷的转型选择,迅雷CEO、网心科技CEO陈磊认为:其一是符合发展趋势,基于对网民平均上行带宽会大幅增加的判断,以及互联网发展所面临的核心挑战,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看好它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另外区块链和迅雷本身的核心竞争力有一定相关性、能够形成每个参与者都能得到好处的正向生态,也是能够快速落地、有应用场景的技术。陈磊认为,迅雷在分布式计算技术上有十几年的技术积累和创新优势,迅雷的长处是以用户的计算资源做高度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高性能的大规模系统应用,迅雷的技术基因恰好符合共享计算和区块链的需求。“我们转型的时候会选择一个能够快速落地、有切实应用场景的技术,共享计算和区块链就是很好的可以相互结合的一个场景。”陈磊说。当前,迅雷已经为寻求区块链转型的合作伙伴提供了诸多实际的解决方案,想让技术落地到实际的应用场景之中。相比更专注自身生态的BATJ,迅雷的区块链落地范围更广。截至2019年5月,迅雷链在环保、通信、溯源、生物技术、生活服务、互联网媒体、信息服务、广告、公益、餐饮、保险、版权等十余个行业实现项目落地,为包括壹基金、量子云码、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阿尔法顺风车在内的近三十家合作伙伴提供了智能合约等全链条区块链技术服务。早期入场者正在寻求商业化

美国摇滚明星Gene Simmons透露拥有“七位数”比特币资产:美国摇滚明星、Kiss乐队前主唱Gene Simmons透露自己拥有“七位数”的比特币资产。他今日在推特上表示:“是的。我是比特币持有者。七位数字。”此前消息,Gene Simmons近日曾表示,他现在拥有包括XRP和狗狗币(DOGE)在内的几种加密货币。Simmons称还购买了比特币、ETH和LTC等主要加密货币。(U.Today)[2021/2/5 18:59:12]

“区块链已经不仅仅只是一项技术,行业开始寻求商业化落地。”在5月28日举办的2019全球区块链技术发展论坛上,百度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肖伟这样解析当前区块链行业的新需求。商业化,也意味着落地。需要技术突破从企业级应用到商业级应用的瓶颈,支撑起上亿用户量级别的应用场景。人们认为,区块链技术只有用于实体经济,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技术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落地,并达到规模性应用,也被认为是区块链3.0时代到来的核心标志。因此,在技术完善后,将技术落地、商业化,成了巨头们最新的探索方向。但商业化落地,考验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技术,还是对其手握资源和生态整合能力的考验。在努力商业化的进程中,巨头企业们多开始探寻技术的不同落地场景。为了推进百度区块链的商业化,百度在其企业级区块链解决方案XuperChain后,还进阶推出了五个垂直的行业解决方案,分别是司法、知识产权、数据协同以及边缘计算、百度超级链开放平台。同时,为了推进XuperChain的更多商业落地,百度还将XuperChain进行开源,鼓励企业客户免费使用其企业级区块链服务。京东近期发布的《京东区块链实践技术白皮书》中,也输出了联盟链解决方案的五大应用场景——供应链、金融、政务及公共领域、保险防欺诈、大数据安全。京东也想努力推广自研技术,使自研技术得到更广泛的落地应用。“如果没有真实的应用场景,区块链技术将失去生命力。”在媒体采访中,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孟昭莉表示,“希望借助白皮书的发布,引导行业更多地关注区块链技术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价值。”同样的,还有蚂蚁区块链。蚂蚁区块链首席产品架构师徐惠在数博会上的分享也提及,区块链技术的挑战正在逐步突破,商业的机会正在快速来临。作为阿里系中的一员,蚂蚁金服的区块链正在尝试以场景驱动,已落地30余个场景。面向商业化的要求,行业需要产出标杆性的应用场景,想要真正实现大范围、全社会的应用,需要参与者们不断地试验。即便各个巨头都已经在发力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商业化,但距离区块链的广泛商业化仍有一定距离。麦肯锡在一份新的报告中写道,尽管人们颇有兴趣对区块链进行投资,但这项技术距离广泛的商业化应用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但好在这些更多关注技术的巨头们正在入场,将区块链从此前的过度狂热拉回理性与平静。无论是从资金支持还是从技术实力上,巨头企业的入场,有助于加速检验区块链的商业化应用。巨头抢滩区块链的结果,究竟是创造下一个时代还是一次行业的自我狂欢,仍有待时间检验。

动态 | 比特币24小时访问量达到17343:根据Token Club数据显示,比特币24小时内热度排名第一,24小时访问量达到17343;ETH24小时内热度排名第二,24小时访问量达到12567;EOS24小时热度超过AE重回第三名,访问量为11883。[2019/1/21]

比特币挖矿收益创新低:根据Bitinfo数据显示,当前比特币挖矿收益为每1THash/S赚取0.588美元,为2017年4月以来挖矿收益的新低。目前比特币全球均价为8664.42美元。[2018/3/26]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6:705ms